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崗位做貢獻,崇德向善做公益 中國石化20萬志願者與春天有個約定

2021-01-09 公益時報網
立足崗位做貢獻,崇德向善做公益 中國石化20萬志願者與春天有個約定

2019-03-05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張慧婧

「學習雷鋒精神,永葆先進本色,牢記『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奮進新時代、譜寫新篇章,讓雷鋒精神在中國石化發揚光大!」近日,在中國石化中原油田濱河小區廣場,400多名中國石化學雷鋒志願者代表莊嚴宣誓,標誌著中國石化2019年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正式啟動。

愛,讓一塊塊公益品牌愈益生輝

每年春運大潮中,都會有一群摩託車大軍的身影出現在公路上。他們載著妻兒,馱著行李、穿州過省、風餐露宿,只為能儘快回到溫暖的家。

中國石化開展「情暖驛站、滿愛回家」公益活動,攜手合作夥伴在廣東、廣西、江西、貴州四省聯動,為萬名「返鄉摩騎」免費加油、免費郵寄EMS包裹,贈送萬份「易捷福袋」和太平意外保險,5000名志願者在248座加油站為往來「摩騎」送上貼心服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二期工程等國家級重點工程先後建設開通,一大批省級高速公路項目也在加速發展,大批外來人員來到廣東,為工程建設貢獻智慧和汗水。今年,「情暖驛站」活動還面向高恩高速、雲茂高速等工程項目建設者,開通2條返鄉直通車線路,從羅定、開平工地出發,開往粵東汕頭、廣西南寧等4個地市,讓60多名建設者踏上便捷的回家之路。

在「情暖驛站」這個連續7年的春運服務項目中,中國石化和廣東共青團累計組織超過3.5萬名志願者,服務了超過4000萬春運返鄉人員,這一活動已經成為一個各方聯手做公益的平臺,一起溫暖回家路,為美好生活加油。

無論寒冬酷暑,白天黑夜,都能在大街小巷看到環衛工人辛勤勞作的身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是他們的辛苦付出,讓一座座城市變得潔淨靚麗。為了讓城市的美容師能夠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熱水,炎炎的夏日可以有個地方納涼,從2016年開始,中國石化正式啟動環衛驛站公益項目,以加油站為平臺,配備了空調、微波爐、暖瓶、更衣櫃、板凳桌椅、書報、網絡等基礎服務設施,為環衛工人提供歇歇腳、熱熱飯、暖暖身的貼心服務。

首批171座環衛驛站投入運行以來,已累計接待環衛工人1.8萬人次。中國石化「環衛驛站」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2018中國企業最佳實踐」獎。

同樣是給予普通人最深情的關愛,十多年來,「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已經免費救助4萬多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光明號健康快車是第一列也是唯一一列國內企業捐贈的健康快車,先後開進新疆、青海等18個省自治區33個地區,走遍大半個中國,共計停靠38站次,成為群眾心中「開不走的健康快車」。

目前,「情暖驛站、滿愛回家」、「環衛驛站」、「健康快車」等中國石化志願服務活動,已成為一張張社會公益名片,描繪出中央企業志願服務工作的一道亮麗風景,社會因他們而點亮、而溫暖、而感動。

選樹典型,把雷鋒留下來

寒假剛過,林建就帶著他新為孩子們購買的水筆、字典、辭典等學習用品來到濮陽市戶部寨鎮二中,幫助孩子們為新學期的學習做好各種準備。

「我這輩子,沒生養一男半女,油井旁的村娃都是我的孩子!幫助他們念書,就是我的幸福!」林建是中原油田濮城採油廠採油管理四區員工,長期單身。16年來,他購置2萬多元的文體用品,幫助村鎮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出資1萬多元支持村娃讀書,向村娃捐獻5500多件衣服、187雙鞋子、265本字典和詞典,用大愛點亮了留守村娃的夢,117名村娃親暱地稱他為「林爸爸」「石油爸爸」。去年6月,林建當選「中國好人」。

多年來,中國石化通過組織評選「中國石化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標兵和志願服務項目」評選、「感動石化」人物評選等,大力選樹宣傳敬業奉獻、助人為樂、孝老愛親、誠實守信、見義勇為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切切實實把「雷鋒」留了下來,在全系統樹立了鮮明的價值導向,湧現出了行走在奉獻愛心長徵路上的宋麗萍、「紅夕陽講壇」的創辦者張方興、愛心使者朱衛華等一大批感人至深的精神文明建設標兵。他們既是雷鋒精神的實踐者,又是雷鋒精神的傳播者,在全系統起到了良好的榜樣作用,使廣大職工親切地感受到雷鋒就在自己身邊,「活雷鋒」讓人看得見、摸得著、學得真。

點點星光匯聚成星河。志願者們積極投身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讓雷鋒精神深深植根於中國石化企業文化建設之中,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大亮點。中原油田基地社區服務中心濱河花園社區、勝利油田黨員服務社分別獲得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一百」「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榮譽稱號。

立足崗位,全員學習雷鋒精神

「陳俊武同志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撐起了中華民族脊梁,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追夢人。作為當代石化人,要傳承發揚陳俊武精神,把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扛在肩上,勇於作為,善於奉獻。」湖北石油荊州公司綜合辦公室金多說。

當前,中國石化正在全系統深入開展向我國著名的煉油工程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煤化工技術專家陳俊武學習的活動,以陳俊武的先進事跡,激勵帶動廣大幹部員工崗位奉獻、幹事創業。

陳俊武投身中國石油石化工業七十載,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堅守「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和使命,矢志創新,勤奮耕耘,為石油石化工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正成為全系統職工心中最亮的「星」。

要使學雷鋒活動長盛不衰,必須讓雷鋒精神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閃光。中國石化把「崗位學雷鋒、爭當好員工」作為學雷鋒志願服務的主旨,要求員工把雷鋒精神落實到基層、融入到崗位,使本職崗位成為學雷鋒的最大平臺。

在油田企業開展「百隊幫扶」「鐵軍在行動」等志願服務項目,堅持低油價思維,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在煉化企業和科研單位成立「踐行雷鋒精神,爭當創新標兵」青年突擊隊和創新創效志願服務攻關小組,為提升企業技術經濟指標獻計獻策;在油品銷售企業創建「愛心加油站」,為特殊群體設立「綠色通道」,方便老弱群體和過往司機休息,系統內3萬多座加油站變身愛心站,統一投入到志願服務中。

2018年,公司4名員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個基層單位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11個基層單位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1名員工獲全國工會系統勞動模範稱號。

相關焦點

  • 崇德向善亮底色
    崇德向善亮底色    三年巨變,有目共睹。    文明,向來與文化是一體的。文明於城,是為民的砥礪前行;文明於人,是沉澱的道德品質。滁州,一座向上向善之城,以她獨特的內涵託舉起文明的高度,在這片寫滿傳奇的熱土上,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傳遞著美好與善良,一個個平凡而閃亮的名字展現著道德的力量。
  • 張家港:崇德向善 為善心做「紅娘」
    張家港:崇德向善 為善心做「紅娘」 發表時間:2017-04-24   來源:中央電視臺   江蘇張家港城市不大,卻有900多個志願服務團隊,他們崇德向善,感染了這個城市的每一個人,也讓張家港連續四次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 引領「崇德向善」新風尚
    領導幹部首先要有『官德』,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成為傳統美德的示範者、踐行者、傳播者。」該市市委書記魏新洪說。    以「孝老愛親」、「愛崗敬業」等為主題的「道德講堂」在該市機關單位已舉辦100餘場次,聽眾達3萬餘人。
  • 普洱:創建「志願之城」 打造「崇德向善」的文明普洱
    普洱市將20 萬餘名志願者信息錄入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對全市志願者進行數據化管理。定期調查、徵集服務項目和救助對象,為志願者參加活動提供多項選擇。同時,依託各類志願服務組織,完善志願服務信息平臺,採取QQ 、微信等便捷的現代聯繫方式,完善志願者資料庫,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有效整合志願服務資源,為打造「崇德向善」普洱提供了平臺保障。
  • 陝西銅川:扶危濟難「搭把手」 崇德向善傳文明
    「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以扶貧濟困、救濟助學、安老扶孤、禮遇好人、傳播愛心為宗旨,哪裡有困難和需求,哪裡就有我們『搭把手』慈善志願服務隊的身影。」志願者陳凱堅定地表示。2016年5月,陝西好人、市稅務局幹部陳凱發起成立了銅川市「搭把手」慈善志願服務支隊。
  • 崇德向善,文明風尚滿鹽城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圍繞「十沒有、二十有」城市建管標準,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持之以恆推進城市文明十大提升工程,實施創建為民實事項目,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窗口服務、宣傳氛圍等都發生了可觀可感的變化,崇德向善成風尚,文明花開全城香。
  • 吉林大學兩代志願者熱議總理回信:崇德向善再出發
    【解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給吉林大學白求恩志願者協會師生的一封回信,連日來引發強烈反響。10月10日,吉林大學師生代表就學習、落實總理回信精神展開座談,繼續踐行傳播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 崇德向善:用心扮靚溫州的美
    當我們評價一個人有多麼美,答案有很多,她可以像大家閨秀一樣美,可以像小家碧玉一樣美。但唯有內外兼修,由內而外,煥發出動人的風採,方能名副其實。一座城市如同一個人,亦有「動人」的風採,風採與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息息相關,它體現於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它彰顯了城市發展的指導思想。
  • 崇德向善 扮美家園
    2018年以來,河池市紮實推進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對照測評標準進行問題整改,使城鄉環境面貌、社會公共秩序、公共服務水平、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A 扮靚「面子」提升「裡子」南橋市場是河池城區主要農貿市場之一。
  • 崇德向善,文明風尚溢滿城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圍繞「十沒有、二十有」城市建管標準,積極行動、主動作為,持之以恆推進城市文明十大提升工程,實施創建為民實事項目,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窗口服務、宣傳氛圍等都發生了可觀可感的變化,崇德向善成風尚,文明花開全城香。
  • 普洱:崇德向善的文明之城
    在昆明工作的劉潔回到普洱,幾天的見聞讓他欣喜不已:走在普洱街頭或鄉村,能強烈感受到一股向上的新風尚;隨處可見宣傳「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公益廣告;眾多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活躍在街頭和社區,以大愛精神奉獻社會……文明的普洱越來越美了。變化,源於行動。
  • 銅川一幹部發起志願服務隊,帶動全家人點燃崇德向善薪火
    「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以扶貧濟困、救濟助學、安老扶孤、禮遇好人、傳播愛心為宗旨,哪裡有困難和需求,哪裡就有我們『搭把手』慈善志願服務隊的身影。」志願者陳凱堅定地表示。陳凱先後獲得陝西省「最美志願者」和「崗位學雷鋒標兵」「陝西好人」、銅川市第四屆「道德模範」「三秦善星」等榮譽稱號。妻子梁妮和兒子陳宇航在他的感召下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全家一起用行動點燃崇德向善的薪火。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陳凱一家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搭把手」,為銅川築牢防疫「城牆」貢獻了愛心、智慧和力量。
  • 長沙崇德向善君子之風伴隨「中國好人送祝福」為居民添喜
    愛心書法家曾昭才滿足最後的居民才停手「媽媽,老師告訴我們說,中國書法是我們祖國五千年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的璀璨名片。今天這麼多的叔叔伯伯和爺爺奶奶們在這裡揮寫春聯,請他們也送給我們2個福字吧。一個貼在大門上,一個貼在廳堂上,大紅的中國福放在我們家裡好喜慶啊!」12歲的小楓不停地搖著媽媽的手這樣懇求著。
  • 社會各界熱議「蘭小草」:他代表的是溫州人崇德向善的力量
    就像15年堅持愛心捐贈,做好事不留名的「蘭小草」一樣,很多民間好心人通過不同渠道,默默奉獻自己的愛心。如今有了網際網路,這種互助的範圍在不斷擴大,方式也越來越多,公民的急、難求助大多能得到快速和有效的解決。  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行為,應該得到保護和發揚,它體現了溫州公益慈善事業的形象,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體現。
  • 衡水好人館 崇德向善 文明風景線
    衡水好人館 崇德向善 文明風景線 2020-02-2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一座崇德向善之城!
    我市精心設計城市VI系統,推出中國金華、文明金華LOGO、志願金華、「信義之城、和美金華」城市口號等,並在所有廣告上實現全覆蓋;我市還成體系地設計刊播「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廣告, 2萬餘個實地點位「抬頭可見、觸目可及」,公益廣告成為城市街頭最美的風景線。
  • 崇德向善迎新春,巾幗志願展風採
    2020年春節將至,為增進「鄰裡情」,增強居民群眾凝聚力、向心力,營造團結奮進、文明和諧、喜慶祥和的濃厚氛圍,1月13日上午,長沙市芙蓉區荷花園街道德政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長沙市城市人居環境局、依善公益,開展「崇德向善迎新春 紅紅火火過大年」暨「親情季·雷鋒家鄉學雷鋒」主題巾幗志願服務活動
  • 包頭加大公益廣告宣傳 讓崇德向善理念入腦入心
    近年來,包頭市充分運用公益廣告這個與人民群眾直接互動的橋梁和載體,立足於「三個著眼」,把無形的價值觀要求、崇德向善理念深深融入市民身邊有形的載體、日常生活點滴,使其深入頭腦、沉澱心中。   這些涵蓋了「講文明樹新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節儉養德」、道德模範、環境保護等主題內容的公益廣告,打破了以往單一、枯燥的文明創建標語形式,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與城市文化、城市建設融為一體,向廣大市民詮釋著勤勞、節儉、向善、孝老、守禮等傳統道德文化,有的配以風景畫、漫畫,或者運用剪紙、泥塑、年畫等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讓宣傳標語變得新穎、生動
  • 崇德向善 溫潤人心
    近年來,我省道德模範輩出,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3名全國道德模範受到表彰,湧現出154名省級道德模範,他們的感人事跡成為老百姓爭相熱議的話題,在群眾中產生了共鳴,引領著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風尚。為河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更加豐沛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道德榜樣凝聚正能量 道德模範是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
  • 崇德向善嵌入城市基因 勾勒成都美德群像
    》這首熟悉的旋律在武漢天河機場由志願者們唱響,送別四川援助湖北醫護隊隊員。不只醫護人員,疫情期間,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公安等各行各業的人們都作出了積極貢獻,展現了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不僅在疫情期間,崇德向善一直是成都在千百年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精神氣質,涵養著城市文明與市民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