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的「第一次」究竟是誰?不是武大郎和西門慶!而是這個人

2021-01-09 網易

2020-12-10 15:51:29 來源: 甜心貓貓

舉報

  潘金蓮是小說《水滸傳》和《金瓶梅》裡的女性人物,雖然只是虛構,但是對潘金蓮的刻畫,無疑是最成功人物之一。在《水滸傳》裡我們看到了她的放蕩和陰辣,可是在《金瓶梅》中,卻又看到了她不幸的一面。總之,潘金蓮這個名字,幾百年來一直是壞女人的代名詞,始終被牢牢的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潘金蓮是一位大美女,而武大郎是三寸丁、谷樹皮,是一個相貌醜陋的侏儒。這樣一對不協調的夫妻搭配,首先就會讓我們想到,這其中必有什麼故事和難言之隱,假如武大郎是位有錢的員外,潘金蓮愛財不惜委身,倒也能說的通。可偏偏武大郎是一個靠賣炊餅的窮漢,那麼這裡面可就大有文章了。

  

  古人注重名節,尤其是女性的貞潔,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在封建時代,在沒有成親之前,失去貞潔的女性,幾乎沒有什麼地位可言,男人也以此為恥,大多不願意娶這樣的女子。由此可見,潘金蓮之前一定是失去了貞潔,在尋不到好歸宿的情況下,只能屈身嫁給了武大郎。

  那麼造成潘金蓮如此局面的男人究竟是誰呢?據說,武松在回鄉的路上,曾經結識了潘金蓮,那時的潘金蓮正是張財主家裡的使喚丫頭。潘金蓮從小被張財主買入府中,卻不想長到十八歲時,竟出落成臉襯桃花,眉灣新月的大美女,從那時起,張財主就對潘金蓮起了覬覦之心。

  

  與此同時,武松返鄉尋兄,恰巧路過張財主家,便在張家借宿盤旋了幾日。武松長相英武,一表人才,情竇初開的潘金蓮隨即就對他有了愛慕之意。當然,她是無法向武松吐露心聲的,但是那份情意埋在心裡生根發芽,越來越濃,就當她鼓起勇氣向武松表白的時候,武松卻離開了張家。

  雖然這只是單相思,她與武松之間也只是幾面之緣,並沒有什麼感情可言,但是經此一事,潘金蓮點燃了內心對愛情的追求與渴望。

  

  為了離開張家,她選擇了一個將自己置入險境的辦法。其實潘金蓮很早就知道張財主對她有想法,但妻子餘氏卻是個妒婦,於是潘金蓮就藉機與張財主靠近,故意與他曖昧,如果讓餘氏發現此事,她就可以被迫離開張家。

  然而,令潘金蓮卻沒有想到是,張財主趁餘氏不在家的時候,逼迫她成就了好事,也讓她成了不完整的女人。餘氏知道此事之後,擔心潘金蓮得寵,威脅她的地位,她對潘金蓮打罵了數日後,欲偷偷將她嫁出去。

  

  可是潘金蓮現在這種情況,的確不好嫁人,正經人家得知此事肯定不願意娶她,如果矇騙的話,事後發現不免會讓對方尋上門討要說法。最後餘氏發現了武大郎這樣一個其貌不揚、老實巴交、娶不上媳婦兒的人,在道明情況之後,武大郎很高興的接納了潘金蓮。

  

  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潘金蓮與西門慶勾結,害死了武大郎。潘金蓮這樣一個女性,在傳統道德觀念中,並不會得到任何的同情,但是有人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去分析,卻又說她是女權和思想解放的先驅者。但是兩者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什麼最終的定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到底是誰害死的?王婆、西門慶還是潘金蓮?
    被武松拒絕的潘金蓮,晾衣服時不小心砸到了西門慶,西門慶被潘金蓮的美貌吸引,每天都去武大郎家對面的茶店喝茶,暗地裡偷看。王婆看出了西門慶的心思,於是以針線為由,把潘金蓮約到家中,安排西門慶和潘金蓮獨處,還反鎖了門,估摸時間差不多,王婆破門而入,又要挾潘金蓮和西門慶幽會,潘金蓮答應了。
  • 到底是誰害死了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都只是棋子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故事,供人頭武二設祭,殺死嫂嫂潘金蓮,大鬧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然後武松提著兩顆人頭,押著王婆去縣衙自首。小說讀到這裡,讀者可能就會有疑問了,明明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有三個人,武松把潘金蓮、西門慶都殺了,為什麼不把王婆一起殺了呢?如果分析是誰造成了武大郎的死,其實王婆的責任最大,潘金蓮、西門慶原本都沒打算害死武大郎。
  • 水滸傳:潘金蓮為什麼會喜歡西門慶?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說,這和潘金蓮為什麼喜歡西門慶有什麼關係?因為從林娘子和扈三娘的遭遇就能夠看出來那個時候的女性是沒有多大地位的,換句話來說她們太卑微了。林娘子和扈三娘無論是家庭出身,還是個才貌,都完全優於潘金蓮。所以當西門慶看上潘金蓮的時候,她根本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很多事情根本不是她能夠看明白的。
  • 潘金蓮曾受人辱罵,不是因為西門慶武大郎,而是與他有關
    那麼,在這樣小說當中,除卻梁山上面的那些好漢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另外還有一些人物非常讓人們感興趣,其中有一個人就是潘金蓮。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講,這個人之所以被後人反覆謾罵,並非只是因為她的姦夫以及原來的丈夫,最終人選竟然會是他?
  • 西門慶:我和潘金蓮不得不說的故事
    從潘金蓮的樓下離開時,我有點相信那是愛情了。我的弟兄們告訴我她是武大郎的老婆,他們這麼說的時候眼神怪怪的,我立刻就明白他們的意思了,「武大郎的老婆」這個名詞在清河縣很有名,它象徵著極致的下賤和淫蕩,傳說這個女人曾經同時和七個男人性交,而武大郎就在旁邊看著——他是個半身不遂的殘廢。茶館中的每個男人都向我吹噓他們曾經上過潘金蓮,包括我身邊的兄弟。
  • 《金瓶梅》裡的四大惡人,居然沒有西門慶!
    西門慶是清河縣大財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不但不是壞人,而且是一個樂善好施的大好人(當然他做上清河縣公安局局長後,也主動做過惡事)。說西門慶是大好人,我可不是空口無憑,而是有事實作為依據。看看他怎麼對鄆哥的?鄆哥十五六歲,靠走街串巷賣點水果養活年邁老爹 。書上說的是:時常得西門慶齎發他些盤纏。其日正尋得一籃雪梨,提著繞街尋西門慶。
  • 潘金蓮出軌為何無所忌憚?武大郎:捉姦是技術活一定要量力而行!
    別看這武松看起來是一個粗獷的漢子,但是在識人方面著實是一把好人,尤其是識女人的能力更是梁山第一。在他與一個女人交談一次之後,就知道誰是良家誰是蕩婦了。這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潘金蓮與西門慶之間的醜事,還是讓武大郎知道,只見這武大郎經過一番精密的安排是成功的將其捉姦在床,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次成功的捉姦才是其噩夢的開始。武大郎是用血和淚的教訓,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捉姦是門技術活,不僅要心思縝密,更要量力而行。武大郎顯然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被西門慶一腳就給踹的住院了。
  • 武大郎被潘金蓮毒死,他又沒收徒弟,武大郎燒餅為何流傳至今?
    無論你看沒看過《水滸傳》,武大郎、西門慶、潘金蓮、武松等一系列人民,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甚至他們的故事已經到了「膾炙人口」的地步,只要你說出其中一個人的名字,就能提及到他們背後的故事。影視劇中潘金蓮的造型大家也都知道,武大郎這個人物很可悲,辛辛苦苦挑著擔子賣燒餅,結果被漂亮的潘金蓮設計毒死。
  • 歷史上,真的有西門慶嗎?他的原型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對西門慶這個人不陌生吧?與潘金蓮通姦的男人,歷史上破壞別人家庭的富人。 道德敗壞,放縱情慾最終被武鬆手刃的反面人物。西門慶成了通姦偷情惹禍上身的反面教材:「自古通姦出人命,不信去問西門慶」。
  • 王婆的酬勞能買半個潘金蓮,如果沒有她,西門慶能如願以償嗎?
    王婆是《金瓶梅》中的重要人物,她既是潘金蓮和西門慶之間的聯絡人與策劃者,也是毒殺武大郎,釀造最終慘劇的關鍵人物。如果說潘、西二人是自取其禍,那麼,王婆絕對是這件禍事中的總策劃者。西門慶與潘金蓮初次見面,充滿了戲劇性與偶然性。一陣不正經的風,吹落了一根不正經的叉竿,恰好打在一個不正經人的頭上,自此勾住了兩個不正經的人。這一竿子,直接打掉了西門慶的三魂七魄,倒不是的竿子打得有多重,關鍵是竿子的主人,妖豔可人,媚態叢生,勾人魂魄。而這一幕,又恰好被深諳世事的王婆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 《潘金蓮給西門慶的一封信》,中考佳作,名師點評|寫作素材積累
    你為我情思的高飛鋪設了助跑線——潘金蓮給西門慶的一封信西門君:你好!我是潘金蓮!最讓我激動和難忘的是,前幾天,你我偶遇在王婆的家裡,你給了我最大的尊重和不盡的溫存……我深深地感受到,你才是我此生最好的男人!武大郎是我名義上的丈夫,但我和他一直沒有夫妻的情分;武松是我初戀的英雄,但他帶給我的是不盡的痛苦;只有你,西門君,讓我真正成為了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 水滸三誤解:潘金蓮的竿子,武大郎的炊餅,武松的枷鎖
    1.潘金蓮用什麼打了西門慶?《水滸傳》幾版電視劇,都有個經典鏡頭——潘金蓮在自家沿街二樓,開關窗戶時,撐杆掉落,砸到西門慶腦袋,二人開始一段狗血故事。可原著中,並非如此。那人立住了腳,意思要發作;回過臉來看時,卻是一個妖嬈的婦人,先自酥了半邊,那怒氣直鑽過爪哇國去了,變坐笑吟吟的臉兒。」看,原文很是明白,潘金蓮是在門前收帘子時,手中叉竿滑倒,打在西門慶頭上。也就是說,這事,發生在一樓,而不是二樓;打到西門慶的是門帘叉竿,而非窗戶撐杆。
  • 王婆不願把潘金蓮介紹給西門慶嗎?為何說她「新年恰好九十三歲」
    西門慶看中了潘金蓮,但是那個時代,沒有男女相悅、直接追求的。所以西門慶跑到潘金蓮家緊鄰的王婆家來,又不好開門見山:「我看中了隔壁的有夫之婦,你替我拉攏拉攏」,於是百轉千回,左兜右繞。他先問王婆,隔壁婦人是誰,知道是武大郎的妻子,知道這是極不相配的婚姻,更堅定了插足的決心,但是表面上卻不能說。
  • 從現代的角度來分析潘金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綜上所述,離他家近,又沒錢,長得又醜又矮,人又老實懦弱的,除了武大郎還有誰?所以潘金蓮嫁給武大郎之後果然是心裡很不開心,這時的潘金蓮正是青春期旺盛的年紀,對女男女的事情也是懵懂狀態,在張大戶和武大郎之間當然還是比較傾向於張大戶,於是武大郎不在家的時候張大戶就經常過來找潘金蓮幽會。
  • 潘金蓮嫁給矮小短粗的武大郎,他們的故事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象
    當時的潘金蓮很渴望有自己愛情。潘金蓮嫁給武大郎是完全不是一廂情願的,這是一個錯誤的婚姻,也不等於包辦婚姻,包辦婚姻考慮的是門當戶對。他們之間婚姻缺乏感情基礎,武大郎喜歡潘金蓮,每次出門回來都是買些胭脂或其他的東西送給潘金蓮。然而潘金蓮很嫌棄她,對他不理不睬。
  • 西門慶的妻妾中,為何只有孟玉樓和潘金蓮的關係好?原因出人意料
    等李瓶兒過門之後,因為李瓶兒得寵,潘金蓮更是使盡了手段。對著正房吳月娘,說李瓶兒背地裡說吳月娘的壞話,對著李瓶兒,又說吳月娘厭惡李瓶兒,只挑唆的吳月娘著實嫌棄了李瓶兒,也氣的李瓶兒獨自在房中掉淚,又不敢使人知道。後來若不是西門大姐兒將潘金蓮的謊言戳破,這吳月娘和李瓶兒關係,還不知道要僵到什麼時候。
  • 「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所謂真相是怎麼來的?|史太Long
    文 | 吳鉤我曾以《水滸傳》裡的潘金蓮與西門慶故事為引子,寫了幾篇介紹宋代司法制度的小文章。結果不少網友在文章下面留言:「小編,真實歷史不是這樣的哦,歷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蓮很恩愛,並且武大郎不是做燒餅的。」「小編,請多看歷史、少讀小說。」「稍微看過歷史的就不應該這麼寫武大郎和潘金蓮,武大是縣令,潘是大家閨秀好不?傻逼小編。」
  • 武大郎長得矮小的原因是什麼?原來不是先天性的,而是被朋友坑的
    例如,疏財仗義的宋江、玩世不恭的魯智深、足智多謀的吳用、膽大包天的林衝、膽大包天的武松等人。除了這些,奸臣的形象也是人所共知的。傷害忠良的蔡京、諂媚的童貫等人也是人人皆知。儘管如此,小說中仍有一些既不忠也不奸的人物形象,在小說中也表現得生動活潑。舉例來說,武大郎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書中寫到武大郎身高不到五尺,面目極其醜陋,因而有「三寸不爛之舌」之名。
  • 給武大郎驗屍的何九叔,如何躲過西門慶和武松?多虧他老婆
    武大郎這輩子很苦命,個子很矮的他,不但要掙錢養家,有時候還會因為武松醉酒打架,被官府叫去挨棍子。好不容易娶了個漂亮老婆潘金蓮,可惜潘金蓮不老實,武大郎只好搬家。好不容易兄弟相聚,結果沒多久武松就要出差。這期間,潘金蓮和西門慶經王婆撮合,在一起了。
  • 西門慶都是用什麼手段去玩弄女性
    西門慶從來不跟別人打架,但他卻會打老婆。而且能把老婆打得服服帖帖。《金瓶梅》第一回說西門慶「學得些好拳棒」,但看完之後也沒發現他打過幾個人。這一點和《水滸傳》不同,水滸裡的人物,基本上多是一言不合即拳腳相向,動不動就打出了人命。西門慶根本不是這種人。他不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