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種族主義黑歷史讓英國難堪

2020-12-10 中國經濟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6月12日刊載題為《英國的種族主義遺蹟不僅僅是幾座雕像》的文章,作者系霍莉·託馬斯,文章編譯如下: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當地時間9日宣布將對倫敦地標性建築進行評估,以便清除任何與奴隸制有關的東西。在薩迪克·汗作出這一決定前,參加布里斯托「黑人的命也重要」活動的抗議者推翻了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

鑑於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雕像最近也被寫上了「邱吉爾是一個種族主義者」的話,薩迪克·汗被追問對倫敦地標性建築的評估應該如何界定標準時,他說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並不完美。他補充說,講授歷史時應當「毫不避醜」。但是,正如這個問題和薩迪克·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所表明的那樣,需要被推翻的種族主義者和重要得足以被保留的雕像之間的界線之模糊令人不安。

邱吉爾言論被忽視

對倫敦一些最著名的紀念碑背後的人物和其中的關聯進行非常簡短的回顧就會發現,我們歷史上有多少「醜陋之處」不僅被牌匾和紀念活動省略掉了,而且還體現在今天的英國領導人的種族主義觀點和言論中。首相鮑裡斯·詹森眼中的英雄、英國戰時最著名的領導人溫斯頓·邱吉爾爵士曾直言相信白人的優越性。他吹噓說,在他鎮壓蘇丹叛亂分子的早期職業生涯中曾殺死三名「野蠻人」。邱吉爾的生平和性格中的這些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被英國的教育體系所忽略,因而隨之也被公眾和有關他的常見論述所忽視。

詹森曾在2014年出版《邱吉爾因素:一個人如何創造歷史》一書表示,他對邱吉爾的崇拜盡人皆知。他說,邱吉爾「對所有認為歷史是由巨大的、非個人的經濟力量所推動的人進行了有力的駁斥」,並在整本書中把自己和他的這位崇拜對象進行了毫不隱晦的類比。

不願直面自身弱點

對邱吉爾和英國帝國歷史的粉飾,反映在英國脫歐談判期間許多支持脫歐的選民和出版物的心態中。從一開始,這種心態就與回歸英國昔日輝煌的想法有關。

英國無法在承認任何缺陷的同時為自己感到自豪,這削弱了它直面自身弱點以及迄今為止其領導人的弱點和缺陷的能力。把鮑裡斯·詹森和邱吉爾進行比較往往忽視了一個相似之處,而如果邱吉爾關於種族的觀點得到更廣泛的教授和傳播的話,這一點可能會更多地被提起。

雖然英國的種族主義過去和「可以接受的」現在之間的界線也許無法確定,但薩迪克·汗試圖劃出這樣一個界線這一事實本身標誌著一個歷史性時刻,它應該比任何有爭議的裡程碑都更具教育意義。

與此同時,儘管鮑裡斯·詹森表達了他對抗議活動的支持,但劇作家和活動家邦妮·格裡爾警告說,他必須為自己的言論道歉,然後人們才會把他有關「黑人的命也重要」活動的言論當真。圍繞清除種族主義圖騰標誌的報導和對話,可以開始填補一個寧願無視——或至少不去了解——過去罪行的國家的知識空白,而這些圖騰標誌倒下的時候比豎立著的時候更有教育意義。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美媒文章:共和黨陷入結構性種族主義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6月9日刊登該報專欄作家達納·米爾班克的文章稱,美國共和黨內存在結構性的種族主義。文章內容摘編如下:當民主黨人滔滔不絕闡述他們的警務改革立法時,一名記者問起了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科頓聲稱執法部門中不存在「結構性種族主義」。他是川普的盟友,曾呼籲讓美國軍隊「展現壓倒一切的力量」來平息種族騷亂。
  • 美媒文章:美軍深陷黨派政治與種族主義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6月16日發表愛麗絲·弗蘭德和丹尼爾·懷特合寫的文章《美軍對種族主義和政治化的清算》,稱過去數周發生一些事例印證了某些趨勢——美國軍方越來越多的參與黨派政治,而軍隊自身也同樣面對嚴重的種族主義問題。
  • 美媒文章:美國種族主義頑疾沒疫苗可打|喬治·弗洛伊德|種族主義|...
    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2020年是美國接受「黑人的命也重要」作為運動而不僅僅是片刻的一年》的文章,作者為埃裡卡·史密斯。這一次,這些抗議意味著有權力的人必須傾聽普通人的聲音;這意味著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不得不公開發表講話,承認政府未能真正「消除」制度性種族主義;這意味著洛杉磯市政委員會即使不取消對警方的撥款,也不得不後退一步,至少減少警察部門一度神聖不可侵犯的預算。正是「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的發起人,將原本可能只是一時的憤怒變成了一場數月之久的運動。
  • 美媒文章:亞裔演員呼籲打擊疫情期間的種族主義攻擊
    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導美聯社4月28日刊登題為《亞裔演員呼籲打擊疫情期間的種族主義攻擊》的文章指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針對亞裔的攻擊事件持續上升。美國、加拿大等國的亞裔演員呼籲打擊疫情期間的種族主義攻擊。
  • 美國人認為味精不利於健康 美媒:種族主義讓味精被汙名化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儘管像哈羅德·麥吉這樣的食品科學家支持味精,而且美食作家紛紛讚美味精的神奇功效,但認為味精極其危險的看法依然存在。近日,將捍衛味精作為一種愛好的廚師戴維·張(音)在「推特」上發文說,要把味精加入爆米花。
  • 普林斯頓大學:因前總統威爾遜種族主義立場,移除其學院命名
    當地時間27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網站發布聲明,將把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的名字從公共政策學院和威爾遜學院(Wilson College)中除去,依據是威爾遜的種族主義立場。
  • 英國利物浦大學涉種族主義向中國學生道歉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 英媒稱,日前英國利物浦大學給國際留學生發出的禁止考試作弊的通知中特意用中文標出「舞弊」兩字,該做法被批種族主義後,校長親自道歉。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16日報導,事情緣自1月份英國學校考試季來臨前,英國利物浦大學下屬學生服務中心的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發布了一份網上通知,警告學生考試不得作弊,在通知之後還畫蛇添足地增加了引發爭議的下面一段話:「我們發現我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英文中的『cheating』一詞,因此我們就此提供其中文翻譯:舞弊」。
  • 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先有某美媒針對華為CEO任正非進行「蹩腳」的翻譯,隨後又有一家美媒,針對「香港國安法問題」胡言亂語。美媒想要針對我國的「香港問題」對我們進行抹黑,認為我國對待「香港問題」上「無視規則」。美媒「扭曲」翻譯,背後目的昭然若揭!
  • 英法拒移除涉種族主義人物雕像 稱不能歪曲歷史
    其後有示威者破壞被指涉及種族主義的歷史人物雕像。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及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6月14日表示反對移除雕像,稱不能歪曲歷史。詹森在《每日電訊報》撰文指:「如果我們開始清除紀錄及移除所有與我們心態不同的人之雕像,我們就會處於一個大謊言中,是在扭曲歷史。」
  • 美媒盤點歷史十大富女人 第一名竟然是她
    美媒盤點歷史十大富女人 第一名竟然是她 參考消息網   2016-02-09 01:54 [摘要]
  • 英國首相喊話川普反對種族主義 呼籲示威者保持社交距離
    原標題:英國也爆發示威,詹森喊話川普「種族主義沒出路」,呼籲示威者保持社交距離【環球網快訊】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引發的抗議示威,已蔓延至全球多個國家。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當地時間3日就此事發表講話,稱他向美國總統川普傳遞出一個信息,即「種族主義和種族主義暴力在英國社會沒有出路」。據英國《標準晚報》報導,詹森3日在唐寧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在會上被問及目前在倫敦也發的抗議示威,詹森說:「我們哀悼喬治·弗洛伊德,看看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我感到震驚和厭惡。」
  • 美警對黑人濫用暴力屢見不鮮 拜登承認系統性種族主義一直存在
    抗議者認為,美國黑奴的歷史與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密不可分。1619年,第一批有記錄的非洲黑人被運抵英國殖民者在北美的首個定居點詹姆斯敦,開啟了黑人在「新大陸」慘遭奴役的血淚史。美國1776年獨立時蓄奴是合法的,不少美國開國者是奴隸主。美國最早的憲法也默許了黑奴的存在。
  • 美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根深蒂固
    這一現象揭露了美國執法隊伍中存在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根深蒂固。正如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卡瑪拉·哈裡斯6日坦言,美國司法不公,對待黑人和對待白人「有兩套司法制度」。美國被稱「有兩套司法制度」  「我們的確有兩套司法制度。」哈裡斯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稱。  「多數關注事實、有理性的人會承認,就如何執行法律而言,存在種族差異。」
  • 呂文浩:潘光旦剝離優生學與種族主義的努力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在接受時常和種族主義糾纏不清的優生學時,表現出了明確的分辨意識,而且能夠結合中國的實際處境討論中國的種族問題。對於這個議題,英國漢學家馮客已經有了一些較為概括的論述,本文只是藉助於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優生學家潘光旦的思想歷程,對中國學者與種族主義的關係作一些分析。
  • 美國羅格斯大學抨擊英語語法是種族主義,英語書同文或將成為歷史
    該電子郵件除了提及「每天反思是否出現歧視黑人的種族主義行為的」教職員工必修課,以及提及有利於「有色人種」的新招聘標準外,還提到了另外一項內容,通常不太可能會與「系統種族主義」聯繫在一起的英語。美國羅格斯大學抨擊英語語法是種族主義,英語書同文或將成為歷史。
  • 美媒稱英國"全球棄民",德媒稱"歐洲病夫"
    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傳染性比新冠病毒高出70%。消息一出,電影《倫敦陷落》的場景近乎真實上演,超過40國禁止英國航班入境。儘管如此,這種變異病毒還是到達了美國,美媒見狀開始落井下石。
  • 美博物館將拆除羅斯福雕像:反種族主義,拆雕像有用嗎?
    以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為導火索,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迅速席捲歐美,一些歷史人物的雕像成為示威者的目標。據《衛報》6月21日報導,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移除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因為它將黑人和原住民刻畫為被徵服者和劣等種族。
  • 美國民調:多數非裔英國人認為保守黨存在「制度化種族主義」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據一項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非裔英國人認為執政黨保守黨存在「制度化種族主義」。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導,在其最近開展的一項調查中,58%的非裔英國人表示,他們認為首相詹森領導的保守黨存在「制度化種族主義」,而有39%的白人表示他們也這麼認為。 本月早些時候,詹森通過其發言人表示,他「不同意這是一個種族主義國家」,為此,有人指責他不了解英國種族主義的嚴重程度。
  • 美媒:美作家寫打油詩調侃中餐 被批種族歧視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導 美媒稱,作家加爾文·特裡林(Calvin Trillin)的一首詩作發表在4月4日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上,詩中以一個憤怒的美國美食愛好者的聲音,描述了目前中餐菜式的多種多樣。不過,有些讀者覺得這首詩難以消化。
  • 這位歷史上的英國首相怎麼了
    據英國媒體報導,溫斯頓·邱吉爾的照片神秘地從谷歌的英國首相名單上消失了。這家網際網路搜索巨頭周四早上道歉,並表示正在調查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有人發現,當在谷歌搜索中輸入「英國首相」(British prime ministers)時,溫斯頓·邱吉爾的頭像就會出現在黑盒子裡。其他上榜的英國首相——從鮑裡斯·詹森到安德魯·博納·勞的照片看起來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