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宗教右翼力量在上升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 據「新華社」客戶端報導,前些天,到靖國神社採訪,在洶湧的人潮中,除了各種保守市民團體以及右翼團體外,「靈友會」等宗教團體的身影也非常引人注目。

  「日本戰爭責任資料中心」事務局長上杉聰也就此指出,隨著「日本遺族會」「回報英靈會」「軍恩聯盟」等成員老齡化,組織力量急劇減退,政治影響力也急劇減退,近年來在教科書問題、修改《教育基本法》、排外等活動中,宗教團體開始異常活躍。

  由於宗教法人具有免稅待遇,宗教組織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圈錢的實力更是強大,所以很多政治家依靠宗教團體支持,例如石原慎太郎及其子石原伸晃分別依附於新興宗教團體「靈友會」和「崇教真光」。石原慎太郎是靈友會信徒,在選舉時通過靈友會的支持,獲得了大量的組織票。

  一些宗教團體在分裂中國的問題上更是不遺餘力。例如多次請達賴喇嘛講經說法,幫助其圈錢。今年4月,達賴喇嘛到東京講經,票價1萬日元,兩個後援組織之一就是曹洞宗岐阜縣青年會。

  宗教團體具有右翼傾向在日本有悠久的傳統。由於日本本身有深厚的國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土壤,宗教組織也就往往有強烈的國粹主義色彩,不少在戰前就是侵華的先鋒,而外來宗教也往往在這種土壤中異化,因此宗教團體具有國粹主義、民族主義的一面並不稀奇。

  由於日本很多宗教組織本身就是右翼組織,宗教的基礎在於眾多的民眾,在這個意義上,宗教右翼的抬頭也可以視為一個危險的動向。

  日本最主要的宗教是神道和佛教,不過由於自古以來「神佛習合」的習俗,日本人並不嚴格區分神道和佛教。既去神社參拜,也去寺院供佛。當然,如果嚴格按照宗教的要求來區分,同時信仰多種宗教也就不算真正宗教信徒了,日本人參與宗教活動往往只是作為一種民俗。

  神道教是日本固有宗教,日本近代著名的民族主義者德富蘇峰就指出:「日本古來受到中國的巨大影響,在意識到無法與中國匹敵的情況下,不屈服地從靈魂中生產出了獨自的東西,這就是神道。將對中國的自卑感轉變為日本獨自觀念的分水嶺就是聖德太子。」

  伊勢神宮供奉皇室始祖神天照大神,很多神社供奉的神也與天照大神有關,因此,神道教具有國粹主義思想並不奇怪,很多神社都會升日本國旗,出雲大社的國旗長13.6米、寬9米,重達49公斤,是日本最大的國旗。

  佛教本來重視的是個人的修行解脫,不過傳入日本後主旨卻轉為「鎮護國家」。公元741年,聖武天皇命令各地廣建國分寺,利用佛教「鎮護國家」。戰前,很多佛教團體參與日本對外侵略,如今,形形色色的佛教團體擁有國粹主義色彩並不奇怪。

  鎌倉時代(1185至1333年)中期僧人日蓮創建了日蓮宗,他所著的《立正安國論》,本身就有很強的國家主義色彩,以他為宗祖的傳統宗教教派包括日蓮宗、日蓮正宗、日蓮本宗等10個教派。戰前右翼團體「血盟團」就是由日蓮宗僧人井上日召主宰,他戰後又建立了右翼團體「護國團」。因此,日本很多佛教系統的宗教團體帶有右翼傾向,很多寺院中都建有為二戰戰死者修建的諸如「慰靈碑」「英靈殿」等彰顯設施。

  如總部位於山口縣山口市的「新生佛教教團」通過其相關團體「日本時事評論社」發行免費報紙等,反對夫婦不同姓制度,進行國粹主義和反性別平等主義活動。其他日本的右派佛教團體還包括傳承了法華神道源流的「佛所護念會教團」以及「國柱會」等神道和佛教混合色彩很強的教派。

  「生長之家」的信仰除了神道、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教義,還融合了心理學和哲學等,但卻是崇拜天皇、擁有極端國粹主義保守思想的宗教團體,它也是右派團體「日本會議」的主要成員,並且參與美化侵略的「新教科書編撰會」的活動,曾經建立過稱為「生長之家政治聯合」的政治團體開展活動。(記者藍建中,編輯呂迎旭,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相關焦點

  • 【不可不知 】日本的右翼與右翼的日本
    那麼到底什麼是日本的「右翼」?如何理解日本右翼與日本保守主義的實際關係?在當下的言論空間中,由於日本「右翼」容易被視為理想秩序生成的阻礙乃至破壞性的力量,其特質容易遭到遮蔽,因此,本文通過將日本右翼還原到日本政治思想與政治實踐的現場,試圖提出一種關於日本右翼的新敘述的基礎視角;這種視角將帶領我們超越意識形態的解讀,進入日本政治生活的現場。
  • 從APA事件看日本右翼現狀:「盡給周圍添麻煩的奇怪大叔」
    然而事實上,儘管日本政治確實近年來右傾化,但社會右翼勢力與思潮並非在膨脹,而是在不斷萎縮。元谷外志雄其人:披著「右翼外衣」的投機商人日本的傳統右翼勢力分為三類:右翼政客,右翼文化人,右翼社團。元谷外志雄長期用筆名「藤誠志」著書闡發極端右翼史學觀。但就此將其歸類為右翼文人卻著實太看得起他了。
  • 海外版望海樓:日本右翼正在綁架日本的未來
    論報紙銷量,《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在日本是數一數二的大報;從日本政治圖譜看,前者立場偏左,後者立場偏右。因在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上刊發不同於右傾思想的報導和評論,《朝日新聞》時常成為日本右翼媒體圍攻的對象。該報由於發表社論質疑和批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等行徑,遭到安倍的壓制,被追問《朝日新聞》的辦報宗旨「是不是打倒安倍政權」。
  • 一文盤點日本右翼歷史:日本右翼思想怎麼來的?竟已超過五百年了
    日本右翼 日本是中國的鄰國,對日本和日本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不在少數。學習日本歷史就不得不觸及一個敏感的話題——日本右翼。歷史上的日本右翼,是指主張侵略,尤其是侵略中國、朝鮮的日本人。現在的日本右翼則是指否認侵略、否認歷史的人。今天文史君就帶大家看看日本右翼的歷史。 一、遠古的日本右翼 時間定格到日本戰國時期,當時的尾張(今天愛知縣)有一個鄉下大名,因特立獨行而被人稱為尾張的大傻瓜。
  • 日本政壇左翼聲音越來越弱 自身有不足難制衡右翼
    賈文婷攝(人民網)  7月2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將正式進行投票。日本《朝日新聞》民調顯示,希望自民黨、公明黨獲參院過半議席的佔50%,支持民主黨的僅有7%。有分析擔憂,這會進一步助長日本右翼的氣焰。與此相伴隨的,則是左翼聲音的退潮。  現實:左翼已失聲  「左翼和右翼在日本戰後政治中是一直存在的。」
  • 【央視評論】日本右翼系列「小動作」背後有「大棋局」 值得警惕!
    園方不僅將寫著「帶有邪念的在日韓國人和『支那人』(日本右翼對中國人的蔑稱)」的材料散發給家長,還把包含「討厭韓國人和中國人」內容的信交給有韓國血統的家長。此前日本APA酒店也因放置右翼材料引發巨大爭議。
  • 日本]頭號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脖子粗不打領帶
    你應該看清,在石原慎太郎表演後面,有哪些支持力量,又有怎樣的「民意」基礎。   東京市市長石原慎太郎很少打領帶,夾克衫裡總是一件領口遠沒有脖子粗的白襯衫,粗粗的脖子早就衝破了領口的限制,很有魄力地顯現在人們面前。即便開記者招待會,石原也同樣的打扮,並沒有因為是見媒體而收斂一些。
  • 喜歡日本動漫就是「精日」嗎?-精日 日本右翼勢力 日本軍國主義...
    延伸閱讀  喜歡日本的文化產品和愛國矛盾嗎  文 | 大公無司  有網友在知乎上提問:喜愛日本的文化產品和愛國以及反對日本右翼勢力有矛盾嗎  第一:日本右翼能不能代表整個日本?  不用多說,大家心裡都有答案。  ◆ 東條英機能代表日軍裡那些家裡的姐妹為了養家,被迫「下南洋」的小軍官嗎?  ◆ 近衛文麿能代表西園寺公望嗎?
  • 閻洪:日本沒有左翼 日本整個民族就是右翼
    河村的言論在日本得到了右翼的支持,右翼媒體紛紛出面聲援,為歷史翻案的浪潮再次湧動。有專家認為,雖然日本政府及領導人都曾在口頭上對侵華的歷史問題進行反省和道歉,但在官方文件中卻從未寫入「道歉」的字眼,這讓很多日本人的歷史觀變的模糊,不少日本人對那段歷史一無所知,加之在戰爭期間,日本政府對各種出版物實行了空前嚴厲的嚴查取締,以虛假的報導掩蓋大屠殺的真相。
  • 港媒:日本右翼抬頭,東亞局勢驟變生險
    香港《信報》12月18日文章 原題:日本右翼抬頭東亞驟變生險日本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多數,奪回執政權,安倍晉三再度擔任首相已成定局。今次選舉,執政民主黨兵敗如山倒,右翼鷹派抬頭,為東北亞地緣政治注入了驟變風險。
  • 探訪日本書店:日本右翼書籍真的銷售很普遍嗎?
    近日,記者走訪了東京多家書店,發現有書店確曾銷售過APA酒店社長所著多本右翼書籍。日本APA酒店集團在客房內公然放置右翼書籍一事經媒體報導後,受到輿論各界持續關注。近日,記者走訪了東京多家書店。在位於東京池袋的淳久堂書店,拍客在書店系統裡查到了多本APA酒店集團社長元谷外志雄撰寫的右翼書籍。據該書店一位店員介紹,這些右翼書籍曾在2012年銷售過,「當時有進過貨,最近因為出版社那邊已經賣完了,就沒有再進貨了」。
  • 日本右翼政府對左翼政黨的意識形態壓制
    事實上,二戰後的日本曾經有過兩個最大的左翼政黨——社會黨和共產黨,被稱為「革新勢力」,並曾長期與以自民黨為首的保守的右翼政黨相抗衡,形成長達38年的「五五體制」(1955—1993年)局面,可以說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與左翼政黨的存在、左翼政黨對右翼政府的制衡有著很大的關係。
  • 宋文洲:我在日本遭右翼圍攻的前後
    我們想知道,剛才你也提到過日本右翼媒體,在整個新聞報導過程中的一個態度,或者是他的一個狀態。可以說他有一些欺瞞觀眾,也可以他有點捏造事實的情況。您能不能給我講一講,在日本右翼媒體在報導過程當中,他們是一個怎麼樣的立場?
  • 中韓同步施壓日本APA酒店撤右翼書籍 亞冬委態度成謎
    中韓同步施壓日本APA酒店撤右翼書籍 亞冬委態度成謎 2017-01參與互動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剛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在中國民眾自發抵制、外交部嚴詞批評、國家旅遊局痛下封殺令之後,韓國也加入針對日本右翼
  • 日本右翼分子衝擊社民黨總部
    1月22日清晨,日本一名男子駕車衝撞位於東京都永田町的社民黨總部後被警方逮捕。圖為衝撞社民黨總部大門的汽車。(共同社)一名自稱日本右翼團體成員的男子22日清晨在首都東京駕車撞擊左翼政黨社會民主黨總部辦公樓大門,被警方逮捕。東京警視廳說,當天6時50分左右接到報警,社民黨總部保安說有人駕車衝入辦公樓。警員趕到現場後立即以涉嫌「損壞器物」為由逮捕這名中年男子。嫌疑人名為上野琢也,現年41歲,家住琦玉縣埼玉縣洪巢市,自稱是右翼團體「國榮會」成員。
  • 日媒:安倍被右翼團體"日本會議"左右
    雖然也有尚存猶疑的會員,但日本會議卻以其強大的政治能量為自豪。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俵義文解釋說:「日本會議是國內最大的右翼勢力。目標是修改憲法,建立以天皇為元首的國家體制。它通過『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思考日本的前途和歷史教育的議員之會』等議員聯盟來實現保守政策。第三屆安倍內閣中,包括副大臣和政務官在內的約50名高官中80%以上都是上述議員聯盟的成員。」
  • 日本右翼借甲午跳上歷史舞臺 得到軍方大力扶植
    原標題:日本右翼借甲午跳上歷史舞臺 得到軍方大力扶植 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是日本民間右翼團體。在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這幾十年的軍國主義擴張史中,日本政府和軍方出面染指一個地區之前,民間右翼團體已預先進行了大量收集情報、顛覆、暗殺乃至直接參與戰鬥等行動。
  • 從美國推出最嚴墮胎法案談起:宗教為何加劇了美國政治分裂?
    1960年代是個年輕人被廣泛動員起來反抗體制的時代,更令宗教保守派不安的是,自由派基督徒也支持這些價值觀,後者開始擁抱「實用主義道德觀」(situation ethics),認同現代世俗文化,認為個人自由比上帝更重要。作為對1960年代自由思潮的反擊,一股被學界稱為「宗教右翼」(Religious Right)的力量自1970年代崛起。
  • 熱議 妻子陷右翼學校購地風波,安倍以「下臺」表決心
    這起風波的起因,是由於立場傾向日本右翼的「學校法人森友學園」在大阪府豐中市購買了一宗國有土地,用以修建一間名為「瑞穗之國紀念小學院」的小學,名譽校長為安倍晉三的妻子安倍昭惠,其校長則是日本最大右翼組織「日本會議」的大阪支部幹部籠池泰典。該校預定於2017年4月開校。
  • 日本左翼遊行反對天皇制 右翼分子鬧場毆打警察
    (觀察者網訊)29日下午,日本左翼團體在東京都立川市的JR立川車站周邊舉行反對天皇制的示威遊行,相反立場的右翼團體到場抗議,兩名右翼份子還當街毆打正在執行警備任務的警察機動部隊隊員,被日本警視廳以妨害公務罪名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