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水滸傳中的人物大多數都有外號,特別是梁山108將,人人都有外號,有的很貼切,有的很誇張,有的很具詩意。
在水滸中還有一個人的外號很奇怪,他就是武大郎,作為武松的大哥,他和武松從長相身高能力各方面都呈現出兩個極端。水滸中對武大的描述是這樣的:原來武大與武松,是一母所生兩個。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而武松呢,書上對其外貌也有過描述,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睛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
從這兩個人外貌形象來看,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從他們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來看,一個是打虎英雄,一個是賣炊餅的被列為吃低保的對象。一個外號行者,一個外號三寸丁谷樹皮。
對於武大郎這個外號,其實很難理解。後來翻閱一些資料,才發現有人專門進行過解釋:《隋書》中寫道,男女十七歲以下為中,十八歲以上為丁。雲三寸丁者,甚言其短小也。而在另一文獻《本草圖經》中寫道,谷樹有二種,一種皮有斑花紋,謂之斑谷。雲谷樹皮者,甚言其皮色斑麻粗惡也。
從這個解釋來看,三寸丁谷樹皮的意思就是形容長得矮小且皮膚很差的男子。
但是對於這個解釋,著名學者錢文忠教授有不同看法,他就專門寫文章對三寸丁谷樹皮進行了解釋,他的大意是,關鍵是怎麼讀三寸丁谷樹皮,如果讀作「三寸丁,谷樹皮」,那麼就是不通的,應該是「三寸丁谷,樹皮」,意思就是矮小丑陋。
但是這又引發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水滸原著中的讀法恰恰是「三寸丁,谷樹皮」,水滸中寫道:人見他為人懦弱,模樣猥衰,起了他個渾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俗語言其身上粗糙,頭臉窄狹故也。」
由此可見,如果按照錢教授的解釋,水滸中的這個斷句和讀法都是有問題的。
當然,無論怎麼說,從武大郎在水滸中的表現來看,他就是一個身材矮小、長相醜陋且頭腦智商都有問題的人,所以稱其為三寸丁谷樹皮,正是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