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別光催,心理學家這 4 招更管用

2020-08-28 瑞思學科英語南寧中心

「我不要做你的媽媽啦,你再去找一個更有耐心的媽媽吧!」


這是主持人李小萌因為女兒的磨蹭,生氣時說的話。



相信很多父母也跟李小萌一樣,在生活中被孩子的磨蹭折磨到「七竅生煙」,特別是疫情期間,父母指導孩子做作業或者催促孩子上網課的時候,這種感覺可能更為強烈。


「我女兒一寫作業就各種找東西,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非要拖上1個小時,批評了很多次,就是改不掉。」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都要做很久,我在旁邊看得都快急死了。」


孩子做事磨蹭,說了很多次後依然沒有改進,那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實原因


家長對於孩子磨蹭如臨大敵,原因無非兩個:磨蹭耽誤了生活的節奏;如果不管,今天的磨蹭可能會變成明天的懶惰。


為什麼孩子會磨蹭?


對於 5 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刻意磨蹭通常並不是懶惰,磨蹭是一種對立。玩遊戲的時候,一個個都勤快著呢。


但對於 5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磨蹭更多是因他們還無法完全認清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尚不能很好的完成對於未來行為的規劃。


應對孩子磨蹭的原則


對於低孩子來說,解決孩子拖拖拉拉,家長的應對原則無非只有兩個:


首先幫孩子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做這件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家長們很難回歸到孩子的視角去認識世界。其實孩子並不能很好認知「穿衣服」和「全家一起出門」之間的關係,也不太明白「趕快睡覺」是為了能夠給明天養精蓄銳。


我們有必要幫助孩子解讀——現在做這些,跟他到底有怎樣的關聯。


其次想辦法刺激孩子的行為動機,激發孩子「做點什麼」的身心狀態。


人懶洋洋的時候,肯定不會特別主動地做這做那。一個不在狀態的孩子,也是跟不在狀態的大人一樣,對於一些沒吸引力的事與人,真的提不起啥興趣來。


有時道理太複雜,跟孩子說不通,倒不如直接刺激孩子進入比較好的身心狀態,還更能促進他們緊張起來。


改善孩子磨蹭的具體方法


至於方法,我認為有幾種非常值得採納:


提前準備


提前準備,恰恰是抗擊磨蹭的良好方法,類似「穿這個還是穿那個」的問題才是最浪費時間的。


上幼兒園,家庭作業頭一天寫好,穿的衣服頭一天挑好拿出來,書包頭一天收拾好。每天起床,該穿哪件該幹什麼,其實都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有條不紊也就水到渠成。


選一下明天要穿哪件衣服去學校(甚至包括內褲),這很好,我也非常支持。


畢竟,你只有心裡有數了,到時候才最容易找到節奏。


給行為增加競技性


孩子未必會喜歡乖乖穿衣服,但孩子總是喜歡遊戲的,而且更喜歡有競技性的遊戲。


很多家長滿心琢磨「讓孩子再睡會兒」,自己拾掇完了才叫孩子起床,然後一個勁嫌棄孩子磨蹭。


其實,你都穿好了,當然嫌他慢了。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呢,為什麼不能把要做的事情變成一次小小的比賽呢?


解決「如果沒做到又怎樣」的問題


很多家庭裡,孩子是不用為磨蹭「買單」的。他們再磨蹭,家長也會讓他們準時到校,作業寫完,衣服和鞋穿的整整齊齊。


既然磨蹭沒代價,那為什麼還要勤快呢?磨蹭總要有點成本,這才是對勤快的公平。


「苦口婆心」是很多家長的常態,為了讓慢吞吞的孩子做點什麼,家長們有時會變成《大話西遊》裡面的唐僧。提要求有時候變成了碎碎念,力度與效果就會打折扣。


讓孩子幹啥你就說,提要求不要變成了老太太又臭又長的裹腳布。軍隊裡,每一個命令都很直接「稍息!立正!向右轉!」讓人聽了就想跟著動。


在家裡也應該借鑑,提要求,你不用嚴厲,但你有必要做到夠直接。



Professor點評:

「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當我們放慢腳步,或許就可以發現孩子的很多天賦與優勢。父母不妨耐心一點,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孩子太磨蹭?因為你總是催催催
    磨蹭,貌似是一大頑症。小到餵飯需要的嬰兒,大到帶孫子的爺爺,橫掃各個年齡段,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無計可施。特別是女性媽媽一類的人物。「磨蹭/催促」模式曾經在我家天天上演:早起被催起床,中午催吃飯,放學催寫作業,晚上催睡覺,一天無數場,循環上演。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 娃太磨蹭?別催,這4招就夠了
    無論孩子做什麼,你總是忍不住去催促ta?有時候催著催著反而更慢了?不少家庭都會上演這種「小孩磨蹭大人催」的戲碼,家長也常常因為孩子的這些磨蹭行為而大發雷霆,但往往會在兇完孩子之後非常後悔。想要孩子提高效率、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苦於沒有好的方法,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
  • 孩子磨蹭只能靠催?身經百戰後我總結了這幾條建議……
    我說為啥,他說因為從睜眼起床到閉眼睡覺,一直在催催催的路上。我聽了好無奈,凡事都要催,還不是因為有個事事都磨蹭的娃:起床要催、刷牙要催、吃飯也要催,連去上幼兒園都要催著不然鐵定會遲到。更別提寫作業、洗澡和穿衣服了。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1.沒有時間觀念兒童心理學家表示,六七歲的孩子雖然能夠分清時間,但是對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時間到底有多長是沒有概念的。所以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如果孩子的時間觀念沒有被培養起來,他們就很難學會在特定時間內做特定的事情。現在很多孩子總是磨蹭,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時間觀念,不理解珍惜時間的道理。
  • 心理學家:不會磨蹭的孩子才真的有問題!磨蹭是孩子最寶貴的天性
    95%的父母的回答都出奇的一致——磨蹭。但很少有父母真正去細心探究過,孩子磨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寫過一本《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揭穿了孩子磨蹭的真相:不會磨蹭的孩子,才真的有問題。
  • 孩子寫作業磨蹭,家長別只知道催,試試這招巧妙提高寫作業效率
    以下的場景你一定不會陌生:周五晚上孩子帶著書包回家了,一回到家就開始玩遊戲,吃東西,下棋,睡覺,到這了周日的時候家長趕緊開始找老師、同學確認作業是什麼,好不容易知道作業的內容後,孩子寫作業又開始磨蹭了,寫兩道題就說要喝水、一會有去上廁所,就這樣拖拖拉拉忙到深夜十一二點,孩子才終於把作業趕完了,家長和孩子才能去休息。
  • 孫儷催孩子800遍都沒用!臺灣女星1招就搞定!孩子磨蹭真愁人
    ,催了800遍,人都要催爆炸了,但是孩子們就像沒聽見一樣,越來越磨蹭,她也想不出什麼具體的解決方法,只能開啟新一輪的800遍狂催。,催了孩子更磨蹭。根據研究表明,2歲以前的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只理解現在;4歲之後,他開始明白三天之內的時間流程;而直到6歲之後還有很多孩子搞不清楚時間的概念,這就造成了孩子面對家長的命令,根本意識不到時間緊迫,自然而然就開始磨磨蹭蹭。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轉給家長)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今天這篇對於這類家長有很大指導意義,推薦老師轉給家長看看!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 對付磨蹭的娃,催是下策,三步幫你培養「麻溜利索」的孩子
    孩子的哪個壞習慣最讓你抓狂?相信很多媽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磨蹭」!我一度懷疑,媽媽最終都難免變成一個嘮叨的女人,早晨要催孩子起床、起床後催孩子洗臉刷牙、刷完牙催孩子吃早餐。家裡一點動靜都逃不過他的耳朵,這就導致做事效率低,出現拖延磨蹭的狀況。其實了解了孩子拖延的原因以後,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我總結了3招,也可以當作是3步來專治拖拉、磨蹭的孩子。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爸爸催催催,孩子看熱鬧;……如果父母雙方當中有磨蹭行為的,孩子會學習得很快。千萬別一上來指責孩子,不僅沒用還有可能產生反作用。 單純催孩子是不利於培養孩子自主性和時間觀念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提前一點提醒。 比如孩子一般9點睡覺,我們提前一點可以8點40去叫孩子,先看著孩子玩10分鐘,並跟他互動一下。可別小看這10分鐘,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在陪自己玩,變成了自己的「玩伴兒」,爸爸媽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他說在刷牙,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學習寫數字,不盯著他,能寫3個小時,盯著他寫,也是一邊玩一邊寫,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其實,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連明星也不例外。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話題:你家孩子磨蹭嗎?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哎,看著心疼,但不催又不行,不催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我也知道她不是故意的,就是性子慢。但每次看到她弄到很晚不睡覺,我就壓不住火要說她,說完又後悔,這可怎麼辦?
  • 孩子做事拖拉總磨蹭?學會這三招比你催10000遍都管用
    曾聽不少寶媽朋友們抱怨過:孩子一天天不知道在磨蹭啥,走路慢、吃飯慢、寫作業也慢,五分鐘能搞定的事情往往半個小時都沒做完,催他也沒用,越催越慢,那不慌不忙的樣子能氣出病來。可是,孩子磨蹭真的是故意拖拉,為了和家長唱反調麼?起點菌認為這倒未必。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我們站在成人的角度來看待自然是不合適的。今天菌菌想和大家理智中立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深究一下孩子磨蹭的原因。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行為規範。
  •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北大狀元爸爸親驗這4招最管用
    孩子寫作業能有多磨蹭? 坐到桌子旁邊,光把書和本子掏出來擺好,再打開鉛筆盒,發發呆撓撓頭……30分鐘過去了…… 做家長的只能努力按捺住內心的小火苗。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過脾氣,之後卻又非常後悔。很多家長都非常希望幫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卻苦於沒有具體方法。今天這篇對於這類家長有很大指導意義,推薦老師轉給家長看看!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
  • 「百樹雲課堂」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
    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麼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樣,我真的是沒辦法了。
  • 孩子愛磨蹭、拖延、沒時間觀念,這樣做比催100遍管用
    相信這是很多媽媽的口頭禪。每天做點什麼總要催促才能完成,老是磨磨蹭蹭。光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都要花費一大半精力。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不僅常常耽誤一些事情,家長也倍感心累。孩子很難能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2、孩子日常學習、作息時間隨意、混亂,做事沒有章法、缺乏條理,養成了不良習慣。3、家長過度包辦替代,所有事情都幫孩子安排好,孩子沒有自主權,久而久之會變得機械麻木。4、父母催太多,擾亂孩子節奏。有些父母老喜歡催促,孩子一件事沒辦完,催著幹下一件事。
  • 千萬別催那個磨蹭的孩子,老母親就是這樣被氣瘋的,哈哈哈哈哈
    我一直認為很多孩子在磨蹭這件事上,磨蹭起來絕對堪比「老戲骨」。邏輯感人型這類孩子不僅磨蹭很多孩子是人也懶了,心也野了,早上再也起不來床了。這時候東北的一位老父親為了催兒子起床,專門買了一個智能音箱。有時候催得狠了,乾脆耳朵一捂,選擇性失聰。
  • 孫儷每天催娃800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你催出來的
    何止吃飯催洗手,孩子每做一件事,似乎都需要老母親的催促。無論學過多少育兒知識,一個磨蹭的娃都能讓你敗下陣來,無數次告訴自己要淡定,脫口而出卻又成了「快點、快點」。不過,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大部分家長只看到娃磨蹭的表層行為,並沒有真正了解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