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左翼遊行反對天皇制 右翼分子鬧場毆打警察

2020-12-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29日下午,日本左翼團體在東京都立川市的JR立川車站周邊舉行反對天皇制的示威遊行,相反立場的右翼團體到場抗議,兩名右翼份子還當街毆打正在執行警備任務的警察機動部隊隊員,被日本警視廳以妨害公務罪名逮捕。

據日本《產經新聞》29日報導,左翼團體在日本天皇退位、即位之際,到處舉行抗議示威遊行,29日下午有約100人到立川市參加示威活動,並高呼口號遊行,警方也派大批警員到現場維持秩序。

立場相反的約80名右翼活動分子也到場阻撓警方的安保工作,48歲的檜垣紳和37歲的椙田智還動手毆打了警員的胸部和頭部,因而遭警方逮捕。

報導截圖

反對天皇制的左翼人士認為,天皇制會讓日本國民忘卻侵略歷史,在社會製造階級、歧視,因此應該解脫天皇制的魔咒,正視日本帝國主義為亞洲留下的不可抹滅的傷痕。

左翼團體揚言5月1日新天皇登基時,還將在各地舉行示威抗議活動。預計支持天皇制的右翼團體也將大批成員出動阻撓。左、右兩派的對峙讓日本警方繃緊神經。

日本30日下午將明仁天皇舉行退位禮正殿之儀,明仁天皇與皇后美智子將升格為上皇、上皇后,此後將很少出現在鏡頭前。這是繼光格天皇1817年退位後,日本相隔202年再次舉行天皇退位儀式;皇太子德仁則將於5月1日即位成為新天皇。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滿心歡喜要即位,不料遭左翼團隊強烈反對:皇室是戰犯
    反對天皇制!日本左翼團體遊行示威,「反天皇制」團體高喊「反天皇制」抗議5天:裕仁是戰犯!警民爆發衝突4月30日,在新宿站前的反天皇制遊行。日本天皇德仁在今天(1日)即位,並改紀年「令和"。不過日本也不是全國民眾都支持君主制,以左翼團體為首所組織的"反天皇制運動聯合會"在東京發起遊行,表示皇室是二戰的戰犯,為了負起責任應當廢除君主制。這個團體他們已經抗議多年,希望追究皇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責任。其中因為抗議行動過於激動,有人遭到日本警方逮捕。
  • 極左翼大戰警察,多名警察受傷;難民、極端右翼、極端左翼輪番作妖的德國怎麼了
    極端右翼借題發揮?還是反對警察暴力?還是難民鬧事?都不是!這次是德國的政治光譜的極左翼。又一次證明了只要往極端發展,無論是右翼還是左翼,暴亂起來都是一樣一樣的。暴亂的起因是一場沒有合法登記的示威集會,上周三,警方要求極左分子從非法佔領的廢棄建築物裡搬走,隨後受到了極左翼分子的示威抗議。
  • 你了解什麼是左翼分子、右翼分子嗎?
    在生活中、閱讀中我們時常會見到左翼右翼、左派右派等諸如此的名詞,那麼它們是什麼意思呢?左翼分子、右翼分子又稱左派、右派,而這一說源自於法語,史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一說法誕生於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在1791年的制憲會議上辯論時,擁護激進革命的人恰好坐在會場的左邊,而主張溫和的保守派則恰好坐在會場右邊,於是,人們習慣上將革命的一派稱為「左派」,反對革命的一派稱為「右派」。再後來,馬克思、恩格斯又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時將其引申為右派即資產階級反動派,左派即無產階級革命派。由於右派主張保守,「右」又被指為不能隨著情況前進,思想落後。
  • 日本政壇左翼聲音越來越弱 自身有不足難制衡右翼
    賈文婷攝(人民網)  7月21日,日本參議院選舉將正式進行投票。日本《朝日新聞》民調顯示,希望自民黨、公明黨獲參院過半議席的佔50%,支持民主黨的僅有7%。有分析擔憂,這會進一步助長日本右翼的氣焰。與此相伴隨的,則是左翼聲音的退潮。  現實:左翼已失聲  「左翼和右翼在日本戰後政治中是一直存在的。」
  • 【不可不知 】日本的右翼與右翼的日本
    然而,我們必須注意上述區分的局限性——在明治日本建構的總體性天皇制民族主義當中,以「天皇」為核心價值的總體性思想狀況構成了日本近代政治思想的底色,因此諸如「進步—反動」等簡單的二分法僅僅具有表面的意義。就此而言,「保守主義」並不能用以解釋日本政治與社會現場中的右翼;日本的右翼必須同日本民族國家的整體性格一同加以思考。
  • 閻洪:日本沒有左翼 日本整個民族就是右翼
    河村的言論在日本得到了右翼的支持,右翼媒體紛紛出面聲援,為歷史翻案的浪潮再次湧動。有專家認為,雖然日本政府及領導人都曾在口頭上對侵華的歷史問題進行反省和道歉,但在官方文件中卻從未寫入「道歉」的字眼,這讓很多日本人的歷史觀變的模糊,不少日本人對那段歷史一無所知,加之在戰爭期間,日本政府對各種出版物實行了空前嚴厲的嚴查取締,以虛假的報導掩蓋大屠殺的真相。
  • 日本右翼分子衝擊社民黨總部
    1月22日清晨,日本一名男子駕車衝撞位於東京都永田町的社民黨總部後被警方逮捕。圖為衝撞社民黨總部大門的汽車。(共同社)一名自稱日本右翼團體成員的男子22日清晨在首都東京駕車撞擊左翼政黨社會民主黨總部辦公樓大門,被警方逮捕。東京警視廳說,當天6時50分左右接到報警,社民黨總部保安說有人駕車衝入辦公樓。警員趕到現場後立即以涉嫌「損壞器物」為由逮捕這名中年男子。嫌疑人名為上野琢也,現年41歲,家住琦玉縣埼玉縣洪巢市,自稱是右翼團體「國榮會」成員。
  • 百名在日中國人遊行抗議APA酒店 日右翼惡意幹擾被警方控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雅虎新聞網報導,為抗議日本APA酒店在客房內放置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書籍,約100名在日中國人等2月5日在東京新宿進行了長達約1小時的示威遊行。和平遊行活動遭到數十名右翼分子幹擾,當日逾300名警察維持治安,對在遊行隊伍周圍用高音喇叭高喊辱罵性語言,並對試圖衝擊遊行者的右翼分子進行控制。
  • 什麼是「左派」和「右派」(左翼和右翼)
    在西方國家的歷史印象中,左翼支持平等、反對階級統治;而右翼認為社會分層有其自然性和不可避免性。右翼通常支持他們自己國家的主權並反對跨國組織的政策決定凌駕主權國家。在歐洲,支持歐盟的自由主義者通常來自左翼,而支持歐盟但保持國家主權至上及民族主義者則來自右翼。世界主義和國際主義為左;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為右:經濟民族主義或貿易保護主義在左右兩派都可以發現,左翼的保護主義是以確保國內的勞工為目標,而右翼的保護主義則是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和經濟。
  • 日本右翼政府對左翼政黨的意識形態壓制
    事實上,二戰後的日本曾經有過兩個最大的左翼政黨——社會黨和共產黨,被稱為「革新勢力」,並曾長期與以自民黨為首的保守的右翼政黨相抗衡,形成長達38年的「五五體制」(1955—1993年)局面,可以說日本的經濟高速發展與左翼政黨的存在、左翼政黨對右翼政府的制衡有著很大的關係。
  • 日本國內擁護造核武嗎?左翼右翼都想要,精英觀點讓你大吃一驚
    這個3000部自費出版的小冊子是防衛廳相關人員和日本青年協議會送的,同年刊登在了「諸君!」雜誌上,而且作為單行本被刊登了出來。清水幾太郎在上世紀70年代的安保反對鬥爭中佔據指導性立場,被認為是所謂的左翼的學者主張日本擁有核武器,給了社會一個巨大衝擊。1999年,西村真吾防衛政務次官僅僅討論了一下核武器,就被罷免了。
  • 遊行變鬥毆!美國首都萬人遊行 川普支持者與反對者發生衝突
    【南方+11月16日訊】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川普的支持者在華盛頓特區舉行「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萬人遊行」和「停止竊取」集會。當天,川普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系列消息,炮轟華盛頓市長穆麗爾·鮑澤和媒體的不作為。
  • 專訪|日本左翼學者小森陽一:用民眾手中的選票廢除新安保法
    東京大學教授小森陽一是日本當代知名文學批評家,出生於日共家庭的小森陽一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左翼知識分子之一。小森陽一著作的中譯本包括《天皇的玉音放送》《現代日本國語批判》《村上春樹論:精讀〈海邊的卡夫卡〉》《文學的形式與歷史》,其中尤以批判日本天皇制度的《天皇的玉音放送》在國內的影響最大。
  • 左派和右派,左翼和右翼的區別
    不過對於左派和右派,左翼和右翼的區別:首先是左派站在地位等級較低,要求革命改變現狀;而右派等級較高,屬於既得利益方,因此希望維持現狀。而左翼與右翼同屬於右派,都是資產階級內部的兩種思想。在資本主義社會,有些黨派強調公平和社會福利,期以緩和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這些人士被稱為左翼(即右派左翼)。而右翼是指那些代表大資產階級,他們強調自然競爭,削減社會福利,反對改良,擁護大資產階級的利益。目前,m國總統c普的共和就是右翼右派,但是c普的政策卻傾左,以緩和社會矛盾。
  • 從APA事件看日本右翼現狀:「盡給周圍添麻煩的奇怪大叔」
    但赤尾敏1990年病故後,失去精神領袖的「愛國黨」每況愈下,成員餘剩僅1/16,街宣遊行活動不滿百人規模,有時甚至出現警察比遊行者還多的尷尬局面。同樣黨團老齡化嚴重,50歲以上者佔到了75%。以上兩社只是日本右翼團體及其活動衰退凋零的縮影。根據日本警察廳公安報告,1981年右翼社團登記人數約12萬人,遍布全國大中城市,到2015年縮減到8千人不到,主要集中在首都圈。
  • 左派、右派、左翼、右翼,指的是什麼?
    在西方一般會將左翼稱之為改革派、民主派,而右翼一般會被稱之為保守派、共和派。而左派和右派則另有其他的意思。 左翼和右翼的來歷和雙方之間在政治思想上的對立。 我們今天所講的左翼和右翼這個概念,最早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的法國在大革命之後,對於今後法國準備走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路線,有著比較大的爭議。
  • 數千人在日本札幌遊行反對八國峰會(圖)
    7月5日,約5000名反對八國峰會的人士手持標語、旗幟在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市舉行示威遊行,反對即將在北海道洞爺湖舉行的八國集團首腦會議。 新華社記者 任正來 攝7月5日,防暴警察在日本北海道首府札幌市的示威現場與抗議者對峙。
  • 日本「左翼」知識分子的和平主義到底是什麼?
    高畑勳與許多持和平主義觀點的日本「左翼」知識分子一樣,在修憲問題和歷史問題上,是中國人民的戰友,他旗幟分明地反對修改憲法第9條,反對否認侵略歷史。在抵抗日本右翼倒行逆施的時候,他們是中國人民的盟軍。但是,雙方是出於同一立場和前提嗎?中國人民和他們真的可以「互相理解」嗎?
  • 日本在逃最久通緝犯被捕 46年前抗議美駐軍衝繩誤殺警察
    據中國小康網6月9日援引外媒消息稱,7日,日本東京警視廳公安部逮捕一名日本國內在逃時間最長的逃犯,結束近45年的追捕。該逃犯名為大坂正明(67歲,Masaaki Osaka),1971年在東京澀谷參加反對美日《衝繩返還協定》遊行,涉嫌與同伴用燃燒瓶等襲擊並殺害一名警察,1972年遭到通緝。據稱,大坂正明是日本新左翼黨派「中核派」活動分子。
  • 莊禮偉:日本軍國主義的左翼思想根源
    關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起源,史學界已有許多論述,如經濟危機和資源危機、天皇崇拜、武士道、狹隘民族主義、資本主義的本性、國家主義或國家至上主義、右翼種族主義等等。  其中的種族主義根源值得略說一下。此外也有諸多史料證明德國的納粹黨、義大利的法西斯黨都曾頒布過包含大量社會主義內容的政綱(如限制私人資本、國有化、廣泛的社會福利等),納粹黨的黨名(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中甚至還含有「社會主義」字眼,希特勒、墨索裡尼早年都是出身底層、痛恨社會不公、熱烈推崇社會主義的左翼憤怒青年,為什麼後來他們都成為極右的戰爭狂熱分子和反人類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