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早餐最福州——離不開蝦油蝦醬味

2020-12-20 美食家大雄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味道,既是人文上籠統散發出來的,也是鼻孔裡能實際聞到的。對於匆匆而過的遊人、差旅在身的公事人、在此失戀、不順的人,確實是有可能因為聞到一種味道,而給一個城市帶來「臭」的口碑。很少有人願意去搞清楚這股「臭味」到底是什麼,人們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而身在其中的人,對這種味道本來就渾然不覺,更想不起去做出什麼解釋。這種「臭味」很可能就是多年以後會喜歡上的味道,到時候你才會發現它們原來是:柳州螺螄粉裡的酸筍味、長沙的臭乾子味、川渝的臭豆豉味、福州任何小吃和菜裡都可能有的蝦油蝦醬味。

1、鍋邊糊+嗲餅

現在做菜做飯用的炊具講究不粘鍋,套用到鍋邊糊上就純屬搗蛋,它要的就是米漿沿著鍋邊滑下去時還未到底就結成了的一層迷糊皮(因為刷過油,不難剝下來)。湯底是蜆子、蝦子、香菇加入到高湯中熬成的,蝦油蝦醬也必不可少,這就是第一次吃的人會嘗到的那股「哈」味。配著吃的嗲餅就是海蠣餅。福州人去哪兒也忘不了這一口,鄉愁最濃不過一碗鍋邊糊。

2、芋頭三角糕

蘸蝦油或醬油吃。關於蘸醬油吃這事,福州在這路上已經走得很遠,各種水果蘸醬油的吃法,水果蘸醬油並且配稀飯的吃飯,在福州實在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

番石榴、荔枝、水蜜桃,各色水果都來蘸點醬油,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福州人蘸不到醬油的.....

這種吃水果的怪招,雲南,海南、廣西也有類似的,蘸椒鹽吃,泡淡鹽水吃,炒到肉裡吃,非但不是學校食堂發明的黑暗料理,還是廣受歡迎的美食嘞。

3、馬耳

怎麼看怎麼像揪小了的油條,泡在線面裡吃,光嘴吃,是老福州人的早餐標配。四 拌麵、扁肉

扁肉、菱角湯、肉燕、餛飩、抄手,都是造型做法基本相同的同一種或原料稍有不同的近親。拌麵扁肉一般一起點著吃,黃金搭檔。

五、撈化

撈米粉,配上各種豐富的「澆帽」,再淋上高湯。純粹以一個外地人的眼光來看,鍋邊糊可以商榷,撈化卻一定要嘗一嘗。

六、蝦酥

有可能裡面沒有蝦只有韭菜。

七、肉鬆+稀飯

八、荸薺粉/地瓜粉做的馬蹄糕

九、線面

福州做線面很有功夫,清湯寡水就能激出線面的鮮味。

十、炒粉幹

福州的蝦油味兒迷惑過你麼?

相關焦點

  • 蝦醬、魚露、蝦油及蠔油的製作方法
    常見的水產調味料包括魚醬、蝦醬、蟹醬、魚露、蝦油、蠔油等。 水產調味料作為一種日常佐料食品,在我國傳統的調味料中佔有重要比例和地位,含有豐富的胺基酸、多肽、糖、有機酸、核苷酸等呈鮮物質和牛磺酸等保健成分,這類調味品的美味之源主要是含有大量的穀氨酸,其濃鬱的海鮮風味深受廣大群眾尤其是沿海一帶漁民的喜愛。
  • 福州早餐可以這樣吃
    這種「臭味」很可能就是多年以後會喜歡上的味道,到時候你才會發現它們原來是:柳州螺螄粉裡的酸筍味、長沙的臭乾子味、川渝的臭豆豉味、福州任何小吃和菜裡都可能有的蝦油蝦醬味。1、鍋邊糊+嗲餅現在做菜做飯用的炊具講究不粘鍋,套用到鍋邊糊上就純屬搗蛋,它要的就是米漿沿著鍋邊滑下去時還未到底就結成了的一層迷糊皮(因為刷過油,不難剝下來)。
  • 福州:「蝦油味」宣講,講到心坎裡
    一隻銅鈸、一塊醒木、一把紙扇、一條手帕、一張方桌,臺上講得眉飛色舞、深入淺出,臺下聽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1日,在福州市臺江區茶亭街道的「茶亭書場」,福州市福華評話藝術中心的老師張彬官用「蝦油味」十足的福州評話,向居民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時贏得陣陣喝彩聲。
  • 福州「網紅」菜市場蝦油味十足 買菜順便學福州話
    福州「網紅」菜市場蝦油味十足 買菜順便學福州話 2019-02-02 19:01:20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包書平
  • 福州「蝦油」被指易致癌 用臭魚爛蝦發酵製造
    而這些天,東快論壇一位網友關於蝦油的網帖也引來眾多口水。網名「瑤柱絲女王」的網友提出,最近她看到一些報導說蝦油不利於健康,還有人傳言蝦油是用臭魚爛蝦發酵後榨制的。  「一些福州市民至今還保留著一種蝦油味情結,他們從小就是吃蝦油長大的。」福州市烹飪協會秘書長張厚先生說。
  • 福州的士司機組團學英語了!「蝦油味」口音迎世遺大會
    福州新聞網2月27日訊(記者 邱陵 實習生 蘇怡蓮 通訊員 張宇飛)「叮叮叮……」,近日,計程車司機的手機微信提示音響個不停,他們一到休息時間就津津有味盯著手機,一邊看一邊還說著「蝦油味」英語。經了解,原來他們正在微信群裡學《小戴教您學英語》,為世界遺產大會「熱身」。
  • 蝦醬怎麼吃 吃蝦醬要注意這些
    蝦醬是一種常見的美食,很多人都喜歡食用。蝦醬是比較受歡迎的,它的吃法有很多。那麼,蝦醬應該怎麼吃呢?它是怎麼製作的呢?吃蝦醬有哪些禁忌呢?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蝦醬怎麼吃蝦醬大蔥炒雞蛋準備好大蔥,不要切太碎。
  • 福州大街小巷最熱門的小吃,正宗福州鍋邊糊
    、筒骨、青蛾、香菇、魚乾、白菜、芹菜、生薑鍋邊又叫鼎邊糊,是福州一道有名的小吃,福州大街小巷最熱門的小吃,一碗鍋邊,再搭配兩塊油餅,是許多老福州人的記憶。福州鍋邊糊傳統的做法是以閩江中的蜆子煮出的湯作為湯底,在把米漿沿著鐵鍋的鍋邊澆一圈,米漿定型後鏟入蜆子湯中,再加入魚乾,香菇、芹菜等,最後淋上蝦油,就可出鍋了。很多身在外地的人想吃鍋邊,但是又不想太麻煩,怎麼辦呢?今天糯糯就教大家用乾鍋邊片,做出一碗蝦油味的福州鍋邊,絕對能吃出家鄉的味道。
  • 美食攻略:蝦醬炒雞蛋,居然如此美味!
    滷蝦醬是唐山特有的海鮮食材,它以海鮮味厚重,口感鹹,而深受唐山人的喜歡。過去,每年到了秋後和冬天,每天傍晚大街小巷準會傳來滷蝦滷蝦油的叫賣聲。那些穿街走巷賣滷蝦醬的,推著一輛水管自行車,車上一邊馱著一個大木質桶,桶裡盛著褐色的滷蝦醬。
  • 福州最有名的撈化攻略都在這了!拿走別客氣!
    導語 撈化在福州美食裡可以說得上是不可或缺的,已經深入到了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雖然做法簡單,但總卻出乎意料的鮮美。 撈化,講究的就是一個「撈」字,一碗好吃的撈化可是越撈味越美,越撈越鮮。
  • 【探尋威海老味道】最是地道威海味!探尋正宗蜢子蝦醬的前世今生
    【探尋威海老味道】最是地道威海味!探尋正宗蜢子蝦醬的前世今生 2018-05-24    來源: 今日威海 蜢子蝦醬是膠東沿海極富特色的海鮮調味品在過去還是特供的宮廷御膳現在
  • 會做蝦醬嗎?幾種好吃的蝦醬做法,收藏起來備用
    蝦醬發酵這樣發酵出來的蝦醬鮮香濃鬱,味道鮮美,但由於加入了鹽的緣故,用蝦醬做菜幾乎都不再另外放鹽,實際使用中根據具體蝦醬鹹度情況靈活掌握。蝦醬做菜蝦醬最常見的做法:炒雞蛋。蝦醬盛到小碗裡,用來蘸食清洗好的大蔥、洋蔥、黃瓜、生菜、大蒜、青椒等,這樣的吃法和用黃豆醬蘸食又是不一樣的風味,增添了些許的海鮮味道。
  • 有一種美味叫撈化,有一處家鄉叫福州!
    男女老少無所不知甚至已經融入了福州人的生活中撈化——地道的福州味哪怕你在外頭吃了再多饕餮大餐到頭來還是這一口蝦油味的湯粉吃起來最貼合你的胃當興化粉來到了福州,撈化就成了福州的古早味。除了「撈化」,一碗碗飄著蔥香和蝦油味的「鮮撈」、「撈拌」代表著最市井的福州日常。而「撈化」看似普通,想要做得地道、美味卻一點也不容易,這其中既有各種講究更有對傳統的堅守。「撈化」主要分為兩大類:清湯撈化和豬血撈化。它們通常被簡稱為「撈化」與「豬血化」,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湯底。
  • 蝦醬有哪些做法?蝦醬怎麼做最好吃?
    蝦醬有哪些做法?蝦醬怎麼做最好吃?時間:2015-04-15 10:5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蝦醬有哪些做法?蝦醬怎麼做最好吃? - 前幾天別人給了點兒蝦醬,我只知道可以做蝦醬豆腐,而且炒的時候還是到處的濺,弄的哪兒都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做法呢?蝦醬有哪些做法?
  • 少年的你,也曾對蝦醬百般無奈
    媽媽們會在某一個寒冷的上午,從冰箱的最裡層掏出一罐絳紫色的「廚房機密」,像用醬油一樣,噸噸噸放進不同的菜裡。 雖然沒有充足的陽光給予蝦醬更多的曝曬,但在冬季乾燥且寒冷的北方沿海,如此製成的液態蝦醬不會因為潮溼的天氣而腐敗。
  • 蝦醬小炒肉
    蝦醬小炒肉By 歐陽yy剛收到朋友送來的純正山東蝦醬,第一想到的就是用來炒五花肉。以前常看的香港TVB電視劇裡就會提到類似蝦醬炒豬肉的家常菜。蝦醬是非常口味化的食材,喜歡的人慾罷不能,不喜歡的敬而遠之。但是這一口值得一試。原料:五花肉、線椒、蝦醬、薑絲、白酒、鹽、雞精。做法步驟:第1步、材料備齊。五花肉肥瘦按個人喜歡啦。第2步、五花肉改刀切薄片,綠線椒斜著切小片。薑絲備用。
  • 教大家做蝦醬豆卜豬頸肉,美味蝦醬到底如何製成?
    蝦醬豆卜豬頸肉是很多人的最愛,或許大家都太愛用它來下飯了吧?既然我早前買了一罐蝦醬,所以今天就用它來配豆卜豬頸肉,教大家怎麼做這道菜。蝦醬是香港及東南亞的名產,制蝦醬也是當地如今尚未被完全淘汰的傳統行業。
  • 吃遍全福州,終於找到最好吃的拌麵了
    糟菜面與拌麵同時存在的,還有沙縣扁肉,老司機作為福州老土著,是相當吃不慣這種沒有一點肉味和口感的扁肉,所以不做點評。此外還有拌粉幹、糟菜粉、糟菜面等等。淳百味這個家號稱要做更好的沙縣小吃,一開始的水準還不錯,門店開多之後就良莠不齊,拌麵出鍋的火候普遍掌握都很差,大部分拌麵根本談不上好吃。
  • 福州這些糕餅吃上一口就能回到過去,你試過嗎?
    life is so sweet   都說地道的福州人   只要一開口就能聽出來   因為他們的口音都帶著滿滿的蝦油味   這股蝦油味都是他們在福州菜裡吃出來的
  • 福州這十個吃貨最愛的隱秘之店,據說可以治癒一切的不快樂
    3 后街撈化在福州的這麼多年,一直對福州的撈化不是很興趣,一個原因之前吃過幾家總是會胃痛,另外就是吃不了蝦油,很多家說可以不放蝦油,但多少會帶一點,總讓我想起大學食堂窗口習慣性抖些味精在鍋裡的師傅。不過后街撈化讓我沒有這些擔憂,所以只要經過東街口附近就會繞到那裡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