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與人口還不夠集中 最有房地產開發價值的城市區域分析

2020-12-15 199IT

199IT數據中心微信帳戶:i199IT

深圳的人口已經很多,房價也非常高,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源源不斷地湧入?這樣的抱怨聲幾乎每天都能聽到。目前深圳的人口確實很多,雖然官方公布的數據說常住人口只有不到1200萬,但是不少人認為實際已經到1800萬。可是,深圳的人足夠多嗎?答案是可能還不夠多。這個問題同樣適用於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等的大城市……

從全球其他大城市的發展歷史經驗來看,中國大城市人口的集中度尚不算高。接下來,房企只有去特定的城市群拿地,才有可能賺到錢。

一、越發達的國家人口密度越低

今年4月份,筆者在《5大城市群劃分,哪些城市和房企將被拋棄?》一文中指出,未來房地產的主戰場:一類是中心城市,即傳統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一類是核心都市圈的衛星城、區域中心城市。而缺乏獨特性和自我定位的城市,比如東三省的多數城市,以及安徽(合肥稍好)等未來則會被拋棄。這一判斷被後來房地產市場的行情所證實。

其實,以上判斷與全球城市演變的邏輯是一致的,我們應該尊重規律,而非貼上「中國特色」,然後不聞不問。我們可以從全球幾十個國家的上百個城市過去200年的大城市演變路徑中,得到足夠啟示。

無數的例子表明,全球大城市的生長曆程通常會經歷人口密度的三個上漲階段和三個下降階段(如圖1):

①段上漲:城市發展剛開始起步的時候,人口不斷湧入城市。

A 段下降:城市邊緣外擴,主城區範圍擴張速度快於人口的聚集速度。

②段上漲:擴大的、更高能級的城市會形成聚集效應,吸引更多人口湧入。

B 段下降:交通技術的發展使城市外圍興起許多聚集區,面積進一步急劇擴張,遠快於人口增長。

③段上漲:脈衝式的城市建設暫緩,而人口還在持續流入,使人口密度又增加。

C 段下降:主城區與外圍聚集區之間的建設密度逐漸增加,人口密度緩慢下降。

如果主城區向外擴張的速度一直快於人口的湧入速度的話,那麼A和C段就會連接起來,即人口密度達到最高點之後就一直持續單邊下降,比如倫敦、巴黎。

在圖1中,我們還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發達國家大城市人口密度低於發展中國家。

最新的城市統計數據顯示,印度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高於中國,而中國又高於日本和美國。因為發達國家的交通等基礎設施更為完善,城市的物理半徑顯著高於發展中國家。

為了更為客觀真實,筆者通過公開渠道搜集了一些數據,遴選出了以下12個在國際上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城市(表1)的情況進行對比。

還有一個就是核心主城區以及都市圈的區分,以東京為例,表1的人口和面積都是東京都的(2012年),而如果算大東京都市圈的話,則人口密度只有2746人/平方公裡(2014年數據:都市圈面積13400平方公裡,大東京都市圈人口3680萬),低於我國的上海。北京人民之所以擁堵,而數據顯示密度低,也在於面積是按全北京的面積計算的。

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

日本的全國人口密度為349 人/平方公裡,遠高於中國的148 人/平方公裡,然而其大城市的人口密度竟然比中國要低。這恰恰十分有力地反駁了一個謬論:中國大城市人滿為患,就是因為中國人太多。但真實的情況是,決定一個國家大城市人口密度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全境的人口的密度或者數量,而是整個國家的發展程度。換句話說,中國這麼多大城市人口擁堵,是因為中國還不夠發達。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近200年,國際大城市的生長,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組別:

第一種是已經發展成熟的城市,其處於人口密度緩慢下降的C 段,典型代表如東京、倫敦、巴黎等;

第二種是尚處於發展中的國家的首府,其剛剛經歷完城市面積快速擴張的B 段,處於人口密度緩慢回升的第③上漲階段,如土耳其伊斯坦堡、菲律賓馬尼拉等。

第三種是以北京和上海等為代表的城市,這些城市剛經歷完城市面積高速擴張、人口密度下降的B階段,但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人口的流入可能會佔據上風,與之相應的是人口密度將迎來平緩的③段上漲。

根據城市生長的三個階段模型(圖1),目前中國大城市部分已完成、部分正處於第二階段——即第二輪人口匯集和建成區面積擴張的階段,這意味著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人口還將加速湧入大城市,而大城市繼續擴張。然後進入第三階段——人口繼續導入,但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更快,從而導致人口密度下行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二、中國經濟與人口還不夠集中

所以,長期來看,中國大城市的建成區面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今年4月份的《5大城市群劃分,哪些城市和房企將被拋棄?》一文裡提到了「胡煥庸線」——1935年發現的這條線顯示,中國的大部分人口和經濟貢獻量都集中在線的右側。80年之後的今天,儘管國家管理層試圖破解「胡煥庸線」(線以東地區以43.71%的國土面積養育了94.39%的人口)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但似乎無能為力。這是區域間的窮者愈窮,富者愈富,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資料來源:耶魯大學G-Econ 項目組;財新網《特大城市該有多少人口》

我國的經濟產出和人口分布非但不是過度集中於大中城市,其集聚度反而不足。國際經驗告訴我們,未來中國經濟與人口仍將持續向大城市聚集。

三、未來房企應該去哪些地方拿地?

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在2010年就已超過日本東京地區,成為全球最大城市片區。但正如上面所說的,這些地區以及類似地區的人口未來還會更多。

根據2015年世界城市統計的數據,中國3個最大的都市區上海、北京、廣州-佛山的建成區面積在全球位於第12、13 和15位,不僅低於紐約、東京-橫濱,而且還低於莫斯科、休斯頓、名古屋這樣的都市區。目前,中國的其他都市區中只有天津的建成區面積高於2000平方公裡(圖13)。

來源:Demographia 世界城市研究

因此,目前,上海、北京、廣州-佛山的人口密度還高於東京-橫濱、大阪-神戶-京都和名古屋等大城市(圖9)。人口還在不斷湧入,而長期來看,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人口的密度又是下降的,那只能意味著建成區的面積會大幅飆升。

來源:明源地產研究院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統計分析,中國僅有11%人口生活在大城市(人口高於500 萬的城市),遠低於同樣地廣人多的美國(21%),以及許多發展水平落後於中國的國家,例如馬來西亞(22%)、巴西(19%)、墨西哥(17%)、泰國(13%)和菲律賓(13%)等。

資料來源:聯合國

全球的發展歷史表明,城鎮化率水平與大城市人口佔比高度正相關。根據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最新的演講中提及的數據,2014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為54.77%,但是人口城鎮化率很低,2013年僅為36%!

李總理一再強調,新型城鎮化意不在「地」,不在「樓」,而在「人」。因此,那些由於地方政府出於招商、基建項目上馬等需求,行政區劃上實現的「就地城鎮化」,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並未發生根本改變,因此,人口進一步向大城市聚集的空間還十分巨大。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布魯金斯研究所,Demographia

那些在傳統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以及杭州等新一線城市深耕多年的房企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未來的空間還足夠大。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論壇、明源地產研究院

在5大國家級城市群中,重點聚焦的還是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這裡是未來房地產的主戰場:一類是中心城市,即傳統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一類是核心都市圈的衛星城、區域中心城市(表3)。這是四個月之前的觀點,現在更細化一些。以下三類區域值得房企們關注:

第一類是處於高鐵網絡交叉點上的大城市,高鐵將讓這些城市具有了強大的資源吸附能力,將與之相連的周邊弱小城市的人口和產業都導進去。

第二類是那些距離主城區比較近的新區,由於交通成本較低,容易形成聯動發展的局面,如廣州南沙新區、蘇州工業園區、陝西西鹹新區。

第三類是規劃面積較小的新區,比較容易被帶動發展起來,比如濟南濱河新區。

資料來源:谷歌地圖,百度(附註:新區距離建成區的最近車程為負數,代表新區已有一定的建成區域,並且該區域與主城區部分重疊。)

對應的,距離主城區過遠,面積過大,或者舊城區經濟發展動力明顯不足的新區,發展潛力有待觀察,比如天津濱海新區。至於與主城區完全分離,而且規劃面積又非常大的新區,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區、貴州貴安新等,情況不容樂觀。

歸根到底,總結起來,依託於發展潛力巨大的城市、自身不追求過度膨脹,面積適中,而且距離近的新區更有前途。

摘自:明源地產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漲知識】中國城市人口分布還不夠集中?
    有些城市人口集聚,有些城市人口稀少但生活均等化是城市發展的基本走向。特別是在廣闊的中西部,城市化進程應主要以推進區域型的大都市圈為主,而中小城市則必須依賴大城市的帶動才能實現更快發展。中西部整體來說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區域型大都市圈的發展能夠使集聚經濟發揮作用,同時避免無序開發,確保區域生態得到更好的保護。
  • 全面分析區域房地產價值
    目前香河的人口數在37萬人左右,環京地區倒數第二,未來可容納人口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在經歷樓市低點之後,2019年香河區域住宅市場需求得到一定的釋放,80㎡段剛需類產品成為市場主流。香河版塊分析:(1)北部新城板塊。以北京投資客,本地剛需客為主,兼顧少量改善型客群。該區域為城市中心區轉移區域,在售項目多為外來知名開發商的大盤項目,客群以北京投資客及當地剛需客為主,兼顧少量改善客群。(2)中心區板塊。
  • 2020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華東華中區域測評成果揭曉
    「作為國內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核心區域之一,華東與華中「七省一市」一直是業內最關注的地方。6月23日,《2020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華東華中區域測評研究報告》正式發布,這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連續第6年發布該項區域測評研究成果,也是對該區域房地產市場發展狀況和房地產企業的一次全面盤點。
  • 基於SWOT模型的寧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分析
    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本文嘗試應用SWOT分析法對近5年來寧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本市房地產投資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
  • 2021年房地產投資是否還韌性十足?|房地產|房地產開發|二線城市|...
    國家統計局《房地產開發統計報表制度》規定,房地產開發「項目指房地產開發企業,按照城市建設規劃要求,立項審批(備案)並取得《施工許可證》後,在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上開發的樓盤或小區工程。」另一方面,統計局還規定,「土地購置費按實際發生額填報,分期付款的應分期計入。項目分期開發的,只計入與本期項目有關的土地購置費。」因此投資中的土地支出也滯後於實際的土地成交。
  •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FE俱樂部《重慶房地產市場分析》
    2020年11月15日下午,應重慶大學MEM聯合會FE俱樂部邀請,融創中國西南區域重慶置地公司市場客研部總監肖越,以重慶房地產市場分析為主題,給MEM同學們帶來了精彩分享。
  • 2020年,新形勢下對中國房地產周期的新定義
    人口流動向多個城市群都市圈轉移 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期轉向高質量發展期,區域產業格局開始呈現明顯分化。由於產業是匯集人口的核心驅動力,因此人口遷移也呈現出了極強的區域特徵。除都市圈核心一線城市外,重點城市群和都市圈均開始引發人口效應,其直觀表現是低收入區域人口向高收入區域流動。
  • 海南房地產深度報告:趨勢展望、十大區域與品類分析
    第二,區域定位特殊:從國際旅遊島到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戰略性區域政策出臺提升房價預期。一線城市人口體量千萬以上,經濟規模萬億以上,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金融、科技發展中心。而海南的定位是國際消費中心、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發展旅遊業和服務貿易是重中之重,無論是人口體量還是經濟規模都與一線城市有較大距離。
  • 2020-2026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年我國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及增長率變化圖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由於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約佔商品房總銷售面積的 87%左右,因此住宅商品房的銷售對衛浴行業有較大的影響。
  • 從宏觀到微觀,手把手教你做房地產市場分析!
    什麼是房地產市場分析 房地產市場分析不是簡單的羅列數據,而是必須基於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主要包括宏觀經濟數據、房地產數據、項目微觀層面數據三類。 市場環境分析 (城市宏觀面) 宏觀經濟數據的主要收集渠道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年鑑、統計局網站,集團內部可利用的資源包括中指資料庫、易居克爾瑞資料庫、及投資策劃中心提供的城市數據。
  • 當前中國城市人口新格局探析(下):從人口遷徙視角看城市前景
    為了對我國的宏觀人口格局有一個更加系統的認識,我們從人口遷徙、自然增長和政策激勵三個緯度對區域層面、城市層面人口分布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來探究城市未來發展潛力。,省內跨市流動比例上升,說明人口穩定性增強,這三大趨勢將影響未來經濟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的格局。
  • 中天城投集團榮膺「2020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價值西南10強」
    2020年9月17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發布會暨房地產品牌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隆重召開。
  • 澤平宏觀:中國房地產周期研究一覽圖
    摘要:從房價收入比、租金回報率、空置率、去化周期等指標來看,中國當前存在一定房地產泡沫,但區域分化較大,如果調控得當,經濟中速增長、城市化尚有一定空間等基本面因素為消化現有庫存提供了有利條件。  (搜狐財經思想庫:讓思維有樂趣,讓思想有力量!
  • 中國重慶房地產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從城市布局來看,重慶主城進入「外環時代」,千萬平方公裡、千萬人口特大城市的建設序幕由此拉開。在未來一段時期,將迎來重慶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同時,也將為房地產行業提供強勁的市場需求,並推動重慶房地產業向更高、更深層次發展。
  • 聯發集團:蟬聯中國房地產住宅開發專業領先品牌價值TOP10,品牌價值...
    2018年9月1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8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上,聯發集團以70.56億元的品牌價值,蟬聯「2018中國房地產住宅開發專業領先品牌價值TOP10」獎項。
  • 中國蘇州房地產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蘇州房地產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蘇州房地產公司和蘇州房地產行業相關項目現狀、蘇州房地產未來發展潛力,蘇州房地產投資進入機會、蘇州房地產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2020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報告
    2020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全面啟動以來,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在深入理解國家政策的基礎上,針對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整體發展狀況,進一步完善了2019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的方法體系,為更加客觀地評價企業品牌實力提供了理論與實踐依據,通過品牌價值的客觀評價彰顯優秀企業的品牌發展成就、促進企業有效提升品牌建設水平,推動中國房地產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 鄭州最抗跌的區域是哪裡?城市熱力圖裡的重大秘密!
    房地產的本質是地。房地產的核心是人。土地的價值是天然存在的,房地產的作用是使其價值進行再分配。而人作為分配的主體,住房需求最原始的動力。人口聚集和流入,房地產需求旺盛,人口消減和流出,房地產的需求也會遞減。
  • 專題|豫南&皖北&蘇北&魯南人口流出城市房地產市場特徵及前景
    (二)淮河經濟區集中全國近一成人口,以農業為支柱,經濟、購買力存短板)(本節有刪減)1、區位優勢:佔地17.8萬平方公裡,亞歐大陸橋東部橋頭堡的戰略地位(略)2、人口優勢:臨沂、徐州等人口基數大,商丘、周口均為對外輸出人口大市(本節有刪減)
  • 臺北臺中高雄三大區域最具投資價值
    臺北臺中高雄三大區域最具投資價值   2009年07月16日 22:29 《理財周刊》  文/本刊記者 甄愛軍  文前提要:臺灣地區樓市除了臺北市外,其他地方近年來普遍遭遇低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