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家長試試這3招

2020-12-22 朗朗媽媽課堂

文 | 朗朗媽媽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襁褓中的嬰兒會用啼哭的聲音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長大後的孩子,同樣會用情緒說明自己的心理感受。當孩子肆無忌憚的發脾氣時,家長們該注意了,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很有必要,這些方面父母不能不知道。

朋友點點的孩子,總是在出門的時候胡鬧,別人家的孩子去到了商場都是快樂的玩耍,但是點點的孩子不一樣,他總是喜歡纏在爸爸媽媽身邊,稍有她不滿意的地方就撅嘴巴,表示自己要生氣了,不開心了。

在家裡的時候因為大家的寵愛,對於脾氣的控制一點兒也不注意,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鬧,使得朋友夫妻倆經常為此吵架。

為什麼孩子的情緒像洪水猛獸一般,擋都擋不住?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很重要。

一、教會孩子表達情緒很重要

1、共情的開始

如果孩子只知道一味的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反應,比如媽媽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他很生氣,一直在摔東西,「摔東西」就是其心理感受的反饋。

孩子一直在做結果性動作,卻沒有說明原因,那麼家長包括父母很難了解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所以引導孩子「表達」情緒,意在讓孩子用語言化的表述,增加理解,做到共情。

2、心理髮洩的出口

表達情緒的方式千千萬,但是我們不能讓孩子沉浸在某一種情緒裡,這樣對孩子來說,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

此時,孩子會認為自己沒有人理解,所以性格的成長就會被影響,比如孩子會變得心理脆弱、敏感。

因而情緒的表達可以幫助孩子宣洩心理壓力和情緒。

3、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來往

沒有人會喜歡並接受特別情緒化的人,在孩子們的世界裡,他們同樣喜歡那種性格溫和一些,至少不能無理取鬧,不遵守規則的小朋友。

而不懂得情緒表達,又非常喜歡發洩情緒的孩子,就很容易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認知,進而影響人際交往,此時正確的情緒表達變得很重要。

二、教會孩子處理情緒的三個步驟

1、識別情緒

教孩子處理情緒,對情緒的認識少不了,它讓孩子知道「自己怎麼了」。

「情緒粒度」這一概念告訴我們,幼兒需要對自身情緒有良好的認知,認知的存在能夠幫助孩子提升對情緒管理方面的能力。

「情緒粒度」指的是個體辯識情緒的能力,比如是否能夠用準時的詞彙說明自己的情緒;是否知道自身當下的情緒屬於哪種類型。

所以情緒粒度的學習與應用,有助於孩子識別情緒、處理情緒。

像學習豐富的情緒類詞彙、了解感知體系等,都可以幫助家長讓孩子了解什麼是情緒,有效識別情緒。

2、分析情緒

知道了自身的情緒類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便是分析情緒。

也就是說,在了解了情緒之後,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情緒產生呢

所以,分析這一步驟就是在引導孩子與自己對話,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是要實行起來卻非常困難,在這個過程裡,家長不妨以「訪談者」的身份,一步步引導孩子思考。

比如孩子摔壞了自己最喜歡的杯子,這個時候他非常的暴躁,覺得生氣,在家長看來,他可能是因為杯子壞了生氣,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導致了不好的結局而生氣。

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但是如果家長問出來,和孩子交流,便能得到真實的答案。找到了真實的原因,孩子的情緒解決也就有了機會。

3、表達情緒

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說出自己心理的感受呢?這個問題一定是最困擾大家的難題。

的確,情緒的表達既重要又複雜,其難度使得很多人望而卻步,乾脆就放縱了情緒這把刀,任它傷害自己與身邊的人。

對此,家長們可以試試「遊戲識別法」

讓孩子在顏色豐富的面板上勾畫出自己現在想要選擇的顏色類型,家長可以從中了解,他是無助還是憤怒還是悲傷。

又或者是利用手機上的各種表情,和他玩「選表情,猜詞語」遊戲。

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緒,通過遊戲表達情緒。

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這些方法家長不妨嘗試嘗試。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朗朗媽媽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想教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家長可以從這3方面出發,效果驚喜
    文 | 小鴻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都有情緒,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正確表達並運用情緒。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情緒,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才能夠成為情緒的主人。
  • 想教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家長可以從這3方面出發,效果驚喜
    文 | 小鴻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都有情緒,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正確表達並運用情緒。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情緒,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才能夠成為情緒的主人。
  •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孩子欺負人怎麼辦?學會這三點,養育出聽話的好寶寶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因為經常照顧孩子的家長會發現,寶寶慢慢的長大成人,但是情緒也會變得陰晴不定,父母開始不了解孩子,孩子的心思父母很難猜,寶寶會變得比較任性,愛發脾氣,經常欺負別人,很多新手寶媽都不知道如何是好。遇到這種事,父母不要著急,要好好教育引導孩子,不能不當回事,而做好「情緒管控」是關鍵!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
    家長不妨試試&34;,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的情緒脾氣越來越大,有時候一點小事情嚎啕大哭,我們父母看見都會勸說對孩子說:不要再哭了,可惜孩子根本就不聽,反而有時候哭的更厲害。家長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孩子的情緒,家長是沒有走進孩子的每位孩子的內心和大人世界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小編就跟各位家長分享一下用3個辦法來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求助,自己的寶寶2歲了,脾氣開始變得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視頻中寶寶坐在地上大哭,雖然不會表達,但是可以從小傢伙邊哭邊揮動的胳膊看出他的憤怒。隔著屏幕我就感受到同事的頭大。
  • 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家長如何引導?這3招很管用
    孩子的負面情緒,有時候確實能夠引起家庭的矛盾和不和諧,這不僅是關係到孩子叛逆期的問題,同時也是原生家庭和親子關係的綜合影響。每個孩子,他們對待不同的事情,都會產生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進而情緒不同。有的家長,則會和孩子進行冷戰,看到孩子不高興,就讓孩子自己待一會,也不去關注和溝通,反而想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自己進行排解,進而消氣;同樣,這也是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他們的情緒會在心裏面進行積壓,沒有得到家長的幫助和引導,最後性格和心態會發生不好的變化。那麼,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呢?
  • 引導孩子正確的情緒發洩方式很重要!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每個人都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好的情緒需要表達,不好的更是要發洩出來,長久的負面情緒積壓會給孩子的發展帶來不可想像的阻礙。So,今天優兒學堂的專家就教您幾招,讓您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情緒發洩,讓孩子成為正能量滿滿的小太陽!
  • 孩子變得"臭美"影響學習?家長注意這3點,給娃正確的引導
    孩子變得&34;影響學習?家長注意這3點,給娃正確的引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家長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注意起來自己的外表,會花費時間打扮自己。家長不免擔心孩子會早戀啊會耽誤學習啊,別再被這種思想禁錮了!孩子這是進入&34;了。
  • 孩子情緒總失控,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比你天天說教更管用
    這是一種很難把控的情緒,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的「得失心」。「得失心」太重的孩子心機深沉,長大後難以敞開心扉,不利於健康成長。可以學學這3招1.家長首先要認同孩子情緒存在的合理性,平等地與孩子溝通孩子和家長一樣都是人,都有發洩壓力的權利。孩子因為缺乏為人處世的知識,對情緒的處理和成人相比較為極端,但不意味著是錯的。孩子出現方面情緒是合理的,家長首先要認同孩子發脾氣,哭鬧等行為是正常的,且一定有原因。
  • 孩子情緒總失控,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比你天天說教更管用
    這是一種很難把控的情緒,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的「得失心」。「得失心」太重的孩子心機深沉,長大後難以敞開心扉,不利於健康成長。2.喜歡和周圍的人攀比,不如別人時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緒好與人攀比的心態不僅會發生在孩子的身上,還會出現在很多大人身上,這種情緒需要家長及時引導。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有些家長會感覺煩躁和生氣,也不會蹲下來耐心的去勸導孩子,了解孩子哭鬧的原因。只會怒氣的大聲呵斥,煩死了,別哭了!再哭我就要揍你了!家長的這種簡單粗暴,明顯帶脅迫的語言,雖然當時制止了孩子的壞脾氣!但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實每個人遇到不開心的事都會鬧情緒,成人心裡承受能力強,遇到煩心事也想找個機會發洩。更不用說是孩子了!
  •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情緒失控成常態,為了孩子,家長要學會這3招
    旁邊的媽媽看上去非常不滿,動作激烈,仿佛在和孩子發脾氣。孩子爸爸看不下去,上前進行勸阻,替換下了媽媽。可是沒過幾分鐘,寶爸也變得暴躁了起來,甚至差一點動手打罵孩子。這條小視頻上傳到社交網絡後,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太真實了,這就是我家的場景」、「和我家每天晚上的情形一模一樣」。
  • 孩子不知哪錯了,惹母親生氣離家出走,情緒控制是家長必修課
    自己也會去看育兒的書籍、聽專家的講座,可發現自己的教育是那麼的失敗,原來孩子身上的毛病,全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挫敗感油然而生。當一個人變得焦慮時,就算是正確的教育式也不會很好地實施,情緒更不能被控制,發脾氣變成了一種宣洩。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這樣去引導,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也許很多人認為孩子的世界非常簡單開心,就應該哈哈大笑,不開心也可以哇哇大哭,不會像大人一樣去控制自己的感情,正是因為家長這樣想,所以孩子才會隨意的去宣洩自己的情緒,不知道如何去控制,更不知道如何去表達。
  • 孩子老是愛抱怨,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很多家長都感受過孩子愛抱怨的苦楚,甚至對於這些抱怨,有時也有著相當的抱怨。我們常常在孩子抱怨時跟他講道理,卻慘遭碰壁。其實「抱怨」是情緒表達的一種,就需要從情緒著手。抱怨不像生氣、開心、難過那麼容易辨別,而是經過很多層情緒的包裝,可能內裹著不同的情緒,包括生氣、挫折、傷心、焦慮等等。因此要回應「抱怨」並不簡單,加上我們對「抱怨」的某些情感與認知,都會影響我們如何回應孩子的抱怨。
  • 陪伴,我們在一起丨人生必修課: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有對錯嗎?青春期孩子有哪些情緒特點?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三招教你引導孩子合理表達情緒蘭海:第一、父母的示範是最好的教材。當你有情緒,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都表達出來。而且要學會用等號說話,把行為和你的情緒聯繫在一起。快樂的時候和家人分享,生氣的時候用語言表達出來並用積極的方法釋放情緒。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東西,都是在做自己,也是在教孩子。
  • 孩子脾氣大情緒化,父母要做好這三點,正確引導孩子學會情緒表達
    很多父母反應說孩子的脾氣很暴躁,稍微不順心就哭鬧不止,這讓做父母的很頭疼,其實孩子脾氣大情緒化的原因,往往是源自父母以及孩子生活的家庭氛圍,父母做好這3點,了解孩子情緒的原因,教會孩子正確的去表達情緒。
  • 孩子一哭,家長就火冒三丈?想要平復孩子的情緒,家長試試這3招
    有一期節目就是姜gary帶著小好在家裡拆箱玩遊戲,小好才兩歲多,但是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同齡孩子要高很多,並且很多行為都是超乎了我們常人的想像。 不過這個爸爸在家帶娃總是喜歡「捉弄」孩子,拆箱的玩具就是一個「整人」玩具,別說孩子害怕了大人被整到都會害怕。
  • 正確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記住以下3點,孩子自然變晴天
    孩子由於年齡小,如果情緒化會全部寫在臉上,家長遇到孩子的負面情緒假如引導不當會讓孩子產生不好的想法和壞的影響。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疏導孩子的這類情緒呢,要想正確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記住以下3點,孩子自然變晴天,還能間接教育孩子情緒管理,提高孩子情商,家長看到記得收藏分享呦!1、 讓孩子不要窩裡橫。每個人可能都有"窩裡橫"的毛病,試著不要把壓力帶回家,跟家人好溝通,互相都做到都不把外面的情緒帶回家,給孩子樹立爭取的榜樣。
  • 做好情感引導五部曲,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情感引導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 讓孩子知道如何辨認情感並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的辦法。 孩子哭鬧、吵嚷、冷暴力對待你,最主要的原因 是他從小沒有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會。 情感引導是在孩子表現出情緒的時候準確地教會他這種情緒叫作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