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瘦妖姬bb
圖/來源於網絡
5.4 高情商的人懂得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與年邁的長輩相處的藝術1:
有一位老人,獨自住在家裡,他的兒女輪流回來照顧他。後來覺得最好還是住到老人院去比較好,因為他的眼睛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遷入老人院的那一天,服務員牽著他的手告訴他,房間的樣子,牆上的壁畫,窗戶外面是一大片草地,還有小型噴泉水池。這位老人回答說:「真的好美,我想我在這裡會很開心」。服務員愣住了,用手在他的眼前示意才發現他什麼都看不見,服務員一臉訝異地說:「你什麼都看不見,你怎麼知道美不美呢?」
一般來說,老人和後輩的相處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因為兩代或者是隔代間有很明顯的代溝。而且如今科技領先、經濟發展迅猛,與老人的「代溝」會越拉越大。
兩代人的生活節奏不一樣,生活理念也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新時代的思想他們不能認同,我們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的耐心的一點一點灌輸到他們腦子裡。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習慣,他們看不慣年輕人的奢侈浪費毫無計劃地揮霍一空。
更多的時候我們可以換位思考,多年以後我們也會變老,子孫也會與我們生活習慣有分歧,處理事情欠缺周密考慮,發脾氣咒罵冷戰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用愛融化一切,愛長輩就要包容他們,老小孩老人老了以後就成了小孩。他們會變得任性、固執,更多是怕晚輩們疏忽了他,他們更想有被在乎的感覺。老人是很怕孤單的,做子女的不管再忙也要經常跟家人聯絡給家裡打一個電話,哪怕只說幾句,只是聽聽電腦那頭溫暖的聲音,離家近的人一定要經常回去看父母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人們常說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肯定是孝字當先,把老人當作小孩一樣看待,他們有時情緒波動很大,喜怒哀樂無常。中國的經濟生活水平在提高,六十歲左右的人體格還是很健壯的。八十歲左右的老人記憶力明顯減弱了,體質好的還可以戶外活動,體質不好的經常要去醫院檢查身體,行動不便,更需要年輕人的關心呵護,不能冷落了他們,不能隨意對他們發脾氣。
老人的敏感神經要比孩子脆弱的多,陪他們公園走走,出去買買菜。出行時要放慢速度不要老是嫌他們走得慢發脾氣催促他們,為他們買根拐杖,為他們講講小故事小笑話,逗他們開心一笑。飲食以清淡為主睡眠不要太吵,老人的睡眠都很淺的,稍有異響他們就會驚醒。休息了儘量做事情輕手輕腳,不要驚醒他們,因為老人再次醒來是很難入睡的。
給家裡做個計劃:五年,三年,二年,一年,細緻到每個月,每周,讓全家人員集體參與進來,共同實施完成你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