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氣溫太低,很多時候看著飯菜,都提不起食慾,所以做的菜一定要香,還能提高大家想吃的欲望,炒菜時適當的加點豬油是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炒青菜,加點豬油看上去色澤更油亮,炒出來味道更香,口感也更脆嫩。
於是很多人家裡入冬後,都會買來大量的豬板油,自己動手熬豬油,比買的實惠,吃著更健康更放心。但是熬豬油也不是件易事,如果沒掌握好技巧,熬出來的豬油味道不香,顏色不白,帶一股糊味,這樣的豬油反而壞菜。
熬豬油時,先加鹽還是先加水?這一步做錯,難怪熬出來豬油不香!
熬豬油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選肉、比如火候,這些大家平時也都比較注意,但是有一個細節,非常容易被人忽視,那就是熬豬油時,到底是先加鹽?還是先加水?
這個細節大家都沒注意過,很多人都是看心情加的,但是這一步非常關鍵,鹽和水的順序加錯了,就會直接影響熬出來的豬油質量不高,聞著不香,炒出菜來不好吃,而且還不好保存。
熬豬油時,有的人先加水,有的人先加鹽,大部分人都沒重視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截然不同的順序,熬出來的豬油有多大的差異,到底是先加哪個更好?
熬豬油「加水」
熬豬油時「加水」是一定要的,而且在肥肉剛開始下鍋時,就要同時倒入一小碗水。肥肉油脂的熔點低於睡的沸點(100℃),所以鍋中有水對熱度的分散和蒸發,能減少熱鍋對肥肉直接的高溫煎炸,避免豬肉燒糊,炸出焦味。
熬豬油「加鹽」
熬豬油時,加入適量的食鹽,能起到給豬油調味的作用,還能幫助穩定油鍋中的溫度,催發出豬油的香味,熬好的豬油更耐儲存。
先加水還是先加鹽?
最好的方法是在肥肉下鍋前,就撒點鹽抹勻,然後再下鍋炸制,熬出來的豬油會更香;因為若是等肥肉下鍋,加好水開始熬製了,再加入食鹽,一是鹽味不均勻,二是食鹽容易沉底,增加鍋底的溫度,容易燒焦,有糊味。
所以熬豬油時,先加鹽還是先加水?正確答案就是先加鹽,這一步別再做錯了,不然熬出來的豬油不香哦!今天的美食小技巧就分享到這兒了,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您,若是您覺得有用,勞煩您點讚關注和分享,謝謝您的支持。
(本文由吃貨百科學堂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