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此話的含義是軍隊的首領可以被改變,但是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變的。
孔子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要有堅定的信念,矢志不渝。面對諸多挑戰,沒有一點「志氣」充盈胸中,是萬不能支撐過去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我們一起探究三國人物是如何踐行孔子這思想的。
一、嚴顏,世間無斷頭將軍
建安十七年(212年),由於北方曹操和漢中張魯對益州構成了威脅,劉璋就派法正於說服劉備入益州協助,嚴顏拊心嘆息說:「這是獨居在沒有退路的深山老林裡,放出老虎來護衛自己。這是與虎謀皮啊」!《華陽國志》
事實果然如此,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與劉璋矛盾無法調和,劉備攻擊益州,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劉備兵力不支,張飛、諸葛亮等領荊州兵入川增援。大軍到達江州,江州守將嚴顏據守不降,張飛將其攻破,佔領江州,並生擒嚴顏,(張飛)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三國志》。
蘇軾: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傑,何乃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幾。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籲嗟斷頭將,千古為病悸。
嚴顏意志堅定,絕不屈服,大義凜然,可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二、沮授,至死不降悲英雄
沮授(?-200年),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史載他「少有大志,擅於謀略」。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戰中,曹操火燒烏巢,令袁軍大亂,潰不成軍,袁紹帶著八百騎兵逃過黃河。《三國志》
袁紹敗逃時,沮授來不及北渡而被俘,被押見曹操,沮授大呼不降,曹操與沮授有舊,見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陣營,感到可惜,嘆息道,若早點得到沮授,那天下現在應該大定了。沮授雖不降,但仍獲曹操厚待。可是,後來沮授密謀回到河北的袁紹陣營,事敗被殺。《獻帝傳》
羅貫中:河北多名士,忠貞推沮君。凝眸知陣法,仰面識天文。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雲。曹公欽義烈,特與建孤墳。
沮授視死如歸,節義乃現,忠貞英雄,堪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審配,面北而死不屈服
審配是袁紹謀士,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圍攻鄴城,審配死守數月,終城破被擒。
押送至曹操帳下,辛評之弟辛毗見其兄家已死,於是拿著馬鞭鞭打審配的頭,罵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審配回頭說:「狗輩,就是你們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殺你!況且你今日難道能親手殺了我麼?」《先賢行狀》
過了一會兒,曹操引見對審配,說:「你可知道是誰打開了鄴城的城門?」審配說:「不知也。」曹操說:「就是你的侄子審榮。」審配說:「這小子不足以一用,居然到了這種地步!」
曹操有說:「我近來巡視圍城情況,你的箭怎會這麼多?」審配說:「猶恨箭少。」曹操說:「你對袁氏忠心,也是不得不這麼做。」曹操的意思不想殺他。但審配意氣雄壯,始終沒有屈服的言辭,在場的人沒有不嘆息的,而辛毗等又號哭不已,曹操於是殺了他。《先賢行狀》
逢紀: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節。
裴松之:配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
郝經:審配慷慨壯烈,死於袁氏,豈君子之澤猶未斬也。
審配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節,捨生取義,乃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四、陳宮,不屈忠心映日紅
陳宮,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東郡東武陽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
建安三年(198年)冬天,曹操軍隊圍攻下邳時,曹操寫信給呂布,為他陳述利害,呂布恐懼,打算投降。陳宮說:「曹操遠來,勢不能停留過久。將軍如果率領步、騎兵屯駐城外,由我率領剩下的軍隊在內守城,如果曹軍進攻將軍,我就領兵攻擊他們的後背;如果曹軍攻城,則將軍在外援救。不過一個月,曹軍糧食吃光,我們再行反擊,可以破敵。」呂布同意,打算留陳宮與高順守城,自己率騎兵截斷曹軍的糧道。
曹軍開鑿溝渠,引沂水、泗水來灌城。又過了一個月,呂布困窘,登上城頭對曹軍士兵說:「你們不要這樣逼迫我,我要向明公自首。」陳宮制止說:「曹操不過是個逆賊,怎麼配稱明公!我們現在投降,就好像用雞蛋去敲石頭,豈能保住性命!」《資治通鑑》
曹操攻陷下邳,陳宮被擒,曹操一度欲勸他再度出仕,但陳宮不為所動,赴刑場受刑而死,曹操下令將呂布、陳宮、高順的首級送往許都彰功,然後下葬。之後陳宮家族一直由曹操供養。
據傳陳宮受刑前,曹操捨不得殺於是就問陳宮,「公臺,你死了你的兒子怎麼辦啊?」陳宮答:「我聽說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會殺別人的兒子的。」曹操又問:「公臺,那你死了後你的母親又怎麼辦呢?」陳宮又答:「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別人的母親的。」曹操只好殺了陳宮並答應,以後你的母親和孩子都視為自己的一樣,所以陳宮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養。《典略》
陳宮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材。乃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五、呂布,貪生怕死偽英雄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圍攻下邳時,呂布面對大敵當前,曹操之威脅就行投降之舉,由於陳宮反對才勉強抵抗。曹操引水灌城,呂布心理崩潰欲降,被陳宮制止。
呂布在白門樓見曹軍攻急,大勢已去,於是令左右將他的首級交給曹操,左右不忍,便於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下城投降。 呂布被捆到曹操面前,對曹操說:「我對手下部將可是夠厚道了,是他們臨時一起背叛我罷了。「曹操說:你背著你的妻子,與你幾個部下的妻子私通,怎麼能稱為厚道呢?」呂布沉默不語。呂布曾要求鬆綁,曹操笑說:「縛老虎不得不緊。」呂布又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曹操頗為心動,但劉備在一旁說:「明公您看見呂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呂布死前說:「大耳兒劉備最不能相信!」最終呂布被縊殺,然後梟首。
呂布三姓家奴,反覆無常,意志薄弱,搖尾乞憐求生,妄為英雄。完全違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作者簡介:蘇文生,江蘇鎮江市高級教師,全國三國協會會員,鎮江市三國演義協會副秘書長,鎮江蘇氏聯誼會副會長,華美詩賦協會會員,鎮江市聞捷研究會會員,江西贛南詩聯協會會員,江西寧都縣詩聯協會會員,鎮江市潤州詩詞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