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股不僅受皮肉之苦,智商會降低,智商差距就這樣拉開了

2020-08-21 小葵妹妹的成長日記

對於小孩子來說,正處於身體和心理的成長和建設階段,所以對於是非對錯不是那麼清晰,經常會做出一些讓父母生氣的事情。

而每當孩子淘氣的時候,就算是脾氣再好的傢伙也會有控制不住的時候,就會採用&34;的方式來讓孩子長長記性。

在過去,家裡大人打孩子是十分常見的,甚至還有&34;的教育俗語。

雖然在如今,那套體罰的教育方式被大多數父母所拋棄,但在生活中,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難免會忍不住,朝著屁股上打幾下。

調查發現,經常挨父母打的孩子,其智商測試分數往往不佳。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市曾舉行了一次國際家庭教育會議,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4年時間在全美範圍內對2歲至9歲的孩子進行了抽樣調查。 

結果發現,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成績要低於不挨打的孩子,在2歲至4歲年齡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績比後者低5分。在5歲至9歲年齡組中,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績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不能理解,一點皮肉之苦,也能導致智商下降?

其實&34;給孩子帶來的絕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疼痛,還有心靈上的創傷

為何說孩子的屁股打不得

腦組織位於顱腔內,顱骨通過寰枕關節與人的脊柱相連接。如果父母在打孩子屁股時出手過重、過猛,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擊,可經脊柱傳到寰枕關節,有可能造成顱骨整體變形,引起腦幹的損傷,後果不堪設想。

打屁股傷&34;

打屁股不只帶來看得見的皮肉之苦,還會給孩子留下心靈暗影。爸爸媽媽或許其他大人打孩子的時分,肯定沒有想過考慮過孩子的莊嚴,會讓孩子變得更缺乏自信、充滿挫折感,不利於孩子傑出性格的刻畫。爸爸媽媽一時的怒聲訓斥和粗暴行為,嚴峻的還會在自己與孩子之間發生永久性的隔膜。

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1、如果家長們經常打孩子,雖然表面上寶寶會變得很乖,很聽話,但實際上這是因為孩子對家長產生了恐懼心理,不敢反抗。長此以往的話,孩子們就會變得自卑、懦弱。

2、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們做錯了事情,有時候甚至都不聽孩子的解釋就開始打,這樣下來,孩子很有可能會為了避免挨打而說謊。在這種情況下,寶寶因為&34;過爸爸媽媽一次,挨打少一次,嘗到了甜頭,慢慢的就會讓孩子們養成說謊的壞毛病。

3、家長們的這種教育方法,會嚴重的壓抑孩子們的個性,會讓孩子們認為:問題可以通過暴力來解決。經常挨打的孩子,脾氣就會變得暴躁,甚至很容易會有暴力行為。

相關焦點

  • 打屁股不僅受皮肉之苦,還影響智商,專家:促進孩子記憶力提升
    1) 打屁股傷「腦」腦組織位於顱腔之內,顱骨通過關節和人體的脊椎相連接。如果家長在打孩子屁股時出手過重,那麼臀部受到猛烈的撞擊,就會給大腦發出刺激的信號。而這些信號也會通過脊椎傳遞給關節,進而可能會造成顱骨和腦幹的損傷。
  • 科學研究:打屁屁不僅會損害孩子健康,還影響智商,要慎用!
    王先生強行帶兒子回家後,打了他一巴掌,「當晚,孩子屁股紅腫,發高燒38.8攝氏度,他趕緊帶去醫院。醫生說孩子發燒與打屁股有直接關係,讓王先生非常後悔。「打屁股」是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首選「武力解決方案」。他們認為「打孩子不壞」。但專家警告說,打屁股會損害孩子的健康,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智商。科學研究:經常受到體罰的孩子智商較低。
  • 孩子一犯錯就打屁股?美國懲戒專家提醒:這樣做會降低娃的智商
    每當孩子一犯錯,家長們都變著法的懲罰孩子,但最受各位家長們歡迎的一種懲罰方式就是打孩子的屁股。因為很多家長們並捨不得真正的打疼孩子,所以就選擇打孩子屁股,因為屁股上肉多,打著不疼但又能讓孩子記住挨打的感覺,因此打屁股就成為了父母們懲罰孩子的第一選擇。
  • 科學研究:打屁股不但傷害孩子健康,而且影響智商,家長慎用
    當天晚上,孩子的屁股紅腫了,發燒38.8度。他趕緊帶娃去醫院,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的發燒與打屁股有直接關係,王先生這時非常後悔。 「打屁股」是許多父母教育孩子的首選「武力解決方式」,覺得「孩子打不壞」。但專家警告說:打屁股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孩子的健康並影響他們的智商。
  •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不好的,有的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卻只能上一個普通專科,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和學生的智商有很大關係,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也是很極端的,北大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就提到過,學生學習的好壞,智商佔一定的比例,但最重要的是這三方面能力。
  • 打屁股不僅痛,還影響智商,專家:打屁股會讓孩子變聰明
    都知道孩子是很讓人不省心的,經常做出一些讓父母生氣的事情出來,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控制不住情緒,就會選擇打孩子,像我閨蜜就是如此,兒子調皮搗蛋,讓閨蜜十分的頭疼,一會沒有看住,就會做出很多讓人生氣的事情,每當閨蜜生氣的時候,都會打兒子的屁股幾下,因為閨蜜認為,屁股肉多,打幾下沒有什麼大事的!
  • 打屁股能提高智商?這是真的嗎?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淘氣的時候,面對孩子淘氣時,恐怕每位家長都有過打孩子屁股的經歷。雖然現在都不提倡體罰孩子了,但是一旦火氣摟不住,孩子的屁股難免成為了家長的出氣筒。但最近有傳言,打屁股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這回家長不用自責了?這個理論其實緣於瑞士琉森心理學學院的研究。他們發現,志願者在實驗中被重打屁股後,記憶力突然大增,考試成績突飛猛進。
  • 孩子屁股打不得 常被體罰智商低
    ,智商要比未體罰的孩子低點。研究:經常被體罰的孩子智商低最近,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一項針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的4年跟蹤研究表明,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至28分。為何說孩子的屁股打不得腦組織位於顱腔內,顱骨通過寰枕關節與人的脊柱相連接。
  • 【育兒】孩子屁股打不得 常被體罰智商低
    ,而且研究發現,經常遭遇體罰的兒童,智商要比未體罰的孩子低點。 研究:經常被體罰的孩子智商低 最近,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一項針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的4年跟蹤研究表明,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
  • 打屁股不光對身體造成影響,還影響智商,專家:可以提高孩子智商
    對於兒童而言,正處於身體和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於是對於是非恩怨並沒有過多了解,往往會做出一些讓家長惱怒的事情。而每當孩子頑皮之時,即使是脾氣再好的父母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就會採用「體罰」的方式。過去的時候,經常看見家裡父母大孩子,居然還流傳了一句諺語,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學期間學生難免會形成較大差距,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了智商的問題上,這是一個十分片面且偏激的想法,智商在學習中只起到很小的作用,清華教授在一次的演講中就明確指出
  • 學渣和學霸,拉開差距的就這5個關鍵詞,別再甩鍋給智商
    難道都是智商的鍋?面對這樣的挑戰,孩子們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很多三年級的小朋友覺得自己長大了,對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重視,自我意識逐漸崛起。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一般在這一年悄悄拉開。5個關鍵詞拉開差距,你家娃差在哪?學霸智商不一定高得出奇,智商出眾的孩子並非都能成為人上人,你家娃只和學霸差這5個關鍵詞,5個關鍵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成績差別急著甩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孩子最終會發現:做學霸並不難。
  • 北大教授: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2個「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所有家長們的期盼,但是當代家長們總是過於在乎孩子的智商、成績等等,其實這些並不是孩子成才的關鍵。北京大學教育學教授曾經說過:「在孩子的學習中,智商只影響20%,而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這20%的智商,而是這2個'力'!」
  • 高中拉開學生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反而是最不起眼的這幾點
    高中拉開學生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反而是最不起眼的這幾點在初中明明成績都差不多的,但是上了高中之後卻有了很大的成績差距,我們身邊應該有很多這樣的案例,但是拉開這種差距的是什麼呢?大部分人的回答應該都是智商,其實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拉開這個差距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下面我們就來仔細的探秘一下。一:有明確目標和沒有明確目標你去問高中生他們對未來的設想是什麼,那麼一部分同學會回答你說,自己的目標就是好好學習,考一個好大學。
  • 注意,孩子屁股打不得
    3、打屁股傷智打屁股還會造成孩子智力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根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專家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了4年的跟蹤研究,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差距是28分。
  • 清華教授: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很多家長家長以為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主要在於智力,其實不然,清華大學教授指出,智商在孩子學習上和成長過程中只佔20%的影響,家長不能將智商作為影響孩子的成績的重要因素,更不能將智商作為衡量孩子的能力的唯一標準。那麼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孩童時期的幼兒園
    多數兒童其實在智商上並沒有差太多,大多是受幼兒學習成長環境影響,形成的各種習慣拉開了孩子的差距。美好的幼兒園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認知,還可以增強幼兒與各事物之間的互動性,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潛在的深刻影響。
  • 斯坦福教授研究: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閉環思維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孩子們之間產生差距是因為智商高低不同。然而諸多實驗證明現在的孩子智商相差無幾,即使產生差距也微乎其微。真正拉開孩子們間差距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缺乏。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8個習慣!
    這些細節往往就決定了同一個班級中尖子生與後進生的差距,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
  • 宅家學習,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3點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拉開人們差距的並不是智商。 學習力,決定學習的高度 小麗是一名高三的學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她因為成績不好非常焦慮。 為什麼都是一個班的學生,小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達不到的效果,那些好學生輕易就達到了呢? 不是因為他們的智商比小麗高,而是因為他們「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