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漢語叫做「孤立語」?是因為被其他語言孤立了嗎?

2020-12-14 城市知多少

初次接觸語言學的同學往往會被各種名詞搞昏了頭,特別是在談到語言結構類型的時候,更是猶如旱鴨子掉進大海,茫然不知所措。世界上那麼多種語言,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大類:屈折語,黏著語,孤立語,復綜語,其中我們的母語,漢語被歸入了孤立語。這就讓很多同學大為不解:別的名字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屈折語就是用單詞內部屈折表示語法成分,黏著語就是用黏著詞素表示語法成分,復綜語就是一個單詞就是一句話。但這個孤立語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被孤立的語言」?

「大家都不帶我玩」

話說歪打正著,還真有「被孤立的語言」這個東西,我們稱之為「孤立語言」。注意,是「語言」不是「語」,多了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但漢語並不是孤立語言,而在中國乃至亞洲都十分流行的第二外語,日語和韓語,都是孤立語言。這就直接說明,這個「被孤立」似乎也並不是根據受歡迎程度來說的。那麼什麼是「孤立語言」呢?「孤立語言」的意思是「孤立存在的語言,不與其他任何已知的自然語言有親屬關係」。傳統上,按照譜系分類法,世界上現在已知的語言絕大多數都可以被歸入大致九個語系裡面,這九個語系分別是:

1. 漢藏語系(漢語,藏語,泰語,緬甸語等)

2. 印歐語系(印地語,波斯語,俄語,英語等)

3. 阿爾泰語系(土耳其語,維吾爾語,蒙古語等)

4. 閃-含語系(阿拉伯語,希伯來語,豪薩語等)

5. 烏拉爾語系(芬蘭語,匈牙利語等)

6. 高加索語系(喬治亞語,車臣語等)

7. 南島語系(馬來語,爪哇語,毛利語)

8. 南亞語系(高棉語,越南語,孟語等)

9. 達羅毗荼語系(泰米爾語,泰盧固語等)

但是總有凡事總有例外,有那麼幾種語言怎麼研究都無法歸入上述九大語系裡任何一種裡面去,比如日語。無論從詞彙,語法還是語音方面看,日語都顯得那麼與眾不同。雖然與漢語有著數量眾多的同源詞,但卻只是借詞,並未覆蓋日語的底層詞彙,而且沒有聲調這個主要特徵,所以怎麼都不能被歸入漢藏語系。雖然和蒙古語一樣利用黏著詞綴表示語法意義而且也使用主-賓-謂結構,卻沒有元音和諧律這個主要特徵,與阿爾泰語系語言的同源詞也非常少,所以也不能被歸入阿爾泰語系。與其他語系的語言相比,差別更大,更沒法劃分進去。這種情況下,就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孤零零地活著,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於是人們就給這類語言起了個名字叫做「孤立語言」。

孤懸海外的日本,孤立的日語

既然漢語不是孤立語言,那漢語的「孤立語」中的「孤立」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孤立語中的「孤立」並不是從譜系分類的角度上說這種語言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從單詞詞形的角度上來說的,指的是在這類語言中,單詞沒有形態變化,一個詞根就只有一種表現形式,孤立地存在。是不是很有一種「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的傲嬌感?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由於這個特點,孤立語的單詞就不能依靠詞形變化來表示自身語法成分,只能依靠詞序和虛詞來表示。漢語是一種孤立語,而英語是一種屈折語,我們就以漢語和英語的對比來說明。比如:

「他吃著呢。」

1.在這句話中,無論是什麼時態,語態,人稱,數量,這裡的每個字都只有一種固定的寫法,不可改變字形,多一筆少一筆都是錯的。

2.這句話中, 「他」是第三人稱單數,而且位於句首,可以判定為主語。「吃」看不出來任何時態,語態,人稱或數量信息,只是個單純的動詞。「著」是個動態助詞(虛詞的一種),在這裡表示進行時態,但看不出來人稱,時態和語態信息。「呢」是語氣助詞(虛詞的一種),用於句尾無實際意義。從全文來看,主語「他」後沒有出現被動語態介詞(虛詞的一種),可以判斷這句話是主動語態。全文沒有出現時間狀語,也沒有判定動詞「吃」與其他動作在時間上的邏輯關係的依據,因此默認為現在時態。所以這句話就是第三人稱進行時態,主動語態。

對比英語:

「He is having.」

1. 在這句話中,在不同時態,語態,人稱,數量中,每個單詞都有不同的寫法,he-him, is-am-are-were-was-be, eating-eats-eat-eaten,可以改變詞形。

2. 這句話中,he是第三人稱單數,而且是主格,表示這個詞是主語。is是be第三人稱現在時態。eating是eat的現在分詞,表示主動語態。所以這句話就是第三人稱現在進行時態,主動語態。

從這兩句話的對比就可以看出,英語可以依靠單詞的內部屈折變化來表示語法成分,但漢語不行,只能依靠詞序,虛詞以及上下文邏輯關係來表示和判斷每個詞語的語法成分。這就是漢語作為「孤立語」所決定的。

相關焦點

  • 韓語到底是黏著語還是孤立語?
    另外,從構詞和音系上看,相比於日語、土耳其語、芬蘭語等其它典型黏著語,韓語有更多固有的「單音節語素」(這一點和漢語、越南語、泰語等某些孤立語稍有相似),但這和結構類型無關。如果問的是語言譜系,那麼韓語是孤立語言,至少當前主流觀點這麼認為。
  • 聯合國通用6種世界語言:有漢語,但日語為何沒有資格?
    還是實力的問題,以前聽說過老梁講過,語言作為人類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利益之分,就好像現在為什麼都學英語?因為學了英語就是用處非常多,為什麼都學普通話?
  • 日語、韓語、越南語……哪種語言最像漢語?
    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和漢語有什麼關係?其實,從語系上來說,這三種語言並不是屬於漢藏語系。日語屬於日本-琉球語系,韓語屬於孤立語系(尚未有定論),而越南語則屬於南亞語系。但是,眾所周知,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門語言曾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漢語的影響,它們的語言層次都和漢語有一定的聯繫。
  • 龔鵬程|漢語在世界語言中的地位
    這也就是說:語言雖然是每個民族都有的,但對語言的意識,各民族並不一樣。各民族語言之所以不同,即肇因於此。   本於這種「對語言的思維」,各民族分別創造了他們的語言。漢語相較於其他語系,所具有的特色,便可顯示古人在造語時特具的思維狀態或傾向。    順著這些狀態或傾向發展,後來漢語遂越來越與其他語系不同了。
  • 漢語與英語相似嗎?
    https://www.toutiao.com/a6668849443686580483/ 漢語屬於孤立語和分析語(這兩個概念基本上等同),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分析語,而漢語之後的四種語言是最接近漢語的: 分析語是一種主要通過輔助詞(粒子、介詞等)和詞序來傳達句子中的詞之間關係的語言,而不是利用變形(改變詞的形式以表達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 漢語是孤立語,缺乏形態的變化,語序與虛詞是漢語最重要語法手段
    漢語語法語法是指語言的結構方式。漢語是孤立語,缺乏形態的變化,語序與虛詞是漢語最重要的語法手段。儘管在語言三要素中,語法最具穩定性,但由於漢語歷史悠久,跨越了漫長的時代,在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語序與虛詞、一些重要的句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 講座回顧 |【絲路博聞05】米爸:語言與文字系列之三 文字起源(三)——語言四種類型與文字起源
    按一種語言依靠詞形變化體現語法意義的程度,可以分為孤立語(分析語)和屈折語、黏著語和復綜語。孤立語:由獨立的字,自由組合而成,比如漢語,壯語、苗語。屈折語:通過外部或內部曲折,變換詞的形態放入句子中,根據詞形變化體現詞的前後不同意義,從而表達完整的句意,比如大部分的印歐語系語言,俄語、英語、法語等。
  • 日語來源於漢語?別搞錯了,它們是兩種語言,那為何日文卻源於古代...
    受漢字影響最大的是日文,至於日語,在學術界的觀點看來,則是同漢語有著本質區別的另一種語言體系。那麼,日文和中文(漢文),日語同漢語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日語屬於黏著語,漢語屬於孤立語不過根據形態學分類法中對語言的分類,人類的語言大致可以分為黏著語、屈折語、孤立語和復綜語(由於復綜語只有類似印第安人這樣人數極少的民族使用,所以在統計語言分類的時候,學者往往會將復綜語排除在外)四種。
  • 讀《漢語史稿》|漢語的近親有哪些?
    漢語和其他語言的區別語言學家把世界上的語言大致分成四種,孤立語、黏著語、屈折語、復綜語。我們能夠經常見到的主要是前三類。漢語就是典型的孤立語,每個字(語素)都可以當作獨立意義的詞來使用,比如「作家」是由兩個字構成的,其中「作」和「家」都可以拿出來當作獨立的詞來使用。
  • 沈家煊:立足語言多樣性研究漢語
    因此,上面那句話應該改為:火星上來訪的科學家一定會得出結論,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人類的語言也多種多樣。真正的語言共性也許不在語言的結構而在使用語言的交往之中。為了建立抽象規則而設立許多在語言表面看不到的抽象範疇,這在一定範圍內是可行的,但做過了頭就很成問題,就會損害語言的多樣性。   從語言類型上看,漢語和印歐語大不一樣。
  • 為什麼日語和韓語的語系歸屬至今都沒有定論?
    (這個說法之後會用到)    從上面語系的圖可以看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語言被列入「孤立語言」的範疇。顧名思義,孤立語言就是和已知的任何語言都沒有聯繫,自成一派。請大家注意,孤立語言和孤立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 日語、韓語、越南語誰最接近漢語
    19世紀比較學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種語言,結果發現有些語言的某些語音、詞彙、語法規則之間有對應關係,於是他們便把這些語言歸為同一語族。有的語族與其他語族之間又有些對應關係,於是又歸在一起稱為同系語言。各種語言之間的譜系關係由此形成。這實際上是基於生物學概念假設若干語種是由特定祖語演化而來。人類語言之間的具體譜系關係是如何劃分的呢?
  • 你根本就不了解英語這門語言
    就和漢語和英語都是交流的載體,具有交流功能一樣。當然兩者也存在著許多不同點,現在支付寶之所以全面普及,是因為大家接受了支付寶與紙幣之間的不同,並且能夠熟練運用這種不同。語言的產生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有效溝通,不管是哪門語言,都是一個目的。
  • 為何歐美語言的語序和漢語一致,而亞洲其他國家的卻跟漢語不同?
    漢語和英語等歐洲語言都是主語(Subject)、動詞(Verb)、賓語(Object)語序,簡稱主動賓(SVO)語序。如:我愛你,I love you 等。至於為什麼漢語和英語等歐洲言語語序一致,可能是一些巧合吧。
  • 為什麼漢語被聯合國列為全球通用語言,而日語卻屢次落選?
    為什麼漢語被聯合國列為全球通用語言,而日語卻多次申請,每次都落選了呢?那是因為,日語不具備漢語的這三大特點!近日,據聯合國發布消息稱,為使世界各國更好地交流,聯合國已確定世界6種通用語言,分別是英語、漢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和法語。
  • 詞彙有六成以上來自漢語,越南語和漢語到底是什麼關係?
    那麼,中國境內的方言如此,東亞其它地區的語言是不是也如此呢?當然不算,它們可能受到漢語影響,但並不屬於漢語,語言學上,其實是有「語系」的概念的,所謂語系,就是對語言進行分類的方法,具有相同祖先的語言被歸為一類,類似生物分類法。分類依據為各語言語音、詞彙、語法之間的對應特徵和演變規律。
  • 漢語是否曾是屈折語?
    來源:知乎 作者:慶曉筱(已獲授權轉載) 編者按 提起孤立語,我們第一個就想起漢語。但通過音韻學和漢藏語系原始語言的擬構,不難發現上古漢語體現出諸多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特徵,其中,它豐富的形態變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讓人不禁設想——漢語是否是從屈折語逐步演化為如今的孤立語的呢?下面這篇文章來自知乎精彩回答,以淺顯易懂的說辭闡述了關於上古漢語屈折現象的部分觀點,在此也歡迎各位讀者提出自己不同角度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