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索取型性格的父母,往往會讓子女在婚姻過程中痛苦!

2020-12-20 中民婚姻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父母。在以前網絡還不發達的時候,每個人可能以為自己的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就是所有孩子所遭受的境況,但如今有了網絡,就會發現有著千奇百怪的父母,中民婚姻網的婚戀師也想來談論一下,那些擁有著索取型性格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多麼嚴重的傷害,以至於讓自己的子女在婚姻過程中痛苦……

"我和弟弟是雙胞胎的,從被生下來,我受到的就是不公平的待遇,因為我的父母總是偏心於我弟,這二十多年的學業生涯,他竟然把花在我身上的錢和出的力都記了下來,我剛畢業兩年就讓我還這個錢。"

一個不幸福的童年,加上一個索取型的父母,最終讓黃女士選擇了一段並不是特別舒適的婚姻——拜金,現在和自己的老公之間是沒有感情了,兩個人有時候還為誰去接孩子放學而爭吵。而且黃女士為了多賺錢,在報考大學的時候也選擇了金融工作,現在已經30多歲了,金融工作所施加給黃女士的壓力讓她喘不過氣來,她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舞蹈和美術,對她來說這一切都回不去了……黃女士有時候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個笑話,也想把她的人生分享出來,讓以後這樣的女孩能夠少經受些痛苦。

中民婚姻網的婚戀師認為,一旦一個人從小與索取型性格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長大之後很容易承受一些心理上的壓力,這不僅不利於子女尋覓未來的婚戀對象,也不利於在婚姻生活中毫無保留地去詮釋一個美滿的家庭。

"我的父母一生都在為我奉獻,他們的文化程度較高,但是卻沒有逼迫我,小的時候我喜歡的物品,例如芭比娃娃以及一些餐具套裝,他們都會買給我。我天生對化學比較感興趣,他們就供我去新加坡讀了書,現在在美國工作,找到了屬於自己親愛的外國對象。"

從李女士談吐中就知道,她從出生到現在過得是比較幸福且順暢的,父母無條件地支持她的一些正向選擇。李女士和自己的丈夫是經過自由戀愛走到一起的,現在一共有兩個孩子,兩個人都屬於那種全心全意的完全為孩子和對方付出的人,所以李女士也能夠在婚姻生活中收穫幸福。

家長在催促孩子尋覓婚戀對象的時候,若是孩子有難言之隱或是尋覓到的對象並不是特別的踏實可靠,這大部分都與本身的家庭環境有關。

而這個家庭環境就是家長所營造出來的家庭環境,所以中民婚姻網的婚戀師想告訴各位家長,索取雖說能夠保證自己的孩子能夠盡到應有的孝心,但是否出自他的真心誠意就不一定了,索取型家長普遍存在著中男輕女的思想,這種思想一旦深化,索取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大。被索取型家長帶大的孩子們,也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走出以往被索取的牢籠,平淡且真誠地過完這一生才能夠實現人生的舒適幸福

相關焦點

  • 「索取型」人正在一步步拖垮你……
    索取型人格是一個人穩定的性格,所以不止出現在兩性關係之間。索取型人格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一定要糾正這種不良性格。比如《安家》裡的安似錦媽媽就是典型的索取型人格——向女兒「要錢」。還有《阿甘正傳》裡的女一號:珍妮。
  • 婚姻中的爭吵,父母的離婚,為什麼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呢?
    婚姻是兩個陌生人一起組合的家庭,往往因為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生活環境。以及從小受的教育不同,文化差異大,那夫妻之間的爭吵便是綿綿不斷。誰也不曾替孩子想過,這樣無休止的吵架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知名作家張愛玲,時時刻刻受著父母的影響。
  • 《愛的釐米》:退出成年子女的生活,是為人父母最後的體面
    當時大家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部分演員的選擇上,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劇中所反映的父母與子女的相處問題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共鳴,之前的爭議也逐漸平息。幾位主演憑藉自己過硬的演技讓觀眾們看到了一些父母在與子女相處的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值得每一個家庭的深思。
  • 專家談父母反對的婚姻,父母反對的婚姻,會幸福嗎?網友怒懟
    專家談父母反對的婚姻,父母反對的婚姻,會幸福嗎?網友怒懟1、首先要弄清楚父母為什麼會反對子女的婚姻。父母反對子女的婚姻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大體來說有:是否門當戶對、是否嫌貧愛富、對方的品行是否有問題、年齡懸殊問題、工作問題、兩地分居問題等等不管父母反對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做子女都應當冷靜下來好好考慮父母的意見,畢竟父母的人生閱歷、體悟和智慧,比任何書本上的愛情理論都要實用得多。2、門當戶對問題被父母反對的婚姻原因比較多的,是門當戶對問題。
  • 讓索取型人格的李小璐去守護婚姻,結局可想而知
    不管是對吃瓜群眾來說,還是對風波中站隊表態的各方粉絲來說,都算是一個相當坦率的交代。風波可能就此消散,剩下事兒就交給當事人去面對和解決了,不管結局如何,這是一起三方全輸的慘敗已經毫無疑問。 吃瓜群眾除了一味點讚賈乃亮的一貫愛妻愛女人品,也為這次的聲淚俱下的聲明叫好。不管是公關行為,還是切骨之痛,確實從哪個角度上來審視,這都是一份得體的聲明。
  • 警惕婚姻中的拜金主義,這兩句古訓語重心長,要牢記
    但每一個家庭,在嫁女娶媳的過程中,不能僅僅看重錢財這一點,要警惕婚姻中的拜金主義。拜金主義的婚姻是不值得提倡的。婚姻應看重男女雙方的人品,而不應看重錢財。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這是一種以感情為基礎對子女具有權威性的管教方式,可以訓練子女獨立,具有責任感和自制力,並且能促進子女思維的發展,因而這種方式培養出的孩子能獨立思考、勇於行動、自信果斷。權威型家庭中的限制明確合理,它給予兒童行為的適當自由和對獨立性的獎勵會促進兒童的社會化責任感成就感、自尊、語言能力和獨立性的發展。
  • 多子女家庭中,不孝順父母的往往是此類孩子,家長可別寵錯了
    文|好孕姐家有多個孩子,父母的教育就是大問題。教育好了,不說每個孩子都能有出息,但最起碼都知道孝順父母。但如果教育不好,孩子不成器不說,父母晚年也跟著遭罪。所以,多子女家庭,父母從小就要上心孩子的教育。一般來說,多子女家庭中,不孝順父母的往往是此類孩子,家長可別寵錯了。哪類孩子呢?家長不妨參照以下幾點,早發現苗頭早應對。
  • 珍愛網調研:父母與子女的較量,父母控制欲太強怎麼辦?
    一、父母的愛情觀不會影響年輕人的判斷,代溝存在沒有指導意義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個人的性格變化往往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父母的婚姻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幸福度,否則不幸的婚姻往往會給後代帶來非常可怕的心理傷害。在珍愛網線下關於父母的愛情觀有什麼影響的調研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超過33.8%的年輕人由於父母的感情破裂已經婚姻失敗而讓自己感到非常自卑。
  • 「巨嬰」型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當他們成為父母之後,本質上還是孩子。心理學家武志紅將之稱為「巨嬰」,也就是「不成熟的父母」。《遇見孩子》一書中,將「不成熟的父母」分為幾類:彼得·潘式家長(不願承擔責任)、直升機式家長(事事包辦)、潮人式家長(熱衷於扮酷,無法給子女足夠的安全感)、copy式家長(將子女的童年看成自己童年的延續)、無痛型父母(麻木不仁)。相信這幾類家長,輕易就能在你的身邊找到。
  • 婚姻不幸?育兒失敗?也許你是中「毒」了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是由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和影視編劇兼製片人克雷格·巴克聯合所著。作者通過對大量真實案例的分析,發現原生家庭對其子女的生活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作者希望通過本書去幫助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希望他們有勇氣打破舊有家庭的束縛,走向自我療愈的幸福之路。
  • 婚姻諮詢:他/她為什麼堅決要離婚
    做戀人時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成為夫妻以後,在面對實實在在的家庭生活及處理家庭關係的過程中,雙方的矛盾逐漸產生,彼此的缺點也就暴露出來。 (4)一方對家庭無責任感,不盡做妻子、做丈夫、做父母的義務。 (5)夫妻性生活不和諧。 (6)家庭暴力。在家庭暴力中,也包括妻子對丈夫施暴的情況。 (7)一方在國外,長期分居,感情無法溝通。
  • 父母暴力阻攔子女婚姻犯法嗎?先明律師給你普普法
    可現實社會中,父母幹涉子女婚姻,最後相愛的兩個人不能走到一起。這樣你們就真的滿意了嗎?你們幹涉子女婚姻,不是給孩子找對象,而是再給自己找對象。最後孩子找了你們認為好的人成家,那他們真的幸福嗎? 父母通過暴力的方式阻攔子女結婚的,情節嚴重是屬於犯法的行為,會構成暴力幹涉婚姻自由罪。暴力幹涉婚姻自由罪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 成年子女的悲哀:時刻活在不成熟的父母控制之下,人生有多難?
    她實在是害怕將來自己的孩子會受到傷害。小玲的這種猶疑不決來自當年父母的不負責任。這世上不是生了孩子的人就會自動成為合格的父母,太多男男女女在自身還不成熟的時候就盲目地生下孩子,然後隨心所欲地對待他們,結果孩子需要用一生來療愈這種痛苦。更可怕的是在不成熟父母身邊長大的子女,做了父母之後,對待下一代時依然會延續這種教養模式。如何才能斬斷這種不健康的聯結呢?
  • 兩性關係中,和男人相處時,聰明的女人會主動「索取」
    在融合的過程中,男人和女人要重複付出和索取的雙重工作,這也恰恰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任何平等的情感關係都是如此。 成年之後,面對婚姻大事,她仍舊聽從父母的安排,即便她在很多事情上不情意,即便她也有自己的追求和喜好,但是她從來不會主動去反抗。 結婚的對象,她不厭倦,但是也談不上喜歡,她在婚姻裡的追求也很簡單,只要男人足夠的愛她,只要家庭關係足夠和睦,她就覺得很滿足了。
  •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原創/靜月荷導讀:孩子的起跑線,不是興趣班、不是學區房、不是進名校,而是父母的遠見。因為,父母的遠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你的修煉、你的眼界、你的格局、你的婚姻都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 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子女抑鬱或自殺?
    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家長們最不能疏忽的事情,而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導致子女抑鬱或自殺?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個人形象對於孩子個人發展有著非常強烈的塑造作用,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本人的情緒都本身就是非常極端激烈的狀態,就很容易就導致孩子的心理的不健康成長,從而引發孩子的心理疾病。
  • 別愛上「索取型」男人,否則他會拿走你的一切
    事實上,索取型的男人,在初期交往的過程中,都有著很明顯的行為特徵。這類型的男人,大多數都是媽寶男,他們為人很記仇無非是源自於父母的溺愛。一旦不合他心意,他就會暴躁和情緒激動。特別是在跟你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把陳年舊帳翻出來,希望你能夠在他的打壓下從此軟弱。事實上, 這類型的男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強烈的不安感。因為他總是在你身上索取,所以他很害怕失去你。
  • 「索取型」的女生分手以後,如何挽回前任?
    包括我的壞脾氣」對於「索取型」型的人來說,愛情存在的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無條件地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抱著這樣的觀點,很多「索取型」的女生在感情中表現出來的往往是極度的自私,認為男人為女人付出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或者只懂享受卻不願意付出。甚至到了分手的時候,都還意識不到是自己掏空了愛情,而將責任歸咎於男人的變心和辜負。
  • 如何避免父母幹預影響到子女婚姻?心理諮詢師:保持適當距離,是親情中最好的尊重
    原標題:如何避免父母幹預影響到子女婚姻?……當生活不再是兩個人的事情,父母不可避免地會參與到子女的婚姻生活中。那麼,父母的幹預會對子女的婚姻帶來怎樣的影響?又該如何緩解隨之產生的矛盾衝突呢?今天就以兩個發生在身邊的案例,讓心理諮詢師為大家做一番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