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經常出現晨起後頭暈、思維遲疑,每天吃飯後,特別容易犯困,到醫院看醫生後,檢查發現是血液黏稠度較高所致。什麼是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高有哪些危害?需要藥物治療嗎?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我們特別邀請上海遠大心胸醫院主任醫師宋賀為大家科普答疑。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更容易頭暈犯困
血液黏稠度,就是我們常說的血稠,如果水的粘度是1,則血液的相對粘度是4~5,可以通過血液流變學檢查。血液黏稠度高時血液會處於高凝狀態,遇到血液在血管中流動速度減慢的因素,血細胞就會發生聚集、疊連,甚至血栓形成,影響血管及微循環血液灌注,造成肌體組織缺血缺氧。
為什麼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更容易犯困?上海遠大心胸醫院主任醫師宋賀解釋,正常人吃飯後都會有點想睡覺,感覺乏力,因為血液會集中到腸胃等消化系統,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大腦輕微缺氧,人就有點犯困,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血液流動的速度更慢,心腦器官缺血、缺氧會更加明顯,大腦缺氧的狀況更突出,也就更容易犯困了,頭暈也是類似原因。
血液黏稠度高和血脂高不是一回事
血液黏稠度高與血脂高不是一回事,但又有一定的聯繫。血脂過高是由於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脂含量過高,與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飲食有關。
宋主任表示,血脂高可能會增高血液黏稠度,但血液黏稠度高不一定會引起高血脂,它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血細胞的形態、數量多少、血管問題、血糖和血漿蛋白等。不管是血脂高還是血液黏稠度高都要注意預防。
血液黏稠度高不是獨立疾病危害卻不少
宋主任特別指出,血液黏稠度高不是獨立性的疾病,最常見的危害是與臨床上的很多疾病密切關聯,如動脈硬化、腦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壓、糖尿病等。如果血液黏稠度高,會加快動脈血管粥樣硬化,還有可能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足,造成器官缺氧缺血,嚴重的還會誘發心梗、腦梗等。血液黏稠度增高也會使血液流速變慢,血流變慢會引起血小板的粘連、疊加,促成血栓、栓塞形成。
血液黏稠度不是一成不變藥物治療看個體
血稠的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動態變化中,飲食、飲水、運動和外界環境等都會有影響。體檢時,有些年輕人檢查出血液黏稠度高,也許只是水喝少了或者運動不足,及時的補充水分和增加運動,就有可能降下來,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宋主任表示,有的年輕人如果在某段時候覺得手發麻,也有可能與血液黏稠度高有關,影響了末梢循環系統,造成發涼、發麻。年輕人的血管情況好,如果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通過自身的調節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一般無需藥物治療。
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應當要重視。宋主任說,因為他們本身血管就有些老化,如果飲食習慣不當,運動少,再加上喝水少,很容易血管堵塞,導致心腦血管缺血、缺氧,對於這部分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比如吃點阿司匹林或抗凝藥物活血化瘀。
日常生活預防為先情緒穩定很重要
宋主任建議從日常生活著手,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並提出從五個方面改善血液黏稠度高的情況:
1、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不要吃的過飽。
長期攝入這類食物不僅會誘發肥胖,還容易誘發高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因此飲食要清淡,注意不要吃的過飽。
2、保持情緒穩定,這一點特別重要。
年輕人不能過激、過勞,注意及時排解壓力。中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過度勞累。如果長期情緒不穩定,體內分泌去甲腎上腺素,會引起血管收縮,升高血壓,長期的收縮會引起動脈硬化。中老年人血管的脆性很大,如果生氣、勞累,會引起血管損傷,是栓塞的啟動因素,再遇到血液黏稠度增高的情況,血管容易堵塞。
宋主任介紹說,在臨床上遇到不少類似情況,一到過年過節,有些老人情緒波動大,再加上吃的過飽,喝水少,誘發了心肌梗塞。
3、加強鍛鍊,適量運動。
運動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彈性,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對於老年人來說,適合做一些慢跑、太極拳等舒緩型的運動,不要過量。
4、少抽菸少喝酒。
抽菸也會影響血管健康,喝酒從短期看會降低血壓,但從長期看,會造成血管損傷,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動脈硬化,甚至出現心梗、腦梗。對於有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一定要戒菸戒酒。而且喝酒就有可能多吃菜,吃的比較容易油膩,血糖血脂增高,也會增高血液黏稠度。
5、充分飲水:
中老年人早上起來喝一杯溫白開水,三餐前特別晚飯前喝點水。天氣炎熱或是運動大量出汗後,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血液粘稠。
老年人突然出現頭暈犯困要警惕重視
宋主任表示,頭暈是供氧不足,這是個警示,起碼要到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有沒有出現腦梗的情況,血糖血脂怎麼樣,血管有沒有堵塞,是否堵的嚴重。她前段時間遇到一個70多歲的病人,突然暈倒之後做了CT平掃,磁共振都沒查出問題,因為沒有梗塞前,血管沒有完全的堵死,腦組織沒有壞死,所以CT平掃和磁共振檢查不出來。她建議他做了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大腦中動脈大血管重度狹窄,及時植入了支架,避免了危險發生。
老人一定要重視頭暈的問題,如果去醫院檢查完沒有問題,在生活中則要注意改變不良習慣。
宋主任特別提醒糖尿病人,因為糖尿病一個很常見的併發症是末梢神經損害,即使血管堵的很嚴重,患者也可能沒有感覺,甚至突發心血管事件,猝死。對於有十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定期專科體檢,血管檢查。
■專家介紹
宋 賀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畢業於東南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委員,在國家級雜誌及核心期刊發表醫學論文二十餘篇,醫學著作兩部,在鄭州大學附屬醫院工作二十餘年,對心血管疾病有較深研究,尤其是冠心病介入治療、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內科急、危重病人的搶救及疑難雜症等。
在核心期刊及國家級雜誌發表論文二十餘篇,醫學著作二部,主持科研項目二項,科研成果二項。
新民網出於傳遞健康資訊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