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則新聞報導說,女兒在工作之後,準備邁入婚姻的殿堂時後面,父母卻不讓女兒結婚,要求先給弟弟攢錢,等到他買房結婚後,姐姐才能結婚。而當弟弟要結婚時,向姐姐索取10萬元的房子首付的同時,母親還要求姐姐繼續拼命賺錢,給弟弟房子付裝修費。
而在她實在喘不過氣而拒絕之後,父母則大發雷霆,罵她不孝。而這種情況,現實中也有很多例子,近兩年大火的《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一角,更是深入人心。
有人說這是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在很多情況下,有些父母把兒子當作自己生命的延續,而女兒則被視為別人的家人,這就是已婚女兒就如同潑出去的水。
但同時,還要求女兒無條件贍養兒子。有人認為孝順是孩子的責任和義務,畢竟,血濃於水。
然而,要求過高的父母,只是用一句孝順的話來束縛孩子的心。更有甚者,他們通過一句孝順的話,給女兒戴上了沉重的情感枷鎖。
於是,女兒成了父母甚至兄弟的錢袋子,無限制的要求。一個女孩,要為父母和兄弟的開銷負責,這是孝道嗎?
有些父母把自己和兒子的經濟開支都壓在給女兒身上,根本不管女兒的處境。一個受這樣家庭影響的女孩,如果自己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很難處理。
畢竟,現如今的社會,都非常的現實,所有人都希望在門當戶對的人選中找自己的另一半。
這樣一個吸血鬼般的家庭,很少有人願意接觸。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存在很大的弊端,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
這種向女兒索取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弊端
容易養成「鳳凰男」
有些父母把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無論如何都要培養他們。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果用力過猛,反倒會適得其反。
對孩子的希望越大,期望就越高。一旦孩子達不到這個期望,他們就會使出必殺技,說:「為了供你上學,家裡幾乎砸鍋賣鐵」,「鳳凰男」大多就是這樣形成的。
而這類型的男生,在處理婚姻關係上,一切都是以原生家庭為主,當那些七七八八的親戚來投靠時,即便是自己達不到,也拉不下面子拒絕。這樣,會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兒子以後的婚姻狀態,對他的人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負擔。
重男輕女,養出「扶弟魔」
男孩才是家庭的支柱,女孩長大後是別人家的人,這是上個世紀人的一個普遍理念。在這樣家庭出生的女兒,從小就受到與哥哥或弟弟不同的待遇。
例如,《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哥哥能吃雞腿,但她只能吃蔬菜,每天放學後還給她哥哥洗衣服。
從小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對待,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姑娘會變得非常缺乏愛,害怕失去,變得特別自卑,不自信。給之後,變成「扶弟魔」埋下了導火索。
姐姐一輩子,幾乎都在為弟弟買單,父母長期通過對女兒的不斷索取,以此來撫養兒子。
而從小被嬌生慣養長大後的男孩,會認為這一些都是他應得的,到最後,往往會變成寄生蟲。一切都不是通過自己的手,依附在自己姐姐身上吸食血肉的人,最後逐漸被社會所淘汰。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如何養育自家寶貝,也是很多家長困惑的問題。將男孩培養成堅強的男子漢;懂事孝順而又獨立;女孩養育成文靜乖巧,善解人意的「小仙女」,也是家長的養育目標。
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之後,該如何教育呢?很多父母會為此感到困擾,不知如何按照孩子的心理成長,做出系統的教育。推薦父母看這套《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
兩本書根據男孩女孩成長的差異,總結了養育孩子時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以及相應的養育方法。
同時還有代入感強烈的生活場景再現,對孩子的養育進行通俗詳細的解釋。家長可以從中學到各種養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幫助你養育出乖巧孩子。
這套書原價68現價49。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不到一件衣服錢,就可以買到養育孩子的「百科全書」。
結語:這樣的父母,無限的奉獻有用嗎?也許奇蹟會發生,一些上了年紀的父母終於意識到,只有女兒才是在真心為家庭付出。
而對兒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把愛逐步轉移到女兒身上。現實似乎比想像中更殘酷,大多數的情況是,無論女兒付出了多少,她還是得不到愛。
面對這樣的局面,作為女兒該怎麼辦?也許放下心中的期盼,接受父母無論如何都不會愛自己的事實。一旦接受了這個事實,就不會那麼糾結了。畢竟,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