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父母「索取」也是一種孝順

2020-12-20 聞香說情

一個小城裡,有位老母親辛苦把三個女兒拉扯大,女兒們都很爭氣,一個比一個有出息。

母親早已不再年輕,三個女兒聚在一起商量該怎樣報答孝順母親,畢竟母親為她們操勞了大半輩子。

大女兒說:

我在一個新小區剛買了一套洋房,精裝修的,過段時間想把媽媽接過去住,享享福。

老母親一聽,連忙搖頭說:

不用不用,現在住的地方已經很好了,鄰居什麼的,都很熟悉,不想挪窩了。

再說,你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跟我也不同,還是不要攪和在一起。

二女兒說:

媽媽沒見過大海,正好國慶假期,我帶媽媽坐飛機去海島旅遊,住住豪華酒店,讓媽媽好好享受一下。

老母親依舊搖頭:

坐趟飛機太折騰了,從家裡去機場還得坐好幾個小時的車,我暈車,受不了,不想去。

這時,三女兒突然發話了。

她說:

我在上海打拼這麼久,吃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餐廳。

說真的,還是覺得媽媽做的辣椒醬最好吃,這回我回家,媽媽你要給我做幾瓶,好讓我帶走吃!

老母親一聽,立刻臉上樂開了花,

連聲回應好好好,不停地說:我這就去給你做!

做子女的,懷著感恩的心,懂得孝順回報父母是好事,

但在為父母奉獻的同時,也別忘了向父母「索取」一些什麼。

比如一瓶辣椒醬,一件毛衣、一碗雞蛋面,,,,,,

通過這樣的方式,是想讓年邁父母感覺到自己依舊還被子女們需要,

這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或許才是年邁父母們最期待的。

在父母的眼中,子女永遠都是孩子,

即使成家立業,他們還是希望能替子女遮風避雨,能為子女盡一份小小的微薄之力,這是老人們的一種幸福。

愛不僅僅是付出,有時恰當的索取也是一種愛,甚至比付出更為有價值。

作為子女的我們,要記住父母雖已老去,也別忘記「索取」,別拒絕父母給我們的愛!

相關焦點

  • 「新型不孝」正在快速蔓延,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這比啃老還可怕!
    對於作為父母的我們要通過適當的教育對孩子引導,這樣才能使孩子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從而避免這種情形的出現。「新型不孝」正在快速蔓延,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這比啃老還可怕!那麼具體要怎麼辦呢?第一、引導孩子多與父母進行溝通。在大多的時候,父母在受到孩子的無理取鬧的時候,總是默默的承受。其實這樣看似是避免了一次爭吵,其實是為以後埋下了禍根。
  • 父母教育孩子:心甘情願的孝順父母,孝順是一種自覺的行為
    父母教育孩子:心甘情願的孝順父母,孝順是一種自覺的行為不孝順是令許多家長既頭疼又傷心的事情,不孝順的現象很多,如有的孩子不愛與家長說話,對家長仇視;有的孩子沒有感激之心,有的孩子如果自己的想法得不到滿足就發火、哭鬧,甚至不理家長,更嚴重的還打罵家長;有的孩子不關心家長的身體健康,家長生病了,也不知道問候;有的孩子隨意花錢,根本不考慮家庭實際情況;有的孩子不知道幫家長幹家務,只知道自己享樂等
  • 感恩父母的經典句子說說!孝順父母的名言!
    感恩父母的經典句子說說 孝順父母的名言▼「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世上不存在溺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知感恩的兒女▼我們總是習慣了向父母索取,卻以為理所應當,忘記了感恩。▼父母之恩如黑夜,每日必來而不自覺;人受用最大是黑夜,修生養息全在黑夜。感恩黑夜!▼什麼是孝順?
  • 家庭教育中,出現了「新型不孝」,父母過度索取,讓女兒喘不過氣
    曾看過一則新聞報導說,女兒在工作之後,準備邁入婚姻的殿堂時後面,父母卻不讓女兒結婚,要求先給弟弟攢錢,等到他買房結婚後,姐姐才能結婚。而當弟弟要結婚時,向姐姐索取10萬元的房子首付的同時,母親還要求姐姐繼續拼命賺錢,給弟弟房子付裝修費。
  • 老公孝順父母,對妻子苛刻至極,被孝順綁架的婚姻何去何從
    在談戀愛的時候,長輩們告訴我們,選擇男孩子一定要選擇孝順的孩子,一般孝順的孩子都不會壞到哪裡去的。也有人說,一個男人對他父母的態度,以後就是對你的態度,所以一個男生對父母是否孝順,被很多女生看得格外重要。真的這樣嗎?本期話題:老公孝順父母,對妻子苛刻至極,被孝順綁架的婚姻何去何從!
  • 有一種孝順叫「中國式孝順」,它看似很美好,其實很殘忍
    縱觀身邊的已婚男士,特別是農村出生的孩子,都有一種讓人無法的理解的「中國式孝順」。1.以讓父母幫忙帶孩子為由,讓老人來「享清福」農村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似乎讓父母和兒子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很多男人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後,都會把父母接來「享福」。
  • 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感謝父母的一句話
    關於孝順父母的經典句子整理分享,感恩父母, 不僅給予了我們生命,還給予了我最濃的情和最深的掛念
  • 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對照看一下就知道了,父母早看少走彎路
    生活中我們總想知道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其實孩子不孝順的從小就有徵兆,這三點特徵,對照一下;希望你家孩子沒有,都說三歲看大七歲至老,看孩子現在的行為;就可以判斷孩子長大以後的人格特徵,尤其在於孩子是否孝順這個問題上,往往在日常的一舉一動當中會表露出來,如果家長生活中忽視;不能及時發現並幫助其改正,將來就可能會懊悔莫及。
  • 不孝順的孩子很容易被看出,擁有這三點的孩子,父母要多留心了
    一旦父母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願望,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是無能的,而這樣的孩子也是非常不孝順的。因為他們從來都不知道父母養育自己是有多麼辛苦,他們只知道父母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時候,會顯得很狼狽。這類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從來都不會為父母做考慮,所以也是非常不孝順的。
  • 寶寶的出場順序,決定了孩子「孝順值」,別不信,父母不妨了解下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很孝順。自己倒不是圖什麼回報,但總歸是一份欣慰。特別是在有好幾個孩子在家裡,我們總是能發現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樣的孝順,真正能夠盡心盡力的去對待父母的往往是那個平時父母們沒有太上心的孩子。
  • 愛,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愛情不是索取,而是給予。愛不是一味地索取,愛也是需要付出,許多人可能都忘記了這最重要的一條。聽聽吧,就算是處於熱戀中的男女,彼此也不願意主動先付出,為對方多做一些事情,女人覺得這樣做太主動了,就會降低自己的身份,而男人覺得不應該向女人低頭,這樣有損他大男子的形象。結婚之後,這種情形也是重複出現。特別是在處理家務事情中,誰也不願意心甘情願地多做一些,為對方多分擔一些。因此,為這些瑣事兩人常常爭吵不休。
  • 多子女家庭中,不孝順父母的往往是此類孩子,家長可別寵錯了
    文|好孕姐家有多個孩子,父母的教育就是大問題。教育好了,不說每個孩子都能有出息,但最起碼都知道孝順父母。但如果教育不好,孩子不成器不說,父母晚年也跟著遭罪。所以,多子女家庭,父母從小就要上心孩子的教育。一般來說,多子女家庭中,不孝順父母的往往是此類孩子,家長可別寵錯了。哪類孩子呢?家長不妨參照以下幾點,早發現苗頭早應對。
  • 高分劇《孝子》揭露真相:有一種孝順比不孝更讓父母難堪
    海明也是個孝子,回國不久他就主動向哥哥姐姐們提出要把母親接到自己上海家中照看一段時間。路上老太太暈機,坐車也不舒服,在車上就忍不住吐到了兒媳婦衣服上。好在兒媳婦善良,沒有一絲嫌棄的意思,兒子、兒媳婦都關切地問候著老太太。他們尷尬的相處從這裡拉開了序幕。
  • 父母明明有錢,還找我要生活費,所謂的中國式「孝順」壓垮了多少...
    成年子女每個月應該給爸媽多少錢養老算是孝順?如果自己平時工資就不高,如何讓父母理解自己的難處?小敏今年29歲,是一名公司的普通白領,結婚三年,和老公有一個女兒,家庭月收入除去房貸車貸,以及女兒的日常開銷基本沒什麼結餘。
  • 一種「假孝順」正在興起,兒女爭相模仿,別讓它傷了父母的心
    然而現在社會中卻出現一種「假孝順」。兒女爭相模仿,甚至可能傷了父母的心。這似乎就是一種孝順,但容易忽視父母對於子女的情感需求這種孝順被認為是一種「假孝順」,一種做給人看的孝順你覺得輪流贍養父母是一種「假孝順」嗎?
  • "補償機制"悄然來襲,可憐多數父母未察覺,錯認為子女很孝順
    她很可憐,因為是女兒,所以,不受父母待見,連大學學費、生活費都是自己解決的。樊勝美工作後,父母更是把她當做了家裡的搖錢樹,大到哥哥房子首付,小到侄子幼兒園學費生活費,父母都要求樊勝美負責。反觀樊勝美的哥哥,就沒那麼孝順了。樊勝美哥哥惹事後,就帶著妻子跑路了,留下一家老小獨自應對上門的黑社會,嚇得孩子、老人哭成一團。哥哥跑路後,打電話向父母要錢,父母則將生活費寄給兒子,自己窮到去鄰居家借米。
  • 孝順父母,不能等!
    父母在世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好好善待,總是忙於自己的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那麼,等父母都離我們而去的時候,就算我們想補救,想彌補,也沒有機會了……要知道,生命無常,沒有來日方長。人吶,千萬不要等失去了之後,才懂得去珍惜。
  • 愛是付出,也是索取
    這樣的愛是一種大愛,並不僅僅局限於男女之愛。關於男女之間情感那點事,其實都是八百年前的陳詞濫調,寫到現在說到現在還沒有被人厭棄的原因是俗世中的我們在活著的時候依然在追逐著愛或者愛而不得。我認識一個女孩子,在最好的年華裡愛上自己的師兄,看著師兄戀愛,失戀,在不同的人的身邊流連忘返,最後累了的時候還是在她主動送上自己的那一刻,溫柔體貼,並且稍有姿色,大約在別人眼裡也是一位佳人,可是我們的劣根性是,在長久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守護著你的那一人常常會被你遺忘。
  • 這6種父母,養不出孝順孩子!有的趕緊改,前兩種很常見
    孩子孝不孝順,和父母的言行有著巨大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給了孩子錯誤的暗示,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變得不孝順。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孩子,都難以和父母親近,甚至會仇視父母,更不要說孝順了。
  • 出生順序會決定孩子的「孝順值」?不是迷信,父母們要心裡有數
    可見在多胎家庭中,因為出生順序的不一樣,孩子的孝順值也是不同的,這並不是迷信,父母要心裡有數。而最小的孩子受到家人最多的關心照顧,所以夾在中間的老二一般比較尷尬,受父母關注度最少,因此長大之後也會更孝順父母,以此來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