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與英語相似嗎?

2021-02-21 東方文化號

一剪閒愁:
哪一種語言與漢語較接近?https://www.toutiao.com/a6668849443686580483/

 

漢語屬於孤立語和分析語(這兩個概念基本上等同),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分析語,而漢語之後的四種語言是最接近漢語的:

 

分析語是一種主要通過輔助詞(粒子、介詞等)和詞序來傳達句子中的詞之間關係的語言,而不是利用變形(改變詞的形式以表達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孤立語的每個詞的語素構成數量非常低(最低就是1個),並且沒有任何變形形態。在極端情況下,每個詞就是一個語素。

 

孤立語和分析語往往是一致的,並且經常被認為是同類語言。但是,由於派生詞素的存在,英語和漢語等分析語言可能仍然包含多語素詞。

 

英語(大體上被認為是分析語的,但實際上英語也有很多綜合的成分,比如revolutionarilist,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這類的詞)

 

英語和漢語大致都是主詞+動詞+受詞。


--真滴假滴?感覺不出英語與漢語有關聯哈。

晉觀:
大體如此,那是因為你沒接觸過英語之外的其他外語。世界主要語言裡,確實是英語的語法和漢語最接近。但即使如此,還是差別大於英語和其他語言的差別。

一剪閒愁:
為什麼英語與漢語相似呢?

 

晉觀:
不是相似,而是其他語言和漢語更不像。

雙月.花菱薰:
英語和漢語的確相對相似一些,我最近在學德語。

笑嘻嘻吃酒:
語法分析應該是西方語言比較法吧? 漢語應該不怎麼講語法的。從語法角度說,文言文與白話文差異也很大吧?

雙月.花菱薰:
這個差更遠了,語系也不同。其次,相比於白話文,文言文和英文更接近。

晉觀:
日語和漢語的語法差別也很大。

雙月.花菱薰:
嗯,日語文法和漢語基本上完全不同,只是漢語外來詞較多而已。

晉觀:
日韓滿蒙回藏緬都是黏著語,和漢語的差別比英語還大。

 

雙月.花菱薰:
廣東話裡面保留的傳統文白用法,和英語語法就相對接近了。

 

晉觀:
目前為止,漢語的語法整理還是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

雙月.花菱薰:
i will go first,後置。

晉觀:
潮州話更像文言。

笑嘻嘻吃酒:
直覺上說,閩南人不怎麼訓練就能通曉日韓語言。
 

雙月.花菱薰:

那是由於日語裡的漢語外來詞,日語基本上三部分:本土詞彙,漢語外來詞,英語外來詞。實際上日語和漢語的語法差別很大。

晉觀:
日語是吸收了不少漢語的發音,但語法還是他們本土的。

笑嘻嘻吃酒:
以語法為基礎的分類方式是否符合實際呢?

 

雙月.花菱薰:
應該比較符合。這個一旦去學習這門語言就能有感覺,換一種語言,思維模式都變化了,語句構成時的先後順序。

笑嘻嘻吃酒:
現實來說,日韓越語言文化都深受中華影響,怎麼可能反倒是語言學上的疏遠呢?

雙月.花菱薰:
主要是書寫系統,語言的印象在於詞彙,詞彙傳入之前,他們的語言本身已成系統。這個疏遠,去學這門語言的時候會發現。

笑嘻嘻吃酒:
這個語言分析法挺反直覺的。

雙月.花菱薰:
我學日語時,感覺確實比英漢差別要遠,主要是語句構成時的思維模式。

笑嘻嘻吃酒:
學日語肯定比英語容易些吧?

雙月.花菱薰:
不會,會難一些,頂多是背單詞的時候容易一些。

笑嘻嘻吃酒:
語言的目的是交流,孫中山未學日語,亦可手書交流,這怎麼會是疏遠呢?如果換英國,根本不存在交流的可能。

雙月.花菱薰:
這是書寫系統,日語沒有自己的書寫系統。

一剪閒愁:
不是有片假名嗎?

雙月.花菱薰:
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用漢字的草書改的,可以一一對應,英語也可以用漢字來切,只要語言專家們去做這樣一個工程。

一剪閒愁:
英語多音節哈。

雙月.花菱薰:
日語也有多音節。

笑嘻嘻吃酒:
語言分析不應該是基於交流的目的嗎?歐洲拼音文字系統孕育出來的分析方法,是否適用於全世界?

雙月.花菱薰:
這沒關係的,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機翻算法而言,英語和漢語的相似度就很直觀了,如果一個人因為字彙的重合認為漢日之間更加接近,那麼把它變成翻譯軟體中的算法,就可以很明顯看出來遠近。韓語的彥文也是造出來的拼音,日韓沒有自己的書寫系統,其文化來自中國。


晉觀:
假名其實和拼音類似,假名可以視為日語的拼音字母。我一直覺得,對中國人而言,英語都學不好的人,其他語言就更難越好了。

雙月.花菱薰:

對,英語是最好學的外語,只要學字彙的用法就行了。日語把否定詞放在最後,聽完才明白他到底同意還是反對。而且以我研究民族性來說,我認為中國和歐美的民族性更能共通。也許有一定文化隔閡,但交流之後更能相互理解。中美能相互理解,中日和美日,則很困難了。

一剪閒愁:
是東學西漸、西學東漸的結果吧?

雙月.花菱薰:
是性格底層的東西更能共通,日本性格底層的東西,和中國與西方都不一樣。

一剪閒愁:
什麼原因呢?保持原創性?

笑嘻嘻吃酒:
大陸性格與島國性格,這是地理問題。

雙月.花菱薰:

同樣是島國,英國人就不這樣。至於韓國,中韓國民性是我認為最為相似的,看看網友發言,把用語改一下,基本情緒都是差不多的。

 

 

來源  東方時事解讀QQB文化群

時間 2019.3.29

 

 

附註:東方時事解讀QQ系列群內任何一位成員的發言、其內容均只代表其個人觀點與立場,不代表「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及其網站、公眾號的觀點與立場!

相關焦點

  • 英語和漢語發音在多大程度上相似?
    中式英語和純正英音或美音差別有多大?如果把Jones音標或K.K.音標完全和漢語拼音對應起來,能達到和英語發音55%的相似度。這裡斷不能給及格分,但在東亞已經是佼佼者。能達到這個成績要感謝玉皇大帝,把漢語發音安排得和英語比較像,日本的天照大神在這點上沒優勢。
  • 震驚:英語真的是漢語的方言嗎?
    您認為,英語是漢語方言,英語與武漢話非常親,真的有依據嗎?吳彬華:比較語言學是西方語言學者建立的一套學術體系,西方學者建立這套學術體系時,或者沒有仔細研究漢語的語言以及漢字特點,他們將英語與漢語歸結為不同的語系,大概是一種誤判。
  • 外國人的漢語教材,不會讀用諧音標記,網友: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
    如今更不用說,我們的漢語被很多國家列入必修的語言課,就連外國皇室的孩子也在學習漢語。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外國人的那些漢語教材,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在學習的,網友:看過就知道,漢語比英語難學多了!一、 諧音教材篇現在我們國家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孩子灌輸英語的概念,有些家長為了薰陶孩子學習英語,經常帶孩子看英語動畫片,甚至把孩子送進早教班進行學習。為了學好英語,記住單詞我們國家可以說是發明了各種學習記憶法,比如聯想記憶,諧音記憶,短語記憶等等。而外國人是怎麼學習漢語的呢?其實有一點還是和我相似的,那就是諧音記憶。
  • 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微妙影響
    1.語音方面 漢語語音和英語語音是兩個不同的語音體系,對於學習英語的中國學生來說,英語語音中存在著漢語所不具有的學生所不熟悉的語音,並且他們已習慣了漢語發音,所以在學習英語語音的時候,總不自覺的用與英語語音相似的音來代替,或用漢語語調來代替英語語調。特別是剛開始學英語的人,總是會用找出讀音相似的拼音以幫助記憶。 漢語是聲調語言,靠聲調辨義。
  • 漢語中的「吃了嗎?」,其實就是英語中的「你好嗎?」
    英語其實也是一門高深莫測的語言,想要學會、學好這門語言,需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英語和漢語是兩套不同的語言體系,英語的表達跟漢語表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吃了嗎?漢語中的寒暄話也是問候語「吃了嗎?」,在我們看來是最普通且通用的日常問候表達用語,我們見到親戚朋友時,一句「吃了嗎?」就相當於英語當中的「你好嗎?」,也就是英語中的「How are you」。但是如果我們把「吃了嗎」翻譯為「Have you eaten yet?」,在看見外國有友人時說出這句英語,那麼外國人會感到很奇怪甚至是很困惑,因為外國人見面時並不會問候「你吃了嗎?」。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歷經5000年的漢字終於抵抗不住英語的侵入而最後消亡。這不是危言聳聽。按照3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英語侵入漢語的速度,按照中國年輕一代對英語的崇拜對漢語的輕視,按照我國知識分子目前對待英語侵入漢語所持的麻痺麻木的精神狀態,不用300年,100年後,漢語將會消亡。原因何在?
  • Sabi尼式英語,奈及利亞的通用語,與漢語的異曲同工之妙
    英語本身跟我們的漢語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我們在起步學英語時比較困難的原因之一,但是我發現奈及利亞的Pidgin在很多方面與漢語卻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像是有很大的默契。下面我來梳理介紹一下常見的Pidgin詞彙。
  • 漢語的英語
    這是一本英語書,不是漢語書。 This is an English book, not a Chinese book.  英語的名字與漢語的名字不同。 English names ar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names.
  • 漢語普通話與北美英語發音比較分析
    該圖表以發音方式清楚地顯示了漢語和英語的輔音(Duanmu,2000,p.29)。在圖表中,藍色項是漢語中存在而英語裡不存在的輔音,紅色的則是漢語中不存在而英語中存在的輔音。而英語中不存在的11個普通話輔音包括:ph/, /th/, /kh/, /ts/, /tsh/, /x/, /tç/, /tçh/, /ç/, /ʂ/, /ʐ/。 值得注意的是,英語的輔音/ʃ/,/tʃ/和/dʒ/的發音與中文的[sh],[ch]和[zh]非常相似,但是在發音方式和位置方面,它們實際上是非常不同的。
  • 漢語會超越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嗎?專家告訴你:漢語才是未來
    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的魅力進一步彰顯,世界各國越來越多人開始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字,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學習漢語的浪潮。那麼有人問了,隨著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還要學英語嗎,漢語是否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
  • 漢語比英語要「囉嗦」
    之前談過求異思維是西式思維的一大特點,所以反映在英語語言中則是儘量避免重複。講英語的人對於隨意重複相同的音節,詞語或句式往往感到厭煩。因此在能明確表達意思的前提下,英語裡會儘量採用替代,省略或變換等方法來避免重複。但是漢語習慣於重複詞語,有時是為了保持語法的正確,有時是為了促進結構的整齊,勻稱;有時既是語法的需要,也是修辭的需要。
  • 「英語疑問句」變態嗎?可能「漢語疑問句」同樣變態
    只需在陳述句末尾添加一個「嗎」字,我們就得到疑問句。甚至很多時候都不加「嗎」字,全憑語氣和語調。超過50%的語言和漢語一樣「操作」:在陳述句末尾添加question particle(疑問句小品詞),如「嗎」。
  • 會說普通話,英語流利就能教漢語嗎?
    當我們漢語老師報出職業的時候,總會有很多人戲謔地說:「嗨!這我也能行。不就是說話嗎?」當圈外人想走近漢語圈時,也經常會說:「我覺得我英文不錯,教個漢語沒問題!」當年輕的畢業生選擇這個行業時:常常說:我認為這個行業應該是有趣的,接觸新事物的,掙錢多的,體面的。據說,目前中國的普通話普及率達到了73%。這說明什麼呢?會說普通話的人數越來越多了。
  • 英語與漢語知多少~
    最近在啃一些英語專著,學術性強,雖然初讀有點似懂非懂,但腦子裡還是留下了一些意識。今天來記錄一下我最近閱讀的一本書《英漢對比研究》。這本書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漢語與英語的內涵與文化,就像兩個自以為很熟悉的朋友,讀了此書,我才真正有所了解他們。由於文章專業術語較多,在這做了個知識的「搬運工」,把認為可以對以後的教學有所指導的在這做下總結和記錄,以便以後查閱參考。
  • 慄子誠摯分享:英語和漢語的差異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被世界人們廣泛學習,其中原因不言而喻。那麼,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於我們來講,如何學好它呢?下面,慄子來分享一下自己淺顯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學習任何一門外語,都要依賴於自身的母語來進行學習的。讓所以人都脫離自己的母語的語境來學習一門外語是不切實際的。
  • 理解英語語序和漢語語序的區別,讀懂英語和文言文
    漢語修飾成分前置,英語大多數情況下修飾成分後置。我們可以根據中國的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與英語對比,學習這一概念。這裡解釋一下,我個人在寫這個文檔的時候,主要是根據徐磊老師的語法課程和書籍,也融入了其他老師的課程和書籍中的內容。在此,我舉個國家瑋老師在文言文課程上舉的例子。國家瑋老師在課程上講得更加詳細,我提供了一個剪輯後的相關視頻,你聽完後必然獲益。
  • 【英翻】漢語和日語有多相似?
    今日主題:中文與日語有多相似?很多人看著亞洲地圖會發現,中國與日本有多近,或者他們看著中文與日文的書寫,覺得有些東西類似,然後他們就有可能推斷兩種語言很相似。但是這兩種語言真的相似嗎?簡單地說,不對,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門語言。但是日語在其詞彙與書寫系統方面深深地受到了中文的影響。中文與日文沒有任何共同起源,並且不在同樣的語系。中文屬於漢藏語系,而日語,就我們所知,屬於日語系。
  • 英語給顏色,漢語開染坊(上篇)
    英語是一門年輕的語言,其發展歷史不及漢語的一半。英語和漢語的民間交流始於1637年,官方交流始於1793年。從目前的情況看,英語對漢語的影響大於漢語對英語的影響。英語對漢語的影響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彙三個方面。漢語從英語中吸收的詞彙可分為三種形式:「字母詞」、「借詞」和「借用語」。「字母詞」和「英語借詞」的外來基因比較明顯,而「英語借用語」的外來基因不明顯。
  • 【微觀察】英語自然拼讀與漢語拼音字母會混淆嗎?
    ☞☞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關注近年來,英語自然拼讀教學法在兒童英語教育中頗為盛行。然而,針對兒童的學習,也有家長提出疑問,即兒童學了英語自然拼讀之後,會不會和漢語拼音字母相混淆,以至於到最後兩者都分不清了?本文就這個問題,結合具體實例,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 漢語中的「字母詞」、「英語借詞」和「英語借用語」
    英語對漢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既包括語音的影響,也包括語法的影響,當然,英語影響漢語最多的還是詞彙。在一定程度上說,漢語吸收英語詞彙這種現象,可以被看作是漢語文化的包容和開放,是漢語豐富自身詞彙的一種積極表現。 漢語從英語中吸收的詞彙大致可分為三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是「字母詞」;第二種是「借詞」;第三種是「借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