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Case Interview(二):Market Sizing 案例詳解

2021-12-29 小灶能力派


點擊閱讀:手把手教你做 Case Interview (一): Market Sizing 案例詳解

導讀 

最近公司在做pretalk,於是每天中午吃飯的話題就轉變成了market sizing出題大賽,各種各樣腦洞大開的題目層出不窮:

上海上空每天有多少架飛機經過?

中國獵頭業務每年有多少revenue?

上海每天要使用多少張地鐵票(不含公交卡)?

上海有多少幢8層以上的樓房?

上海每天有多少個硬幣在流通?

……

那麼,這些最基本的Case應該怎麼做?

最近我也面了很多candidate,不得不說,總體表現讓人失望:

1. 缺乏常識

「我覺得上海目前有200萬人……」

「我覺得上海一半的人都有車……」

2. 對基本框架不熟悉

在某些市場規模問題中,核心問題是sales revenue,要分新增和存量替換兩個方面,很多candidates估算的是市場總的保有量而非增量,或者忽略了存量替換部分。

還有,很多人忽略了對客戶的分群,採用一刀切的模式,最後得出的數據與實際大相逕庭。

3. 表達不夠清晰

很少有candidate能夠遵循先總後分的表達方式,大多是遵循思維的模式,從底部開始一層一層往上算,最後作總結,顯得很混亂。

4. 英語口語糟糕

小夥伴們紛紛表示聽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口音,印度、新加坡、南歐……

那麼,接下來,就以我最喜歡的一個問題為例,深入地剖析一個Market Sizing問題到底應該如何去做。

直接上問題:

上海每天要使用多少張地鐵票?

請先思考1分鐘。

相信很多同學已經想到了,

這道題等價於:上海每天有多少人要買票進入地鐵站?

所以,這並不是計算地鐵的日客運量。並且,由於有大量的換乘需求,以及公交卡的存在,所以這個數字一定遠遠小於地鐵的日客運量。

第一層的計算式:

總票數=用票人數*(1-逃票率)

當然,這個算式毫無卵用,接下來才是核心算式:

用票總人數=進站總人數*(1-公交卡比率)

公交卡比率,據我個人觀察,10個人中大概有7-8人使用公交卡(含一日票和多日票),所以我們可以估算為70%。

那麼進站總人數如何計算呢?

由於上海地鐵站高峰和平時人流量差別巨大,需要將這樣的差異考慮在內。所以我們簡單將一日的運轉時間分為「尖峰時間」和「普通時間」:

地鐵運行時間統一記為6:00-22:00,共計16小時

尖峰時間為7:00-9:00何17:30-19:30,共計4小時

普通時間為12小時

進站總人數=尖峰時間進站人數+普通時間進站人數

好的,那麼我們首先看尖峰時間進站人數。

為了簡便計算,我們認為所有的站是一樣的(一些換乘的大站後面會考慮到),那麼,我們只要知道每個地鐵站的進站人數即可。

尖峰時間進站總人數=單個地鐵站進站的人數*單線地鐵運行次數*每條地鐵線的站數*地鐵線的條數

上海目前一共2140條地鐵線,假設每條地鐵線平均有20站。

假設高峰時期每五分鐘發一輛車,則一條地鐵線來回就是兩輛,在高峰時期4小時內:

運營次數=4*(60/5)*2=96次

接下來,也是問題最核心的部分,如何估測單站進站的人數?

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數肯定是沒法直接估算,如果你隨口報一個「我覺得單站進站人數是1000」,基本也就告別面試官了。

因此,只能把進站人數等價於在本站乘車的人數,並且還要減掉從別的地鐵線換乘的人數。

當然咯,這兩個數顯然也不能直接估算。

乘車的人數可以用地鐵載客人數的某個比例估算,換句話說,假設一輛車滿載100人,某站上來了50人(忽略下車的人),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流入率」,就是50%。

高峰期地鐵旅客流動率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站,因此我們可以大致估算,每站大概平均有一半的人流動,即流入率記為50%。

換乘同理,由於各換乘站都是乘車高峰,雖然數量少,但換乘人群數量極大,所以換乘率記為20%。

則有:

單站進站人數=單站乘車人數-換乘人數

=地鐵載客人數*流入率*(1-換乘率)

載運人數很好計算,只要用單節車廂的載運人數乘以地鐵的車廂數即可。

單節車廂的載運人數=容量*利用率

我們可取滿載人數為50人/車廂,高峰時期上座率為120%,車廂數取10節。

普通時間的計算方法同理,只不過一些假設不一樣。比如,上座率可適當下調至50%,流入率下調至20%,發車頻率也有所不同,就不一一展開了。

最後,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算式:

以上方法大概是這個Model最複雜的方法,還有很多其他算法,就不一一說明了。

另外,最近好多同學在後臺問我,之前market sizing的問題到底有哪些解法:

1. 人口推算

還是分民用和商用。

大致是通過人與煙霧報警器的配比,並考慮房屋空置的比率,進而算出存量市場。從商業和住宅的增長率推算新增的比率,然後再估測一個替換量的比率。

2. 產量推算

從生產端出發,銷售量=生產量+上年庫存量-當年庫存量-出口量+進口量。

當然,這種算法不太適用於面試中,因為很多數據無法估算。但這種方法卻是實際項目中的典型做法。

生產量=Top3或5的產量/市場份額,可從專家訪談獲得

庫存量=行業總銷量*平均滯銷率,也可從專家訪談獲得

進出口量,可從中國海關或聯合國Comtrade資料庫獲得

3. 核心零部件推算

報警器最核心的部件應該是傳感器,可用產量法測算傳感器的產量

最後,祝大家面試順利。


如何準備和突破麥肯錫的Case Interview

應屆生如何進入諮詢行業(內含福利,無需轉發)

幫你分析諮詢業申請的三大關卡:簡歷,case,behavior

Case | 面試被問到「沃爾瑪戰略入股京東,你怎麼看?」一臉懵逼or非常牛逼

相關焦點

  • 手把手教你做 Case Interview (一): Market Sizing 案例詳解
    ——這就是最典型的 market sizing 問題。從 Pretalk 到 par 面, Market Sizing 經常出現於各大諮詢公司的各輪面試中。簡單來說, Market Sizing 需要面試人估算某個領域的總數,可能是中國加油站的總數,可能是上海一共有多少臺 iphone ,也可能是北京地鐵一天要消耗掉多少張地鐵票。
  • 諮詢入門|手把手教你如何攻克market sizing小case
    進入諮詢需要闖關第一關,簡歷第二關,筆試,有些公司沒有,忽略它第三關,pretalk(這裡出現mark
  • offer幫caseinterview案例刷題班【網課資源】
    需要【offer幫caseinterview案例刷題班】資料,可以複製標題或截圖此頁面給客服,為您更快找到資源。
  • 你需要準備的所有案例分析都在這裡!(整整2G的Case Interview必備書籍+錄音福利免費領取)
    讓你立刻擁有文中提到的近1000美金複習資料:10本case interview必備書籍20+模擬面試錄音快去後臺回復「案例分析」,領取屬於你的福利吧!國內的同學說30個case等於一個offer,Victor Cheng說一般拿到offer的人有50個case。
  • 戰略諮詢 | market sizing怎麼做?
    每一次的計算過程,都需要檢查一下你得出的數字是否靠譜。在真實的面試過程中,當你報出計算結果後,面試官可能會對你發出「靈魂拷問」——比如覺得這個計算結果是大了還是小了,所以每次在進行Market Sizing的估算後,最好能夠自覺地利用一些其他的計算方式來進行交叉檢驗。
  • Case Study | Market Sizing知多少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諮詢面試中,pretalk環節必考察的Market Sizing類case
  • 威普經驗談 Consulting Case Interview
    而對於入門者來說,Case in Point 和 Vault Case Interview 堪稱Case interview 的練習寶典。如何在諮詢面試中披荊斬棘,做好每一次case interview,不僅要有足夠智慧,前期充分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
  • offer幫 case interview案例刷題班 【課程學習】
    offer幫 case interview案例刷題班 領取課程微信:yyywk1
  • 諮詢面試中market sizing真題詳細解析:估算某類人群的數量
    核桃在上篇推文裡分享了羅蘭貝格面試中mini case真題的回答過程,還沒看過的小夥伴戳一戳這裡 羅蘭貝格春季實習生告訴你如何拿下early offer!—— 面試篇(一),本篇推文要給大家分享的是market sizing面試真題的解題過程啦。這一輪是英文面試,在後面的分享中,核桃把關鍵詞的中英文同時附上了。
  • 【好書推薦Case in Point】讓case interview不再是通往RB的障礙
    但事實上,很多人對caseinterview都不太了解。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地修完這門「必修課」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一隻腳跨進諮詢行業的門欄呢?MCA今天為所有的case beginner推薦一本叫做「Case in Point」的書,希望這本書能助你一臂之力。
  • 所有留學生:停止準備case面!
    多輪case interview你有把握全部拿下麼?如果你對Case,只是略知一二,或者只是找到以前的案例背框架,那麼接下來的群面、單面都將舉步維艱。↓ 往下看,三分鐘,帶你了解Case Interviewcase面大牛,框架狂人曾斬獲諮詢、四大offer的英國海歸導師Warren40分鐘手把手帶你拆解真題case,一次就會!
  • Case Interview做到這些,超過90%的學生!
    印象中只要聊起 case interview ,人們就會講一堆英文咒語:MECE , hypothesis driven , clarify question , issue tree ….同時會給你推薦幾本case in point、case interview secrets之類的「 bible 」,然後告訴你,你還得拜一拜諮詢神教的教主一一 Victor cheng 。
  • offer幫·case interview案例刷題班offer幫·量化Quant刷題衝刺班
    適合上班族,學生,寶媽,有空餘時間做副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 如果你是網際網路小白,迷茫躊躇,沒有體系項目方案/操作流程加入,也歡迎加入我們,給你系統教學/經驗,百問百答/定期培訓!包教會!  項目需要執行力,如果你期待什麼都不做,天上掉餡餅,我們不歡迎你!
  • 諮詢面試在即,Case Interview全攻略!
    而且對諮詢行業有所了解的同學一定知道,想要拿到諮詢的offer,最重要的準備就是刷case,面試情景中超過80%的內容都與case息息相關。‍麥肯錫曾公開宣布:Case interview是考察面試者最重要的一步,想要通過更是需要系統的訓練!而像麥肯錫這樣的頂級企業,Case interview通過率更是只有1%!
  • 諮詢 | 【14天拿下Case Interview】曾一線諮詢從業導師現場教學,手把手帶教Case面高頻考點!
    Case面找不準節奏觸了雷區一樣淘汰提前刷了上百案例自己mock了幾十次?PreTalent為獨家推出14天諮詢公司面試訓練營用理論+實際案例+實戰操作+面對面答疑的集訓助你成為Case面刷關達人↓換句話說,諮詢顧問會被劃分到各種不同的項目組,為客⼾解決公司問題,這對員工快速上手case並加以解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快速處理項目的能力是諮詢公司擇人的重要判斷因素。在諮詢面試有這樣的共識:沒練過50+case,別想拿到諮詢公司offer,練100+個case才 敢去⾯試MBB。
  • 乾貨 | MBB顧問教你如何做Market Sizing!
    一般來說,面試官都不是你的對手,他也希望你能解題,所以在合理的預估範圍內,面試官都會接受這樣的說法,因為考驗你最關鍵的邏輯層面的Mkt Sizing你已經做出來了~以上就是一個簡單的Mkt Sizing解題過程,當然,真實的題目中,因為題型不同,比如上海一年冰淇淋的銷量如何?我國有多少只豬?
  • 麥肯錫大神親編 : Case interview的最佳音頻和文本材料免費領取
    而Case Interview是面試官直觀考察你problem-solving的一個環節,這一輪也是整個面試中掛的人最多的一環。一般面試官給的case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主要看你的案例分析和他們實際操作的思路是否相似,主要看你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平時的積累之外,還要一定的運氣,總之Case Interview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 【四大諮詢篇】四位諮詢前輩教你如何應對諮詢行業面試裡的案例分析?
    3)精深  為了諮詢面試達到精深的水平,自己每次做case的時候應該做一本case journal,無論是紙質或者在電腦裡都可以。最好能對每一個類型的case,比如market entry或者profitability,都有一套自己的framework。這樣既顯得自己很有條理很有框架,又不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機械地背了書上的框架硬往他的case裡套。
  • 4招快速搞定諮詢Case分析, 還有17個小技巧以及眾多案例分析福利傾囊相授!
    首先,你得有大量的mock interview。國內的同學說30個case等於一個offer,Victor Cheng說一般拿到offer的人有50個case。我認識的去年拿到offer的有40個的,有70個的,有上百個的。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但大量的練習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 除了練習100個Case,有什麼秘訣能幫你通關頂尖諮詢公司MBB?
    最後的問題不是做案例上,而是我溝通模式不夠to the point。在機場接到電話時還是挺失落的。在決定直接創業之後,我基本和諮詢算是無緣了,但這段經歷對於我是個很好的鍛鍊。怕以後忘了,就把自己的案例準備經驗寫下,希望對有興趣的朋友有幫助。下面就是一個炮灰的一些感悟,請謹慎參考。首先,你得有大量的mock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