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社招與HR談薪資的正確姿勢

2020-12-13 驍說

校招/社招與HR談薪資的正確姿勢

原創Marlow驍騎昨天

這是驍騎的第289篇原創

成長,就是逐漸丟掉受教育過程中學到的常識,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常識的過程。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找工作的時候如何跟HR談薪酬。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每個求職者都希望得到儘可能高的薪酬,沒人會和錢過不去,但在很多人眼中,求職者和HR是對立面的,HR的任務是打壓求職者的期望,儘可能地「壓價」。

HR的形象確實不好,在有些公司的事件發生後更是鬧的人盡皆知,似乎HR是公司老闆的「狗腿子」,是壓榨剩餘勞動力的代表,面試時勢利眼,發薪時百般摳索,離職時拖延敷衍…

這個想法肯定是錯的,只看到這些的人,只能說明自身層次太差,接觸不到什麼牛逼的公司,HR不夠專業。有的小公司HR就一兩個人,你能指望他有多專業、多麼在乎求職者的感受?

更不用說很多時候讓人不爽的,可能更發生在專業面輪次,部門過來的人,他們才更容易放鬆自己的情緒控制,表現出不專業的地方。

我始終堅信,HR與求職者,最好的關係是互相成就。HR發現你的閃光點,你加入壯大公司。如果不合適,提點幾句需要提升的地方或留個聯繫方式,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根本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眼光要放長遠,你和HR的關係不是面試這家公司這一次,優秀的HR在行業內外人脈深厚,說不準哪次跳槽就能幫到你。

更何況,HR掌握著一家公司的人事、薪資、勞動關係等要素,平時可能不覺得,但真有什麼變動,也是夠你喝一壺的,所以儘量要和公司的HR搞好關係。

HR的職能決定了,他站的角度會稍微偏向「公司」一點,就是這一點立場的偏向,可能導致了很多人觀感的下降,但也是很無奈的事情,夾在領導層和基層職工之間的HR,不是那麼好做的。

回到問題上來,我前面給你講清楚找工作時對待HR的態度,後邊才好繼續講解。

如何和HR談薪資?談薪資時要做什麼?

薪資能不能談,這和公司規模和招聘性質有關。

校招的話,實話實說,除了技術崗,大部分崗位談的空間不大。

技術崗我們都知道嘛,拼多多,字節跳動,騰訊,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給人工智慧、算法這一類崗位的薪資是比較靈活的,就連華為,同年入職的應屆生也可能有級別之差。

但對於非技術崗,並且目標是大公司而言,比如世界500強企業,每年招聘計劃擺在那,一批很多人入職,並且考慮到之前入職員工的心情,不可能允許薪酬倒掛現象。

他們是以成熟的培養和知名的品牌來吸引應屆生,不是說給你offer比別人多4000來吸引你,越強勢的企業,越不可能談薪資。小公司,老闆說了算那種,另當別論。

極特殊情況下,也會有sp offer(special offer)出現,秋招時我收到過一個這樣的offer,作為非技術崗的同學,還是挺感激這家企業的認可。這種一般是性質特殊,只招1-2人,並且由企業高層作為導師培養,有特殊性和不可複製性,不在討論範圍內。

當然對於卡的死死的薪酬,你可以表示不滿,HR會酌情加價,這種情況還是少數。

HR一般在這個環節會以他講為主,一個一個環節往下陳述,具體問題在具體模塊解決,最後溝通籤約事項時間等問題。

應屆生的話,注意是做好傾聽和記錄,以及在關鍵部分,HR如果有缺失,或讓你感覺有些模糊,統一記下來,等他問你還有啥要問的時候,一個個問清楚。

最主要的,也就是問清楚薪資構成,稅前稅後,base是多少,職業發展與培訓機制,離職保護與競業限制,績效考核方式,組內氛圍,較典型的職業發展案例,其他福利(假期、五險一金)等因素,以及一些個性化的問題了。

相信我,一個有經驗的HR都準備好了,而且不會刻意迴避某些問題。我始終覺得,買賣不成仁義在,好公司的HR會讓你對僱主品牌有信任,更願意來年推薦師弟師妹嘗試,所以雙方都坦誠就好。

社會招聘的話,這就有談的空間了,歸根結底是你能給公司帶來多少價值的問題。

你會覺得能給公司帶來很大的價值,但很多時候,這可能存在於你的想像之中,當然,HR這裡存在壓價動機,總包薪酬有限,不可能任由候選人漫天要價。

你的薪資和定級,與上一份工作息息相關。

第一個決定薪資高低的,直接點說就是在上家的薪水。無論是總包還是算上福利,怎麼說對你有利,可以選擇性地說,但是不要撒謊和虛報,HR也不是傻子,問幾句大概也就知道你是不是在吹牛逼了,反倒落個不好的印象,何必呢?

這也告訴我們,應屆生的起薪重不重要?重要!起薪在大多數行業可以抹平漲幅帶來的抵近優勢,起薪很低,一年漲20%也沒有多大吸引力。

第二個就是你在上家公司做過的事情,擔任的職務,做過的項目,研究的課題,等等等等。注意不是空甩出一些title,而是老老實實把項目成果數位化、結果化,梳理的清清楚楚的,可以適當渲染一下結果。突出你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三個就是你自身的一些資源(客戶、項目、監管等),包括對準備入職這家公司之後的一些構想,讓HR看到你潛在的實力和能帶來的利益。

第四個因素,越少越好,是HR通過面試和詢問,以及背調獲得的關於你的一些「黑料」。比如你的離職原因,可能自己會說「部門領導不重視我,想換個更好的發展環境」,但HR聽完你做的事情後,沒準想「做成這樣,怪不得領導不重視你」。這樣的黑料越少越好,每一個黑料,就是HR壓價,甚至不予錄用的原因。

第五個因素,才是一些硬性的指標。比如你的工作年限、每份工作時長、學歷、自身的提升(考了哪些專業證書,其他培訓認證)等。儘管大家都說,學歷在成熟的職場人,特別是社會招聘時不是很看重,但的確影響定級,也是一個影響薪資起伏的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工作後,還要讀一個在職研究生,就是在為日後的跳槽和升職鋪路。

對以上五點瞭然於心後,還需要充分了解市場行情,和公司實力。

這裡需要一點博弈,你要判斷一下薪資的上下限,判斷自己值多少錢,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上調,同時儘可能不要過早暴露自己的底牌。

一個不充分了解自己價格的人,能把工作做好嗎,我想大家都會懷疑的。

談判技巧,我還沒經歷過社招,給不了太多經驗。不過我想,無非就是:

柔性話術為主,展現價值在前,始終釋放足夠誠意,適當「賣一點慘」,找到恰當背書(市場化薪酬數據、老領導或業內知名人士背書等)。

HR的決策權沒有那麼大,一般都還需要領導批准,所以也要給他們一點時間和耐心。等他們為你爭取。

不諱談錢,不只認錢,是一個職業人士的基本素養,談薪資的時候注意不要太難看了,用從容自信的態度去跟HR溝通,相信會有一個較為滿意的結果。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隨想。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與 HR 談薪資?
    你是不是,和 HR 談完之後,才發現之前想好的說辭漏說了?鑑於此,今天的文章將圍繞「信息差、談薪的正確姿勢、真實案例」三點一一展開。1.信息差信息差這玩意廣泛存在,特別在求職者和 HR 博弈的場景。談薪的正確姿勢我思考了許久,我發現要談好薪資需要做如下的準備工作
  • 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儘量不要錯過校招,校招與社招有不小的區別
    社招這只是一個小的縮影,但也能看到校招與社招有著不小的區別。從上面所說的,大家可以看到進入校招的招聘人才的企業不會差到那裡去,較為正規。相對的,在社招的過程中還會存在上當受騙的行為。社招的招聘對象不像校招一樣局限於高校應屆畢業生,還包括了所有滿足其招聘條件的各種人才,這些人才可能是在社會上打拼了一段時間的,或者是」老油條「職場人士。
  • 空乘社招和校招的區別?
    今天咱就一起了解空乘社招校招那些事!社招和校招區別1、招聘對象不同校招招的是應屆生,最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潛力(對於碩博要求會更高一些);社招主要招的是往屆的有工作經驗的人群,比較關注的是應聘者所具備的專業技能,與所需求職位的匹配度
  • 國企基本都是校招,社招面臨即將淘汰?兩者存在的區別要認清
    我們通常把這種情況統稱為社招。社招對於已經踏進社會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進入國企的好機會。不過國企在進行社招時往往會偏向於招錄一些有工作經驗或專業技術的人,這類人才往往會被國企青睞。校招和社招的區別是什麼?
  • HR談薪資的那些套路,你能接住幾招?
    但這場博弈中,為了贏,HR談薪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套路,高手砍價,刀刀讓你肉疼,你能抗住幾招?面試到談薪資的環節,如果你提的薪資太高了,HR接下去可能會跟你說:「薪資太高,不利於以後加薪,只要努力工作,公司一年有兩次加薪機會。」不要信ta的鬼話,要是你信了這句話,入職後的你估計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大嘴巴。
  • 為啥國企上市公司都愛「校招」,和「社招」到底有啥區別?很現實
    如果選擇考研,埋頭備考就行了,但是如果選擇工作,就要開始參加各種招聘會,了解自己的工作喜好、薪資要求等各方面。許多國企更傾向於對應屆畢業生舉行校園招聘,減少對社會人士的招聘。 為啥國企都喜歡「校招」,和「社招」比有啥區別?3方面不同很現實!
  • 國企為什麼只校招而不社招呢?往屆生不明白,國企:看完這些就懂
    在所有的工作中,國有企業比較好,因為工作比較穩定,薪資待遇也不錯,所以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國企,只不過國企一般都是通過校招,那些應屆生就沒有機會去了,所以應屆生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很多人都會想為什麼國企只通過校招去招聘而不是社招呢,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因素:1、應屆生可塑性強應屆生剛從學校出來,雖然經驗不足,也沒有做過之類的工作,但是可塑性比較強,之前也沒有做過什麼工作,就像是一張白紙,可以直接進入國企進行塑造,而且各個高校的應屆生也都很優秀,可以為國企帶來更多的貢獻
  • 你會和hr談薪資嗎?談薪資要注意的東西你都知道嗎
    我們說面試的時候常常會充滿各種套路,即便是面試官到了最後的關頭跟你談薪資了,也是一樣的,也許很多同學並不重視,但是也許就因為你隨口的一句話,本來到手的offer可能就飛了,這樣真實的例子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所以對於談薪資這樣一個看似一件簡單而美好的事,我們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 薪資談的好,到手money不會少!
    所以所以,大夥知道和HR談薪資的重要性了吧~ 談的好,分分鐘多1-2k。而且對於社招,薪資可是基本靠自己實打實談出來的!在社招的時候,結合以前的經歷、以前的薪資和薪資漲幅,去和HR協商,爭取一個比較好的薪資水平。雖然對於校招,談薪資的空間相對較小,往往是由企業劃分的,公司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商譽來吸引應屆生,但是也可以適當通過自己的優勢、手上的offer去爭取呀!
  • 寫給大學畢業生的話:又是一年畢業時,春季校招社招,你學哪招?
    三四月份,在自己學校有校招的情況下,我卻沒有回學校參加,而是留在省內參加各個學校的校招,這就導致自己的優勢被抵消了大部分。(我們學校校招6k以上的工作,一抓一大把,還不是吹的!)(公司那邊成立的新部門,希望我能夠立刻參加培訓)希望各位學弟學妹,引以為戒:「社招不如校招!」
  • 蘇寧員工吐槽:校招HR承諾每年1-2次調薪,可結果呢,從不漲薪!
    從校招來蘇寧滿一年了,一直沒調過薪。只怪自己涉世未深,瑟瑟發抖問人事只說會漲得,當初說的一年1-2次調薪,像放屁一樣。有跟我一樣的麼?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有網友就說到。蘇寧就這樣坑爹嗎?
  • 大學畢業找工作,選擇校招,還是社招,畢業生要理智分析
    那麼面臨招聘時,學生到底選擇校招還是社招,畢業生要理性的分析。每年的畢業季,學生在就業上都比較迷茫,有的學生為了專升本的事情忙碌,有的學生為了就業的問題著急,但是在應聘時是選擇社招還是校招,還需要學生提前考慮好。在這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如何選擇就業單位和就業崗位呢?
  • 為什麼國企基本上都是校招,而並非「社招」?分清兩者的本質區別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於一些國企單位,因為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不過大家可能會發現,像這些國企單位基本上都是校招,而並非社招。 校招也就是校園招聘,專指一些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都會直接從各高校進行招聘,主要面對的人群是應屆畢業生,對於這類人群,一般企業是不會對同學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過要看你的個人能力。 什麼是社招?
  • 為什麼國企招聘一般都是「校招」,很少有「社招」?其中原因為何
    那說到這,大家有沒有很奇怪為什麼國企單位大多數都是校招?而很少有社招呢?讓我們從它們二者的區別來了解一下吧!校招和社招的區別有哪些?社招是根據企業單位的需求量來決定的,而校招相對來說就很固定,每年秋招的時候是國企單位最多的時候,到了來年春招也會還有少部分過來補招的。
  • 校招和社招的區別:途徑、對象、周期不同,招聘的目的也有差別
    校招和社招的區別主要是招聘的途徑不同,招聘的對象不同,招聘的周期不同,通過招聘想要達到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校招是指校園招聘,社招是指社會招聘。01.招聘途徑差異校招是企業通過和學校的就業部門進行溝通協商,與學校共同舉辦招聘會進行招聘,招聘地點一般會在學校。
  • 21屆校招應屆生Offer薪資曝光:年薪35萬,倒掛老員工是常態?
    出於嚴(hao)謹(qi),我們也進一步去招聘網站上調查了今年美團校招情況。而騰訊,在拉勾網上已經找不到技術向的校招崗位。但從社招崗位上看,最低的有月薪20k,最高的有70k,年薪在24萬到84萬之間。根據崗位要求的不同,薪資的出入還是比較大的。
  • 21屆校招應屆生Offer薪資曝光:年薪35萬+,倒掛老員工是常態?
    出於嚴(hao)謹(qi),我們也進一步去招聘網站上調查了今年美團校招情況。結論是,根據專門服務網際網路行業的拉勾網信息,美團公司薪資,關鍵的算法、開發崗位,不算實習生,年薪確實超過了35w:但從社招崗位上看,最低的有月薪20k,最高的有70k,年薪在24萬到84萬之間。
  • 美團員工吐槽:薪資被應屆倒掛2倍,hr給我解釋,入職timing不對
    當一個公司為了吸引優秀人才,往往會用高薪資作為吸引,於是就容易出現一種現象:薪資倒掛。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今年的秋招結束,大量00後職場人已開始用驚人的高薪,碾壓職場上「頭禿」的90後們了,「薪酬倒掛」已然成為常態。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感概到。我招的人,進來是我兩倍多,還有必要繼續嗎?招人的時候其實很勉強,二線城市不好招人我勉強給過的。
  • 為什麼國企更願意「校招」,卻很少開放「社招」?兩者有什麼區別
    每年的「春招」和「秋招」,都是應屆畢業生們必須關心的招聘會。在這種場合裡,能夠應聘上的機會是比較大的,而且待遇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好。關注過校招會的人可以發現,來到學校裡進行招聘的,大多數都是國企單位。而它們很少會發布「社招」,普通人難以應聘。什麼是「校招」?
  • 校招這麼談薪資,保你月薪6k+
    找工作,永遠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談!工!資!很多校招的同學在面試的過程中順風順水,但一到談工資這一步就立馬麻爪,因為覺得自己沒資格,怕被刷掉。所以最有利的方法是當對方問你的時候,告訴對方,覺得公司會對這個崗位的薪水有準確地衡量,自己覺得跟市場上的薪資水平平衡就好。然後看看對方提供的薪資你是否滿意,再提要求。談工資之前自己心態要穩,不要著急,在推銷自己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強調自己的賣點、陳述自己可以為公司帶來哪些價值,畢竟找工作不差在這一時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