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內最大問答社區知乎剛剛過完十歲的生日,在這十年間,其已經積累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並且用戶規模更是突破了2億。就在知乎用一支以《向上的答案》為名的短片回首過去之時,它似乎也在向著新的方向狂飆。
近日據「BT財經」爆料稱,知乎方面或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目前已確定三家承銷投行分別為高盛、摩根史坦利和瑞信,上市地點可能在港股或美股,但此消息還尚待官方的確認。
通常來說,上市是一家企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裡程碑,是創業歷程的終點,同時也是嶄新未來的起點。如果算上去年夏天完成的4.5億美元F輪融資,知乎目前已經進行了總計約9.3億美元的融資。儘管創立十年才上市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並不算快,但知乎突然間曝出這一消息還是讓外界錯愕,因為但凡能上市的企業通常都可以向資本市場講述一個邏輯自洽的故事,有一個看起來能跑通的商業模式,但知乎的商業模型是什麼,要向投資者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在許多人都說不清的情況下,或許知乎自己也沒底。
但即便如此,必須要承認的是,當下確實是知乎最合適的上市窗口期,但這與知乎本身無關,而是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其有了一絲「渾水摸魚」的機會。在COVID-19流行導致了全球經濟遭受嚴峻挑戰的情況下,美國已經開啟無限量QE(量化寬鬆政策),而在向市場注入了巨量流動性後,美股在3月熔斷後一路走高,甚至特斯拉的市值都已經超越了傳統車企的總和。
在最近舉行的美聯儲公布本年度最後一次利率的決議上,其宣布繼續保持近零利率。而根據IPO數據研究機構Dealogic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美股已有430宗IPO交易,為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募資規模已超過16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在這樣IPO井噴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看到Airbnb在巨虧疊加疫情影響前景不明的雙重不利因素影響下,上市後居然出現了股暴漲的現象。
更何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日前宣布,對於紐交所允許企業在該交易所直接上市的計劃予以批准,這也就意味著直接上市將成為企業替代首次公開募股(IPO)的選擇。而換句話來說,在目前市場較為狂熱的情況下,美國監管機構還相當於降低了企業上市的難度,這時候知乎即便頂著商業模式不清晰的「DEBUFF」,上市難度明顯也降低了不少。
事實上在外界看來,知乎現在想要上市或許不難,但難的是上市後如何站穩腳跟。知乎目前的兩大核心問題,用「我是誰」,以及「要去往何方」來形容或許是再恰當不過。縱觀知乎這十年的歷程,2015年應該說是一個相當關鍵的年份,也成為了前5年和後5年的分水嶺,而在這前後,其幾乎展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版本」。以邀請制為核心的早期,知乎是一個具有濃厚的學術與專業氛圍的垂直社區,很有一種早期的BBS風味。
彼時,匯聚了大批真正有專業度和影響力專業人士的知乎,也奠定了這個社區的基礎,用「理客中」來形容當時的知乎可以說是恰如其分。彼時,知乎幾乎隨處可見不同觀點碰撞的知識火花,就與其在大洋彼岸的前輩Quora一樣,都是一個克制而理性的知識分享社區。
但問題是不迎合大眾也就意味著不能掙錢,曾經多少輝煌的BBS退出歷史舞臺,通常都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盈利之路,而不盈利也就意味著沒有未來。在2015年,知乎在商業化上的腳步陡然加快,繼開放官方認證的企業藍V帳號的同時,用戶數量也如滾雪球般飛速上漲。
早期,知乎是以知識分享討論為核心的社交網絡,並且高門檻也造就了高質量的內容,而如今伴隨著用戶基數的擴大,用戶結構幾乎不可避免的接近網民整體文化結構。換句話說,之所以許多老用戶感覺「知乎變了」,是因為用戶規模的增長導致社區很難再保持純潔性,或者說曾經的核心價值——理性而專業的氛圍,在被不斷稀釋,畢竟知識分享社區自然是嚴肅而理性的,但大眾的訴求則必然是泛娛樂化的。這就導致了知乎甚至已經被許多業內人士稱為「下一個微博」,如今再看看知乎的熱榜,再對比一下微博的熱搜榜單,大家也不難發現知乎確實已經越來越「社會」了。
如果說在迎合時代潮流的同時保留自身特色,是知乎的戰略性課題,那麼如何盈利則顯然是其當之急。作為以知識分享著稱的問答社區,知識付費原本是最好的變現方式,但知乎在嘗試了電子出版物、知乎Live,以及值乎等產品後,卻遺憾的發現知識付費本身就如同空中樓閣。因此這也使得如今的知乎,早已不再是那個知識分享平臺,而是一個既有帶貨、直播、廣告、又有會員,甚至還有網文的混合體。
儘管現在看上去內容種類已經十分豐富,但問題是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樣樣都有的知乎也表現出了樣樣稀鬆的狀態。論帶貨,知乎的小藍星推薦榜比不上羅永浩、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論直播,知乎大V在調動用戶情緒上又怎麼比得上鬥魚、虎牙、YY、陌陌的主播;而論網文,「分享你剛編的故事」顯然很難撼動起點與晉江等傳統網文平臺的地位。
更為微妙的是,在知乎陷於尋找前路的困境之中時,挑戰者已經出現了。並且挑戰者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問答社區,畢竟知乎是WEB時代圖文社區最後的「絕響」,單從這一屬性出發,其已經做到了極致。不過「大人,時代變了」,移動網際網路早已帶來了內容介質的迭代,如今已經是視頻流媒體的時代,用戶對內容的消費習慣也已經發生改變,而視頻化的內容則更契合當下用戶的需求。
自2019年末開始,力求「知識視頻化」的B站已經在挖知乎的牆角,而大量知識類頭部UP主的崛起,例如半佛仙人就是在知乎打響名氣,卻在B站出圈的頭部創作者。而知乎在今年已經陡然加快了在視頻領域的投入,並通過類似「#知乎海鹽計劃#」,以及上線圖文直接轉視頻工具等一系列方式。試圖加快向這一領域進軍的步伐。
但至於說知乎未來是否能夠應對B站的挑戰,繼續鞏固自身在知識領域領頭羊的地位,則還有待時間來給出答案。並且在當下這個用戶注意力已經日益稀缺的時代,如何找到一條兼顧社區氛圍、內容質量,以及商業化的道路,也成為了擺在知乎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對於知乎來說,現在想上市或許不難,但難的將是如何才能講好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