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別推出「70年 70位名醫」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醫名家帶頭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今天推出第51期:《陳旻湖:常被誤診為胃腸炎,炎症性腸病是怎樣一種疾病?》。
【視頻】陳旻湖:炎症性腸病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消化內科陳旻湖教授
什麼是炎症性腸病?它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腸道慢性、潰瘍性的炎症,包括兩個疾病,一個是潰瘍性結腸炎,另外一個就是克羅恩病。
兩者在臨床表現、預後、治療(各方面),有一些相同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累及到青少年,以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青少年為主要的一個發病的對象。
炎症性腸病在以前,比如說30年前,在我們國家是比較少見的,但是,最近一二十年裡邊,我們臨床上看到的病人越來越多。
目前的解釋是可能跟我們的飲食因素改變、環境的改變、腸道菌群的改變、還有腸道的免疫發生紊亂有關係。
西方式的飲食,或者快餐式(的飲食)可能是導致IBD(炎症性腸病)的一個危險因素,但他們之間還沒有必然的聯繫。
當然,就健康飲食來說,我們不提倡經常吃快餐、油炸的東西,或者是辛辣的東西,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
炎症性腸病有哪些症狀?怎麼和腸胃炎區分?
潰瘍性結腸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慢性腹瀉、粘液膿血便、腹痛。克羅恩病的主要表現是腹痛、體重下降還有腹瀉。
潰瘍性結腸炎的表現是慢性腹瀉、粘液血便。很容易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或者慢性胃腸炎,需要做一些鑑別診斷。比如說我們診斷的時候要排除感染性疾病,像細菌性痢疾。一些大腸癌也可以表現為血便,所以必須要進行鑑別。
那我們可以通過大便的致病菌培養,大腸鏡的檢查來排除感染性的腸炎和大腸癌。
克羅恩病的鑑別診斷也是非常關鍵。
病人來的時候可能是一個慢性腹痛、體重下降的小孩,要跟多種疾病進行鑑別,特別在中國要跟腸結核鑑別。腸結核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腸道疾病,必須經過專業消化科醫師的排查才可以確診。
炎症性腸病有什麼危害?
潰瘍性結腸炎,由於長期的慢性腹瀉、粘液血便,可引起貧血或者低蛋白血症、水腫、消瘦、營養不良。
克羅恩病長期累及到小腸,營養吸收不好,病人除了腹痛之外,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消瘦、體重下降。兒童少年會發育不良,比同齡的小孩長得慢。如果出現梗阻或者是穿透,就容易出現各種腸瘻, 這個時候往往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炎症性腸病可以治癒嗎?治療目標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IBD(炎症性腸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清楚,所以也就沒辦法完全治癒。
但是,我們通過精確的診斷,個體化治療,完全可以把病人的症狀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良好的治療可以使病人能夠很好地去上學去工作,使他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但是前提就是必須在專業的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我們的治療目標,首先第一個就是控制病人的症狀,使他能夠恢復到正常,也就是說沒有腹痛、沒有腹瀉、沒有血便,能夠正常地生長,回到學習或工作崗位上;第二個目標就是使到潰瘍面能夠癒合。
第三個目標就是能夠保持一個長期的好狀態,直到病人跟正常人一樣,他的生活質量能夠得到保證。
治療達標,炎症性腸病患者要注意些什麼?
1、因為炎症性腸病在我們國家算是一個比較新、發病率剛剛上升的一個疾病,所以,目前比較好的診療中心還不是太多,所以建議病人能夠到高質量的炎症性腸病診療中心看病,跟醫生很好地溝通。
我們每個病人都有不同的治療目標,叫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要合理的飲食,如果飲食不恰當的話,症狀容易復發。
3、防止營養不良,我們治療的時候還建議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4、定期的服藥,藥物調節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切忌自己增加藥物或是減少藥物。有些病人症狀好轉以後,自己就會把藥物停掉,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些疾病的發展,不一定是有症狀的,但停藥後容易出現併發症。
炎症性腸病患者的飲食要特別注意嗎?
沒有併發症的病人,我們提倡正常的飲食,或是「綠色」的飲食。比如說多吃一點膳食纖維,像一些水果、蔬菜,正常飲食就可以了;
如果是病人腹瀉得很嚴重,或者血便明顯的時候,就需要進食一些清淡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或者暫時禁食。
出現有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時候,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營養的配方。
還有一些特殊的營養配方對克羅恩病有治療作用,這個時候應該在專業的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來進行治療。
-----
-----
總統籌:彭福祥、林芳宇
統籌:謝鳳蘭、梁嘉韻
攝影:劉星亮、蔡新潔
攝像&剪輯:周俊樂、葉小寶
文字整理: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