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總失控,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比你天天說教更管用

2020-12-25 倩倩育兒日記

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情緒是每個人打開情感閘門的鑰匙,作為生活在社會裡有血有肉的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在生活的泥潭裡摸爬滾打後終於學會了情緒管理,為了不讓孩子走我們的走過的老路,吃我們吃過的虧,就要從小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就像一個不定時的晴雨表,他的情緒時好時壞,讓家長們操碎了心。有的孩子膽小愛哭,有的孩子亂發脾氣,哇哇大叫,他們情緒失控的時候家長也很無奈和崩潰,要麼笑臉哄著,要麼批評、威脅、嚇唬,什麼辦法都用上了。但這些辦法往往效果不佳,反而容易讓孩子的情緒更加激動。家長們急需找到一個解決孩子情緒失控的辦法,幫助孩子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下3個基本表現

1.孩子性格比較情緒化,易受外界影響

一些孩子對於外界的表揚和批評過於在意,會把自己做事情的目標定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一旦外界出現了一些不讓自己滿意的事情就會陷入打擊自己,自我懷疑的怪圈。這是一種很難把控的情緒,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的「得失心」。「得失心」太重的孩子心機深沉,長大後難以敞開心扉,不利於健康成長。

2.喜歡和周圍的人攀比,不如別人時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緒

好與人攀比的心態不僅會發生在孩子的身上,還會出現在很多大人身上,這種情緒需要家長及時引導。因為喜歡攀比的人的幸福感來源於他人比自己差,但人外有人,一個人終其一生都會遇到比自己優秀很多的人,一個人要是從小習慣了去比較,那他的一生很難獲得幸福。這樣的孩子一旦走進牛角尖裡,就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緒,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3.喜歡逃避困難

有的孩子遇到困難的第一反應是逃避,而不是去解決問題。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心理素質差,不願意去面對。困難不去面對就會越堆越多,「今日事,今日畢」的觀念沒有紮根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把逃避當作減壓的方式無異於「掩耳盜鈴」,家長要教給孩子管理這種情緒的辦法,不能任由它發展蔓延。

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呢?可以學學這3招

1.家長首先要認同孩子情緒存在的合理性,平等地與孩子溝通

孩子和家長一樣都是人,都有發洩壓力的權利。孩子因為缺乏為人處世的知識,對情緒的處理和成人相比較為極端,但不意味著是錯的。孩子出現方面情緒是合理的,家長首先要認同孩子發脾氣,哭鬧等行為是正常的,且一定有原因。幫助孩子找到問題的源頭,再想辦法去和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家長應該做的事情。

2.在孩子情緒失控的當下,迅速對孩子表示理解,再進行「冷處理」

家長們遇到孩子情緒失控,特別是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時,往往想著快點息事寧人,不想打擾周圍人。這種為大家考慮的心情是非常好的,但不能什麼要求都順著孩子,導致孩子可能會投機取巧地認為在人多的地方哭鬧,父母就會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建議,家長要首先迅速地對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再安撫孩子的情緒讓他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對策,將問題從大化小,進行「冷處理」。

3.幫助孩子找到緩解情緒的方法

往往情緒爆發與壓力掛鈎,對孩子來說情緒管理不當的原因是他的周圍出現了他解決不了的事件,這個事件會引發他的不滿、恐懼和擔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反思一下現狀,讓孩子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事,而哪些事情是孩子不喜歡但需要努力去做的。比方說,孩子喜歡看動畫片,不喜歡看書,爸媽可以告訴孩子看10頁書之後就能看一集動畫片,但如果孩子哭鬧,就只能看20頁書再看動畫片。

情緒管理能力對人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幫助孩子提高情商,修煉自律、自信和頑強的性格。3-6歲是家長們教育自己的孩子管理自己情緒,養成良好習慣和引導性格完善的關鍵時期。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就等於學會理解和傾聽。家長要積極摸索,幫孩子發現更棒的自己。

情緒管理圖書《發現最棒的自己》全套共8冊,8大教育主題,日韓小清新風格,幫助孩子喚醒勇氣、樹立自信、學會堅持。在孩子3-6 歲這個時期,家長要積極引導、努力發現孩子擅長的能力。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我們要幫孩子樹立強大的自信心,做好情緒管理,發現自己的長處。繪本有牢固膠裝,整齊模切;印刷清晰、顏色鮮豔;厚實紙張、舒適耐翻多重優點,值得爸爸媽媽去購買。

孩子情緒失控不用怕,只要家長認真觀察,耐心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也要教育孩子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讓孩子養成觀察他人情緒的習慣,加強洞察力。推己及人,家長也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當成情緒的垃圾桶。家長和孩子相互鼓勵,相互理解,共同學習做一個優秀的情緒管理者。

相關焦點

  • 孩子情緒總失控,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比你天天說教更管用
    情緒是每個人打開情感閘門的鑰匙,作為生活在社會裡有血有肉的人,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在生活的泥潭裡摸爬滾打後終於學會了情緒管理,為了不讓孩子走我們的走過的老路,吃我們吃過的虧,就要從小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
    家長不妨試試&34;,做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大部分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的情緒脾氣越來越大,有時候一點小事情嚎啕大哭,我們父母看見都會勸說對孩子說:不要再哭了,可惜孩子根本就不聽,反而有時候哭的更厲害。家長不知道該怎麼管理孩子的情緒,家長是沒有走進孩子的每位孩子的內心和大人世界是不一樣的,接下來小編就跟各位家長分享一下用3個辦法來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 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
    孩子欺負人怎麼辦?學會這三點,養育出聽話的好寶寶孩子脾氣大欺負人咋辦?「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孩子小的時候,或許讓家長頭疼的不是孩子的分數,而是脾氣!「情緒管控」是關鍵,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1. 了解孩子:父母肯定知道孩子不會隨隨便便欺負人,如果他欺負人了,一定要先搞清楚為什麼,這就需要父母多陪伴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毛病,這些不好的習慣來自哪裡,及時引導孩子改正。2.
  •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不妨試試這3招,比「打罵教育」更管用
    面對孩子的&34;,學會這3招,比打罵更管用孩子的&34;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又生氣又無奈。很多家長對孩子又打又罵,可是孩子的叛逆越來越嚴重了。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期,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出現叛逆,很可能跟家長和外界環境因素有關,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產生叛逆的原因。
  • 3招讓孩子不再叛逆難管教,家長不妨嘗試,幫娃學會管控情緒
    孩子叛逆,難以控制?家長不妨試試這三個動作,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孩子的叛逆是所有家長最害怕和最頭疼,因此,個家庭處於火藥的硝煙中,他們每天都在擔心孩子的安全,我們曾經也是孩子,我們知道孩子們的反叛一定有原因,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們自己也在受苦。作為家長,孩子有叛逆傾向後,不僅要及時疏導,還要教會他們今後如何管理情緒。具體有哪些提示?
  • 孩子總情緒敏感,容易失控怎麼辦?父母的重視,能讓孩子更積極
    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常讓家長非常煩惱,因為有些孩子情緒波動過大,總有情緒敏感容易失控的問題。而這樣動不動就撒脾氣或者哭鬧,也讓家長不知道是打還是教育,因此,在孩子這個情緒敏感的多發期,不少家長都在論壇上討論。
  • 孩子喜歡欺負人?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防止寶寶變成小惡魔
    孩子喜歡欺負人?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防止寶寶變成小惡魔家長們通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但有被欺負的就有欺負人的。其實那些孩子老是惹事的家長也很心累。孩子一天到晚在外面惹是生非,每天擔驚受怕,害怕被老師叫去談話,害怕孩子家長找上門來,更害怕孩子發生危險。
  • 吼完孩子就後悔?腦科學教你如何走出"情緒失控"的怪圈
    跟閨蜜聊起這件事兒,她說自己也經常會這樣,吼完孩子就後悔,但下次還是一樣。說是不吼不叫,真的很難做到。那麼今天,我們就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看:身為父母,該如何學習控制情緒。在父母情緒失控的瞬間,無論孩子是逃避或者哭泣,其實都在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就會對大腦造成影響。
  •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父母之所以擔心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就是害怕孩子被欺負,但是孩子終會長大,會獨立面對父母保護以外的天地。有時候家長會怪自己地位不高,成不了孩子的靠山,所以孩子總被欺負。但其實與這關係並不大,還是看孩子自身的性格。
  • 孩子情緒失控,做出過激行為?家長這樣做比打罵更管用
    、大喊大叫、甚至在難過的時候出現自傷或攻擊行為,這些情緒失控的問題一直苦惱著我們家長。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有哪些方法可以孩子緩解呢?,這個行為無法表達你想說的意思。當孩子生氣動手打人時×「你再打人試試!」√「你生氣、你憤怒都是很正常,但是打人就不對了。」我們要明確一點:情緒是沒有錯的,錯的是表達方式。打人、踢人這種傷害他人、傷害自己都是不被允許的,拿別的東西出氣更不是解決憤怒最好的方式。
  •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情緒失控成常態,為了孩子,家長要學會這3招
    提起輔導孩子作業,想必每一位家長都有一肚子苦水想要說說。社會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問卷調查,在諸多家長覺得困難的教育內容當中,輔導作業名列第一。很多平時文靜優雅的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往往會情緒失控,給孩子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 孩子頂嘴時,家長不要先急著教訓他們,試試這3句話可能更管用
    其實在教育專家李玫瑾看來,孩子頂嘴的時候,家長不要先急著教訓,不妨試試對孩子說這3句話,可能比打罵來得更管用。一、直接問孩子是否生氣了?如果是的話,我們都冷靜下來說父母在養育小孩子的過程中,本身工作辛苦,還面臨著比較大的生活壓力。
  •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
    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求助,自己的寶寶2歲了,脾氣開始變得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視頻中寶寶坐在地上大哭,雖然不會表達,但是可以從小傢伙邊哭邊揮動的胳膊看出他的憤怒。隔著屏幕我就感受到同事的頭大。
  • 正面管教,不在孩子面前失控,試試這3招
    你曾經因為孩子而失控過嗎?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可以試試正面管教工具卡。當然,如果我們能找到避免失控的方式那就更好了。請把你的情緒告訴孩子,而不是對他們還擊或者責備。3.當你犯錯誤時,向孩子道歉。
  • 教育孩子總忍不住"大吼大叫"?教你3招控制情緒,讓管教變得更理性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如果不懂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對著孩子吼叫。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
  • 孩子情緒失控不是一天養成的,心理專家為你支招,試試這3種辦法
    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很容易變得肆無忌憚,最後因為情緒失控,釀成的悲劇不在少數,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別著急,心理專家為父母支招,可以試試這兩種辦法。,孩子一下子情緒失控,將家裡上萬元的電視砸了個粉碎,沒想到爸爸並沒有斥責女兒,反而說:「砸了就砸唄,再買一個就行了。」
  •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
    父母和孩子鬧矛盾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輕鬆化解親子矛盾有粉絲私信小編,她和孩子因為一點矛盾已經半個月沒說話了。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難免會有分歧,有了分歧處理不好便成了矛盾。父母和孩子又能有什麼深仇大恨呢?無非是看誰先給對方臺階下。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起打罵教育更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起打罵教育更管用其實,孩子的叛逆期從2歲就已經開始了,一共要面臨3個叛逆期。在孩子處於第一個叛逆期時,家長的管教方式就決定了孩子以後是否會加倍叛逆。2歲的孩子已經初步具有自我意識,會經常說「不」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享受自我控制權。而且此時的孩子思維是單向的,不會變通,不管他們是否同意家長的要求都會說「不」。所以家長經常能看到孩子一邊說「我不要穿這件衣服」,一邊把自己遞給他的衣服穿上了。
  • 寶寶總愛打媽媽,若呵斥和制止都不管用,試試這3招
    剛開始家長們可能會覺得這是孩子調皮的表現,但是次數一多了以後,家長們就會覺得不對勁。閨蜜小芳的女兒今年剛剛半歲,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可愛乖巧的女寶寶。但是即便如此,小芳還是有一件非常煩惱的事,因為她近段時間內漸漸地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愛對自己動手,而且無論怎麼呵斥都沒有用。
  • 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家長試試這3招
    二、教會孩子處理情緒的三個步驟1、識別情緒教孩子處理情緒,對情緒的認識少不了,它讓孩子知道「自己怎麼了」。所以,分析這一步驟就是在引導孩子與自己對話,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是要實行起來卻非常困難,在這個過程裡,家長不妨以「訪談者」的身份,一步步引導孩子思考。比如孩子摔壞了自己最喜歡的杯子,這個時候他非常的暴躁,覺得生氣,在家長看來,他可能是因為杯子壞了生氣,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導致了不好的結局而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