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號安徽的高考分數就要公布了,其它各省陸續也會公布高考分數,也就是說高三考生很快就要進入填志願階段了。
填志願無疑是一件大事,高考分數決定了我們能填什麼樣的學校。志願填得好不好決定了我們能不能被錄取,會不會委屈自己的分數。
剛才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我很糾結。孩子今年高考,在浙江,估分大概635左右。她想衝985大學,最想進川大,然後蘭州大學。專業、地域她都不在乎。
而我希望她選個211大學,或者省內普通一本也行, 就是專業選好一點。
很顯然在院校的選擇上孩子和家長出現了分歧:孩子只考慮大學的排名,不在乎地域和專業;家長則更看重地域和專業。
那到底該聽誰的呢,高考填志願到底該依據什麼呢?今天我們主要就來談這個問題。
高考填志願巧用工具書,按正確順序選大學,才不會讓自己虧分!
高考分數決定了考生可以報考的批次;省排名決定了考生具體可以填報哪些院校?
所以,高考填志願首先要依據的是自己的分數和省排名。
根據省排名,通過位次法篩選出可報考的院校之後,還要將範圍再一次縮小。
通過位次法篩選出來的院校通常還是很多的,可能有幾十上百個甚至幾百個。一般來說需要多次做減法,才能最終鎖定自己真正要填報的院校。
這個減法怎麼做?我建議考生根據這樣的順序來依次減掉那些多餘的學校:
地域、院校排名、專業
按順序
①地域
地域要放在第1位,上大學最好選擇去自己今後想發展的城市。
因為大學4年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機會去了解那個城市。實習的時候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積累更多的人脈。
這絕對比大學畢業之後一頭闖進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從零開始要好很多。
②院校排名
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首先在意的就是: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其次才是你是哪個專業畢業的?
舉個例子:就業時,清華大學的畢業生肯定比安徽大學的畢業生更受歡迎。
這就是社會!對這種現象無論我們內心舒不舒服,這都是現實。我們無法改變,唯一的破解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強。
③專業
專業對今後發展的影響是比較局限的:考研可以換專業;也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專業對口,甚至更多的工作對專業是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的。
所以,除非考生對今後的就業方向有明確的規劃,否則選專業的時候應該以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的發展前景為標準,而不是以專業的就業率為標準。
分數和位次、大學的地理位置、大學的排名、大學的專業優勢,這就是考生填志願的順序。按照這個順序一路篩選下來,平行志願基本上就選出來了。
但是,考生和家長看到這裡可能發現了4個重要問題:
重要問題
①怎麼通過位次確定可以報考的院校?
答:可以拿報考指南自己推算,或者打開高考志願卡系統,輸入自己的分數,讓系統通過大數據自動計算。
②怎麼找出自己想去的地方的大學?
答:打開志願卡系統,輸入分數,按大學排名生成結果。
③怎麼找出自己想學的專業對應的優質院校?
答:打開志願卡系統,輸入分數,按專業生成結果。
④這樣就能填好志願了嗎?
答:打開志願卡系統,輸入分數一鍵生成志願表。可以多次反覆模擬填志願,熟能生巧。
總之,一卡在手,志願無憂!
此卡小貴,一張300元。不過,為了讓孩子實時掌握最新數據,精準填志願,這300塊錢值得花!
特別提示:
西藏考生不可用;藝體類考生不可用。
其它各省份考生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