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癌症患者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療,還有很多讓人痛苦的併發症,很多惡性腫瘤,比如胃癌、卵巢癌、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等等,到了中晚期,都有可能出現惡性腹水,且病因複雜。
中晚期癌友的困擾
惡性腹水是晚期惡性腫瘤常見併發症,可引起腹痛、腹脹、乏力、呼吸困難、活動障礙,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癌性腹水難治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旦出現腹水,說明病期已經中晚期了,患者的體質一般不太好,再去用各種辦法治療,就很困難了。」 山東省立醫院腫瘤化療科主任鄭愛民說,癌性腹水具有頑固、量大、反覆出現的特點。
多種腫瘤可出現腹水,以消化道腫瘤最常見,其中又以胃癌、肝癌、胰腺癌最常見;而女性患以卵巢癌最常見。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在惡性腫瘤中晚期,一方面隨著腫瘤細胞的播散、種植,會導致淋巴管壓迫或者阻塞,液體回流受阻。另一方面由於癌症是一種消耗性的疾病,患者營養供給不足,會導致低蛋白血症,血液由於缺少蛋白質變得「稀釋」,這會導致液體從腹膜與臟器血管中滲出的更多,鄭愛民解釋道。
如何治療惡性腹水
「由於出現腹水的患者大多為中晚期患者,所以治療上基本以藥物控制和化療為主,這些患者可以使用血管抑制素之類的生物製劑。」鄭愛民說。
初次出現或少量腹水,不需進行專門治療,患者需注意臥床休息,低鹽飲食,多吃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果患者胃腸道不耐受出現腹脹等情況,則要避免飲用高蛋白食物,可選擇靜脈注射營養,吃些通便的藥物。
也可以選擇利尿治療,利尿劑常首選螺內酯,或可聯用呋塞米,效果不佳時,需要複查肝功,如果伴有低蛋白血症,可給予人血白蛋白輸注,使用利尿劑時注意監測電解質和尿素,避免電解質紊亂。
如果腹水引發的副作用較大,患者可以進行腹腔穿刺放液、腹腔靜脈分流術、腹腔置管引流術、腹腔內化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方式。
惡性腹水患者出現腹內壓升高症狀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痛、呼吸困難或端坐呼吸時可行穿刺放液,可暫時緩解,一般多需反覆進行。鄭愛民提示道,反覆大量穿刺放液有引起有效循環血量降低、低鈉血症、腎功能障礙和低蛋白血症等危險,因此對高危患者可在放液同時使用白蛋白或右旋糖酐靜脈滴注擴容。
腹腔靜脈分流術與穿刺放液比,不僅可緩解症狀,同時能避免反覆腹腔穿刺引起大量蛋白流失,並提高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漿蛋白水平。「對反覆穿刺放液仍不能控制症狀,且預期生存期較長的患者,可考慮腹腔靜脈分流術。」 鄭愛民表示,不過伴有凝血機制障礙、肝功能衰竭、近期或正合併感染、胃腸道腫瘤等患者應避免腹腔靜脈分流術的治療。
而腹腔置管引流術適用於穿刺放液並發嚴重電解質紊亂,或需反覆放液且對腹腔靜脈分流術有禁忌者。極少引起電解質紊亂,無癌細胞轉移和凝血機制障礙的危險,且引流管不易阻塞的患者適用。
對於惡性腹水患者,腹腔灌注化療與全身化療相比有明顯藥動力學優勢,能夠提高局部腹腔藥物濃度,減少化療毒性。
生活上更加注重養護
「除了對應治療,出現腹水的癌症患者還應注意臥床休息,對心、肝、腎功能的恢復都極為重要,有利於腹水的消退。「鄭愛民說,」臥床休息一方面可增加肝血流量,降低肝代謝負荷,促進腹水經隔膜的淋巴間隙重吸收;另一方面,能使腎血流量增加,改善腎灌注,消除水鈉瀦留。」
豐富的營養、足夠的熱卡對惡性腹水的恢復也是必要的。鄭愛民提示,補給內容應因病而異,如低蛋白血症時應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而對於嚴重腎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質則應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食物要新鮮可口,柔軟易消化,無刺激性。適量攝取含鋅和鎂豐富的飲食,如瘦豬肉、牛肉、羊肉、魚類以及綠葉蔬菜、豌豆和乳製品等。限制食用某些含鈉高的食物,如醬菜、掛麵、油條、蝦皮等,不吃或少吃鹽醃食品。
名醫推薦:
更多腫瘤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癌Ai不孤單」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