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曾受人辱罵,不是因為西門慶武大郎,而是與他有關

2020-12-19 百家號

在生活當中,許多人只要一談起水滸裡面的情節,往往就會表現出非常感興趣的樣子,似乎這裡面的很多細節都值得人們深深去思考,只要將那些東西全部了解之後,才真正能夠表明自己對於水滸有多麼的熱愛。那麼,在這樣小說當中,除卻梁山上面的那些好漢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另外還有一些人物非常讓人們感興趣,其中有一個人就是潘金蓮。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講,這個人之所以被後人反覆謾罵,並非只是因為她的姦夫以及原來的丈夫,最終人選竟然會是他?

1

對於潘金蓮這個人,如果你細細進行分析的話,往往就能夠感受到她的一生也是非常可憐。在她九歲的時候,就因為家裡條件非常艱苦而被人賣掉,這時候的潘金蓮什麼都不會,但因為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只能夠強迫自己去做那樣一些事情,確實也是非常的可憐。不過,幸運的是,潘金蓮當時雖然作為一個丫鬟,但是她非常的討喜,輕易就將一些文雅的東西都給學會,成為了非常有氣質的女子。

2

後來,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潘金蓮漸漸長大,相貌也越來越討人喜歡,王大戶看見潘金蓮這樣好看之後,心裏面就動了一些念頭,想要將她給霸佔過來。面對王大戶這樣的態度,潘金蓮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同時也不想和他有什麼糾葛,在經過反覆的思考之後,潘金蓮認為自己要想解決事情的話肯定就只能和女主人講,如此自然就會讓王大戶對他非常的反感。

3

在看見潘金蓮這樣的做法之後,王大戶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報復她,那就是將其許配給外表並沒有什麼優勢的武大郎,最開始的時候,潘金蓮對於這件事情並不能接受,到看到武大郎平時生活中性格比較好,對她也還是非常尊重,慢慢就決定和他一起過日子。在那段時間裡,潘金蓮非常的安分,時刻都是等待著武大郎回家,就這樣時間慢慢過去了一年,潘金蓮在碰見武松之後一切就都發生了變化。

4

原來,潘金蓮這個女子很少看過別的男子,突然就被武鬆散發出來的男子魅力吸引住,並且心中的愛慕之情越來越強烈。在這樣情緒的驅使下,潘金蓮頻繁對他表露出自己的那份情感,希望能夠得到回應,但誰能夠料到,武松是一個非常冷血的人,他不在意男女之間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對潘金蓮有什麼好言語。面對武松這樣冷淡的表現,潘金蓮內心不是特別好受,認為自己已經被別人拋棄。

5

就在這個時候,潘金蓮偶然又和西門慶有了一定聯繫,並且還和他發生了一些不讓人認可的事情,最後在事情敗露之後,他們害怕別人知曉,馬上就決定將武大郎給害死,這樣才犯了很大的錯誤。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潘金蓮並不是故意想要這樣做,最開始受到王婆的攛掇才和西門慶一直見面,後來又受到西門慶的攛掇才給武大郎下了一定的毒藥。這樣來看的話,潘金蓮不過是一個實施者,真正作惡的卻是另外的一些人。

在小編看來,潘金蓮處於那樣的社會背景當中肯定相對生活就會比較可憐,而且像她那樣經歷的人肯定就會有很多。不過,當時的作者之所以將這個片段說出來,並不是表述社會現狀多麼慘烈,而是想要將武松這個人正義的品質又一次凸顯出來。這樣看來的話,潘金蓮那麼多年之所以被人唾棄,很大程度上與武松分不開!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潘金蓮為什麼會喜歡西門慶?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說,這和潘金蓮為什麼喜歡西門慶有什麼關係?因為從林娘子和扈三娘的遭遇就能夠看出來那個時候的女性是沒有多大地位的,換句話來說她們太卑微了。林娘子和扈三娘無論是家庭出身,還是個才貌,都完全優於潘金蓮。所以當西門慶看上潘金蓮的時候,她根本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很多事情根本不是她能夠看明白的。
  • 面對潘金蓮的挑釁,李瓶兒為何一再忍讓,至死也不讓西門慶出頭?
    相反,潘金蓮是她極力拉攏的對象,甚至一力攛掇西門慶娶了自己後,要將房子和潘金蓮的蓋在一處,因為她「捨不得他好個人兒,與後邊孟家三娘,見了奴且親熱。兩個天生的打扮,也不象兩個姊妹,只象一個娘兒生的一般。惟有他大娘性兒不是好的,快眉眼裡掃人。」那時,她認錯了同盟,認為身為小妾的潘金蓮一定會和她站在同一戰線。
  • 李瓶兒:比潘金蓮還受西門慶寵愛,最後卻連親生兒子都護不住
    西門大官人的臉被打得火辣辣的生疼,連常做媒的馮媽媽都嘲弄他煮熟的鴨子飛了。這簡直無異於把大官人的臉面按在地上摩擦。但是大官人氣惱歸氣惱,在設計擺布了蔣竹山之後,還不是一乘轎子把李瓶兒娶進了門,完全不顧及大老婆吳月娘的反對。在此之前,吳月娘的家庭主母地位是不容動搖的,西門慶也曾在李瓶兒面前誇說吳月娘「自來好性兒」。
  • 王婆、西門慶還是潘金蓮?
    說到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不止一遍,幾乎連劇情都可以背下來了,真的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了。小時候愛看《西遊記》,因為降妖除魔,驚心動魄又跌宕起伏,少年時愛看《水滸傳》,因為梁山好漢,個個人物鮮明讓人喜歡。
  • 潘金蓮的「第一次」究竟是誰?不是武大郎和西門慶!而是這個人
    《水滸傳》和《金瓶梅》裡的女性人物,雖然只是虛構,但是對潘金蓮的刻畫,無疑是最成功人物之一。由此可見,潘金蓮之前一定是失去了貞潔,在尋不到好歸宿的情況下,只能屈身嫁給了武大郎。  那麼造成潘金蓮如此局面的男人究竟是誰呢?據說,武松在回鄉的路上,曾經結識了潘金蓮,那時的潘金蓮正是張財主家裡的使喚丫頭。潘金蓮從小被張財主買入府中,卻不想長到十八歲時,竟出落成臉襯桃花,眉灣新月的大美女,從那時起,張財主就對潘金蓮起了覬覦之心。
  • 西門慶的妻妾中,為何只有孟玉樓和潘金蓮的關係好?原因出人意料
    等李瓶兒過門之後,因為李瓶兒得寵,潘金蓮更是使盡了手段。對著正房吳月娘,說李瓶兒背地裡說吳月娘的壞話,對著李瓶兒,又說吳月娘厭惡李瓶兒,只挑唆的吳月娘著實嫌棄了李瓶兒,也氣的李瓶兒獨自在房中掉淚,又不敢使人知道。後來若不是西門大姐兒將潘金蓮的謊言戳破,這吳月娘和李瓶兒關係,還不知道要僵到什麼時候。
  • 潘金蓮、西門慶都只是棋子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故事,供人頭武二設祭,殺死嫂嫂潘金蓮,大鬧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然後武松提著兩顆人頭,押著王婆去縣衙自首。小說讀到這裡,讀者可能就會有疑問了,明明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有三個人,武松把潘金蓮、西門慶都殺了,為什麼不把王婆一起殺了呢?如果分析是誰造成了武大郎的死,其實王婆的責任最大,潘金蓮、西門慶原本都沒打算害死武大郎。
  • 按宋代法律 潘金蓮與西門慶會受什麼處罰?
    秦漢魏晉時期,法律對於通姦罪的處罰很嚴厲,比如據北魏的刑法,「男女不以禮交,皆死」,通姦是死罪;國家又允許親屬對通姦之人以私刑處死,《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夫為寄豭,殺之無罪。」所謂「寄豭」,指跑到別人家傳種的公豬。意思是說,如果丈夫像公豬一樣鑽進別人的被窩,那麼被人殺死了也是活該,殺人者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 武松鬥殺西門慶和潘金蓮,為何偏偏放過了王婆?他的判斷太聰明
    在《金瓶梅》中,潘金蓮和王婆都是在武松被流放之後回來給殺掉了,這當然和《金瓶梅》的故事結構有關係,在《水滸傳》中,潘金蓮只是一個次要的女角色,而在《金瓶梅》中,潘金蓮則是頭號女主,蘭陵笑笑生需要讓她一直活到最後。在西門慶和潘金蓮的苟合中,王婆起到了關鍵性的促成作用,她的那段「潘驢鄧小閒」的言論可謂經典之至,已經把一個看起來非常下流的事情賦予了系統的理論,技巧和步驟,堪稱神來之筆。
  • 西門慶:我和潘金蓮不得不說的故事
    武松告訴我那是他嫂子,他的語氣很平淡。  後來在白門樓上,武松的刀刺進我胸膛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一直都暗戀著潘金蓮。他殺我不是因為武大郎,武大郎遲早都要死,就算我不殺他,武松也會親自動手。他恨我只因為潘金蓮嫁給了我。  那一夜我們又喝了很多酒,後來武松靠在我身上嘻嘻地笑,他問我:「西門,你愛過一個女人沒有?」  我遲緩地搖頭。
  • 王婆定挨光十計,西門慶言聽計從,潘金蓮欲拒還羞
    挨光老謀深算的王婆之所以不肯麻利地幫助西門慶挨光,主要是因為她想賺得更多的財物。在道出「挨光十計」之前,王婆已從西門慶身上賺了十六兩銀子,但是她並未滿足。顯然,西門慶具備挨光的五大條件——潘驢鄧小閒。第一步,潘金蓮同意幫助王婆做壽衣;第二步,王婆請潘金蓮到茶坊做衣服;第三步,王婆安排潘金蓮吃菜喝酒;第四步,西門慶按約到茶坊來喝茶;第五步,西門慶讚揚潘金蓮的手藝;第六步,王婆安排酒席請他們喝酒;第七步,王婆故意拿著錢出門採購;第八步,邀請潘金蓮上桌陪著喝酒;第九步,王婆又藉故謊稱外出買酒;第十步,西門慶故意捏潘金蓮的腳。
  • 西門慶幫閒應伯爵混吃六部曲堪稱經典,為何潘金蓮說他把醜都出盡
    他們置西門慶與韓道國於不顧,大過了一把螃蟹癮。不顧西門慶,是因為西門慶不稀罕螃蟹,而韓道國,雖然是以酬謝他送禮為名請酒的,其實他才是微不足道的陪客,西門慶與應伯爵都是他的恩主,他哪裡敢放縱吃喝?聯想之前他曾對路人吹噓自己常與西門慶共餐,益發見其猥瑣可鄙。第二幕:書童扮旦兒唱曲。
  • 《金瓶梅》系列:潘金蓮是怎麼走上墮落之路的?(一)
    西門慶走到王婆茶房裡,王婆說:「大官人僥倖,好幾日不見面了。」明明剛才才見過,為什麼說好幾日不見面了呢?王婆說的不是她和西門慶不見面,而是西門慶已經有一天不見潘金蓮的面了,正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整部《金瓶梅》中,西門慶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些底層人物,如應伯爵,謝希大,王婆,薛嫂,文嫂等,即使在西門慶當了大官之後,也沒有斷絕往來,反而借著這些人提供的信息不斷積累財富,財富又讓他的權勢更上一層樓。這似乎成了西門慶發家致富的途徑。其實仔細想想,是因為西門慶懂得人性,也懂得如何利用人性。
  • 《潘金蓮給西門慶的一封信》,中考佳作,名師點評|寫作素材積累
    你為我情思的高飛鋪設了助跑線——潘金蓮給西門慶的一封信西門君:你好!我是潘金蓮!我久已枯涸的心又復甦了,我在心底默默地喜歡著他——我丈夫的弟弟。可是一切美好都在那個大雪天化為了泡影。那一天,武大郎仍然出去賣他的炊餅,我和武松吃飯時多喝了一點酒,借著酒力我大膽地向他表露了愛慕之情。可是那個武松,連老虎都不怕的武松,卻因為我是他的嫂嫂而變得膽小如鼠。不接受我一片火熱的心便罷了,他還好好地訓斥了我一頓。你說,我只想追求自己的幸福,我錯了嗎?
  • 王婆的酬勞能買半個潘金蓮,如果沒有她,西門慶能如願以償嗎?
    西門慶與潘金蓮初次見面,充滿了戲劇性與偶然性。一陣不正經的風,吹落了一根不正經的叉竿,恰好打在一個不正經人的頭上,自此勾住了兩個不正經的人。這一竿子,直接打掉了西門慶的三魂七魄,倒不是的竿子打得有多重,關鍵是竿子的主人,妖豔可人,媚態叢生,勾人魂魄。而這一幕,又恰好被深諳世事的王婆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 《金瓶梅》中的西門慶,為什麼比打虎英雄武松更受街坊鄰居歡迎?
    不過我們現在要談的卻不是《金瓶梅》的版本這麼枯燥嚴肅的問題,而是《金瓶梅》和《水滸傳》中街坊鄰居的問題。這些人的問題,直接涉及到人性的問題和社會的問題。怎麼說呢?要不是柴進叫了宋江的名諱,那宋江肯定有的好受了。後來,《水滸傳》交代,柴進也不喜歡武松,因為武鬆動不動就喝醉酒對那些管待不好的莊客下拳,所以人人都到柴進面前說他的不好處,漸漸柴進對武松態度也淡了。景陽岡打虎後,潘金蓮對他好生喜歡,各樣挑逗,結果落得個一鼻子灰,於是懷恨在心,不在話下。
  • 王婆不願把潘金蓮介紹給西門慶嗎?為何說她「新年恰好九十三歲」
    西門慶看中了潘金蓮,但是那個時代,沒有男女相悅、直接追求的。所以西門慶跑到潘金蓮家緊鄰的王婆家來,又不好開門見山:「我看中了隔壁的有夫之婦,你替我拉攏拉攏」,於是百轉千回,左兜右繞。他先問王婆,隔壁婦人是誰,知道是武大郎的妻子,知道這是極不相配的婚姻,更堅定了插足的決心,但是表面上卻不能說。
  • 大膽求愛的「東方莎樂美」——歐陽予倩的《潘金蓮》
    從人物登場伊始,作家便在介紹語中反古典之道而行,將潘金蓮由一個惡貫滿盈、搔首弄姿的美豔妖婦,改為「一個個性很強而聰明伶俐」①的妙齡女子,王婆也不是深諳人心、奸詐狡猾的貪財老嫗,而是冠以中性的形象定位:「老而無依,專靠作媒拉牽過活的老婦」。
  • 西門慶是怎麼死的,《水滸傳》說與武松有關,那《金瓶梅》呢?
    雖說二者講述的事情有所不同,但無獨有偶,二者均提到了潘金蓮與西門慶。當然,不管是西門慶,還是潘金蓮,二人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所留下的口碑並不好。其實相較於潘金蓮而言,時任對西門慶的關注點頗高,尤其是西門慶的死因。《金瓶梅》中的西門慶是一位十足的惡霸,淫棍,而《水滸傳》中的西門慶卻是一位落魄符文,但同樣也是貪淫好色。
  • 從潘金蓮案法律背離現象引發的思考
    儘管哥哥莫名其妙暴亡,但是武松作為府衙裡一個都頭,並不是不懂法度的。他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相信公正和嚴肅的律法,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武鬆通過盤問潘金蓮,察覺其中有蹊蹺,更何況哥哥冤魂顯靈,便懷疑其中有鬼。律法是講證據的,為了獲得充足的證據,武松便開始自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