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晚睡
三個月之前的寶寶沒有形成睡眠規律,是不存在晚睡這個問題的,一般是兩三個小時睡一覺,白天黑夜區分不明顯。
三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經常晚上9點以後還沒有進入睡眠狀態,或者在晚上9點以後醒來,要間隔很長時間才繼續入睡,都可以看作是晚睡。6歲以內的寶寶,建議晚上9點前睡。無論多晚睡,寶寶都會在早上相對固定的時間醒來,晚睡可能會導致寶寶夜間睡眠不足。
寶寶晚睡的原因
首先,與爸爸媽媽的生活節奏有關,爸爸媽媽夜生活比較豐富。
從寶寶自身來說,晚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錯過入睡時機
3個月的寶寶,一般晚上7點就會困。這時家長如果錯過哄睡時間。到了更晚的時間寶寶會開始鬧覺、哭鬧、打挺、尖叫、煩躁,反而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哄睡,這就導致了晚睡。
2. 睡眠環境幹擾
到了寶寶該睡覺時,家裡燈還亮著,電視在播放,沒有給寶寶營造出夜間睡眠的環境。這些都讓寶寶處於一個好奇和興奮的狀態。
3. 作息不合理
吃、玩、睡沒有安排好,寶寶白天睡太多,或者太興奮,導致晚上睡不著,或者是白天最後一個小覺安排的時間太遲、睡得太多,導致寶寶晚上到點還不困,遲遲無法入睡。
4. 白天運動量不足
運動量不夠時,寶寶所需的睡眠時間過短,會造成早醒或晚睡。如果寶寶白天沒什麼活動,很容易不停地小睡,到了晚上該睡的時候反而就不想睡了。
5. 與大人同睡
習慣與爸爸媽媽一起睡的寶寶,再累的時候都會等到爸爸媽媽睡覺才能入睡,這時家長的作用形同安撫物,「安撫物」不在,寶寶不肯睡。
6. 親子陪伴質量低
親子陪伴的質量或者數量不夠,會導致寶寶不願意睡去,他們更想跟爸爸媽媽聊聊天,跟你分享他白天的生活,較大一些的寶寶還會對爸爸媽媽白天的安排很感興趣。
改善寶寶晚睡的方法
1.觀察寶寶睡眠的信號
及時、準確地捕捉到寶寶的犯困信號
2.記錄寶寶作息,找到作息規律
除了擅於觀察寶寶的犯困信號,掌握寶寶的作息規律才是更高效的方法。從寶寶3個月開始,逐漸穩定好每天睡眠、活動、飲食的時間。
3.改善睡眠環境
想讓寶寶早點睡覺,爸爸媽媽可以這樣改善睡眠環境:距離寶寶睡眠半小時前把燈調暗;大人保持相對安靜;可以使用安睡音樂,幫助寶寶進入睡眠狀態。
4.增加白天的運動量
運動對寶寶睡眠有很大的影響。運動不足的寶寶體力沒有被消耗,需要睡眠的時間比較少。無論是3個月的嬰兒,還是3歲的孩子,運動不足都可能導致晚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