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睡得比較晚,第二天就想偷個懶,起來晚一點。這看似是一種合理的理由,也是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想要讓自己滿足7到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從這個點出發,本身就沒有錯的,畢竟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很多上夜班的人也是如此,晚上工作,白天補覺。
其實,在這裡想要表達一個觀點:前一天晚上無論多晚睡,第二天幾點要起來,這都是自己的決定,沒有其他人能夠來代替自己的想法。畢竟睡覺起床是自身意志力的體現,自己想要繼續睡,誰也沒有辦法拉起來。因為一個裝睡的人,別人是叫不醒的。
我見過不少自律的人,每天會要求自己早起,早上看書、閱讀、寫作、跑步、冥想等等。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但是本質基本差不多:抓住生活的控制權,尤其是感覺到時間流逝很快,有一種緊迫感。那麼對於這些人來說:前一天晚上多晚睡,第二天早上依然要早起,因為必修課的事情要完成,沒有完成就會內心產生焦躁感。
看一個人不慌不忙,並不是他真的心態很好,而是已經胸有成竹了。一個胸有成竹的人,就會對很多事情產生一種包容,畢竟心中已經有藍圖,其它都是浮雲。而這些都是來自於平常的刻意訓練,把自己的知識系統打磨得很完善,很明白,很通透。
我們看一個人在演講臺上閃閃發光,背後每天對著鏡子訓練,對著鏡頭演講,不停背誦演講詞,不停打磨自己的語音語調,不斷去閱讀各種演講文章以及觀看各種演講視頻。在這樣辛苦的背後才會呈現出精彩絕倫的演講。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水滴石穿、日積月累、量表達到質的飛躍等等都是對於私下時間的重視。當自己在某一個行業不斷打磨十多年,基本算得上是這個行業的一個專家了。
那麼再回歸到晚睡早起這個話題。為什麼有些人晚睡晚起,心安理得?而有些人晚睡晚起,良心不安?關鍵點在於自我的認知是怎麼想的。
對於晚睡晚起,心安理得的人來說:自己昨晚睡得晚,今天如果早起,睡眠不足,那麼就會昏昏沉沉,而且嚴重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醫學上說,人每天的睡眠時間要保證8小時左右,自己只睡了4小時,那怎麼能行呢?其它沒有重要的事情,等睡飽了再說。其實當這樣思考去想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並沒有負罪感,而且會覺得這是合乎邏輯的。
對於晚睡晚起,良心不安的人來說:自己浪費了寶貴的早晨時間,早晨時間多麼美好,就應該用來好好學習,不斷去超越他人的機會。自己在睡懶覺,這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雖然昨晚只睡了4個小時,但是相比較給自己布置的早晨任務來說,沒有任務重要。於是就掀開被子,規定的起床時間一到,立馬起床。如果不起來,整個人的一天都是焦慮的,都是後悔的,為什麼自己就不能起來呢?為什麼昨晚要熬夜睡覺呢?這樣想來想去,太難受了,所以解決的方法就是:無論多晚睡,早上都要早起。
兩種心態,導致的結果也會不一樣。有些人每天都很忙,但是看精力體現,總是那樣的旺盛。甚至感覺就是一個永動機。一個人的精氣神充足,那麼在幹很多事情上面會精力充沛,很果斷,也很有衝勁。而對於一個自我沒有規劃的人來說,無論睡眠時間有多長,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自己想要早睡早起,而在於有那麼一兩件事,自己總想要把它幹好,知道時間的寶貴,不想浪費,於是晚起就會良心不安。掌握好自己的時間節奏,閒下來做一個反思和反省,不斷去精進自己,這才是重點,畢竟有些人就是夜貓子,夜晚沒人打擾的時候,思路更加敏捷,那就早上不要叫他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