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旻湖:常被誤診為胃腸炎,炎症性腸病是怎樣一種疾病?

2020-12-20 騰訊網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別推出「70年 70位名醫」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醫名家帶頭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今天推出第51期:《陳旻湖:常被誤診為胃腸炎,炎症性腸病是怎樣一種疾病?》。

【視頻】陳旻湖:炎症性腸病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消化內科陳旻湖教授

什麼是炎症性腸病?它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腸道慢性、潰瘍性的炎症,包括兩個疾病,一個是潰瘍性結腸炎,另外一個就是克羅恩病。

兩者在臨床表現、預後、治療(各方面),有一些相同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累及到青少年,以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青少年為主要的一個發病的對象。

炎症性腸病在以前,比如說30年前,在我們國家是比較少見的,但是,最近一二十年裡邊,我們臨床上看到的病人越來越多。

目前的解釋是可能跟我們的飲食因素改變、環境的改變、腸道菌群的改變、還有腸道的免疫發生紊亂有關係。

西方式的飲食,或者快餐式(的飲食)可能是導致IBD(炎症性腸病)的一個危險因素,但他們之間還沒有必然的聯繫。

當然,就健康飲食來說,我們不提倡經常吃快餐、油炸的東西,或者是辛辣的東西,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

炎症性腸病有哪些症狀?怎麼和腸胃炎區分?

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慢性腹瀉、粘液膿血便、腹痛。克羅恩病的主要表現是腹痛、體重下降還有腹瀉。

潰瘍性結腸炎的表現是慢性腹瀉、粘液血便。很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或者慢性胃腸炎,需要做一些鑑別診斷。比如說我們診斷的時候要排除感染性疾病,像細菌性痢疾。一些大腸癌也可以表現為血便,所以必須要進行鑑別。

那我們可以通過大便的致病菌培養,大腸鏡的檢查來排除感染性的腸炎和大腸癌。

克羅恩病的鑑別診斷也是非常關鍵。

病人來的時候可能是一個慢性腹痛、體重下降的小孩,要跟多種疾病進行鑑別,特別在中國要跟腸結核鑑別。腸結核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腸道疾病,必須經過專業消化科醫師的排查才可以確診。

炎症性腸病有什麼危害?

潰瘍性結腸炎,由於長期的慢性腹瀉、粘液血便,可引起貧血或者低蛋白血症、水腫、消瘦、營養不良。

克羅恩病長期累及到小腸,營養吸收不好,病人除了腹痛之外,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消瘦、體重下降。兒童少年會發育不良,比同齡的小孩長得慢。如果出現梗阻或者是穿透,就容易出現各種腸瘻, 這個時候往往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炎症性腸病可以治癒嗎?治療目標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IBD(炎症性腸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清楚,所以也就沒辦法完全治癒。

但是,我們通過精確的診斷,個體化治療,完全可以把病人的症狀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良好的治療可以使病人能夠很好地去上學去工作,使他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但是前提就是必須在專業的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我們的治療目標,首先第一個就是控制病人的症狀,使他能夠恢復到正常,也就是說沒有腹痛、沒有腹瀉、沒有血便,能夠正常地生長,回到學習或工作崗位上;第二個目標就是使到潰瘍面能夠癒合。

第三個目標就是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的好狀態,直到病人跟正常人一樣,他的生活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治療達標,炎症性腸病患者要注意些什麼?

1、因為炎症性腸病在我們國家算是一個比較新、發病率剛剛上升的一個疾病,所以,目前比較好的診療中心還不是太多,所以建議病人能夠到高質量的炎症性腸病診療中心看病,跟醫生很好地溝通。

我們每個病人都有不同的治療目標,叫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要合理的飲食,如果飲食不恰當的話,症狀容易復發。

3、防止營養不良,我們治療的時候還建議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4、定期的服藥,藥物調節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切忌自己增加藥物或是減少藥物。有些病人症狀好轉以後,自己就會把藥物停掉,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些疾病的發展,不一定是有症狀的,但停藥後容易出現併發症。

炎症性腸病患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嗎?

沒有併發症的病人,我們提倡正常的飲食,或是「綠色」的飲食。比如說多吃一點膳食纖維,像一些水果、蔬菜,正常飲食就可以了;

如果是病人腹瀉得很嚴重,或者血便明顯的時候,就需要進食一些清淡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暫時禁食。

出現有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時候,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營養的配方。

還有一些特殊的營養配方對克羅恩病有治療作用,這個時候應該在專業的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來進行治療。

-----

-----

總統籌:彭福祥、林芳宇

統籌:謝鳳蘭、梁嘉韻

攝影:劉星亮、蔡新潔

攝像&剪輯:周俊樂、葉小寶

文字整理:文慧

相關焦點

  • 世界炎症性腸病日:炎症性腸病多發年輕人 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專家表示,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病因不清,難以治癒的慢性腸道疾病,早期診斷、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但其早期症狀與闌尾炎等胃腸常見疾病相似,極易誤診。什麼是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簡稱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克羅恩病以及潰瘍性結腸炎是歸屬於炎症性腸病(IBD)最主要的兩種疾病。
  • 炎症性腸病分類有哪幾種?
    炎症性腸病(IBD)是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可能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係。炎症性腸病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和未定型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於大腸和直腸,炎症僅累及腸壁的內層,通常起始於直腸和末端結腸,但可連續瀰漫至整個結腸。
  • 犬發炎性腸病
    發炎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為一組特定慢性腸道疾病的統稱,其特徵為持續性或經常性胃腸道症狀、炎症細胞浸潤及對飲食、抗生素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有反應。
  • 炎症性腸病年輕化 漏診率高須警惕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8月16日報導:隨著大眾飲食結構、生活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012版《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顯示,炎症性腸病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我國雖尚無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近十多年來該病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則非常明顯,炎症性腸病在我國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
  • 反覆腹瀉 警惕「炎症性腸病」
    配圖/青術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啟動了「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提升公眾對於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助力患者「不缺席人生『美』一刻」。提起「炎症性腸病」,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它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糞便移植或對炎症性腸病有效
    ■廖木興/圖 專家:仍不是臨床使用方法 炎症性腸病
  • 關注克羅恩病 讓創新藥惠及更多患者
    克羅恩病好發於青壯年 早診早治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是關鍵  克羅恩病屬於炎症性腸病範疇,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免疫性疾病,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累及。該病好發於青壯年,由於病因不明確,目前還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終身性疾病,其發病率在近年來呈上升趨勢。  「克羅恩病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 炎症性腸病年輕化趨勢 漏診率高須要提高警惕
    8月16日報導:隨著大眾飲食結構、生活環境等因素的變化,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逐年增加。2012版《炎症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顯示,炎症性腸病是北美和歐洲的常見病,我國雖尚無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學資料,但近十多年來該病就診人數呈逐步增加趨勢則非常明顯,炎症性腸病在我國已成為消化系統的常見病。
  • 反覆腹瀉、腹痛要當心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的兩個主要類型是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至今這兩種疾病的具體病因還是個問號。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胃腸道慢性炎性肉芽腫性疾病。儘管克羅恩病可能發生在消化系統的任何一部分,但它經常發生在末段迴腸和鄰近結腸。簡單地說就是「腸道發炎」,指腸壁內壁變紅和膨脹,可以產生疼痛,導致出血和阻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 女孩吃啥都拉肚子命懸一線 安徽省立醫院專家:炎症性腸病要提防
    炎症性腸病易找上年輕人 反覆腹痛、腹瀉、黏液便血要當心肖景得的克羅恩病,其實是炎症性腸病的一種,這也是消化領域一種疑難複雜多變的疾病,診治困難,併發症多,致殘率高,又被稱之為「綠色癌症」。「目前炎症性腸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環境、飲食結構變化等因素有關,這其中攜帶某些特殊基因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患炎症性腸病。」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但是「肚子痛」是大部分消化道疾病的「警示」。當出現腹痛持續時間長,緩解困難,甚至伴有反覆發作的腹瀉時,我們就要警惕一種嚴重的慢性消化道疾病——炎症性腸病了。近年來,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並呈現年輕化發展態勢,熬夜、疲勞、西化飲食等均可誘發炎症性腸病,已逐漸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
  • 腹痛腹瀉便血,這個病易誤診漏診
    到醫院就診,發現老人患的是缺血性結腸炎,也稱「腸中風」。「腸中風」即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腸壁缺血性疾病。IC已成為目前最常見的缺血性胃腸道損傷病變,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見原因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IC發病日益增多,常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常易誤診、漏診。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
  • 百餘大咖攜手制定炎症性腸病行業診療共識
    她得的是一種難以根治的慢性病——「克羅恩」病(簡稱CD),與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晉三所得的潰瘍性結腸炎(簡稱UC)都屬於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主要累及胃腸道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症性疾病。9月19日,聚焦炎症性腸病最新進展,旨在推進炎症性腸病多學科診治、早期診斷和優化治療,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2020消化系統疾病柔濟論壇」在廣州舉辦。據悉,炎症性腸病,多始發於青少年,具有復發性、進展性及致殘性等特徵。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炎症性腸病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組非特異性慢性胃腸道炎症性疾病,它包括了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未定型的炎症性腸病。大約有15%~20%的炎症性腸病的患者為兒童,兒童的炎症性腸病並不是成人炎症性腸病的一個早期階段,它和成人炎症性腸病有著諸多方面的一個差異。
  • 炎症性腸病有幾種疾病?治療原則是什麼?從根源上了解更容易!
    導語:炎症性腸病是指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病因的炎症性腸病,多認為這種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變化、臨床表現及抗生素、益生菌治療有一定效果。認為這種病發病很可能與細胞免疫異常有關係,有科學證明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細胞免疫異常、變態反應等等,但至今沒有找出致病的細菌、病毒或者真菌。
  • 腹痛、腹瀉、一天七八次廁所,這種腸病很難纏!終於有了新療法
    經常腹痛、反覆腹瀉、粘液血便,嚴重時一天要上七八次廁所,只能吃流食,偶爾吃錯東西還可能導致腸穿孔、滲漏……這樣「磨人」的生活狀態,是很多炎症性腸病患者的日常。根據2014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統計,中國2005-2014年間炎症性腸病總病例約為35萬。
  • 炎症性腸病營養護理(下)—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CD)屬炎症性腸病(IBD),多於青壯年時期發病,我國克羅恩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它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非特異性腸道炎症,可累計消化道的每一部分,多見於末端迴腸、結腸,直腸亦可累及,受累腸段呈節段性分布。 01 臨床表現
  • 診斷炎症性腸病新方法問世
    原標題:診斷炎症性腸病新方法問世   炎症性腸病(IBD)對患者來說是一種「緩慢的折磨」。該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已知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所導致的炎症反應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被認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王化虹教授緩緩地說,「幸好,在第5個寶寶出生後,醫生診斷出患有炎症性腸病,及時治療後患者病情穩定,現在已經4歲了。」為了迎接5月19日「世界炎症性腸病日」,5月17日下午,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舉辦的「愛·常在」關注炎症性腸病全國高校傳播大賽正式啟動。
  • 「腸道潰瘍」除了炎症性腸病,還可能是這種病,很容易漏診
    克羅恩病:有反覆發作的右下腹痛或臍周疼痛、腹瀉、發熱及反覆口腔潰瘍,與該病例相似,內鏡下特徵:末端迴腸及右半結腸優先累及,節段性、縱行潰瘍、鋪路石樣改變、肉芽增生與該病變孤立樣鏡下表現不一致。7.黏膜內炎症細胞不多,無明顯隱窩炎,幽門腺化生,排除克羅恩病,無異型淋巴細胞,基本除外淋巴瘤或淋巴增殖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