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到談薪資的環節,如果你提的薪資太高了,HR接下去可能會跟你說:
「薪資太高,不利於以後加薪,只要努力工作,公司一年有兩次加薪機會。」
不要信ta的鬼話,要是你信了這句話,入職後的你估計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大嘴巴。
當HR想把你招進公司,完成自己的KPI,是我們求職者最有話語權的時候。
這時候都拿不到你的期望薪資,你還能指望進入公司以後,像孫子一樣幹活,想加薪就加薪?
入職後加薪,你得考慮公司是不是賺錢、KPI有沒有達標、是否到調薪時間、有沒有受疫情影響、老闆願不願意給你批通過等等各種因素。
別天真了,有些餅只能看不能吃,吃了會中毒。
當HR覺得自己開出的薪水不足夠打動候選人時,很多HR就會祭出第二招→介紹自己公司的福利情況,以此吸引候選人加入。經常有團建活動,去年我們就去了泰國,也有去峇里島;可惜現實很骨感,零食櫃可能一個月才補充一次,經常是補充一次,第二天就空了,一個月空了29天。
團建活動去年有,今年疫情,就不扎推了,統統取消!!!
所以,不能折現的福利都不算錢,拿到手的錢,才算你的。跳槽找份高薪是每個奮鬥中的職場人的目標,也有很多人在跳槽時會虛報工資,心裡也會有點忐忑。HR就會抓住這個心理,在跟你談薪的過程中,佯裝不經意的說:「你之前就職的公司,我還是比較熟悉的。」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有辦法了解到你的薪水,你就不要跟我撒謊了。
慌了?別怕,HR只是想給你施加點心理壓力,也許ta對你的上一份工作也沒了解過,就是想對你報出的薪水壓個價。
通常我們跳槽都會提出一個比上家薪資高10%~15%的期望,如果你之前對這份崗位了解,並針對相關需求做了充足準備,那就依此說明你匹配這份薪酬的原因。通常在你一再堅持之下,HR也酌情調整ta的方案,如果達到了你的實際預期,恭喜你拿下了這份offer。
很多企業會在招聘時公布職位的薪酬範圍是7k到17k,這個不具有參考價值,薪資不寫高點,怎麼騙你過來?但談薪資時HR就會說:「7k就是這個崗位預算的天花板了」,這時往往能逼得候選人把自己的底價亮出來:「我的期望是10k-13k,最低也得9k,你再幫我申請下。」
你把底線亮出來以後,HR再和你談判就輕鬆多了,ta肯定會咬死不鬆口,因為她發現即便達不到最低值你也能接受。
大家談薪資時,提及自己的期望薪資一定要比自己真實的期望值略高,才有還價的空間,而且談的過程中要咬定最低期望值死活不降。
談薪,不是說你報價越低越有誠意,恰恰相反,這說明了你可能實力不濟,越是如此越沒戲。
優秀的人才對薪資的預期總是會比企業薪資水平來的高,但HR也不會因此就輕易放棄,他們會通過難題考驗等方式來打壓求職者的自信心。這時HR就會開始拋出一堆與崗位相關的問題,比如讓部門負責人出了幾道專業領域裡面的尖銳難題,直到你答不上來或消耗較長的時間。
其實這是他準備發動壓薪攻勢的信號,也是較為常見的拖延戰術,目的是讓你感受挫折,更容易接受公司壓薪提案。若你表現的很沒自信或慌亂,hr就很有可能提出一個更低的壓薪提案,引導你接受。
若你表現得沉著冷靜,對答不上來的問題提供思路,一方面展示自己不怕受挫的心態,另一方面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你會得到對方一個適中的提案。畫大餅也是HR常用的套路:「公司現在發展的很好,工作幾年你可以拿到期權,就有財富自由的可能。」空談一堆願景,畫一堆大餅,卻閉口不提你的薪酬,這就說明這公司可能連業內平均薪資都達不到,更別說你的期望薪資。 何況,對於一些A輪企業甚至天使輪企業,就算一切順利,上市也得有5-6年,你的黃金時代,真的應該拿低薪賭財富自由的機會嗎?
即使你現在拿著號稱史上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的期權,那現在螞蟻上市不也擱淺了嗎?
造富夢難圓,連螞蟻都不能倖免,那你就該清楚這樣的大餅實現有多難,還是那句話,錢到你手裡,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