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如今對於耳機市場來說,百元價位的耳機可以說大行其道,甚至連幾十元的耳機近兩年在各大電商網站上也是銷量暴漲,搜索「耳機」兩個字,你會發現那些一百元以內的耳機佔滿了整個屏幕,銷量更是高的驚人;很多使用這類耳機的用戶都喜歡將耳機玄學化,哪怕耳機再爛,我說好聽就好聽!(你打我呀~)
小白入門寶典⑦ 為啥好耳機要賣上千元?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屬於「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很多人都認為那些上千元的耳機其實成本都很低,根本不值那個價;然而從世界上第一家耳機公司成立到今天已將近100年的歷史(拜亞動力是歷史最悠久的耳機公司),那些知名的耳機品牌也絕對不是靠拼命壓縮成本堅持下來的,而那些根本不了解耳機製造業卻喜歡侃侃而談的人,你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千元耳機的價值在哪裡。
筆者不是專業做耳機的,也不懂製造業裡那麼高深的理論知識,但身邊卻有一些從事於耳機研發和製造的朋友,他們對於耳機的設計和製造過程會更熟悉,關於耳機的製造成本和定價這類問題也更有發言權;而針對於這些問題筆者已經向身邊的朋友做了諮詢,今天就整理出來供小白用戶參考;同時也看一看市面上那些十幾元的耳機和上千元耳機的差距究竟在哪裡。
相關延展閱讀:
《小白入門寶典① 你的音箱位置擺對了嗎?》
《小白入門寶典② 桌面音箱常見選購誤區》
《小白入門寶典③ 5個易混淆的音頻概念》
《小白入門寶典④ 與音效卡有關的那些事》
《小白入門寶典⑤ 無線藍牙音箱選購指南》
《小白入門寶典⑥ 運動藍牙耳機選購指南》
一款耳機從研發到正式上市要經過很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成本,而對於一款售價幾千元的耳機來說,單是研發的成本可能就很高,這其中包括研發工程師團隊的工資、設備/軟體的費用和工程機的生產加工費。工程機屬於樣品,是用來檢驗和送測的;因此在外觀、聲學結構、線材等方面可能都會進行調整和改進(如果是藍牙耳機的話還會更複雜);並且這個過程可能還會反覆多次的進行,而每一次都是需要耗費成本的,最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些上千元的耳機到底貴在哪裡?
至於在研發這個環節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每個耳機廠商都有不同的標準;但肯定的是,一款耳機的研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設備/軟體、人員工資、產品加工、調整改進等方面也都是一個相對長期的資金投入,雖然這些詳細的費用筆者不得而知,但就生產和加工一次樣機來說,需要幾千到上萬元不等;而人員工資和設備/軟體的費用肯定就更高了。
研發成本實在是高啊
接下來這個環節可以說是非常耗費成本的,就是模具組的製造(簡稱開模),包括機械設備與模具都是佔總投資較高的生產工序,生產技術和材料等都有可能給開模增加成本,但它又是耳機進入量產前最重要的環節,耳機所需的各部分構件就是通過這些模具製造出來的,對於一套製造耳機的機械設備和模具來說,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也不足為奇。
好的耳機揚聲器單元價格不菲
開模完成後,還需要材料費,包括揚聲器、麥克風、線材、其他附件和包裝盒等;這部分的費用是根據材料的質量來計算的,如果是量產的揚聲器其實是很便宜的,幾十元的揚聲器可能都算是貴的,而且產量越大成本壓得越低,因此常用於量產很多的中低端耳機中。但若是定製型揚聲器就會很貴,因為量產小,又需要重新開模具,成本會很高,組裝成的耳機自然也很昂貴。對於普通耳機來說,像麥克風、線材、附件和包裝這類配件的成本都比較低,具體費用方面並不了解,不過如果一家耳機廠商不能控制好附件材料部分的成本,很難實現盈利。
在耳機正式進入量產前,廠商都會安排一系列的樣機流水線生產(也稱試產);一方面可以檢驗產品自身和流水線安排上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讓工人更加熟悉產品的組裝流程以便提升效率;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這一點在產線上的體現非常明顯。這個流程同樣會反覆多次的進行,直到所有關於量產的問題都已解決,才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量產。
技術要求嚴 生產成本高
無論是在試產和量產過程中都會出現殘次品,而這些殘次品是不能售賣的,一般都會送到殘次品回收庫,有些可能會進行二次回收利用,有些則被銷毀或作為垃圾變賣;不管這些殘次品以何種形式處理,它們也都屬於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為了減少這部分成本的損失,廠商需要對機械設備和模具進行維護;加大對產線上工人的監管力度;要求產品供應商提供質量更好的元器件;顯然,這些需求都會增加投入的成本。
明星代言太燒錢
在量產耳機產品正式發布之前和上市之後,廠商們都必須給自己的產品打廣告做推廣,沒有一個好的營銷團隊是不行的,而這部分的投資顯然也是非常高昂的,如果再請個明星做代言的話,砸個千八百萬的也不新鮮。因此大家可以換位想一下,廠商投入了這麼大的資金,怎能不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呢?
小節:對於正規企業的耳機廠商來說,從研發到上市就是一個砸錢的過程,因此那些售價高的耳機成本也確實比較高;而那些靠壓縮成本或直接山寨的耳機小廠才是真正擺明了騙你錢的。
其實筆者身邊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為啥那些30元一條的「魔聲」、「Sony」、「森海塞爾」賣這麼便宜還能賺錢呢?估計這些山寨貨大家以前都用過,如今在地攤和淘寶上依舊能夠找得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山寨耳機為什麼能賣的這麼便宜。
瞧一瞧看一看啦~ 正品魔聲耳機便宜賣啦~
首先,山寨耳機沒有任何的研發成本(因為是山寨嘛!),這一點筆者也不用多做解釋。對於開模來說,山寨小廠當然沒有資金搞設備,但租用一套其他耳機模具的錢還是得有的(否則連山寨都玩不起),這些模具雖然是生產其他耳機的,卻非常適合這些山寨小廠,隨便改一改外觀和顏色就OK了。
其實天朝的山寨耳機還可以做的更好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耳機的揚聲器怎麼山寨?答案是不用,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那個技術,如果真能山寨出和正品耳機一模一樣的揚聲器,也不可能賣那麼便宜。那些小廠一般都會通過一些渠道購買正規揚聲器廠淘汰下來的殘次品,這些殘次品可能焊接歪了、頻響曲線不合格、被壓變形了、盆架部分有缺損等等,經過簡單加工還可以發聲;而且這些殘次品都是論斤賣的,單價幾毛錢而已;最後組裝出來的耳機主要能出聲就算合格,外包裝更是簡易,有個盒子就不錯了(有些地攤貨只用塑封袋做包裝)。至於成本,你認為能有多少錢?
總結:
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對於正規企業的耳機品牌來說,售價高的耳機成本也確實會高,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你買到的絕對不僅僅是好聲音這麼簡單;除了那份讓人心裡踏實的信譽和保障,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好耳機對於人耳聽力的損傷也更小。另外,如果你天天戴個山寨耳機出街,真不拍遭人鄙視嗎?
十萬元熱門解碼器都有啥? 好聽又好看千元耳機大橫評
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對於正規企業的耳機品牌來說,售價高的耳機成本也確實會高,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你買到的絕對不僅僅是好聲音這麼簡單;除了那份讓人心裡踏實的信譽和保障,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好耳機對於人耳聽力的損傷也更小。另外,如果你天天戴個山寨耳機出街,真不拍遭人鄙視嗎?
於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