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1課時的內容:甲烷的性質。本著學會、會學、樂學的原則,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過渡】先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本節課選自高中化學必修2的第三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內容。教材主要內容為甲烷的結構,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甲烷的化學性質包括甲烷的氧化反應和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作為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又是學習烴的入門,從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對類推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學習烴、烴的衍生物及接下來學習的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
【過渡】了解完教材再來談談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說學情
在初三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對有機化學以及有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與認識,在高一化學中已經學過物質結構的知識,如共價鍵、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等基礎知識,具備了學習本章的理論基礎。甲烷的其他名稱「瓦斯」「天然氣」等是學生在生活中常能接觸到的名詞,因此,學生對此物質或多或少會有些經驗基礎,可以順利進入本課學習。
【過渡】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會寫甲烷的結構式和電子式,能識別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
2.了解甲烷的化學性質,理解取代反應的含義。
3.通過甲烷的分子結構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質,並設計實驗來證明,初步掌握研究物質的方法。
4.深入認識「結構決定性質」的哲學思想;認識化學微觀世界分子結構的立體美。
【過渡】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重點】
甲烷分子結構,化學性質及取代反應的含義。
【難點】
理解甲烷分子結構決定了性質,理解取代反應的含義。
【過渡】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採用了:
五、說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情境創設法、講授法。
【過渡】下面我將著重說一說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導入新課
首先帶著學生一起回憶曾學過的鹼金屬、滷素、氧族、氮族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等無機化合物;甲烷、乙烯、乙炔、蔗糖、葡萄糖、酒精等非無機化合物。指出前者稱之為無機物,後者就是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即將學習和討論的一類重要的物質——有機物。由此引出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學習。
從生活中學生常見的幾種有機物入手,引導學生分析機物的元素組成,幫助學生明確無機物與有機物的簡單區別,從而引出本節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1.甲烷的結構
我會先從元素組成的角度向學生講解,甲烷之所以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的原因。之後,請學生閱讀課本資料找出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接著,我會介紹甲烷的分子正四面體結構,組織同學們用橡皮泥和牙籤製作出甲烷的分子模型,並展示實驗室中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甲烷分子結構的印象。
2.甲烷的物理性質
我先通過從多媒體播放一段視頻(關於甲烷應用和物理性質的趣味資料),請學生從中提取關鍵信息。學生能夠得到甲烷的俗名、氣味、密度水溶性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從資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通過對甲烷分子式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幫助學生掌握一種推斷氣態物質密度大小的方法。
3.甲烷的化學性質
(1)甲烷的氧化反應
這個知識可以甲烷常做家庭燃料展開,請學生推測甲烷燃燒的產物,我通過視頻演示將燃燒產物上罩一個小燒杯、及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實驗驗證學生的猜想,並請學生來板書燃燒的方程式。同時糾正學生易錯點及注意點,如要把方程式中的等號改成箭頭等,並提醒學生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要驗純。從生活經驗入手,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2)甲烷的取代反應
分別展示甲烷與氯氣在有光照和無光照條件下反應的實驗。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後可以得出結論:甲烷與氯氣發生了反應,新物質為白霧和油狀物。學生容易得出白霧為氯化氫,但其他有機產物的推斷稍有難度,我請以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形式展開,請他們根據元素守恆從元素組成上來推測反應的產物,經過討論後能得到甲烷分子中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替換了,我對他們的猜想進行肯定,並順勢請他們寫出方程式,指出學生誤區,即這個反應確實發生了,但油狀物並不是一個氫原子被替換後的產物,並向學生介紹這一反應的步驟、對應的產物及狀態。之後,引導大家注意到對比實驗的區別之處,認識到光照是甲烷和氯氣發生反應不可缺少的條件。趁勢請學生寫出方程式,接下來通過視頻動畫展示甲烷與氯氣反應時分子模型的變化,驗證學生的猜想。最後指出氫原子被替代的反應就是取代反應,請學生總結取代反應的定義。
取代反應在有機化學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反應類型,而甲烷的反應是學生學習取代反應的開端,因此地位至關重要,我採用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開,通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問題串,抽絲剝繭的幫助學生加深對該反應的理解。
環節三:鞏固提升(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為鞏固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我將趁熱打鐵,呈現兩道習題,通過提問的形式,檢驗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
環節四:小結作業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後,我會請學生暢談收穫,體驗收穫與成功的喜悅。
最後布置作業:通過表格的形式總結置換反應與取代反應的異同。
七、說板書設計
本著清晰明了的原則,為體現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生一目了然的看到本節的知識,我這樣設計我的板書:
謝謝各位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