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藥難?那是家長沒找到正確方法,不妨試試這3招

2020-09-05 凡凡媽咪寶典

導語:俗話說&34;,身為父母最頭疼的不是小朋友不聽話,也不是他們調皮搗蛋,而是娃生病了。且不說生命的時候小朋友身體不舒服,情緒不高漲,就單單是吃藥這件事情,就已經愁壞了各位寶媽。

偏偏現在的孩子機靈得不得了,同樣的招數第一次有效,第二次就已經沒了效果,於是每次餵藥之前,家長都要做好心理準備,還要開動小腦筋想盡辦法,最不濟的就是使用蠻力,而這也要消耗不少體力。

可能是因為空調溫度比較低,兒子很不幸被感冒病毒盯上。雖說情況並不嚴重,但是吃藥卻必不可少,這可愁壞了老母親。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果不其然,小朋友各種跑,各種躲,就是不願乖乖吃藥。於是婆婆決定硬喂,遭到了我的強烈反對。

萬萬沒想到,我進房間拿玩具的時間,婆婆竟真的抱著小朋友硬喂,婆婆一隻手抓住兒子,兩隻腳把他緊緊地固定,端著杯子就往嘴巴裡塞。果不其然,兒子被嗆到了,最後藥沒餵進去,連中午吃的飯都吐了出來。從那之後想讓兒子吃藥就更費勁了。

一定有家長會說:&34;。還有的家長會想出&34;,但是真的有效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錯誤的餵藥方式有哪些:

第一種:強制餵藥。

婆婆這樣的做法肯定是大多數父母的選擇,雖然孩子真的把藥喝到肚子裡了,但結果卻是衣服喝得比孩子還多。而且餵藥時,不少家長捏著孩子的鼻子,小朋友邊哭邊呼吸,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窒息。

除此之外,強制餵藥會對小朋友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傷害。吃藥其實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孩子懼怕的並不是吃藥本身,而是吃藥時家長的反應,所以請停止強制餵藥。

第二種:把藥藏進食物中。

前段時間網上不少寶媽都在曬自己花式餵藥的視頻,其中有一個寶媽把藥弄碎灑在食物中。這樣小朋友既不會察覺,還能乖乖吃藥,引起了不少寶媽的稱讚。但是很多寶媽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方式並不科學。首先,藥物混在食物中很難發揮出它的真正藥效;其次,有些藥物是不能碾碎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能夠分辨。

第三種:用飲料送服。

不得不說,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抵抗飲料的誘惑,家長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會將藥物混合在飲料中,讓寶寶喝下去,殊不知這樣做完全是錯誤的。飲料和藥物混合在一起會出現酸鹼反應,從而使藥物無法吸收,嚴重的話出現不良反應,造成死亡。

既然以上的方法不能用,那麼應該如何餵藥呢?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

首先,家長的態度。

其實,孩子不願吃藥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家長,每次餵藥之前家長就會不自覺地表現出緊張。生怕小朋友不配合,不乖乖喝藥,以至於孩子對吃藥這件事情產生恐懼。所以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要把餵藥當成難以完成的任務,這樣小朋友就會覺得吃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從而不再產生抗拒心理。

其次,明確的告知。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用哄騙的方式要求孩子吃藥:&34;&34;當孩子完全相信你的時候卻發現並不是好吃的,甚至還有一點難吃,這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抗拒,下一次再用這種方式的時候他們可能不會這麼輕易上當了。

家長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34;讓他們知道只有乖乖吃藥,才能治好生病。

最後,適當地鼓勵。

孩子都是&34;,家長會發現,就算是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只要家長一遍遍地鼓勵,他們也會願意嘗試一次。這就說明,鼓勵是促使孩子進步最好的武器。既然這樣,家長完全可以在寶貝吃藥前後大聲的鼓勵他們。

比如:&34;吃完之後也不能忘記鼓勵哦:&34;這樣孩子就會不怕吃藥,下一次也能夠乖乖吃藥哦。

寄語:雖說每一位家長都不希望小朋友生病,但是這種事情並不是絕對的,並且適當的生病還能增強孩子的抵抗能力。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和孩子讀一讀關於生病的繪本,讓他們知道吃藥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可以和孩子玩一些關於醫生的角色扮演,幫助他們理解生病。其實在對待孩子這件事情上,沒有哪一個問題是簡單的,也沒有哪一個問題是困難的,最重要的是家長能不能找到正確並且適合孩子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欺負人?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防止寶寶變成小惡魔
    孩子喜歡欺負人?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防止寶寶變成小惡魔家長們通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但有被欺負的就有欺負人的。其實那些孩子老是惹事的家長也很心累。孩子一天到晚在外面惹是生非,每天擔驚受怕,害怕被老師叫去談話,害怕孩子家長找上門來,更害怕孩子發生危險。
  • 孩子不願吃藥?那是你還沒找到技巧!
    孩子不願吃藥?那是你還沒找到技巧! 最近的氣溫忽高忽低,小孩子很容易生病。生病了就得吃藥,但是給孩子餵藥真的是個大難題!就算父母勉強餵進去,熊孩子也會吐出來。其實,寶寶並不是不肯吃藥,只是父母太過著急沒有用對方法。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篇攻略: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求助,自己的寶寶2歲了,脾氣開始變得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視頻中寶寶坐在地上大哭,雖然不會表達,但是可以從小傢伙邊哭邊揮動的胳膊看出他的憤怒。隔著屏幕我就感受到同事的頭大。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讓娃主動刷牙沒煩惱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讓娃主動刷牙沒煩惱有時候給寶寶刷牙真的是一件考驗耐心的事,寶寶一刷牙就哭鬧躲閃像是要對他們做了不得的事情。家長們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那麼牴觸刷牙,但是由於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又不能縱容孩子。面對孩子的拒絕哭鬧,真是愁壞了眾多家長。
  • 孩子抗拒吃藥,吃藥哭鬧,家長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
    孩子們總是天生害怕打針和吃藥,雖然這些只是暫時的,但在孩子們看來,這只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當孩子們感到恐懼時,他們會盡力抵抗。吃藥和打針的能力是讓孩子迅速康復的一種方法,如果因為抵抗而妥協,不吃藥不打針,肯定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傷害。那麼,當孩子需要吃藥時,父母該如何應對哭鬧呢?
  •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孩子欺負人怎麼辦?學會這三點,養育出聽話的好寶寶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因為經常照顧孩子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慢慢的長大成人,但是情緒也會變得陰晴不定,父母開始不了解孩子,孩子的心思父母很難猜,寶寶會變得比較任性,愛發脾氣,經常欺負別人,很多新手寶媽都不知道如何是好。遇到這種事,父母不要著急,要好好教育引導孩子,不能不當回事,而做好「情緒管控」是關鍵!
  • 寶寶怕吃藥?難住家長,教你三招,趕緊試試
    前幾天溫差比較大,姐姐沒給侄子蓋好被子,這不感冒了,關鍵問題是還不肯吃藥,一吃就哭。姐姐說:哭吧,等他哭的時候嘴巴就張開了,張開就可以餵了。可每當侄子張開嘴巴,姐姐餵藥的時候,都會嗆著,而且吃完藥後總是咳嗽,後來我查了很多資料,不停的給他試新的方法,終於搞定的,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 孩子不願交朋友?可能正處於「陌生敏感期」,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但現在社會壓力比較大,父母們在很多時候都會疏於對孩子的關心與陪伴,沒能及時地用正確的態度去對面正處於&34;的孩子,而父母的不作為,對孩子將會造十分不好的負面影響。影響一:孩子拒絕與父母交流父母陪伴時間少的孩子一般都不會主動跟家長吐露心聲,家長不要以為這是孩子想要獨立的想法,他只是把小心思都憋在心裡,父母根本感受不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溫·卡維林說過:「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
  • 孩子不願吃藥?那是因為你還沒找到技巧
    生病了就得吃藥,但是給孩子餵藥真的是個大難題!就算父母勉強餵進去,熊孩子也會吐出來。其實,寶寶並不是不肯吃藥,只是父母太過著急沒有用對方法。這幾招能讓寶寶順利吃藥家長還可以選擇用餵藥奶嘴餵寶寶喝藥。將藥片碾碎兌水家長可以將藥片碾碎,加入少量的水讓寶寶喝,如果是藥囊,可以掰開外殼,將藥粉兌水給孩子喝,之後還可以準備些糖果,幫助孩子趕走嘴巴裡的苦澀。
  •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有粉絲私信小編,她和孩子因為一點矛盾已經半個月沒說話了。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難免會有分歧,有了分歧處理不好便成了矛盾。父母和孩子又能有什麼深仇大恨呢?無非是看誰先給對方臺階下。
  • 孩子不願寫作業,反覆催促沒效果,家長不妨試試這3方法
    沒辦法,只能看著小侄子完成作業。這幾天家中的氛圍明顯變得沉重很多。一直以來,家長都希望小朋友能夠自覺,聽話地完成作業,但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從不會自覺。一旦孩子出現了這樣的心理,他們就會故意不寫作業,明明自己十分鐘完成的任務,硬生生拖到半小時還沒有寫完,這時候家長就要考慮改變自己的態度,正確地引導孩子高效地完成作業。
  •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父母之所以擔心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就是害怕孩子被欺負,但是孩子終會長大,會獨立面對父母保護以外的天地。有時候家長會怪自己地位不高,成不了孩子的靠山,所以孩子總被欺負。但其實與這關係並不大,還是看孩子自身的性格。
  • 寶寶哭鬧不吃藥怎麼辦?寶媽可以試試這幾招,真的很管用
    孩子哭的滿頭大汗,家長被磨的焦頭爛額,可是寶寶生病了,不吃藥身體又怎麼會好呢?其實給孩子餵藥也是有科學方法的,用對了方法寶寶就不會再哭鬧,不肯吃藥了。寶媽們可以試試這幾招,真的很管用。1、寶寶不吃藥時,家長不要硬灌寶寶生病了卻無論如何不肯吃藥,家長怎麼哄都不管用,有些家長會直接給寶寶灌進去,這樣做其實是很危險的。
  • 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家長試試這3招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襁褓中的嬰兒會用啼哭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長大後的孩子,同樣會用情緒說明自己的心理感受。當孩子肆無忌憚的發脾氣時,家長們該注意了,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很有必要,這些方面父母不能不知道。
  • 網紅餵藥招數你信了,孩子就慘了,這3招才是吃藥的正確打開方式
    好不容易大嫂找到了小侄子,並一邊安慰說吃完藥,就不難受了,乖寶寶,一邊想要餵藥給他吃,只見他突然跑起來,跟大嫂玩起了警察抓小偷。大嫂直言,餵個藥可是太難了。後來大嫂在網上搜到了很多關於餵藥的所謂「靠譜招數」,大嫂看著視頻裡的那些招數都看著挺管用的,就打算用來試試。於是大嫂第二天在果子裡面混入了藥,讓孩子一邊喝藥一邊喝果汁。藥是順利吃下去了,可小侄子感冒卻遲遲不好,差點兒變成重感冒。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學做娃的好老師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學做娃的好老師一直在強調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優秀的父母很難養出差孩子。所以家長在想指責孩子時先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做一個好的榜樣。演員孫儷大家並不陌生,和鄧超一起育有等等小花兩個孩子。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天性,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不妨試試3招
    很多人都答16次,這的確是正確答案。培養孩子專注力,家長不妨試試3招1.不打擾孩子家長要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管住」自己的手,不要總是想著幫孩子,要習慣讓孩子自己完成。分心是孩子的天性,但孩子的天性也是愛玩,家長不妨把兩者結合,能夠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市面上的一些培養專注力的書籍,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這套英國引進的《兒童專注力腦力訓練書》對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就很有幫助。
  • 別再吃藥「飲鴆止渴」,不妨試試這三招
    男性疾病一直無數男人心中的痛,不僅丟面子,而且還不好意思對外開口,很多人因此都藏在心底,一個人默默忍受,甚至有些人為了逞一時之能,靠不斷吃藥來撐著。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長期吃藥對身體的損傷還是存在的,雖然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但是日積月累,身體遲早會表現出來。
  • 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家長不妨試試3招
    哈佛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專注力需從小培養,家長不妨試試3招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我們會發現,即使再怎麼愛玩的孩子,也不會只玩一個玩具,幾乎每次都是玩玩這個再玩玩那個,很少會專心致志的只玩一個玩具,這就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的問題
  • 孩子認識形狀難?可能是家長方法不對!試試這3個方法!
    但是,我們發現在教孩子認識形狀這件事上,不少家長的做法是:拿著各種形狀的七巧板,積木片,或者相關繪本,給孩子展示,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形狀;或者通過填充畫圖的方式,讓孩子用顏料,在繪本上塗畫,認識形狀……這樣做的結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