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面試時,很多人對於談薪資都比較戰戰兢兢,因為談薪資是個技巧活。
談得好,每月薪資能提高几百塊,甚至上千塊,大概是工資的10%左右。
如果談得不好,那麼可能會比你真實期待的要低,每個月至少損失500~1000塊。
所以,為了避免HR壓價,我們要掌握一些談薪技巧。
01
—
市場薪酬水平
談薪資前,通過不同途徑了解當下的人才市場的薪酬水平。
1.要知道在這個市場上,你應聘的崗位一般薪酬價格是多少?
2.要知道,企業在這個市場上的知名度,市場價位是多少?
3.要知道,企業這個崗位放出來的薪酬範圍是多少?
這是行業、企業、職位的價位標準參考。掌握了全面信息的基礎上,你就掌握了談薪的主動權。
一般來說超過最高限度,那麼企業負擔不起;低於最低限度,你又會吃虧。
02
—
計算自己想要的薪資
面試前計算自己的各項生活開支,確定自己的底線。
在薪酬談判時,如果發現薪酬比你的底線還要低,那可以放棄談判了。
怎麼計算自己的每月最低消費呢?列一份表格,包括每一個開支細目。
可以下載記帳軟體,比如我正在用的網易有錢記帳,觀察自己過去每月的消費,就有大概的消費數目了。
03
—
不要過早談薪資
還沒確定錄取的時候,儘量避免談論薪資。
很多人,還沒來面試就問薪資多少,或者在第一輪面試就直接問薪資,這樣很容易給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面試官以為你就是只看重錢時,你的面試大概率就以失敗告終,根本不會再有之後的談薪了。
如果是面試官主動談論薪資,那麼你可以找個藉口「可否讓我先了解工作內容?」「我覺得我需要了解更多這個職位才能夠對這個問題有個更好的回答。」
很多人以為面試官主動問薪資,表示自己有戲。可以這麼認為,但也不要得意太早。這樣詢問既是流程又是套路。
如果面試官繼續追問,可以告訴他一個大概薪酬範圍,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
「我知道這個崗位的薪資在xx到xx之間,這個對於我來說是合適的價位。」
「你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幫助到我。你是否能告訴我在公司中相似職位的工作的薪水大概是多少?」
千萬不要主動提及薪水的事,除非公司已經完全確定要你了。
因為如果你面試的時候表現出色,讓公司覺得你就是最合適的人選,那麼他們會為了爭取讓你早日加入公司,而提出比原有標準更高的薪水。
04
—
不要主動說數字
不要主動提出你期望的薪資數字。
絕對不要比對方先提出確切的數字。在薪酬談判中,先提出數字的往往是輸家。
薪資談判有時就是一個「磨」的過程,誰更能耐得住,對方就越急。
一般情況下,先提出明確數字的一方,都相當於把主動權讓給對方,於是先說出價格的人反而佔下風。
舉個例子。你說你的期望薪資是6K。那麼最後HR肯定會把你薪資往下談,結果你往往只有5.5K,甚至5K。
而如果是HR先自曝底線,說這個崗位是5K,那麼你可以按照這個薪資往上談,最後或許可以談到6K,就是你原先的期望值。
比如,可以打太極「這個職位是你提供的,應該訂有明確的薪水標準,我願聞其詳。」或者「不知道這個職位前一任人選的薪水是多少?」
如果對方還是不願意說出一個具體的數字,繼續逼問你,可以說「我現在的薪水是xxx。和其他人一樣,我希望能夠提升這個數字,但是我主要的興趣還是在工作本身。」
05
—
是否有協商空間
看看該職位的薪水是否有協商的空間?
很多職位的薪酬其實並不是固定的,有一定協商的空間。一般在公司給出的數字上浮動10%,是可以接受的。
但有些基礎的、有大量需求的崗位,可能就是同工同酬,進來的新人都是一個工資。這種崗位工資就是固定的,除非上升一個級別,或者之後加薪,不然都談不了薪的。
但是無論何時可能的話,在你面試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之前,少談論薪資的問題。到了那個階段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這個公司對你有很大的興趣,這個時候再談論薪水問題的話就會有很大的餘地了。
06
—
注意細節
薪酬談判中注意的細節。
1.稅前還是稅後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按照薪水的高低有不同的稅率,所以求職者要特別注意所談的薪酬是指稅前還是稅後的。
一般用人單位說的是稅前收入,而求職者說的通常是自己到手的收入,即稅後收入。稅前收入和稅後收入有一定差距,而且收入越高,差距越大。
2.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
很多人投簡歷或者去面試填寫簡歷時都會被問這個問題。
如果是在職人士,只是看看機會,那可以參照市場水平,結合自身情況去回答。
如果是應屆生或離職人士,比較急迫找到工作,那期望的薪資水平就不要超出市場的平均水平,建議寫一個範圍值。否則有可能第一輪就被淘汰(所以不要輕易裸辭)。
3.各種福利不容忽視
幾輪面試過後,雙方比較滿意,這時候談薪資,求職者不要只了解每月底薪,還要向對方了解公司的薪酬結構、發放政策以及各種福利。
如果求職者開價高於企業最高限度,那麼用人單位可能會試著找薪資符合要求的候選人,這樣你就因為不懂隱形福利而錯失良機了。
4.期望薪資不要變來變去
意思就是不要一時說這個薪資,那時又說另一個薪資。要有自己明確的薪資範圍標準,堅持自己的底線。
但也不要因為用人單位對自己表示滿意就太高身價,這樣只會讓HR覺得你心高氣傲、得意忘形。
5.職業發展重於薪資
如果這份工作符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是自己喜歡的,那麼就不要太計較薪資待遇的一點點不滿意。
畢竟,個人的長遠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有一份滿意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