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作業中的青春期 「怪獸」被「釘」在了書桌前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記者來信

   困在作業中的青春期

  「怪獸」被「釘」在了書桌前

  上周,初二學生沈峰刷新了自己的熬夜記錄,因為周四要考地理,沈峰周三晚上11點半完成作業後,又複習地理兩個小時,上床睡覺時已經是凌晨1點半。

  第二天,頂著兩個黑眼圈上學的沈峰第一次考出了比同桌高的成績。

  「這大概是孩子上了中學、進入青春期以來,我印象中唯一一個晚上,一家人沒有因為搶手機、玩遊戲、催促學習而大呼小叫。」沈峰的媽媽劉湘說。

  劉湘所說的「唯一」,多少有些誇張,不過,沈峰絕不是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遇到的唯一一位因為寫作業而熬夜的青春期孩子。

  孩子熬夜寫作業 青春期「怪獸」被「釘」在了書桌前

  在劉湘記憶中,真正感到兒子沈峰的作業多起來是從進入初二年級開始的。

  其實,從進入中學起,沈峰的作業就明顯比小學時多了。只不過,剛從「每件事都有老師管著」的小學升入「相對比較自由的」初中,孩子就像脫了韁的小馬,即使作業多起來了也要先撒歡地跑夠了再說。「有一次我中午到學校給他送書,教室裡裡外外都沒找到他,結果上課鈴聲響起時,看到他抱著球從外面衝了進來,頭上全是汗,衣服也溼透了。」劉湘說。

  白天有足球、籃球和小夥伴「勾著」,晚上有「吃雞」「王者」及等著一起遊戲的「線上」小夥伴「吊著」,再加上青春期突然降臨,沈峰就像屁股上長了釘子,在書桌前怎麼也坐不住。

  劉湘夫婦對這樣的狀況有些手忙腳亂,沈峰對自己的變化也有些束手無策。

  彼此不適應的結果就是矛盾不斷、衝突升級。「沒收過足球、籃球,刪除過遊戲也沒收過手機。」劉湘說,父母越是強勢孩子越像個「怪獸」,什麼道理也聽不進去,後來,沈峰乾脆回家就睡覺,不完成作業成了家常便飯。

  最終,初一結束時,兒子的成績排在了全年級倒數五十名。

  大概是太差的成績一下子刺激到了沈峰,也可能新升入中學的新鮮勁終於在初一一年釋放完畢。升入初二後,沈峰對待作業的態度變了:開始埋頭寫作業了。

  看到幾個月前的小「怪獸」終於回到了書桌前,劉湘非常欣喜。

  但是這種欣喜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因為劉湘發現: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再也沒有在晚上11點之前睡過覺了。

  「我最初以為是孩子初一浪費的時間太多,所以,寫作業比別人需要更多的思考時間。後來一打聽,班裡很多同學都是晚上11點以後才能完成作業。」劉湘說。

  雖然教育管理部門對中小學生的書面作業量有嚴格的控制,明確規定初中生的家庭作業不超過1.5個小時。但是,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在最近的採訪中發現,初中生寫作業時間多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

  「以前的小長假我們通常能帶孩子放鬆一下,玩一天,結果這次孩子說作業多別安排出遊了。」一位初二學生家長夏先生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說,他算了一下3天的小長假,兒子每天寫作業的時間為8.5個小時,「孩子就像被『釘』在了書桌前,不停地寫完了這科寫那科,好像有寫不完的作業。」

  不過,寫作業時間長也並不意味著作業量真的大。為此,夏先生向記者展示了最近一個周末孩子的作業:作業包括生物、政治、物理、英語、數學、語文6科共11項作業,「這11項作業中可有不少『硬貨』,」夏先生說,僅數學和物理卷子加起來得有五六份,「雖然老師說這些卷子中有兩份是選做的,但是老師還補充了一句:『期中考試臨近,大家抓緊複習』。」

  培訓機構的數學牛老師也從一個側面印證著「中學生作業太多」這個事實,他介紹自己現在主要帶的是新升入六年級和初一的學生,原來的學生進入初二後絕大部分都退班了。「要不是學校作業都寫不完,我媽哪會放過我,不給我報班呀!」這位牛老師轉述了一個退班學生的原話。

  把家當成足球場 青春期巨大的能量總要釋放

  持續熬夜對孩子的身體肯定有影響。不過,對於把孩子的學習看得很重的中國家長來說,這種對身體的影響還屬於「遠慮」,他們還有另一層隱隱的但是迫在眉睫的擔憂:那些排山倒海的逆反能在漫無邊際的作業面前化解嗎?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心理上面臨著急劇的變化,這些變化使得他們的情緒容易波動,再加上巨大的學業壓力,他們的情緒隨時可能爆發。

  果然。

  被作業拽住沒多久,沈峰身體中的那隻「小怪獸」又開始作怪了。「每隔20分鐘、半個小時他就要從房間裡出來一次,或者吃點兒水果,或者上個廁所,更多的是在家裡踢足球,有時候是帶幾腳球,情緒來了甚至來一腳抽射,不久前家裡用了10年的掛牆電視被他踢壞了……」劉湘說。

  電視壞了,劉湘決定那塊地方就這麼空著,「青春期的孩子把哪裡都能當成足球場。」劉湘說,但是由著兒子這樣,作業完成的時間會拖得更晚,於是,劉湘跟兒子又談了一次話。談話的結果是,兒子答應晚上每學習40分鐘休息一次,每次休息時間在10分鐘左右,也不再在客廳裡踢球了,但條件是允許他把足球放在書桌下面。

  從那天以後,兒子每次寫作業房間裡都會傳出腳下扒拉足球的聲音,劉湘能通過足球滾動的聲音判斷兒子寫作業的狀態:如果滾動的聲音平緩、短促、規律,說明兒子正在持續寫作業過程中,比較專注、內心平靜,滾動足球的動作基本上是下意識的,而且滾動的範圍也在桌子底下狹小的空間裡;如果滾動的聲音突然大了,說明兒子可能遇到了難題、情緒開始急躁了,如果過了一會兒又平緩下來,那麼說明孩子遇到的困難並不大,已經解決了;也有特別煩躁的時候,這時候孩子房間裡的易碎品可能就要遭殃了,繼客廳中的電視被踢壞之後,現在沈峰已經換了第四個水杯了,前面3個都被足球砸壞了。

  不過,這些還不是讓劉湘最擔心的,劉湘最怕的是房間裡沒有聲音了,「只要安靜的時間超過10分鐘,兒子一定是睡著了。一旦睡著了再叫起來最起碼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可能就又要熬夜了。」

  眨眼、啃手都是焦慮的表現 不能向外釋放的時候只能向內

  再怎麼談條件,沈峰的釋放還是向外的,其破壞性還是看得見的,但有些孩子始終是靜悄悄的,他們一天一天周而復始地熬夜寫作業,沒有太明顯的情緒波動,青春期似乎對他們格外友好。

  葉欣的女兒珺珺就是這樣的孩子。

  珺珺升入初中後,隨著身體的巨大變化,葉欣知道女兒的青春期到來了。

  但是傳說中的「脾氣暴躁」「性格古怪」「超級逆反」,這些該有的變化似乎都沒有來。葉欣知道自己的女兒偏內向,不太容易自己釋放壓力,平時還有意識地給孩子緩解壓力,每逢周末儘可能擠出半天的時間帶孩子去公園轉轉,或者看一場電影、打一場球,但是,隨著學業負擔的加重,孩子的作業越來越多,這些活動一項一項地消失了。

  前一段時間,珺珺的學校舉行了一次階段性的考試,考試前兩周左右的時間裡,珺珺幾乎每天都是夜裡12點睡覺。

  「孩子那麼辛苦地寫作業,家長也得陪著呀!」葉欣說。不過,每天都是早晨6點陪到夜裡12點,大人也累得受不了了。於是,葉欣和丈夫排了一個「兩班倒」:一個人負責早晨6點之前起床給孩子做早飯,另一個人則負責晚飯之後的作業輔導及陪伴,一兩天之後兩個人調換一次。「我們還能調換一下,孩子可是從始至終一個人堅持著,真心疼呀!」

  考試結束了,珺珺考進了班級的前十名。

  公布成績那天,葉欣夫婦帶著珺珺在餐廳慶祝,葉欣突然驚異地發現,珺珺兩隻手的食指、中指的指甲參差不齊,特別難看,「看起來是用牙啃的」。

  葉欣靜靜地觀察著珺珺。的確,在那天吃飯的過程中,珺珺每隔幾分鐘就會不由自主地把手指放到嘴中啃一兩下,即使指甲已經很短了也要放在嘴裡用牙啃一下。而且,葉欣還發現在這個過程中,珺珺還會頻繁地眨眼睛,說著說著就會不由自主地擠一擠眼睛。「她每天回家後除了吃飯就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書桌前寫作業,有時候作業多,吃飯的時間都很短。」本來是為女兒慶祝,但是這頓飯葉欣吃得甭提有多難受了。

  「如果排除器質性的問題,從心理學上說,孩子出現頻繁眨眼、啃手指等行為都說明孩子內心是焦慮的、有很大壓力的。」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主任劉海娟說。

  幾乎所有專家都指出,青春期是一個人走向成年的必經之路,因此,它一定會來,而且伴隨青春期而來的各種反應也一定會到來。但現實是,這些完全被困在作業當中的青春期孩子,有時連發個脾氣都找不到時間。

  當向外的渠道被堵住了,就只能調轉方向向內了。當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在操場上盡情地揮灑汗水、沒有時間在音樂遊戲中放鬆、沒有機會在一次次暢談中鬆懈自己,那麼這些積攢的能量就只能向內釋放了。

  長時間處在壓力狀態下,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曾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而根據廣州市衛生計生委日前公布的數據,目前廣州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中,起病年齡小於18歲的佔四成。

  「在這個階段,父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堅實後盾。」劉海娟說。

  這兩天網絡上瘋傳著一個視頻,在一個中學的運動會上,一個班級的學生拉出了條幅:「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的條幅。之後全班同學齊聲喊出「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的口號,引來現場一片歡笑。

  雖然是一個讓人發笑的段子,但是段子背後卻是孩子們的辛酸淚。有多少家長眼見著如此辛苦的孩子,仍然還再給孩子加碼?

  「孩子最需要父母給予的是支持和包容,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如此。」劉海娟說。

  逃離作業也許只是一種自我保護

  當然,還有一些孩子的青春期似乎沒有被作業「困住」。

  已經上初三的宣軒有一個比別人更加「放飛」的初中生活,別人在放鬆休息的時候他在操場上瘋跑,別人回家學習的時候他在操場上打球,別人周末在培訓班上課的時候他不是打球就是在擺弄他養的烏龜、蜘蛛、蟋蟀等各種小「寵」。

  宣軒不是不寫作業,而是速度很快,他只做會做的,不會做的放一邊等著第二天老師上課講,所以別人3個小時的作業他通常用1個小時。

  但是,宣軒也有一個讓家長很著急的毛病:只要到考試前就會高燒一周,燒的昏天黑地,然後參加考試,成績自然不很理想。「每次要批評他,他總是對我說『我要是不生病至少還能好好複習10天,成績肯定會好很多』。」宣軒的媽媽說。

  心理學家指出,這種看似平時「任性」而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背後隱藏著的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妨礙」,也就是明知自己在一件事上沒有全力以赴、會失敗而給自己設置的障礙,從而減輕失敗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孩子是在巨大的學業壓力前退縮了。

  無論是看起來像小怪獸的孩子還是安安靜靜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仍然是一個脆弱的孩子,他所表現出來的強悍、出格背後也許藏著的是更多的惶恐和不知所措。

  其實,大多數孩子內心深處是向好的,他們也許會有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但其實他們仍然在努力尋找著正確的方向。就在記者即將結束這篇報導的寫作時,突然在知乎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怎麼才能快速走出青春期的悲傷呢?

  一位「過來人」這樣回答:「學習。我知道學習特別難,畢竟我自己也做不到,但這已經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樊未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9歲男孩寫作業時,突然昏倒在書桌前
    下午的時候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洛陽市王先生家的9歲男孩在寫作業時突然昏倒到書桌前。王先生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平時學習非常刻苦用功,王先生也非常以此為自豪。現在孩子不只在學校上課,放學之後,王先生還給孩子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孩子每天回家寫作業都要寫到十點多,有的時候甚至會寫到十一二點。對此王先生雖然也心疼,但還是認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教師使用率與微信、釘釘同列前四,作業幫成為國民級應用
    作業幫與微信、釘釘、國家中小學網絡平臺列前四《報告》顯示,39個在線教育產品在教師中的使用覆蓋率從高到低排名,前四名依次是:微信&QQ、釘釘、國家中小學網絡平臺、作業幫。39個在線教育產品在教師中的使用覆蓋率由高到低如下圖所示,有70.9%的教師使用微信、QQ等社交通訊軟體、55.5%的教師使用釘釘移動辦公平臺、16.5%的教師使用了公共資源型工具國家中小學網絡平臺、15.8%的教師選擇了作業幫。
  • 教育部公布首批通過備案教育應用 釘釘作業盒子等在列
    備案信息顯示,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作業盒子等65家企業已經完成了提供者備案。近年來,教育類APP發展迅速、應用廣泛,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出現了應用泛濫、亂收費、強制壟斷等現象,增加了使用者的負擔。為引導和規範教育APP有序健康發展,教育部近期開展了教育APP備案工作,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進行規範。
  • 那年,我終於有了自己的書桌
    看到孩子房間那個經常空著的書桌,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何不把這書桌合理利用起來?孩子出去上學已經兩年了,寒暑假回來,也很少有坐在這書桌前伏案學習的身影了,如今這個書桌基本算是被閒置起來。每次打掃,看到上面一層薄薄的灰塵,孩子坐在燈光下,坐在這個書桌前寫作業的背影總會出現在我的眼前。
  • 釘釘「家校本」,老師們還真不一定會用?本文形式作業需要這樣傳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為什麼釘釘這麼設計,我只能理解為是為了推廣他們的「釘盤」。那怎樣把課程配套作業用文本的形式直接上傳發給學生呢?這就得利用「釘盤」功能。特別說明一個,默認狀況發到釘盤中的是我們的「私人空間」中的,學生在群文件中是看不到的。當然如果作業統一由班主任分學科傳到群文件中更好,這樣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先行在自己的釘盤中對應的文件夾中找到作業,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班主任是把作業傳到了自己的私人空間,那其他老師和同學是看不到的。
  • 冬天想溫暖的寫作業?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暖手書桌」
    這就導致了南方學生的冬天特別難熬,尤其是做作業,坐凳子上大半天越寫越冷。有什麼辦法能讓學生舒適的寫作業呢?奇思妙想學生發明了「暖手書桌」。>書桌上的筆、作業本等文具也非常冷但是戴著手套又不方便寫字,這時他就想,要是書桌可以供暖就好了。
  • 作業中那些"遍地雞毛"的"廝殺戰場"
    無意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張圖片,方凳的中間豎起一根木棍,被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裹起來,能把房頂掀開的熊孩子被戴上&34;,釘在&34;,一旁是怒氣衝衝手拿教棍的母親。明明是普通的寫作業竟讓熊孩子演繹為&34;的&34;。
  • 「釘科技評測」iQOO 5:5G電競潮玩,輕薄性能怪獸
    [釘科技評測]當我們談智慧型手機,我們談些什麼呢?顏值、手感、性能、體驗,一個都不能少;遊戲、視頻、音樂、攝影,每樣都要能「打」;最好,還物超所值……iQOO最近推出的iQOO 5,就是一款在多個維度都有可觀表現的產品,輕薄外表下,藏著高能「5G電競怪獸」。
  • 兒童創意愚人節搞笑怪獸手工大全!搞笑搞怪笑翻了
    最愛小怪獸準備材料:素描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膠水製作步驟:在素描紙上畫出小怪獸的嘴巴牙齒,塗上顏色,然後剪下來備用。在剛粘好嘴巴的附近畫出小怪獸的頭,身體和腳,並塗上顏色。完工,還可以做成不同的小怪獸日曆。怪獸筆筒準備材料:好洗髮水、沐浴露瓶子,剪刀,裁紙刀,膠水,膠帶及剪裁好的怪物筆筒的五官。
  • 老師通過釘釘指導學生作業,結果被學生舉報嚴重擾民,有意思嗎?
    正所謂愛也釘釘,恨也釘釘,現在又是因為釘釘,學生把老師給舉報了!話說3月28日,河南省南陽市市長的網上留言板上,南陽內鄉縣的一位初二學生舉報稱:「自己的英語老師大晚上給自己打釘釘電話,而且就說了不到十幾分鐘就掛了,說的還是作業情況這種事情, 這還不如明天早讀課上去說,嚴重擾亂我們休息
  • 曙光第二小學——全員釘釘應用能力培訓
    為了更好的普及應用教育信息化,定於今天下午四點開展全員釘釘應用能力培訓,培訓內容為: 課前:愛學班班(主要是針對老師課前對課件製作的一款應用)預計5分鐘 課中:群直播、直播答題卡、群直播籤到(針對群直播幾個新功能再次培訓,解答群直播經常出現的問題、學生在線選擇答題、防止學生掛機)預計15分鐘 課後:AI智能作業、智能填表(老師自動留作業並且自動評判,整體分析學生整體掌握情況
  • 歷史上奧特曼七次被釘十字架,奧特兄弟算了,蒼月我想不通!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很多怪獸都喜歡把奧特曼釘在十字架上,也不知道是什麼怪癖好啊。話說奧特兄弟們很多人都嘗過,那蒼月奧特曼又是怎麼回事?最先嘗受到被釘十字架滋味的,是傳說中的奧特四兄弟,忠實的奧特粉肯定還記得。
  • 釘釘一首《開學歌》,氣哭多少小學生!
    不用說,這個任務肯定是寒假作業了,所以每到快開學時,孩子們熬夜突擊趕作業就已成常態——「快樂千萬條,學習第一條。作業寫不完,開學兩行淚。」 歌詞文案 暑假結束了,學生開學了, 家長都,好歡喜,慶祝神獸就要回籠了 臨到開學前,作業抱佛腳, 一雙手,
  • 心疼女孩櫃檯下寫作業 不如給她一張書桌
    近日,在河南鄭州某高校內,一位小女孩坐在打飯窗口櫃檯下面寫作業,媽媽在上面為學生打飯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拍攝者稱,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感覺「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夢想」。類似新聞其實還有不少。比如前不久安徽宿州的小女孩,趴在媽媽攤位旁的花壇邊上寫作業;還有孩子趴在父母攤位旁邊的垃圾桶上寫作業……這些都是暖新聞,父母為生活打拼,孩子努力學習,感動了很多人。可正能量的畫面背後,何嘗不是看得見的心酸?假如不是沒辦法,誰會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呢?當此情此景屢屢成為傳播話題,更為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這些孩子,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
  • 有趣的怪獸紙巾盒——手工小製作
    這是一個有趣項目,即使是怪獸也一定能倖免。準備一個空紙巾盒,一些塑料瓶的蓋子加一些固定塑料螺絲就可以,工具可以用壁紙刀或者安全鋸,接下來讓我們開始製作吧!步驟3:安裝眼睛將蓋子彼此疊放,然後使用塑料釘將其連接到紙巾盒。步驟4:切割要製作嘴巴,請使用安全鋸切出牙齒和向下延伸至盒子底部一半的顎線。向下摺疊下巴的末端。
  • 心疼女孩櫃檯下寫作業?不如給放學後的孩子一張「小書桌」
    心疼女孩櫃檯下寫作業 不如給她一張書桌近日,在河南鄭州某高校內,一位小女孩坐在打飯窗口櫃檯下面寫作業,媽媽在上面為學生打飯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拍攝者稱,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感覺「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夢想」。類似新聞其實還有不少。
  • 海口兒童房裝修過程中如何選擇書桌和書桌的擺放注意事項介紹
    海口兒童房裝修過程中如何選擇書桌和書桌的擺放注意事項介紹在裝修兒童房的時候一定要用心去布置兒童房,劃分好每一個功能區,讓自己的寶貝能夠在一個舒適、漂亮的房間裡健康快樂的成長。兒童房書桌的擺放不僅要考慮它的擺放方式是否和兒童房設計相搭配,還要考慮擺放的位置是否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帶有銳角和表面堅硬、粗糙的書桌椅都要遠離孩子,在選購兒童書桌也有講究,選購時需要一切有益於孩子的成長,海口兒童房裝修過程中如何選擇書桌和書桌的擺放注意事項介紹。
  • 被釘釘釘住的老師學生: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生也還是那個學生
    作業怎麼保證完成?英語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要聽讀,怎麼保證?錄課幾乎沒有辦法和學生產生交流。必須藉助微信群、QQ群等交流溝通。其他的直播系統,是不是能了解這些情況呢?!當我還試圖摸索的時候,釘釘來了!帶著考評系統、帶著回放功能的釘釘,它來了!當我看著釘釘導出的數據:多少人上課,多少人未上課、上課時間是多少,是否看回放、看回放的時間是多少!各種作業打卡——多少人提交了,一目了然!——呵呵,頓時我就愛上了它!從此,仿佛從此我就「釘」上了學生。
  • 困、累、哪哪都不舒服,救救我的寫作業綜合症!
    放假前信誓旦旦地收拾書包,打算假期奮發圖強,結果放假後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直到開學前,只能望著厚厚一沓作業流下不知所措的淚水。每次假期來襲,最讓同學們頭疼的還是這一大堆作業。無論是放假第一周的集中式完成法,還是開學前一晚的賭命式完成法,作業就在那裡,對你不離不棄。開學前一晚,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時,就是會有陌生的作業從作業堆裡「長出來」。
  • 男孩把候車牆面當書桌 邊作業邊等車很投入
    日前,有市民在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一站臺內候車時,看見一男孩一邊等車一邊把作業本貼在牆壁上寫作業。男孩將作業本放貼在牆面上,光滑的牆壁被他當成了臨時書桌。男孩拿著筆在上面奮筆疾書,頭時不時探頭看列車來了沒有。男孩趴在牆上寫寫畫畫,非常專注,整個背部和頭部都彎曲得厲害,可以感受到男孩並沒有因為等車而分神,對作業上的內容他寫得十分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