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1 10:41 |每日商報
營業面積超550萬平方米,匯集7萬多個商鋪,經營180多萬種小商品,商品出口219個國家和地區——義烏國際商貿城作為全球最大的連體建築、小商品集散中心、日用品流通中心與展示中心,一直是研究世界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觸角。義烏市場的微小動態影響著經商人士對於當下甚至未來經濟形勢的預判。
近日,義烏市場裡傳來一種風聲。據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一樓經營襪業生意的經營戶透露,今年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一樓店鋪的租金和轉讓額較往年相比上漲了一個幅度。這位不願透露名字的經營戶進一步指出,租金的提升是由於今年義烏市場外貿形勢的好轉。
這個信息是否真實?這是否意味著義烏市場正在回暖?為此,記者走訪了義烏國際商貿城,一探究竟。
店鋪轉租轉讓價格同步上漲 褲襪行業釋放經濟回暖信號
記者在實地走訪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時發現,位於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一樓的個別門店空置,門口張貼著「出租或轉讓」的廣告。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副總經理金亞非告訴記者,由於一年租期臨近,每年這個月都是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店鋪集中轉租轉讓的高峰期,不少經營戶都有意轉讓店鋪,「幾家空置的門店都是因為租期到了,經營戶剛剛搬出去,過兩天會有新的經營戶搬進來」。
「閒聊時我聽到邊上的經營戶說,在轉租過程中發現轉租金上漲了。」已經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了六年襪業的吉林鹿人襪業有限公司當家葉正雷肯定了這個傳言。葉正雷告訴記者,出口是義烏市場發展的「一架馬車」,前兩年由於國際市場疲軟,義烏市場也相應受到一定影響,這直接體現在了店鋪租金上面。自前年起,租金開始略有調整。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擁有攤位的張小青也坦言,相比於前兩年來說,今年門店行情呈現向好發展的趨勢,算是從前兩年的「寒潮」裡走出來了。
租金為什麼漲?租金上漲是否意味著經濟形勢企穩向好發展?
金亞非告訴記者,他們對市場進行了一個摸底調研。市場經營戶普遍反映,在過去的一季度,經營環境有所好轉。基於上半年的良好開端,商戶私下轉租的價格有所回升,而轉租價格直接影響轉讓價格,因此形成了轉租轉讓價格同時增長的現象。
金亞非進一步指出,經營環境好轉一方面體現在外來採購商人數變多,特別是中東地區外商採購人流量增加。一方面,在整個國際市場呈現「疲軟」的現象下,前兩年外商在義烏採購的商品銷售周期拉長。今年國際市場回溫,之前採購的商品銷售一空。年剛過完,就有大批外來採購商蜂擁而至,進行新一輪補貨和採購。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訂單碎片化,即單筆訂單金額減小,但訂單數量增加,總額也呈現遞增發展趨勢。
「前幾年我們都是從7月份開始才進入旺季,一直持續到10月份。今年,我們從6月份開始就一直忙著接單、發貨,比去年提早了一個月。這段時間我們工廠每天晚上都在加班,常常要工作到12點才能回家。」張小青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10月份,預估要一直忙到年底。無論是從訂單量還是訂單時間上來說,都比往年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
商戶創新產品逆市發展 苦修內功謀求轉型升級
「他們都說現在市場上生意難做了,客戶少了,訂單量也隨之減少,但是就我們家的貿易情況來說,一直保持穩中有升,我覺得也沒有外面傳言的那麼恐怖。」 作為土生土長的義烏人,張小青已經闖蕩商海30餘載。上世紀90年代末,張小青緊跟義烏市場風向轉戰外銷市場,成功打下一片江山,至今她的襪子已經銷往歐洲、南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張小青坦言,相較於以前,當下的客戶更為挑剔,生意的確更難做。「以前一筆訂單成交額大多是上百萬元,現在只有幾十萬元,甚至幾萬元。」張小青分析道,需要的產品款式多,數量少,對於做傳統批發的經營戶來說,意味著庫存和成本的增加。
如果沒有好產品,面臨的就是淘汰。張小青早已看透這個經商之道,每年她都要飛往杜拜等國家去拜訪客戶,了解最新需求,掌握最新資訊,開發新的品牌,目前他們正在開發南美市場。
作為義烏市場引進的品牌,鹿人襪業享受到了義烏市場帶來客戶集聚效應。「以前我們的廠在吉林,上門來諮詢的客戶有限。進駐義烏之後,外來採購商自然會成為店鋪流量,為我們進一步拓寬市場奠定基礎。」在快速擴張的同時,鹿人襪業也在積極謀變。在四區一樓,鹿人襪業擁有四家門店,裡面放置著上千款產品。葉正雷告訴記者,這裡並不是他們所有的款式,為了跟上市場速度,他們每隔幾天就要上新一批款式。從原材料的挑選到款式的創新,葉正雷樣樣親力親為。
「不進則退,轉型升級是企業要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葉正雷說。
商城集團甘做「店小二」 助力義烏市場做強做大
四區經濟回溫是個性還是整個市場共性?針對這樣的疑問,記者採訪了商城集團。
「影響租金上漲的因素有很多,如經濟好轉、環境變化、企業本身因素等等。因此,我不會說外貿形勢向好發展是影響租金的決定因素。」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經理楊波說,但根據他們第一季度對於一到五區市場的摸底調查來說,今年義烏市場反饋整體偏好,經濟的確有所回溫。
據義烏海關統計,今年1至5月,義烏市進出口總值925.4億元,增長11.7%。其中出口912.5億元,增長11.3%;進口2.9億元,增長51%,進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楊波告訴記者,當下全球集貿市場都在進行大洗牌與大整合,商城集團要抓住全球集貿市場的契機,通過品牌、標準及商品輸出來實現市場生態圈的擴張,實現集團從市場管理者向商業運營者轉變。
近年來,圍繞這樣的發展核心,商城集團動作頻頻。消費者可以看到如今的義烏國際商貿城正在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原先簡陋的座椅變得更為美觀舒適,一樓設置了休閒吧,可供採購商進行調整。
「外來採購商的採購習慣和生活習慣與國內採購商有所不同。他們往往中午之後才出門採購,並且一逛就是一整個下午。」楊波說,義烏市場每年能吸引數萬名外來採購商,為了能吸引並留住這批採購商,商城集團在硬體上下功夫,完善基礎設施,引入休閒吧和西式餐點,延長採購商採購時間,推動市場常青。
而這些也只是商城集團的小動作,在大方向上,商城集團已制定了《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品牌管理規範》和《五星級(旗艦)市場服務與管理規範標準》,旨在通過多種模式在全球布局義烏系市場網絡;下一步還將發布規範和標準,積極開展品牌維權,加快與國內外優勢資源合作,不斷夯實義烏市場在全球商貿流通領域的龍頭地位。在招商招展方面,商城集團堅持「綠色、智能、時尚、環保」、「存量做強、增量做優」的理念,引進了假髮、寵物用品、科技產品等9個新興行業,豐富市場供應鏈,鞏固市場商品集聚「一站式」採購優勢,為市場注入新活力。
採訪當天下午,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邀請了韓國設計師和一些有興趣的經營戶進行資源對接和整合,希望雙方能進一步發展。楊波說,目前他們還在重點突破進口、文創等領域,通過定期邀請海內外創意設計資源,搭建對接平臺,將更加時尚、潮流、創新元素注入經營戶產品中,提高產品競爭力,推動義烏市場產品提質升級。
市場是義烏的根本,義烏國際商貿城是義烏對外一個重要窗口。義烏要打造世界小商品市場,就要繼續做大做強義烏國際商貿城這張名片,提高國際影響力,而義烏國際商貿城也將反哺義烏,為義烏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夯實基礎,助推義烏打造「永不落幕」的市場。
(原標題《店鋪轉租轉讓價格同步上漲 義烏經濟釋放回暖信號?》,原作者樓雅琪。編輯童曉)
15006048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