山海黎鄉添綠韻 生態美景入畫來——樂東創建省級園林縣城之路

2020-12-17 海南百政視線

俯瞰樂東黎族自治縣縣城,林在城中,城在景中。武昊 攝

瓜熟蒂落,夙願成真。1月15日,樂東黎族自治縣獲評省級園林縣城。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特別是2017年底啟動「一鞏雙創」(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海南省文明城市、省級園林縣城)工作以來的堅韌付出,樂東一舉摘下省級園林縣城的金字招牌,也為群眾打造了一座綠樹成蔭、繁花掩映的美麗縣城。

回首創建歷程,樂東縣城實現美麗蝶變,每一處改變的背後,都流淌著樂東兒女的汗水。從最初的虛心求教、迎頭追趕,到現在的自信從容、穩紮穩打,樂東強化組織領導,高位推進,將一項項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標準落細落實,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省級園林縣城創建之路。

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成功,是樂東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展望未來,樂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幸福樂東。

系統推進

加速省級園林縣城創建

1月23日上午,樂東縣民族文化廣場鮮花盛開、綠意盎然。除了散步的居民,幾名綠化工人忙碌的身影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他們埋頭在花圃中,將枯死的植株移除,種上三角梅。

「綠化工作就是搶時間,經常會有市民打來電話,告訴我們哪裡的花該換了。」樂東縣園林綠化管理中心主任黃宗標說,「在樂東,人人都可以是園林人」。

全城聯動的園林養護體系何以建立?「首先在於樂東高位推進省級園林縣城創建工作,縣委、縣政府把『一鞏雙創』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精心組織部署、宣傳發動,全縣上下整體聯動,形成了領導重視、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的濃厚創建氛圍。」樂東縣副縣長、「一鞏雙創」指揮部副指揮長吳寧介紹。

2017年底,為了保證「一鞏雙創」任務落實,樂東制定了詳細的《「一鞏雙創」工作總體方案》,成立了由縣四套班子領導任組長的「一鞏雙創」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各領導小組成員職責分工。

同時,樂東設立「一鞏雙創」工作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創文」「創園」「鞏衛」項目保障、宣傳教育、督導考核等7個組。各牽頭單位及責任單位逐項逐條分解落實《樂東黎族自治縣創建省級園林縣城實施方案》確立的目標任務,形成了部門協作、整體聯動的濃厚創建氛圍。

2018年3月,樂東開展義務植樹月活動,樂東縣委書記吳川祝帶領縣四套班子成員參加,全縣幹部群眾隨之掀起植樹造林的熱潮。樂東還在全縣廣泛開展「創園」工作及園林綠化方面的宣講活動,宣傳「創園」的先進典型和好做法、好經驗,通過各種形式提高公民「創園」的知曉度和參與率,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創共享的「創園」格局。

科學規劃

構建綠色生態網絡系統

走入樂東縣園林綠化管理中心辦公室,黃宗標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各類資料,其中有一本《樂東黎族自治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2030)》邊角有些捲起,明顯被翻閱了許多次。

規劃先行,制度保障。「2015年,樂東縣園林綠化管理中心著手組織編制《樂東黎族自治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 -2030)》《樂東黎族自治縣城市綠線規劃》《樂東黎族自治縣生物(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這3個規劃2018年4月經樂東縣政府批覆同意實施。」黃宗標介紹說。

在縣域範圍內,樂東規劃以尖峰嶺、佳西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毛公山等為背景,樂東主城區和九所新區為核心,以眾多道路、河流、溼地及農田林網為基礎,形成覆蓋全縣域的「一帶、一路、二核、三景、三灣、龍脈綠網」綠色生態網絡體系。

中心城區,規劃突出環城外圍生態綠化圈,以昌化江生態綠化廊道為綠脈,打造「一環、一帶、四片、四楔、多園」的綠地系統結構。

一環指環樂東縣城的外圍生態綠化圈;一帶指昌化江生態綠化廊道,通過綠化軸線串聯各旅遊組團,形成貫穿城市的核心綠脈;四片即樂東縣城的四大片區即江北、江南、永甘、山榮片區;四楔即山榮河、南通河、永甘河和永發河兩岸的濱河生態遊憩帶;多園指均勻分布於中心城區的市級、區級公園以及外部的郊野公園。

此外,樂東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注重挖掘特有的黎族苗族地域文化,使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與縣城風貌有機結合,縣城生態環境日漸改善,正向著城鄉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目標邁進。

「造綠」更得「守綠」「護綠」。樂東依據《樂東黎族自治縣綠線管理辦法》及《城市綠線劃定技術規範》,分期分批劃定綠線,明確劃定控制線保護綠地,嚴格控制侵佔和破壞綠地的行為和現象發生,堅決鞏固園林綠化成果。目前已完成第一批3條綠地綠線劃定,並在園林綠化信息網站上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攻堅克難

「創園」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十多年前在樂東縣城,要想去公園散步,只能到兩公裡外的山榮農場,那裡有一小片綠地。」黃宗標感慨地說,縣委、縣政府投入資金、騰出土地「擴綠」,體現了造福於民的責任與擔當。

除了新建公園,樂東十分注重以修代建,積少成多。該縣積極開展「園林式」單位評比活動,鼓勵居住區及單位提升園林景觀質量、提高養護管理水平,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截至目前,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面積10萬餘平方米,綠地達標率達97.72%。

集思廣益,他山之玉可以攻石。「2017年底,為做好園林綠化建設工作,縣『一鞏雙創』工作指揮部邀請海南大學園林學院院長許先升等5位園林專家前來指導,指揮部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吳寧介紹,該指揮部還組織相關人員前往海口學習「雙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經驗。

冬日的樂東縣城,「候鳥」人群增加了不少,漫步在樂東縣民族文化廣場等縣城綠地公園,總能看到說話帶北方口音的老人站在嬌豔欲滴的三角梅前拍照。「樂東縣城雖然不大,但是住在這裡很舒服,綠樹紅花隨處可見,生態環境很好。」「候鳥」老人吳定勳高興地說。

久久為功,馳而不息。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成功並非終點,樂東守護綠水青山、優化人居環境的努力永遠沒有休止符。啟動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已列入今年樂東縣政府工作計劃,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新徵程中,樂東將以更加濃墨重彩的筆觸,書寫「創園」記,讓生態文明理念在山海黎鄉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策劃:易建陽

撰稿:君瓊

來源:海南日報

相關焦點

  • 樂東環境優美、生態優良,社會治安和營商環境不斷改善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樂東相繼獲得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等殊榮,一幅街道乾淨整潔、交通秩序良好、社會安定祥和的美好新樂東畫卷正徐徐展開。堅持綠色發展,人居環境持續向好抱由鎮樂祥路,是樂東縣城最繁華的路段之一。
  • 新田縣興建溼地公園助力省級園林縣城創建
    (原標題:新田縣興建溼地公園助力省級園林縣城創建)
  • 海興縣開展「向創建省級園林縣城衝刺」志願服務活動
    10月19日,海興縣團委組織青年志願者走上街頭,開展「向創建省級園林縣城衝刺」志願服務活動。來自海興縣市場監管局、國稅、地稅等19個單位的180餘名志願者參與此次活動。    河北新聞網訊(張海健、馮新義)10月19日,海興縣團委組織青年志願者走上街頭,開展「向創建省級園林縣城衝刺」志願服務活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海黎鄉康莊道
    夯實基礎——山鄉小康路更闊  從昌江縣城石碌鎮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往霸王嶺方向進發,途中會經過一座靜美的小鎮——七叉鎮。這個位於霸王嶺山腳下的小鎮,是昌江最大的黎族、苗族聚居地。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等原因,這裡在相當長一段歲月裡發展滯後,至2014年貧困發生率仍高達46%。  近年來,昌江深挖七叉鎮的自然、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木棉旅遊。
  • 海南樂東最全必玩十大景點,樂東遊玩攻略
    先聊聊樂東之美景,來樂東享受山之樂、海之美、人之傑吧。先圖遊下樂東,看下樂東十大美景:1、山之樂-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成立於1992年,是海南省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樂東佳西自然保護區佳西自然保護區位於樂東黎族自治縣北部,東連鶯歌嶺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與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一江相隔,北接霸王嶺國家級黑冠長臂自然保護區,南距樂東黎族自治縣城13公裡;土地總面積12.49萬畝,其中熱帶原始雨林9.08萬畝。
  • 國家園林縣城:元江縣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屬於雲南省玉溪市下下轄縣,因其地處於低緯度高原,具有跨熱帶、亞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寒帶五個氣候類型的獨特現象,即「一山分四季,隔裡不同天」。享有「國家園林縣城」的美譽。這是雲南人民自衛軍元江建軍紀念碑。坐落於元江縣城中央,是一座人文設計與自然美景完美結合的歷史紀念碑。元江會堂,叢林簇擁,是元江縣具有「國家園林縣城」的標誌之一。元江世界第一高橋,雄偉而壯觀,自然風光美麗迷人,亦為元江縣的旅遊景點之一。
  • 愛上獅山,從生態美景開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愛上獅山,從生態美景開始!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生態建設如火如荼,掩映在綠蔭中的獅山,「步步見綠、步移景異、四季有花,美景怡人」——昔日躍然紙上的美好願景如今立體地呈現在市民眼前!
  • 「詩畫中國行」探「山」訪「海」!
    11月19日-23日,「詩畫中國行」大型主題採風活動走進安徽宣城和浙江安吉,走進皖南水東古鎮和浙北鄣吳古鎮,走進「山嶼海」在華東的兩個基地——宣城親心谷和安吉幸福城,所到之處人氣十足。以詩書畫為媒,為新時代畫像。為進一步踐行「兩山」理論,「詩畫中國行」採風活動旨在謳歌祖國大地生態美景和建設成就。
  • 減壓+治癒,來大三亞旅遊經濟圈這些天然氧吧暢享一場「森林浴」!
    文門村 三亞文門村,位於天涯海角遊覽區西北處,是一處風光秀麗、生態優美的「世外桃源」,走進文門村,四周山嶺環抱、峰巒重疊,盆地中央是一望無際的農田,道旁的黎族村落小院,房前屋後種滿經濟作物,湖光山色與田園風光交織成一幅風景畫,無不顯示文門村的靜謐和富庶。
  • 2015年樂東黎族自治縣政府工作報告
    跟蹤服務千年榕樹生態園、禾豐休閒文化藝術長廊、民心農家樂的升級改造及福報黎苗風情旅遊園、龍潭河峽谷景區漂流、尖峰綠韻谷生態度假農莊等項目前期工作。  教育基礎建設不斷加強。實施縣城樂安路、樂祥路、迎賓路等主要街道立面改造工作,完成樂東信宜同鄉大廈外觀改造工程。規劃建設縣城樂興路公共停車場、樂祥路公共停車場和縣城街心公園項目。  深化整治環境衛生。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為目標,鞏固提升城鎮環境衛生整治成果。全面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投入整治專項經費2300萬元完成全縣185個行政村的環境衛生整治任務。
  • 「雲」遊百裡竹海賞無限綠韻
    明月山·百裡竹海景區有成片竹林35萬畝,含白夾竹、壽竹、楠竹、斑竹、慈竹、水竹、刺竹、金竹、箭竹、苦竹、桐竹、棕竹、蘆竹、方竹、絲竹、羅漢竹、鳳尾竹等100多個品種,還有綠竿花黔竹、黑水竹等珍稀竹種。百裡竹海 綠韻無限一年四季 皆是顏值巔峰然而再多的讚美也不及你來看它一眼
  • 新鄉村新氣象⑳|中堂湛翠村:綠韻清幽入畫來,古榕蔭下話振興
    近日,記者走進中堂鎮湛翠村,經過雨水的衝洗,榕樹葉片增添幾分綠韻清幽,河湧兩岸的龍眼樹滿枝花開,讓這個水鄉生態村莊成為不少久居都市居民嚮往之地。「環境變好了,有些在外面居住的村民都搬回村裡了。」湛翠村黨工委書記李錦倫表示,村裡的優勢就在於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全村綠樹成蔭,古樹景觀豐富,似一片完整的園林,有小橋、流水和人家,更顯幽靜。
  • 園林縣城建設裡的「稅力量」
    近年來,臨夏州康樂縣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大力實施綠化建設,縣城建成區綠化率35%,生態環境大大改善。2020年11月23日,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康樂縣為甘肅省園林縣城,康樂擁有了一張更加靚麗的名片。
  • 綠水青山帶笑顏——寧遠縣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工作紀實
    近年來,寧遠縣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遵循,以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為抓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四個全面」決策部署,積極探索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新路徑,生態文明建設勢頭強勁,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全國衛生縣城、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中國天然氧吧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全國第一批1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全省園林縣城
  • 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獲成效
    生態園林城市創建獲成效 2017-01-25
  • 生態鶴峰築綠夢——鶴峯縣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紀實 - 恩施新聞網...
    5年來,鶴峯縣高度重視生態建設,把創建省級森林城市作為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戰略重點,圍繞「森林鶴峰」發展目標,踐行綠色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大力推進城鎮、山體、水系、路網等森林綠化系統建設,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綠色革命。如今的鶴峰,綠樹飛花,城在林中、出門有景成常態,鄉村疊翠、香果成廊鎖鄉情,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厚植鶴峰廣袤大地。
  • 有遊園,有綠道,園林建在家門口!齊河縣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10月4日,雨後的齊河秋風吹過,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環城而行:山水園林相間,商貿休閒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在綠蔭環抱掩映下,鱗次櫛比的樓房、美輪美奐的公園……鬱鬱蔥蔥的美景盡現城市的勃勃生機
  • 總把新桃換舊符 ——泰和縣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工作掠影
    在對美好家園的憧憬中,泰和縣委、縣政府順應民心,抓住機會,果斷決策,作出了創建省級衛生縣城的決定,向59.8萬泰和兒女發出了爭創省級衛生縣城的動員令:一場以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文明素質為突破口的全民創建省級衛生縣城攻堅戰在泰和拉開帷幕。廣泛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更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
  • 蓮城綠韻從何而來?
    早在2006年1月和2007年5月,許昌就成功創建了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之後的十年,許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始終把生態園林建設作為改善環境、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走出了一條具有許昌特色的創建之路。
  • 森林小鎮綠韻濃 美麗村莊處處景
    漫步市區金山河畔,鳥語花香、水清岸綠、河暢景美;走進城郊森林公園,景色優美、空氣清新,猶如「天然氧吧」讓人心曠神怡;在各地的鄉鎮,入村有景觀路、村內有小公園、圍村有綠化帶、村邊有風景林。如今,惠州森林遍布、綠樹成蔭、林水相依、綠美交融的城市形象愈發彰顯,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煥發出濃鬱怡人的「綠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