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韓語、越南語誰最接近漢語

2021-02-13 瀋陽瑪雅

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語言一共有5651種,此外還有一部分不被視為獨立語言的方言。19世紀比較學派研究了世界上近一百種語言,結果發現有些語言的某些語音、詞彙、語法規則之間有對應關係,於是他們便把這些語言歸為同一語族。有的語族與其他語族之間又有些對應關係,於是又歸在一起稱為同系語言。各種語言之間的譜系關係由此形成。這實際上是基於生物學概念假設若干語種是由特定祖語演化而來。

人類語言之間的具體譜系關係是如何劃分的呢?首先按各種語言的親屬關係分為若干語系,每一語系之下又分為若干語族,每一語族之下分為若干語支,語支之下是語種,語種之下是方言。這種劃分模式就類似於生物學中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目前全世界5651種語言主要屬於漢藏語系、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閃-含語系、烏拉爾語系、高加索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這九大語系。

我國56個民族各自的語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作為我國官方語言的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藏語系是以漢語和藏語為代表的一個有親屬關係的語言群,分為漢語族、藏緬語族、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四個語族。我國的漢語、藏語、苗語、壯語、土家語、瑤語均屬於這一語系,我國南方的緬甸、泰國等中南半島國家的語言也多屬於漢藏語系。

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有時也容易被人誤以為屬於漢藏語系,然而這實際上是混淆了語言和文字的概念。所謂語言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話,文字則是一種用於書面記錄的工具。事實上語言的歷史遠比文字悠久:自300多萬年前人類誕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聾啞人都會開口說話,然而文字的發明不過是最近幾千年的事。事實上迄今為止世界上仍有相當一部分民族只有口頭語言而沒書面文字。

我國的56個民族幾乎都有本民族的語言,然而擁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個。美國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亞馬遜叢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沒自己的文字。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數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這種現象:歷史上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以及中華文明這幾大古文明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邊民族往往會對其文字進行借鑑。

借鑑又可以具體分為兩種模式:一種直接把別人已發明的文字拿來使用,一種是在借鑑別人已發明的文字這一基礎上創造自己的文字。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由此構成了東亞漢字文化圈。所謂漢字文化圈是指曾用漢字作為本國的書寫文字並在文字上深受漢字影響的國家(民族)。那麼漢字文化圈的範圍究竟有多大呢?

漢字文化圈在地理空間上主要包括越南、朝鮮、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在歷史維度上還包括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國、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國等古代政權以及在1879年被日本吞併的琉球王國。由於漢字是語素文字,所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所使用的同一個漢字可以念不同的音。四川人聽不懂廣東人的口語,但四川人和廣東人都是用的一樣的方塊字。

秦始皇混一華夏後實行了「書同文」,但從未實行過「語同音」。中國歷史上每個時代的「普通話」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天的人如果穿越到漢代和唐代,可能聽不清楚漢唐時期的人說的「普通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但我們可以看得懂司馬遷寫的《史記》、李白寫的《蜀道難》。這是漢字在時間上所存在的發音不同的現象,同樣漢字在不同的空間地域範圍內也存在發音不同的現象。

所以聽不懂日語、韓語、越南語的人也能看懂日文、韓文、越南文中出現的漢字。古代漢字文化圈因此出現了一種獨特的現象——筆談:來自漢字文化圈中不同國家的人使用的是不同的口語,所以在語言上就難以交流,於是他們就使用都看得懂的漢字進行書面交談。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官員在中國朝貢時就曾通過漢字書信互相交流。清末流亡日本的孫中山、梁啓超等人也曾通過書面文字與當地人交流。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在嶺南設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這其中的象郡已囊括了如今越南北部地區。此後歷經兩漢、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這千餘年間越南一直是中國王朝直接管轄之下的郡縣。這一時期作為中國郡縣的越南是以漢字為官方文字的。五代十國時期割據越南的靜海軍節度使政權逐漸發展成為獨立國家。宋朝在南徵失利後不得不承認了這一既成事實。

越南在中國郡縣管轄的千餘年間一直使用漢字書寫本民族的語言,越南成為獨立國家之後以漢字為基礎發明了喃字。一開始喃字只用於民間,官方一般仍使用漢字。直到1400年~1407年的胡朝才首次把喃字確定為官方文字,然而此後漢字又一度恢復官方文字地位。漢字和喃字分別作為官方和民間文字並行這種狀態在越南一直持續到近代。1527年葡萄牙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越南後創製了用於轉寫紀錄越南語的羅馬字。

後來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傳教士也開始用羅馬字紀錄越南語。法國殖民越南後在越南大力推行拼音文字以取代越南傳統的漢字和喃字。1945年越南獨立之後借用拉丁字母記錄越南語的「國語字」全面取代了漢字和喃字。越南是最早受到中國漢字文化影響的地區,然而如今越南的文字體系已完全被這種拉丁字母文字取代,現在大多數越南年輕人已看不懂漢字古籍。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半島在歷史上同樣深受漢文化影響:公元583年半島上的新羅王朝仿照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頒布律令。然而新羅並沒自己的文字,那麼用什麼來記錄律令典章呢?所以當時的新羅王朝就直接用漢字來進行記錄。漢字由此傳入朝鮮半島,後來隨著新羅與唐朝的交流日益密切就使漢字在新羅更為流行普及起來。公元985年半島上的高麗王朝效仿中原王朝創立科舉制度進一步促進了漢字的普及。

朝鮮半島的語言屬於黏著語,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語言體系,然而卻長期使用漢字記錄本民族語言。由此導致了諸多不便:在朝鮮半島漢字長期屬於知識文化階層的佔有物,而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底層民眾學習漢字卻感到相當困難。1443年李氏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創建了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世宗二十八年(公元1446年)世宗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訓民正音。

如今朝鮮、韓國所使用的文字就是由訓民正音發展演變而來。不過朝鮮半島在發明訓民正音之後並沒廢除漢字的官方文字地位:在此之後朝鮮王朝的統治階層仍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訓民正音更多是作為普及民間識字率的拼音系統使用。直到20世紀後這套表音字母系統才開始被朝鮮半島的知識文化階層大量使用。1970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後才將其確定為官方文字。

日文同樣是在借鑑漢字的基礎上發明的:中國唐代時期留學生吉備真備根據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片假名,後來日本人又根據漢字草書的偏旁部首發明了平假名。發展至今的現代日文書寫系統有一部分是日本人當初直接從中國引入的漢字,一部分是根據漢字偏旁創造的假名,此外日文中還引入了一部分羅馬字。在古代日本的文化階層普遍是認識漢字的。

2001年日本NHK電視臺拍攝的大河劇《北條時宗》講述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兩度徵討日本的故事。其中當蒙古國書到達日本時日本人一開始以為上面不知道寫著什麼不認識的文字,結果打開一看發現全是漢字。明末遺民朱舜水在參與抗清復明運動失敗東渡日本,當時日本水戶藩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圀就常去拜訪他。由於二人語言不通,所以更多的時候是通過書面文字交流。

在標誌著日本進入近代史的美國黑船來航事件中筆談又一次發揮了作用:由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歷兩百餘年的鎖國時期,因此在美日談判中幾乎找不到一個懂英語的日本人,而當時造訪日本的美國艦隊中也無人精通日語。恰巧當時隨美國艦隊前來的傳教士衛三畏是一個多年研究中國文化的漢學家,同時他還邀請了自己在香港認識的中國人羅森一同前往日本。

實際上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份國際條約的談判過程是這樣的:美方談判代表說英語,由衛三畏翻譯為漢語,再由羅森寫下來交給日本官員看。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一度掀起過一股廢除漢字改用拉丁字母的風潮,然而漢字在日本文化中所起的根基作用實在是太強了,所以廢除漢字的想法最終沒被付諸實施。如今日本的書寫系統不過是在漢字以及由漢字演化而來的假名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部分羅馬字。

歷史上越南、韓國、日本的書面文字體系都深受漢字影響,然而越南、韓國、日本的口語卻和漢語屬於不同的語言體系。越南語屬於南亞語系越芒語族越語支:在語法上承襲高棉語的越南語與漢語一樣並無時態及動詞變化,然而其詞序卻恰恰與漢語相反置。目前韓語(朝鮮語)一般被劃歸為語系未定的孤立語言,也有部分學者建議將其劃為阿爾泰語系。相比之下日語的語系歸屬問題則更為複雜。

直到唐代日本遣唐使才在引入中國漢字的基礎上發明了日文,那麼難道在此之前日本人就不會說話嗎?毫無疑問在此之前日語早已存在,只不過沒形成文字記錄而已。目前考古學界最主流的觀點一般傾向於認為:日本民族的祖先是由來自中國淮河下遊及長江下遊地區的漢族移民與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古代朝鮮人等多個族群融合形成的。

由此可見日本民族其實是一個高度混血的民族,而日語其實也是一種帶有各種語言與文化因素的高度混雜的語言。在進入日本列島的早期移民中有操阿爾泰語系語言的通古斯人,有操漢藏語系語言的中原人,有操南島語系語言的馬來人。這些族群的融合就使日語同時兼具多種語系特徵。在明治時代日本人一般把日語劃為阿爾泰語系,但這種說法已遭到國際語言學界的普遍否定。

日本學者西田龍雄認為日語屬於漢藏語系,大野晉則認為日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2007年美國學者Leon Serafim提出「日本語系(Japonic languages)」(或稱「日本-琉球語系」)這一概念。Leon Serafim認為日本語系共有的原始語言是原始日本語(Proto-Japonic)。這一語系包括日語和琉球語兩大語言及它們的各種方言。此外也有關於日語屬於南島語系的說法。

越南、韓國、日本的書面文字都吸收過漢字元素,然而這幾種語言和漢語的語法結構的完全不一樣的,各自屬於完全不同的語言體系。事實上同屬漢藏語系的藏語、苗語、緬甸語、泰語反而在語言歸屬上比日語、韓語、越南語更為接近於漢語。之所以有人會誤以為日語、韓語、越南語是漢語的方言變種主要是因為歷史上的借詞現象。越南、朝鮮半島、日本在古代都曾借鑑過不少漢語詞彙。

然而並不能因此認定日語、韓語、越南語是由漢語演化而來的。近代中國也曾從日語中引入過法律、法人、幹部、電車、財團等詞彙,此外漢語還從英語中借用過「沙發」、「吉普」、「網際網路」、「粉絲」、「的士」這些詞彙,那麼難道漢語是由英語演化而來的嗎?顯然這種借鑑詞彙的現象並不能證明語言之間有傳承關係。日語、韓語、越南語的確受到過漢語的影響,然而卻並不存在直接的傳承關係。

日語、韓語、越南語儘管與漢語屬於不同的語系,但越南語在語言的形態分類上和漢語是屬於同一類的:全世界5651種語言儘管分屬九大語系,但在語言形態上大致可以歸為孤立語、屈折語和黏著語三類。所謂孤立語就是基本不存在詞綴和詞性變化的語言,詞與詞之間的關係是通過其它詞來連接;屈折語和黏著語則都有大量的詞綴和詞性變化,通過這些變化形成不同的時態和位格等。

漢語和越南語都屬於基本沒有詞綴和詞性變化的孤立語,但日語和韓語(朝鮮語)則都是黏著語。相比之下日語、韓語(朝鮮語)同漢語的差距比越南語更大,而日語同漢語的差距又比韓語更大一些。在口語方面與漢語差距最大的日本卻是在書面文字系統保留漢字文化因素最多的:如今日本的書面文字系統仍是由漢字以及由漢字演化而來的假名構成;相比之下如今的韓文和越南文則是由拼音字母構成的。

相關焦點

  • 日語、韓語、越南語……哪種語言最像漢語?
    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和漢語有什麼關係?其實,從語系上來說,這三種語言並不是屬於漢藏語系。日語屬於日本-琉球語系,韓語屬於孤立語系(尚未有定論),而越南語則屬於南亞語系。但是,眾所周知,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門語言曾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漢語的影響,它們的語言層次都和漢語有一定的聯繫。
  • 哪種語言和漢語最接近?日語或是越南語?還是其它語言?
    中國境內許多少數民族的語言也屬於漢藏語系,和漢語也有類似之處所以從這個角度,和漢語最有親緣關係的語言應該從漢藏語系的其它語言裡找。而在漢藏語系的其它語言裡,和漢語最接近的,恐怕就是白族語了。漢語借詞數量奇大的語言而除了漢藏語系裡的各個語言之外,還有幾種語言因為在歷史上受到中國文化的壓倒性影響,所以引入了巨量的漢語借詞,因此雖然其語言結構和語言與漢語相差極大,但卻在詞彙層面也與漢語非常接近。這樣的語言至少有日語、朝鮮語(韓語)和越南語這幾種。日語恐怕是說到與漢語接近的語言時,多數人最先想到的。
  • 日、韓、越南語為什麼這麼像漢語?這其實是漢文化「入侵」的結果
    古漢語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現代社會公認最難學的語言。這種由民族帶來的自豪感、自信感,讓一些網民認為,日語、韓語是漢語的後代。"吳音"與"漢音"和本土語言相融合,這才有了前面許多發音與漢語接近的詞彙。日語有漢字,是因為"訓讀"音可是實際上,這些與漢語相似的詞彙只是書面語用得多,日本的口語仍然是漢字詞很少的純日語。
  • 淺談以韓語日語為例等小語種的就業前景
    在如今社會我們所運用語言的範圍不單單是漢語、英語等。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趨向經濟全球化,所以我們運用語言的範圍是加大擴展的。漢語、英語、俄語等通用語言不能在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更需要更多的語言去溝通交流。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以韓語、日語為例的小語種的就業前景。
  • 想要學好日語漢語發音,古漢語的小知識要知曉
    如果你正在學習日文、韓文、越南文的小夥伴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會覺得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因為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些語言中保留了大量的漢語詞彙,其中越南語中漢語詞比例最高,其次是韓語,最後是日語。雖然日語中漢語詞相對前兩者比例雖然不算高,但是它卻保留了漢字的書寫體系,讓我們的在書寫的時候也省去了不少麻煩。也正是因為漢字詞,雖然能夠讓我們很快了解它的含義,但漢字音每個語言卻不盡相同。日韓越這些語言借用了大量的漢語詞,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詞的意思和發音是和最早接觸時的的中文是一樣的,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古漢語。
  • 聯合國通用6種世界語言:有漢語,但日語為何沒有資格?
    同樣道理中國強大時候,日本學漢語很正常;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發展超越中國,創造了不少新詞,反過來注入漢語中,這個因素並無影響漢語成為聯合國官方語言。 對於不懂日語的人來說,日語和漢語有許多相似。當你學習起來會發現日語越學越難(相對來說英語越學越易),這是因為日語的語法結構與漢語柤差很遠,反而漢英相近。 使用人口基數和國家影響力才是關鍵,與歷史發展無關。
  • KK音標和DJ音標及漢語拼音的致命陷阱國際音標才是正解
    最大的特點是:利用國際音標輔助學習世界上的任何語言,當然也包括漢語和同樣使用漢語詞的越南語、日語、韓語。 Mike老師的《Chinese Pronunciation & ToneTraining(漢語發音和聲調訓練)》給外國人學習漢語提供了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的比較式學習方案。
  • 為什麼日語和韓語的語系歸屬至今都沒有定論?
    包括像居住在俄羅斯庫頁島和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人(之前被稱為「蝦夷人」)使用的阿依努語,和臨近的俄語、漢語、日語、韓語都沒有任何關係。而中國人的母語—漢語則是孤立語,語法結構也是和英語一樣的主-謂-賓,掌握日語和韓語就比這兩個國家的人學習對方的語言難度就要大一些,但中國人的優勢體現在下一點。    其次,兩門語言,包括兩個國家的方方面面都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漢語乃至中國的影響。比如,韓語對漢字基本上全部都是音讀,即直接採用中古漢語的讀音。
  • 詞彙有六成以上來自漢語,越南語和漢語到底是什麼關係?
    當然,語系的劃分是人文科學上的概念,相對自然科學,很難有特別嚴謹的指標,所以判斷標準經常變,朝鮮語就很難定語系(之前被認為是阿爾泰語系,但後來被否決,現在一般認為是孤立語言或朝鮮語系),日語則更難判斷。但是,如果知道歷史的人,可能會對另一種語言有些疑惑,這就是越南語!為什麼呢?
  • 韓語考研都有什麼專業?考哪些科目?
    韓語菌每天都會發一篇學習文,來看看今天被翻牌的是誰? 歡迎留言區評論~ ▼ 本內容由滬江韓語原創,嚴禁轉載! 不少學韓語的同學想要繼續深造,但是對韓語專業考研卻不甚了解。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韓語考研的專業和科目吧~ 韓語考研分為學碩和專碩。學碩為亞非語言文學。專碩分為朝鮮語口譯和朝鮮語筆譯。
  •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英語詞彙的來源比例還有些語言,長期受到地理上接近、但語系不同的強勢語言及其文化的影響,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漢語對周邊的日語、韓語、越南語等語言的影響。在這些情況下,一種語言中都會存在不少與其他語言接近甚至相同的詞彙,結果在詞彙上,語言之間就具備了「共通性」,可能表現在書寫形態,也可能是表現在發音方面,更可能兼而有之。如法語和英語,雖然語族不同,因為歷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原因,有著 27%的詞彙共通度。日語、韓語和越南語,與中文也有類似的關係,而且詞彙共通度遠高於英語和法語。
  •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大象公會
    ▍英語詞彙的來源比例還有些語言,長期受到地理上接近、但語系不同的強勢語言及其文化的影響,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漢語對周邊的日語、韓語、越南語等語言的影響。日語、韓語和越南語,與中文也有類似的關係,而且詞彙共通度遠高於英語和法語。這些語言雖然不屬於漢藏語系,而是被認為屬於阿爾泰語系或者是系屬不明的語言,但其文明長期受到中國影響,並從漢語中「進口」了不少詞彙,甚至直接用漢字書寫。
  • 越南權貴不屑越南語,堅持說漢語,胡志明頒布一政策徹底廢了漢語
    這是為了讓漢語與越南語的發音對應起來所創造的,但因為"字喃"的體系遠不如漢字完整,所以始終沒有辦法取代漢字的地位。普通國民幾乎都不識字,不管是漢語、字喃、還是越南語,對他們來說都是天書。
  • 韓語到底是黏著語還是孤立語?
    另外,從構詞和音系上看,相比於日語、土耳其語、芬蘭語等其它典型黏著語,韓語有更多固有的「單音節語素」(這一點和漢語、越南語、泰語等某些孤立語稍有相似),但這和結構類型無關。如果問的是語言譜系,那麼韓語是孤立語言,至少當前主流觀點這麼認為。
  • 日語和韓語哪個更實用?哪個更好學?來了解一下吧
    如果是在中國就業,那麼個人認為,韓語就業的難度,是要比日語大的。中國的韓企並不算多,而且還要面對朝鮮族的職業競爭。如果是要去國外工作,那麼熟練地掌握當地的語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過相同或是相似的工作崗位和內容,日語類的工作無論是報酬還是福利,多數都會優於韓語。當然,也要看具體的工作和工種,總體來看,日語和韓語的實用性都還是比較高的,看個人的選擇和側重點了。
  • 殘留在東亞的古老中文 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編者按:古漢語在亞洲的地位接近於拉丁語在歐洲的地位,對於理解東亞歷史及思想文化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基礎素質,這就是為什麼日本中學生要學古漢語。實際上古漢語除了漢字以外,音韻也仍舊影響著東亞語言。
  • 日本語、韓國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誰最接近漢語
    關於日本與中國的淵源,民間就有徐福東渡為秦始皇求仙問藥的故事。傳說徐福從秦朝帶去三百童男童女,一去不回,可能登上了日本列島。
  • 【語言】漢語、日語還是朝鮮語?你認為哪種語言聽起來最好聽?
    你認為哪種語言聽起來最好聽?漢語、日語還是朝鮮語?注意指出你喜歡哪種漢語方言...我知道有不少...如果可以,請告訴我為什麼選擇這種語言。漢語:北京人說普通話聽起來好像嘴裡面含了一個球,聽起來很刺激。上海話聽起來很怪但是比北京話好多了。我認為粵語的發音是最好聽的。馬來西亞人說漢語聽起來很怪異,但是很有韻味。新加坡人說漢語非常可怕,說話時混合了英語和馬來語有沒有?於是我得出結論,最好的:粵語 最差的:北京話韓語:韓國首爾說話很精練而且節奏很快。釜山人說話很慢懶洋洋的感覺,但是不好說哪種好或不好。
  • 從越南語拉丁化看中文拉丁化的後果和可能性
    +(越南語d?u huy?n音調看上去是漢語第四聲, 發音大概相當,但是輕一些,輕到一半,沒那麼重),這樣看是不是很像呢?一下子就就記住了。學的越南語多了就找出發音規律了。漢越詞太多了,很多越南語我並沒有學過,第一次聽,都能猜出意思了。同樣,很多時候有些詞我不知道越南語怎麼說,就把中文按照越南語的語音感覺變調下,越南人也聽懂了,而且越南語就恰恰有這個詞。哈哈。
  • 「韓語」這樣記單詞不會忘,用日語單詞巧記韓語單詞(一)
    初學韓語的你,是否覺得單詞難記?有日語基礎,學韓語該很容易,但是感覺韓語也沒有前輩們說的那麼簡單?韓語單詞有的跟漢字發音類似很好記,有的卻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能死記硬背?跟我一起,趣學韓語單詞,用日語背韓語,以上幾個問題都將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