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晚睡晚起、不良作息規律壞處多,調整方法不難,需做好這3點

2020-12-23 墨仔媽媽育兒

很多媽媽吐槽說自己的孩子總是晚睡,每天晚上玩到11點多才睡,這種情況顯然寶寶的作息出現了問題,成為了一個「晚睡寶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不能讓寶寶的作息繼續成人化下去。

造成寶寶晚睡的原因

1、睡眠需求不足

每個人都有睡眠需求,睡眠的過程就是給自身充電修整的過程,既然有充電必然就有耗電,只有每天讓寶寶把儲存的能量充分消耗,才有充足的睡眠需求,反之,當耗電活動不足,寶寶自然就不會覺得累,不想睡下充電。

當寶寶經常晚睡,我們需要考慮一下寶寶的睡眠需求是否太少,耗電活動是否太少:

1)感官刺激不足

每個月齡段的寶寶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戶外活動,因為他們需要發展自己的感官,比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也就是說寶寶們需要走出家門,到外面感受大自然,進行戶外活動。

如果只是呆在家裡,寶寶們接觸不到新鮮的事物,家裡的玩具再多都無法和戶外活動相媲美,在戶外,寶寶可以看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聲音、觸摸到各種植物,這些新鮮的充滿變化的感官體驗是寶寶心理發展、認知發展、感官發展的需要。

這個方面的需求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白天總是讓寶寶在家自己玩玩具,出門活動的時間很短暫,或者經常性不出門,這種情況下,寶寶到了晚上臨睡之前,還想要看看這、看看那、捨不得入睡。

2)運動量不足

最大的耗電方式就是寶寶每天的大運動,比如俯趴、翻身、走路、爬行等,這些運動需要調動寶寶全身的肌肉,需要消耗身體儲存的能量。

有的寶寶不僅晚睡,而且在睡前還會尖叫奔跑,從房間這頭呼嘯著跑到那頭,特別興奮,這個表現就是典型的「耗電行為」,因為白天總是安安靜靜的坐在那玩,或者被大人抱著,沒有機會動起來,那麼到了臨睡的時候,身體還處在興奮活躍的狀態,無法放鬆,大腦也處在激動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的寶寶看起來像個小瘋子、小馬達。

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的,如果某一天我們工作特別繁忙、走了許多路,幹了許多體力活,這一天就會非常疲憊,回到家就會倒頭就睡。

寶寶們不需要工作,暫時幹不了家務活,因此他們的耗電方式就是大運動,就是玩。

2、受到成人化的作息影響

很多晚睡的寶寶是因為爸爸媽媽晚睡造成的,長期耳濡目染,本來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但是家裡依然是燈火通明,電視聲音、各種聲音交匯,家長和寶寶還在繼續玩玩具,玩的特別開心,這種睡眠環境是不利於寶寶睡覺的。

在寶寶看來,爸爸媽媽就是很晚睡覺,這是個正常的事情,家長也不重視這個細節,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只是口頭告訴孩子該睡覺了而已,並沒有非常堅定的開啟睡眠流程。

所以,成人化的作息是會影響到寶寶的作息規律,如果你家寶寶經常晚睡,家長應該先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作息規律模式。

3、有什麼事情總在睡前幹擾寶寶

別看寶寶們年紀小,但是心思一點也不小,他們很敏感,如果有一些事情總是在寶寶睡前跑出來幹擾,自然睡眠就會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

家長總是在寶寶睡前,也就是晚上7、8點的時候給寶寶拿出來一個新玩具,或者和寶寶做一個很容易興奮的遊戲,寶寶是可以抵抗住睡意,拖著不睡,也要把新玩具玩夠,把遊戲做完。

其中一位家長總是晚歸,寶寶在等這個家長回來以後,完成一系列的互動才去睡覺,這個行為在大寶寶身上很容易發生,比如和寶寶最親近的媽媽。

寶寶總是晚睡的不良後果

1、影響長個子

夜晚的睡眠是會影響到寶寶長個子的,尤其是22:00-02:00之間,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最好是處於睡眠的狀態,但是如果寶寶還在玩,就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久而久之,個子就落後一截子了。

2、形成晚睡晚起的不健康作息

晚睡的寶寶第二天必然會晚起,一覺睡到早上10點,接近中午才起來,緊接著就會把午覺推後,推到下午四五點才睡,這個午覺勢必又會造成晚上睡的晚,如此惡性循環。

雖然說睡懶覺是個挺美好的事情,但是對於小寶寶來說,建立健康的作息習慣更重要,因為吃、睡、生長發育都是互相影響的。

3、剝奪家長的時間

如果寶寶總是晚睡,家長就得一直陪著寶寶玩,尤其是全職媽媽,留給屬於自己的時間本就不多,本來希望寶寶早點睡覺,然後自己可以看看書、刷刷劇,沒想到寶寶們連這點時間都佔用了,媽媽們該有多崩潰啊。

如何改善寶寶晚睡的情況

1、合理安排白天的感官活動和大運動量、增加睡眠需求

寶寶白天清醒的時候,需要給寶寶安排充足的戶外活動和大運動訓練,家長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安排:

0-3個月,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5-30分鐘,大運動的方式有俯趴、翻身訓練、被動操、遊泳,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0.5h-1h左右,安排在早上和下午4點之前。4-5個月,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30-120分鐘,大運動的方式有俯趴、翻身、推爬、遊泳、被動操,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1h-2h左右,安排在早上和下午4點之前。6-12個月,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90分鐘以上,大運動的方式有爬行、被動操、拉坐、遊泳。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1h-2h左右,安排在早上和下午4點之前。12個月以上,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180分鐘,大運動的方式有爬行、遊樂場、遊泳、拉坐,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2h以上,安排在早上和下午6點之前。需要注意的是:下午的戶外活動的結束時間不應太晚,不要太接近寶寶睡覺時間,比如寶寶晚上8點睡覺,然後在外面玩到7點半才回來,容易造成寶寶睡前還處於興奮的狀態。

2、創造合理的睡前環境、固定睡前流程

如果已經到了寶寶要睡覺的時間,家長應該提前一個小時,調暗房間燈光,播放睡前音樂,給寶寶洗澡、刷牙、做撫觸按摩,讓寶寶待在床上,然後講睡前故事。

這是一套固定的睡前流程,每天執行,給孩子建立關於睡覺的秩序感,讓孩子知道到了這個時間點,就該進入睡眠的狀態了,不能在繼續玩耍,瘋鬧。

睡眠流程是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建立的,這對家長的執行力是有要求的,如果家長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變化規則,變化流程,孩子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3、家長應堅持原則、統一育兒標準

1歲多的寶寶可能會自己上下床,所以當家長把孩子放在床上的時候,孩子會自己溜下床跑去客廳玩,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們保持一致的標準,不要媽媽拼命哄睡,爸爸又陪孩子玩,建議當孩子上床以後,關掉其他房間的燈,其他家人先進入自己的臥室假裝睡著,這樣寶寶就找不到陪玩的人了。

此外要堅持給寶寶讀睡前故事,看繪本,如果不想讓寶寶惦記著玩,就需要找到一個代替玩的更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看書了,家長需要繪聲繪色的給寶寶講故事,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剛開始調整的時候,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循序漸進,制定一個調整計劃,建議每天把睡眠時間提前半小時,慢慢增加,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會改掉晚睡的習慣了。

相關焦點

  • 做好這3點,無論是早睡早起,還是晚睡晚起,一樣長壽
    睡眠與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壽命長短息息相關,那麼,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種作息方式更有利於健康,更能容易長壽呢?近年來,我國的醫療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長壽老人越來越多。很多生活在鄉村的老年人,由於娛樂方式較少,農務繁忙,保持和大自然一致的作息方式,每天晚上八九點左右就睡覺,早上五六點起來務農。
  • 寶寶總在凌晨4點醒來,媽媽睏倦不堪,用這6個方法,多睡一會不難
    1、早醒的壞處首先是嚴重影響到媽媽的睡眠媽媽晚睡、夜間餵奶、睡眠斷裂再加上早醒,可能一晚上只能睡不到5個小時,然後白天還要提起精神應對寶寶、應付家務活,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媽媽情緒崩潰,如果媽媽是純母乳餵養,還會影響到乳汁分泌,因為媽媽太累了!
  • 早睡早起or晚睡晚起?看完恍然大悟
    每一個晚上總是到點必睡的人,大多是因為「不行了,眼睛實在困得睜不開了……」死撐著不睡,第二天整個人會報廢。那麼,世紀難題來了,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個更好?無論早晚,規律生活至上在討論「究竟早睡早起好,還是晚睡晚起好」的問題之前,「夜貓黨」和「早睡黨」似(bi)乎(xu)共同認可的一點是:無論早睡晚睡,作息都要規律。
  • 晚睡晚起或誘發功能障礙 每天早睡1小時身體好(圖)
    大學生霏霏在每晚12時宿舍關燈後,繼續在電腦前「浴血奮戰」看小說,直到凌晨2~3時後才走進被窩,睡到早上10~12時才醒來。但她覺得一覺醒來精力充沛,並無什麼不舒服。久而久之,霏霏習慣了晚睡晚起,尤其覺得晚上精力旺盛。  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副主任醫師張斌表示,這種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醫學上稱為「睡眠時相推遲症候群」,是一種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
  • 「小科說事」晚睡晚起算熬夜嗎?晚睡晚起到底行不行?
    有人認為超過11點睡覺就算熬夜;而有的人則認為,只要保證睡眠時間充足,即使晚睡也不算熬夜。那麼請問:「如果每天凌晨2點入睡,上午10點起床,這算不算熬夜呢?」不算。簡單的解釋這兩個因素就是平時幾點睡、幾點起和到底能不能睡飽。也就是說,破壞了睡眠規律和睡眠時長才是熬夜。長時間的晚睡晚起,並保持睡眠時間足夠的情況是不算熬夜的。看到這兒,有人高興了,那我連續半個月都是晚睡晚起,我是不是也能保持不錯的睡眠呢。理論上講,是的。
  • 早睡早起真的比晚睡晚起好嗎?
    實際上,很多人形成了晚睡晚起的習慣,而身體健康和工作生活也很正常,這是為什麼呢?究竟是為什麼呢?醫學上,晚睡晚起的夜貓子被稱為DSPD(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研究發現,少數人的DSPD可能與體內CRY1基因的突變有關,但更多人沒有攜帶這樣的基因突變。研究也證明,如果能夠讓這些人按照他們自身的生物節律去睡眠,那他們也不會出現睡眠缺乏的不良症狀。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一種方式健康?很多人做錯了
    但是在作息方面,相信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現在有不少的人早上的時候很早就起來了,晚上八九點就睡覺了,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非常喜歡早睡早起,這樣早上吃完飯之後鍛鍊一會,可能還有很多人沒有起來。而還有一些人晚上的活動比較豐富,經常會和朋友出去玩,常常過了深夜12點才會睡覺,所以早上起來也就更遲一點,這類晚睡晚起的人群通常在節假日的時候一睡就是一整天。
  • 寶寶晚睡晚起,作息紊亂,全家人跟著崩潰,不如試試這個辦法
    前兩天閨蜜給我倒苦水說,自己1歲多的寶寶簡直要成精了,每天晚上玩到11點多才上床睡覺,睡前還要看書,真正睡著的時候已經快24點了,早上睡到9點多才起來,然後下午午覺也非常不規律,要麼是一下午不睡,要麼是拖到下午四五點睡,吃飯也是沒個準,如果起來的晚,中午飯妥妥的不好好吃,自己快要崩潰了,精疲力盡,困到極點還要陪孩子玩,怎麼辦?好想把他塞回肚子裡!
  • 孩子晚睡危害大?家長只要做好這一點,孩子晚睡=早睡
    孩子成長過程中幾乎都出現過晚睡的問題,特別是放假期間,基本是跟隨大人的睡眠模式,喜歡做個「小夜貓子」。很多家長雖然覺得這樣不好,但是孩子睡覺這件事強求也沒用。都說「早睡早起」身體好,晚睡不僅對身體傷害大,而且對於發育期的孩子來說,晚睡造成的危害不是一點點。受家庭環境影響,多數孩子都會有晚睡的時候。晚睡一定危害大嗎?家長做到這一點,晚睡不僅沒有危害,而且還有好處哦。
  • 寶寶經常晚睡,怎麼辦?
    什麼是晚睡三個月之前的寶寶沒有形成睡眠規律,是不存在晚睡這個問題的,一般是兩三個小時睡一覺,白天黑夜區分不明顯。三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經常晚上9點以後還沒有進入睡眠狀態,或者在晚上9點以後醒來,要間隔很長時間才繼續入睡,都可以看作是晚睡。6歲以內的寶寶,建議晚上9點前睡。無論多晚睡,寶寶都會在早上相對固定的時間醒來,晚睡可能會導致寶寶夜間睡眠不足。
  • 喜歡晚睡晚起的人更加聰明嗎
    學術期刊《學習與個體差異》,在2011年時發表了一篇論文,綜合論述了這一現象:他們收集了11個作息差異跟認知能力相關的研究結果,13個作息差異跟學習成績相關的研究結果,運用元分析的方法計算作息的早晚個體差異跟認知能力和學習成績的整體關係。
  • 2歲孩子晚睡怎麼辦?做好3點,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良好的睡眠對寶寶的成長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證明,睡眠比較好的嬰兒智商發育也是比較好的。那麼對於兩歲的孩子而言,每天睡多長時間合適呢?晚睡對孩子有哪些不良影響呢?如何糾正晚睡的問題呢?我們需要先弄清楚以下問題。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哪個更健康?答案未必和你想得一樣
    很多人由於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疾病發生的。因此在養護身體,促進健康過程中正確的生活作息應該保留下來。這樣身體得到調節,維持最佳狀態,自然可以讓健康靠近。那麼,早睡早起跟晚睡晚起這兩種生活習慣,哪一種對健康有幫助呢?為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平時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堅持下來。
  • 晚睡晚起算熬夜嗎,長期熬夜的危害有哪些,睡眠不足怎麼緩解補救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晚睡。由於睡得晚,導致的睡眠不足以成為人們健康的主要威脅。對此相當多的年輕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自己雖然晚睡但是也晚起,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不算是熬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寶寶凌晨睡醒折騰人,家長要學習「NAPS計劃」,調整孩子休息時間
    立立的寶寶8個月了,每天晚上九點多睡覺,四個小時餵一次奶,凌晨五點左右,寶寶喝完奶後,手舞足蹈咿呀的等著大人跟他互動,沒有再想入睡的意思,就這樣玩了一個小時,再次入睡。就這樣,立立長期被睡眠不足折磨著。自己很累不說,同時也很擔心寶寶如此不規律的睡眠會影響生長發育。
  • 早上醒來總想多睡一會,那麼晚睡晚起是心安理得?還是良心不安?
    這看似是一種合理的理由,也是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想要讓自己滿足7到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從這個點出發,本身就沒有錯的,畢竟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很多上夜班的人也是如此,晚上工作,白天補覺。其實,在這裡想要表達一個觀點:前一天晚上無論多晚睡,第二天幾點要起來,這都是自己的決定,沒有其他人能夠來代替自己的想法。
  • 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這幾招「補救方法」,趕緊用起來
    既然這一問題在短期內無法消除,我們能做的唯有將它的危害降至最低。熬夜過後,我們該如何補救呢? 幾點算熬夜? 古人將一日劃分為12個時辰,亥時(21點-23點)三焦經當令,三焦通百脈,人應該進入睡眠狀態;寅時(3點-5點)肺經當令,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至百脈,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 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這幾招「補救方法」,趕緊用起來!
    這是為什麼呢? 撇開脾胃因素不談,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談——腎主骨,骨生髓,髓生血。也就是說,造血由骨髓系統負責,而骨髓由腎所主。腎什麼時候工作效率最高呢?就在晚上9點到凌晨3點,造血基本都集中在這個時候。此時不睡覺,腎就沒法兒主骨、生髓、生血,時間長了,肯定血虛。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個更容易長壽?答案值得思考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到底哪一個更容易長壽?剛才我們已經說了,人體最佳的睡眠時長是6.5-7.4小時。那麼從幾點開始睡才好呢?現代生活不比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於工作、學習等原因,一部分人習慣早睡早起,而另一部分人則習慣晚睡晚起。
  • 「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同樣的8小時,區別差在哪?
    因此,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也有研究關於睡覺,「早睡早起」的人僅僅佔了17.5%,還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晚睡早起」。睡眠對我們的健康十分重要,那麼作為我們經常作為健康的準則的「早睡早起」和強調時間的「晚睡晚起」到底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