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國內學生,誰沒有為學英語而努力過?從小學(甚至在幼兒園)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有的學了十幾年英語,也沒有學出個什麼結果。
看見英語資料不會讀,見了說英語的老外不能會話,聽英語廣播聽不懂,更不用說英文寫作了。
當然,有許多學生在初中高中就能運用英語了,但恐怕這只是極少數,大多數學生可能做不到。
不信?如果有調查問卷,那答案很快也就有了。據我了解身邊學過英語的同學、孩子、朋友等都有如此說法。
那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是學習的不夠努力?是學習英語太難?
可以說都不是,世界上應該沒有一種語言,讓人學十幾年都稀裡糊塗的。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不夠。
拿我自己來說,當然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在上初一時,當時學校聽說中考高考時英語要作為主課考試,就把我們的語文老師派出去培訓了半年,回來後在初二教我們英語。
當時連英語課本都沒有。當時的高中學初中英語,就向他們借課本,後來二三冊等才買來。可老師教完第二冊就教不了了,我們的英語發音一塌糊塗,直到高中大學也影響巨大,大學畢業,英語也是二五眼。看點簡單的外語還行,看資料聽廣播與老外會話,那根本沒門。
在過幾年,基本上把學的英語都還給老師了。
我們是學得完,師資不行。後來條件該好了吧!這是一定的。但是,到了兒子上幼兒園開始學外語,一直到高中畢業,中間還有各種補課,應該好了吧。——不是那麼回事,還是對英語不會讀,不會說,不好聽。他的同學只有個別的要好些。
我們單位因為有和國外的合作項目,招來兩個外語學院畢業的學生,他們應該沒問題吧?不是沒問題,是問題大了。
照樣資料看不懂,會話也不行,翻譯些簡單的東西,讓專業翻譯一看,那哥們說,怎麼看著像是用翻譯軟體翻譯的呢?所以說,即便是外語大學畢業的專業學外語的,也有不少畢業後不能應用的。
英語有那麼難學嗎?前面說過,沒有那麼難的語言。是學生們的努力不夠嗎?他們黑天白日學習的已經夠累了。那是學習方法不行嗎?如果個別學生學習不好,是他(她)學習方法不好,或不喜歡學英語。但如果有許多孩子都學得不好,那就不能怪孩子。
那應該怪誰?應該這麼說,我們的英語老師有多少能看懂英語資料,聽懂英語廣播,能和老外流利對話?
應該沒有多少。除了一些國內的幾個國際大都市,有幾個城市老外能經常光顧呢?老師們又有幾次機會和老外會話呢?
許多城市見到個老外,不還是和看稀奇動物似的?
這就很明顯了。我們把英語作為高考的主要課程,下面的學校不得不開設英語課,師資力量不行,那就拔苗助長,把有畢業證的招來教英語就行了。包括那些開補習班的老師。可實際上,根本不能保證能學會英語。
不光英語,其他的外語教學也差不太多。枉費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財力。
說到難於不難,我們的漢語是世界上公認的難學吧。那次老外來單位時,其中一個在他們國內學習過半年漢語,在吃飯時,他還能結結巴巴說上一段我們完全可以聽得懂的漢語。
如果學習漢語半年時間能到這個程度,其他的語言難於不難我們就可以比較了。
學習一門語言,絕對不是壞事,對自己對工作絕對有益無害,可如果學這麼多年外語還不知所云,那就枉費了國家學校家庭個人太多太多的資源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是學外語不好,學英語不好,是我們沒有把學習條件準備好,以至於事倍功半。如果資源條件準備好了,縮短一半以上的學外語時間,仍然可以學得更好,可能在大學就能查閱外文資料了。
外語教學是該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