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改革當前,智慧校園究竟該如何做?

2021-01-10 騰訊網

2020年年初疫情爆發,教育部提出了「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戰略。去年5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指出在截至到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

網課並非疫情以來首創,教育信息化建設早已開啟。

2018年,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特別提出,到2022年要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率先在教育領域實現現代化,利用新興技術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和體系重構。

當下,很多學校都建立了大量信息系統,例如在日常教學中,例如學校官網選課、上網課修學分、網上提交作業等方式早已普及。但是這些系統更多是浮於表面,並沒有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形成整體性、一體化、高效率的提升。

隨著新基建及各項政策的落地,教育信息化建設將有更多想像空間。

1、實現偏遠地區教育公平

隨著5G網絡的普及,可以改善原先因網絡條件原因無法展開的遠程智慧教育。

相比於之前的4G網絡,5G網絡擁有高速率、高密度、大傳輸量的特點,這些特點能夠在超高清實時直播、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應用上得到體現。具體到遠程智慧教育應用場景中,通過5G網絡,能夠讓偏遠地區的學生跨越地域阻礙獲得名師輔導,視頻課堂達到授課畫面高清低延時的效果,通過攝像頭,學生可以實時與教師進行互動,保證學習質量。

2、專屬資料庫打造,因材施教

隨著大數據算法的不斷精進,「私人定製」將成為常態化。

依據學生平時各科的成績情況創建資料庫,建立數學、物理、化學、語文、英語等學科的核心素養知識圖譜,甚至能夠細化到每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結合學生上課聽講課堂表現,為不同的學生打造不同的學習方案,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全面提升學習效率及體驗。

3、食品安全、校園安防監管更高效

除了教育水平的提升,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杜絕食品中毒等惡性事件更是重中之重。

食安方面,今年六月,《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全面推行「網際網路+明廚亮灶」等智慧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供餐單位「明廚亮灶」。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明廚亮灶」,強化供餐單位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充分運用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原料溯源把關、設施設備管控、人員行為糾偏等的智能化水平,及時發現並糾正存在的問題。

安防方面,今年《湖北省學校安全條例》、《河南省教育系統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寧夏回族自治區學校安全事故處理辦法》等地方政策法規紛紛發布。政策中明確指出要對加強安全物聯網監控系統和安全管理平臺投入和加強安全監測預警信息化建設。

遠程教學方面,需要實現在各種網絡環境下將教育音視頻等可視化信息接入,從實際應用場景來看,無延時、高畫質下的師生互動感更強,在教授過程中也不會遺漏任何一個小細節,能夠更好地保證學習質量。此外,在出現屏幕故障時,所有屏幕都能夠成為可視化信息終端,不僅在大屏、智能電視、平板、手機上都可使用可視化信息,保證正常上課。

數據融合方面,需要將學生個人資料庫進行數據融合,實時更新數據,方便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近期學習情況,找出薄弱項,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輔導。

指揮調度方面,需要將食堂監控、校園內部及周邊監控等音視頻信息統一匯聚,工作人員可通過統一的平臺、簡單的操作對以上監控信息進行可視化調度,後期通過與大數據部門的合作,能夠及時識別食堂監控記錄下的不規範操作行為並進行警告,在監測到學生出現危險行為或可疑人員徘徊在校園附近時及時預警,與公安部門聯動。同時,可將所有視頻全程記錄,隨時回放查看,便於事後追責。

同時,不只是音視頻信息,包括多媒體、大數據、智能控制等多樣信息均可進行統一調度控制,外設設備例如教室日光燈、音響、風扇等均可進行控制,避免資源浪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需要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裡才能被更大程度的體現。

相關焦點

  • 「信息化2.0」時代下,智慧校園該如何落地?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上海世博館2020年11月10日-12日智慧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有力的主導了當前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方向,當前各地中小學校正在從傳統數位化校園建設向智慧化校園建設邁進。
  • 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園建設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背景分析:自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再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2019年發布的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經成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並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方向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2020年11月10-12日「智慧校園」是近年來校園信息化建設中最火的一個詞,在和一些學校的深入溝通中,發現很多學校理解的概念還是停留在「三通兩平臺」等基礎建設方向上,教育理念稍微前沿一些的學校則更關注:綜合素質發展、德育考評、特長培養、教師研訓等事項,但這些和我們所定義的「智慧校園」還有一定的距離。
  • 教育信息化2.0大升級 心裡程智慧校園實景揭秘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我國教育信息化拉開序幕;2012年3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式開啟。
  •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教室應如何建設
    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信息化2.0背景下的智慧教室應如何建設 作者:子航 小鹽仔 發布時間: 2019-11-04 19:14
  • 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改革 四川首個5G教育邊緣雲平臺上線
    成都天府新區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改革項目創新全國及全省的紀錄!8月20日,天府第七中學、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及中國移動四川天府新區分公司聯合召開《天府七中5G智慧校園技術方案》發布會暨天府七中教育邊緣雲平臺上線儀式。會上發布了全國首個5G智慧校園技術方案,同時宣告上線全省首個校園級5G教育邊緣雲平臺。
  • 教育信息化持續推進,智慧校園應用解決方案受關注
    記者從國際智慧教育展組委會處獲悉,依據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關於組織開展第6屆校園好方案徵集活動的通知》要求,即日起開始面向全國各級院校、企業、集成服務商徵集智慧校園優秀應用解決方案。據了解,此次徵集的方向包括新課標新高考改革、校園文化與核心素養、優質資源共享、人工智慧機器人、智慧校園後勤管理、互動課堂、創客教育STEAM、虛擬實訓平臺這8大分類下的整體解決方案,方案要求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產業化或已部署應用,在同類方案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標誌性,並對教育信息化行業具有較強借鑑意義和推廣價值。
  • 教育信息化2.0究竟該怎麼落地?
    當前,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隨著VR、AR技術日趨成熟,人工智慧技術蓬勃興起,5G技術蓄勢待發,區塊鏈技術初露端倪,面向未來的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及教師信息素養,甚至學校信息化生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全國教育推動信息化智慧宿管解決方案航信天工受益
    部分高校將以此為契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推動全國智慧校園上新臺階。。國內多地開展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活動6月12日至13日,嘉峪關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暨智慧校園解決方案推介活動在南湖小學成功舉辦,全市各學校(園)負責人、教師代表及相關企業代表共300餘人參加活動。
  • 國際智慧教育展:教育信息化如何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時代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以此為主線,堅持立德樹人目標,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提升人民的數位化勝任力,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我們必須注意到,作為學校信息化發展的決策者、管理者與引領者的校長,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戰略重心轉移和目標任務升級,其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與結構必然發生新的變化,其信息化領導力的培養方法也必然面臨著新的轉型。已有研究者開始關注該問題,但還只是在理論層面進行探討[3]。究竟如何培養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目前理論研究不足,也沒有相關實踐。
  • 網龍助力「數字福州」打造智慧校園 推動教育信息化升級
    一個高度信息化、智慧化的校園有可能是什麼樣的!是無紙化智能辦公,還是刷臉進出校園?網龍給出的答案更豐富、更智能!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永久會址福建福州,網龍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已落地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下稱「二附小」)、福州市蓓蕾幼兒園、福州三中濱海校區、福州濱海實驗學校等多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助力校園實現智慧升級。
  • 昭通學院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提升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為推進昭通學院智慧校園建設及學校「十四五規劃」中的信息化規劃內容,我校邀請校外專家到校進行智慧校園建設工作指導他指出,智慧校園建設涉及面廣,要站在學校發展全局的高度,把教學、人事、財務、招生、就業等各個環節的管理需求充分融合起來,實現學校教學和管理全覆蓋。他希望參會各部門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充分同專家交流,結合學校實際對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及下一步的規劃做好諮詢與把關工作。
  • 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信息化說起
    第一,當前高校信息化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國家十三五信息化規劃、網絡強國、大數據戰略、網際網路+等一系列重大決策,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陝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為校園信息化發展帶來核心動力。第二,學校推進學科發展、科研教學改革、財資管理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實現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和服務一體化,這些都需要信息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 鄂爾多斯智慧教育雲應用及教育信息化案例撰寫培訓順利舉辦
    開班儀式上,市電化教育館館長就鄂爾多斯市智慧教育雲應用工作情況做了介紹,並對鄂爾多斯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提出了的具體要求。培訓中,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央電化教育館研究員、山東師範大學教授、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分別從未來教師教學勝任力培養、信息技術促進基礎教育深度變革、三個課堂的建設與應用、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教學創新、數據時代智慧校園建設等角度,結合實際案例,解析了智慧教育時代校園、課堂的變革與創新,為鄂爾多斯智慧教育推進提供了案例與策略。
  • 信息化手段重構課堂!廣州中學將投1億打造智慧校園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實習生 高焓校園全WiFi覆蓋,學生人手一平板,上課前先自學老師推送的學習材料,不懂的直接反饋,老師根據學生反饋二次備課,課堂上針對性講解……這是廣州中學的智慧校園12月11日至13日,全國信息化助推學校教育評價改革研討會在廣州中學鳳凰校區召開。記者獲悉,廣州中學將投入總計超過一個億打造智慧校園,包括搭建省內基礎教育首個校級智慧大數據平臺,圍繞該核心,打造省內先進、完備、高端的智慧學習硬體環境和智慧管理應用軟體等,促使該校從多方面實現突破,進而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
  • 雲南瀾滄:「騰訊智慧校園」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設
    近日,從雲南省瀾滄縣教育體育局了解到,在上海市駐昆辦、援滇聯絡組和瀾滄縣援滇幹部的努力下,該縣自2018年12月以來,全縣中小學開通使用了「騰訊智慧校園」平臺,此舉旨在加快瀾滄縣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助推瀾滄縣義務教育均衡化達標和脫貧攻堅工作。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創新智慧校園建設 信息化建設為「應用型」轉型...
    在走訪中了解到,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在謀求高質量發展、實現應用型轉型的徵程中,創新智慧校園建設,強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育數位化轉型,為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注入新動能。
  • 盤點2018教育信息化智慧課堂、智慧教室經典案例
    早在2014年11月,北郵大召開了「以信息化帶動教學現代化」為主題的教學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通過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教學模式改革來「撬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全方位改革。這幾年,北郵大力加強智慧教室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深度融合,推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等多種方式的教學改革,經改造,目前已有3間智慧教室正式落成。
  • 「智慧教育」經驗:以信息化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來源:消費日報網「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千年前,「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筆下的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千年後,信息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南昌市勇立潮頭,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構建「網際網路+」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實現南昌「智慧教育」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