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來自江蘇的"猛男幼教"在網上爆紅,該男子姓劉,被幼兒園的小朋友稱為"超人老師",因家長拍攝其帶領孩子跳操的視頻而走紅。劉老師5年前作為一名外聘教師來到這所幼兒園,主要是教授孩子體能。
他表示因為形象問題,小朋友一開始會覺得有些害怕,自己和其他老師相處也有點害羞,後來時間長了,不只是和同事相處愉快,就連小朋友也不再害怕,反而很喜歡上自己的體能課。
在大家的印象中,幼師多為溫柔有耐心的女性為主,尤其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普遍活潑好動,女性幼師更有優勢。而這位劉老師打破了這種大眾印象,讓很多網友為他點讚,有的家長表態男老師能讓孩子更強壯,小孩子在和男老師的接觸中,也會學習到男老師身上的堅強和果敢。而有的家長則擔心男老師的形象勇猛,不知道會不會讓小孩子受到驚嚇。
其實,男性教師在孩子的教育上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正如女性教師因為與生俱來的母性,更擅長照顧孩子一樣。男性幼師因為自帶的陽剛氣息,能讓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男性教師身上的果敢和堅強,尤其是當前社會環璄下,父親這個角色在很多家庭教育中是缺位的,主要以養家為自己的責任,容易忽略對孩子的教育,也會導致"陰盛陽衰"的情況,男性幼師正好添補了這一個空缺。
此外,男性幼師在課程上也有較大的優勢,男性幼師更易教授體育課等體能活動課程,不只是體力較強,能輕鬆教學,讓小朋友的體質得到增強,在思維上也更偏向於集體協作和競賽活動,有言傳身教的作用。
不過,近年來盛行的中性化風潮也讓男性教師備受爭議,男性特質的衰減讓很多人對男性幼師的教學質量感到擔心,有人認為一個男人教小孩子唱歌跳舞,是否會讓小朋友出現性別意識模糊的問題,會不會讓不懂事的小男孩效仿,變得女性化。
其實不然,男性幼師在課程選擇上較為有限,多以擅長的體能活動課程為主,只要在內容上不趨向於陰柔化,即強調女性特質,男性幼師的作用不可忽視。
而在整個教師行業中,男教師缺少歸屬感和行業的薪水較低及上升空間較窄是主要原因。女性佔多數的幼師行業特徵,讓男性幼師成為少數,同事交往因性別原因較難有共同愛好,再加上男性幼師多以體能課程為主,定位較為單一,都是導致職業歸屬感低的因素。
而薪水較低和上升空間較窄也讓很多男性幼師轉行,大部分地區的幼師薪水在300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低於3000,這讓男性幼師難於長期就職,尤其是成家以後的男性幼師,家庭支出增大也帶來更多的金錢壓力。
事實上,男幼師在目前處於緊缺狀態,它的背後是幼師在男女比例上的失調,女性幼師人數多於男性幼師人數是客觀事實,而我國整體男性幼師的人數佔比為2%,以地方數據為參考則更低,很多地方僅有1%。該現象在10年前就曾引發熱議和教育部門的關注,也有相關的措施來增加男性幼師的人數,如"學前教育專業免費師範男生"培養計劃和兩會多次建議加強男性幼師的培養等。
這也說明了男性幼師在教育上的作用不容忽視,幼兒教育中的性別比例失調,也會讓孩子獲取性別教育的途徑過於依賴於家庭教育,而這對父親缺位和單親家庭的小孩更為不利,尊重和理解男性幼師的工作,積極響應相關政策,有助於更多的男性進入幼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