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帶著孩子出去玩,碰到一個特別淘的男孩,我家孩子和他一起玩,玩得正開心時,男孩突然上手撓了我家孩子一下,我家孩子沒哭,但男孩媽媽看到了,開始不依不饒逼著男孩一定要給我家孩子道歉,男孩自然是不願意的,男孩媽媽從好言相勸到嚴厲批評,直到男孩嗚嗚哭了起來,男孩也不願開口道歉。
在一旁的我看得有點尷尬,連忙說:「沒關係了,我家孩子都沒覺得疼,估計以為兩人玩耍呢。」
但男孩媽媽卻堅決地表示:「我家孩子手比較狂,所以出門玩經常上手打別人家小朋友。
我和爸爸教育了很多次,但他就是改不掉這個毛病,所以為了讓他對自己的錯誤記憶深刻,我們就讓他當面道歉。當面道歉能讓他記憶更深刻。」
男孩媽媽說到這,就開始繼續強迫男孩道歉,最後男孩哭哭啼啼道了歉,我們就各自回家了。
說真的,我不覺得男孩媽媽強迫男孩當面道歉的做法有效果,在男孩媽媽三番五次的強逼下,男孩早就忘記了自己錯誤是什麼,只記得媽媽逼著自己做不喜歡做的事,所以最後雖然男孩道了歉,但他並不是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是不得不道歉、
而且特別有意思,雖然強迫孩子當面道歉的做法幾乎沒什麼作用,但是如果家裡的孩子愛打人,父母一般的做法都是讓他們給被打的小朋友道歉,似乎只有經過道歉這個環節,孩子才能真正意識到錯誤。
但實際上,父母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因為當孩子動手打了人時,覺得問出孩子為什麼打人,然後讓孩子道歉就能讓他們意識到錯誤的想法,只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孩子實際上並不認為打人是錯誤的,他們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恰當的。
所以當孩子愛打人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告訴孩子與小朋友相處的正確做法。而不是一味強迫孩子道歉,強迫孩子當眾道歉,其實也是在鼓勵孩子撒謊,因為孩子們實際上並不認為自己有錯,更不知道自己錯誤在那。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愛打人,不要再一味強迫孩子當眾道歉,下面這些方法或許更有效。
1、以牙還牙,讓孩子體會到被打的痛苦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覺得打人有錯,是因為他們從沒有體會到過被打的痛苦。
閨蜜小玉面對愛打人卻屢教不改的孩子時,就對他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教育方法,當她家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時,小玉也模仿著打了他,被打懵的孩子哭了。等到孩子哭完,小玉開始跟他交流被打時的委屈與難過。
如此反覆了幾次後,小玉兒子慢慢認識到了打人這種行為不對,因為會讓對方疼,也會惹哭對方。
不過這樣的方法,大多數父母會不忍心,但是請記得,做父母的如果不對孩子狠心,孩子出去惹了禍,那就不是狠心能解決的了。
2、把孩子帶離小朋友
有的孩子比較皮實,就算是父母以牙還牙打了他,他也不覺得有啥,反而還會變本加厲。
對於這類孩子,父母就要換種方法,看看他最在意什麼。比如有的孩子在意玩耍,父母就可在孩子打人後,把他帶離小朋友們的圈子,然後告訴他:「如果你再次打人,我就直接帶你回家。」
當孩子再次平靜下來後,父母可以重新帶他回到小朋友的圈子。如果孩子再一次出現大人的狀況時。父母一定要再次把孩子帶離,義正言辭告訴他:「動手打小朋友是不對的。」並且告訴他:「因為你今天接連兩次打人,所以今天我們不能再玩耍了,現在我要帶你回家。」
玩興正濃的孩子自然不願意回家,但父母最好狠下心堅持帶他回家,這樣就會讓他明白:「打人是不對的,打了小朋友就不能在跟小朋友玩耍。」
父母們這樣的行為可能要反覆幾次,孩子才能徹底記住經驗教訓。但這樣會讓孩子真正明白「打人是不對的。」
所以,當你家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別急著讓孩子當眾道歉,讓他真正意識到打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打人會讓他失去朋友,孩子才能真正意識到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