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工會幹部吸存職工資金2.5億失聯
南京捲菸廠深陷非法吸存風波
2014年7月,檢察機關即已查實陳慧君有非法集資行為,之後被專門安排在廠裡處理集資事宜。但陳慧君並沒著手處理集資事宜,而是乘職工還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繼續大肆吸收職工的存款,直至案發
法治周末記者 張貴志 劉立民
發自江蘇南京
「陳慧君失聯了。」此消息一出,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捲菸廠(以下簡稱南京捲菸廠)一下就炸開了鍋。
5月26日,伴隨著陳慧君失聯的還有南京捲菸廠500餘職工近2.5億元的資金去向。
陳慧君本是南京捲菸廠工會的一名普通幹部,但因其多年來在廠區內大量公開吸收存款而成為了廠裡炙手可熱的人物。
據多名集資職工向法治周末記者反映,陳慧君的吸存行為得到了南京捲菸廠工會的默許,其對外宣稱是在為企業的三產集資。
「每次交錢都是在陳慧君的辦公室裡,為了方便她的工作,廠裡還給她配備了點鈔機、電腦、印表機和保險柜等辦公設施,到銀行存錢也是由廠裡派專車接送。」該廠的退休職工陳霞指出,「而類似的集資行為在南京捲菸廠已存在十多年,且最初還是廠裡工會組織的,那時陳慧君就在工會負責這項工作,這些年來也一直由她在負責。」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2014年7月,檢察機關即已查實陳慧君有非法集資行為,之後被專門安排在廠裡處理集資事宜。但陳慧君並沒著手處理集資事宜,而是乘職工還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繼續大肆吸收職工的存款。直至案發前一天,還收取了幾名職工的幾十萬元集資款。
500餘職工深陷非法吸存南京捲菸廠,是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捲菸生產企業。其除了生產老牌的「南京」品牌系列:南京九五至尊、南京五星、南京特醇、南京精品、南京珍品等捲菸外,還生產「蘇煙」系列捲菸,特別是近年生產的南京煊赫門、南京金陵十二釵、南京雨花石、蘇煙沉香等系列細支捲菸,尚屬全國首創,更是受到全國消費者的廣泛青睞。
2014年7月以前,陳慧君是南京捲菸廠工會的一名普通幹部,主要負責組織廠裡女職工們的業餘活動等工作,之後在退休時突然被調往包煙組。雖說她在1500多人的廠裡只算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小幹部,但另一項「工作」讓她一下子成為了廠裡人人皆知的人物—以7%的年利息向職工吸收存款。
「能在陳慧君那裡存錢的幾乎都是本廠的在職或退休的職工,如不是本廠的職工,想把錢存到陳那裡,她是不會收的。如要存,也只能以本廠職工名義存。」從2013年開始,胡珂銘在陳慧君處存錢,包括親戚的錢一起存有85萬元。
5月28日,包括胡珂銘在內的幾百名職工陸續接到了南京捲菸廠的電話,要求他們帶上陳慧君開具的收款憑據到廠裡去登記。也就是在這時,職工們才得知陳慧君已失聯。
「其實在5月26日,陳慧君的姐姐就到公安部門報案說陳失聯了,並向廠跟領導報告了情況,只是在28日廠裡才通知我們。」在陳慧君那裡存有207萬元的張陵告訴法治周末記者,「5月27日,我和另外一名同事給陳打了一天的電話都沒打通,當天晚上我向公安部門報了案。」
張陵告訴記者:他從2005年就在陳慧君那裡存錢了,這207萬元還包含了其母親40萬元的養老錢,就在今年,他還存了35萬元。
「5月25日,我還發簡訊給陳,讓她幫我把一張到期的7萬元單子轉存,並把利息帶到退休辦。」已退休10多年的陳霞稱,「她回簡訊說,『好』。可到現在連人都找不到了。」
根據6月9日「三方(即公安、廠方、職工代表)協調聯席會」的答覆意見顯示:此案涉及到的在崗與退休受害職工數已佔到南京捲菸廠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即500餘人)。
「經初步估算,涉案金額近2.5億元,其中多的有900多萬元,少則兩萬元。」受害職工倪濤向法治周末記者反映。
「在今年三四月間,陳慧君已顯惶恐,身體陡然間消瘦。今年以來,微信圈裡所發的內容全是與佛和禪相關的文章。」倪濤說。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陳慧君最後一次在微信圈裡更新的日期正好是其失聯的前一天,5月25日。而在這一天,她還收取了幾名職工的幾十萬元存款,其中,王來順交給陳的是一張10萬元本票。
據知情人透露,陳慧君在失聯前,已將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的一套別墅和另外一處商品房以低於市場價出售。
非法吸存由來已久
這麼多職工,為何就這麼相信作為普通幹部的陳慧君,能放心將這麼多資金交給她?
退休職工陳霞向法治周末記者道明了其中的緣由:2002年左右,由南京市總工會牽頭,南京捲菸廠工會以6%的年利息為南京市總工會下屬企業南京天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豐投資公司)吸收存款,以幫助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因此行為不合規,幾年後,南京市總工會給南京捲菸廠下文終止吸存合同。但南京捲菸廠並沒將此真實情況通知給職工,而是以南京豐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正投資公司)的名義向職工繼續吸收存款。兩年後,又將豐正投資公司改成了維尚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尚科技)。
據南京市總工會官網顯示,天豐投資公司由南京市總工會和南京市職工互助互濟會(南京市總工會下屬單位)共同出資組建,2001年10月正式登記註冊;法治周末記者經在南京市工商局查閱,豐正投資公司已於2009年12月4日註銷。
這中間也有職工提出過質疑,但每次陳慧君都會振振有詞地說:「這是工會下屬的三產企業,你又不是把錢給我私人,我坐在南京捲菸廠工會辦公室收錢,是代表工會的,南京捲菸廠又跑不掉,你怕什麼?」
「正因為陳慧君每次收錢都是在辦公室裡完成,我們不得不相信她是代表工會收錢的說辭。而且她是一個6人的辦公室,每次收錢都有辦公室其他同事在,所收的現金也存放在辦公室的保險柜裡。為了方便她吸存,還給她配備了點鈔機、印表機、電腦等設施。每到銀行裡存錢,也都是單位派專車接送。」倪濤稱。
「更何況,2002年工會向職工吸存後兩年,這項工作就一直是陳慧君在負責,收款的地點也一直在工會辦公室,唯一有所變動的是開票單位。」陳霞對記者說。
6月11日,南京市總工會向法治周末記者證實:當年南京市職工互助互濟會確以保險加利息的形式向職工吸收過資金,後因中華全國總工會認為不合規,隨即取消了此收款行為。
6月29日,南京市職工互助互濟會行政部負責人對記者稱:南京捲菸廠的集資與他們無關。
據受害職工提供的收款票據顯示:豐正投資公司存期均以一年為期限,開票日期從2006年到2007年,票據上的交款委託人卻是南京捲菸廠工會,而維尚科技票據上的交款單位則直接是存款的職工,票據上都寫明了利率。
由於時間久遠,天豐投資公司開具的票據已難以尋找。
南京捲菸廠的責任
陳慧君的突然失聯,受害職工們稱:南京捲菸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4年7月,檢察院和公安部門就調查過陳慧君集資情況,廠裡還專門成立了調查組。但陳沒受到任何處理,廠裡也沒將實際情況通知受害職工,反而在2014年下半年其退休時,將其調到包煙組繼續收取職工存款,包煙組的職工在此階段就又有14人將錢存了進去。」張陵向法治周末記者反映,「廠裡向我們隱瞞實情,最終使受害職工範圍進一步擴大。」
網名為「水水222」的在西祠胡同留言稱「我是被集資的老客戶,據說到了去年9月,陳慧君就將省中煙公司及煙廠中層管理人員的集資款退還了。而可憐的是煙廠廣大的職工還被蒙在鼓裡,到了煙廠放假(2015年5月22日)的前幾天,陳惠君還收了與她在一起幹活的一職工26萬元和另一職工40萬元集資款,在正式放假的前一天又在家裡收了煙廠某職工的35萬元,之後人間蒸發。如果究其根源,煙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6月9日,南京捲菸廠在「三方協調聯席會」第二次會議上給受害職工代表的答覆意見中稱:2014年7月,南京市玄武區檢察院在追查其他案件時,發現了陳慧君有大額資金往來的跡象。檢察院傳喚了陳,並詢問了有關集資的情況。因不涉及公款,陳隱瞞了大量吸收存款的真實情況,故檢察院未對陳採取其他措施,明確要求其停止非法集資活動。
該廠還稱:為確保青奧會、公祭日期間的穩定和鑑於陳交代的數額不大,對其採取了一定範圍內的控制。針對此事成立了小範圍的工作組,找陳談話,了解相關情況,並約談了其主要放款對象黃某某、戎某,在陳、黃、戎承諾還款的基礎上,制定明確的還款計劃。為了確保事態控制,安排陳到包煙組上班,在集資沒有全部處理完畢前不能回家,離開南京必須事先匯報。
2015年,因集資案件不涉及公款,檢察院將案件移交給玄武區公安分局偵辦。而就在公安著手辦理此案時突然失聯,就如南京捲菸廠在答覆意見中所稱的:「從陳失聯後初步了解的情況看,陳沒有遵守承諾,沒有按照檢察院、公安局的要求停止集資,反而變本加厲。」
警方已展開調查
此次非法吸存雖然持續多年,但因陳慧君的突然失聯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是吸存的最後接棒者—維尚科技。
陳慧君失聯後,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區分局及時控制了維尚科技實際負責人黃某某。
據知情人透露:黃某某隻承認向陳慧君借款9600萬元,而維尚科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的辦公場所現已租給其他公司在經營。
陳慧君吸存的資金有一部分還流向南京捲菸廠一名職工,該職工向公安部門稱,目前尚欠陳慧君2000萬元。根據以上兩筆款項來看,尚有1.3億多元不知去向。
6月11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經偵大隊負責人向記者回應,此案正在積極偵辦中。
南京捲菸廠的新聞發言人、政工處處長韓金榮以「已經立案」「不清楚」婉拒了記者的問題。
據兩次「三方協調聯席會」的情況反映,陳慧君所集資金主要投向了一家開發商,公安部門已掌握涉案嫌疑人的資產,但大部分資產為實物資產,需要進一步評估,才能確認資產的價值。
據記者了解,非法集資在各地十分普遍,經濟發達地區尤其嚴重。在南京,今年1月至3月,南京市中級法院還審理了兩起非法集資10億元和3.7億元的特大非法集資案。
5月15日,南京市公安局經偵支隊蔡新良支隊長在「打擊經濟犯罪,識假防騙,共創平安」的現場宣傳活動上坦言:近年來,南京市公安機關經偵部門每年立案的非法集資案件約50起,今年1月至5月已立案14起,非法集資案件持續多年高發。
(文中陳霞、胡珂銘、張陵、倪濤、王來順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