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逃/失聯企業直接移送公安!稅局修訂〈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

2020-09-15 稅季


為持續推進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切實保障稅務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國家稅務總局組織對《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4號公布)進行了修改。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在2020年10月10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陸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moj.gov.cn、http://www.chinalaw.gov.cn),進入首頁主菜單的「立法意見徵集」欄目提出意見。


2.登陸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網址:http://www.chinatax.gov.cn),進入首頁主菜單「互動交流—意見徵集」系統提出意見。

3.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shuiwuzqyj@163.com,請在郵件主題中註明「《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改〈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

4.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海澱區羊坊店西路5號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郵政編碼100038),請在信封上註明「《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改〈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字樣。


國家稅務總局

2020年9月10日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改《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


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對《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推進稅務機關科學民主決策,強化內部權力制約,優化稅務執法方式,保護稅務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二、將第三條修改為:「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是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的重要形式,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則,注重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三、將第四條修改為:「參與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的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和工作紀律,依法為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保密。」


四、第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

(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

(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五、將第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補充調查、請示上級機關或徵求有權機關意見、擬處理意見報上一級稅務局審理委員會備案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六、將第四十一條修改為:「本辦法規定期限的最後一日為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後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本辦法有關『5日』的規定指工作日,不包括法定休假日。」

七、刪除附件《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文書範本》。




關於修改《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的說明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年度規章制定工作安排,國家稅務總局對《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4號公布,以下簡稱《辦法》)進行了修改,現說明如下:


一、修改背景


《辦法》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以來,對推動稅務機關科學民主決策、強化內部權力制約以及保護稅務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等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持續推進優化稅務執法方式,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切實保障稅務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亟需對《辦法》部分條款進行修改完善,進一步提升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質效。


二、修改的主要內容


主要修改了《辦法》第一條、第三條、第四條、第十一條、第十八條、第四十一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18號)和適應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後的形勢,將第一條修改為:「為推進稅務機關科學民主決策,強化內部權力制約,優化稅務執法方式,保護稅務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定本辦法。」將第三條修改為:「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是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的重要形式,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則,注重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將第四條修改為:「參與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的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和工作紀律,依法為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保密。」


(二)為進一步優化稅收法治環境,將「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案件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案件不納入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範圍,由稽查局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因此,在《辦法》第十一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進一步明確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期限有關問題。將第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補充調查、請示上級機關或徵求有權機關意見、擬處理意見報上一級稅務局審理委員會備案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將第四十一條修改為「本辦法規定期限的最後一日為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滿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後一日;在期限內有連續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數順延。本辦法有關『5日』的規定指工作日,不包括法定休假日。」


(四)刪除附件《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文書範本》,另行調整。

相關焦點

  • 走逃企業直接移送公安機關,稅務總局修訂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
    《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4號公布)進行了修改。四、第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 企業直接移送公安機關!稅務總局修訂 《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
    四、第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 國家稅務總局修改〈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並公開徵求意見
    (二)為進一步優化稅收法治環境,將「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案件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案件不納入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範圍,由稽查局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因此,在《辦法》第十一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 (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進一步明確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期限有關問題。
  • 明稅施志群律師就《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修改接受採訪
    (二)為進一步優化稅收法治環境,將「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案件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案件不納入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範圍,由稽查局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因此,在《辦法》第十一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三)進一步明確重大稅務案件審理期限有關問題。
  • 解讀《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納稅人保護又添新舉措
    與現行規定相比,《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共做出七項修改,涉及「重大案件」範圍、審理期限及相關期限的確定方法等重點內容。經比較研究,我們認為本次徵求意見稿修訂的內容在充分體現效率原則的基礎上,對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再次添加保護措施,但在關於走逃失聯企業的處理以及未將重大稅務處理案件納入審理範圍等問題上略有遺憾。本文對相關條款的解讀如下,與讀者共同探討。
  • 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徵求意見稿):7項修改3大變化
    經比較研究,我們認為本次徵求意見稿修訂的內容在充分體現效率原則的基礎上,對稅務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利再次添加保護措施,但在關於走逃失聯企業的處理以及未將重大稅務處理案件納入審理範圍等問題上略有遺憾。  03  增加大審委程序適用的除外情形,行政效率提升、司法資源進一步節約  《徵求意見稿》在原第十一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下列案件,不適用本辦法,稽查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直接移送公安機關並報審理委員會辦公室備案:(一)被查對象為走逃(失聯)企業的;(二)公安機關已就稅收違法行為立案的;(三)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 走逃(失聯)企業或直接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意見徵集》欄目對《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改〈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不再需要進行重大稅務案件審理,稽查局應當按照規定依法移送公安機關。雖然是稅務部門規章的徵求意見稿,還沒有最終發布執行,但走逃(失聯)企業直接移送公安機關的規定應該是稅務和公安高層已經達成共識,並一定會修改涉稅違法犯罪移送相關規定的。那什麼是走逃(失聯)企業呢?走逃(失聯)企業,是指不履行稅收義務並脫離稅務機關監管的企業。
  • 海南這家公司被移送公安機關
    第二項「讓他人為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稅收違法案件查處有關工作的通知》(稅總發〔2017〕30號)第二條第(三)款「依法定性處理-稅務機關要嚴格依照稅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文件對案件進行定性和處理。被查對象經通知而未提供對其有利的證據,或者逃避檢查走逃的,稅務機關可以綜合所掌握的優勢證據,依法定性處理。
  • 銷貨方走逃失聯,稅務局為何將我公司取得的發票認定為虛開發票?
    近期,有財務朋友諮詢這樣的問題,「銷貨方走逃失聯,稅務稽查局為何將我公司取得的發票認定為虛開發票?」本期,筆者就為您聊聊這個問題。問題1.什麼是走逃(失聯)企業?走逃(失聯)企業,是指不履行稅收義務並脫離稅務機關監管的企業。
  • 虛開發票1001張還涉嫌走逃!福建這家公司竟被稅局這樣處理……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對福州捷興致遠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做出了稅務處理決定書。經審理,判定該公司屬於走逃企業,且認定該公司虛開997張增值稅普通發票及4份增值稅專用發票。由於文書無法直接送達,在經過公告後,依據法律規定,滿30日後視為送達。屆時,稅局就將聯合其他國家部門對該公司相關人員及涉案企業進行一網打盡。
  • 將企業列為走逃並將異常憑證推送處理是內部行為,不可訴
    另查,2016年12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6年76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走逃(失聯)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認定處理有關問題的公告》,該公告的主要內容為:走逃(失聯)企業是指不履行稅收並脫離稅務機關監管的企業;稅務機關通過實地調查、電話查詢、涉稅時向辦理核查以及其他徵管手段,仍對企業和企業相關人員查無下落的,或雖然可以聯繫到企業代理記帳、報稅人員等,但其並不知情也不能聯繫到企業實際控制人的
  • 稅務總局下發新通知!涉稅違法失信將嚴懲!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做帳大神養成記出口退稅實務操作與帳務處理了解剛剛,國家稅務總局新的文件出臺《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公布辦法》,明確的規定今後企業財務的行為,失信的、虛開發票的、毀壞憑證的都將被查處,和各位會計、老闆息息相關,速度了解。
  • 虛開發票的法律責任以及稅務移送的標準
    (發票管理辦法馬上要重新修訂,但是本人看了討論稿虛開方面沒變化) 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並加蓋發票專用章。如果這些標準涉及移送了還需要移送。
  • 被滁州市稅務局曝光 這10家企業被公開點名
    核心提示:國家稅務總局滁州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走逃(失聯)納稅人公告
  • 物流企業開票注意事項:虛開發票,七大風險不可不知!
    政策依據: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補充規定》的通知(四)黑名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虛開普通發票100份或者金額40萬元以上的;屬於重大稅收違法案件
  • 法院移送給公安的案件更難出罪嗎
    如果認為構成犯罪,應當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檢察院和法院可以移交公安。此外,部分民事案件,法院在辦理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涉嫌刑事犯罪,那麼就可能會將線索及相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前者的立案標準和一般的立案標準沒有很顯著的區別,後者要看具體的罪名。
  • 注意,企業取得發票被認定為「失控發票」
    76 號公告第一條第一款給出了走逃(失聯)主體的概念,即走逃(失聯)企業是指不履行稅收義務並脫離稅務機關監管的企業。(3)生產能耗與銷售情況嚴重不符;(4)購進貨物並不能直接生產其銷售的貨物且無委託加工的;(5)直接走逃失蹤不納稅申報;(6)生產企業或商貿企業雖然申報但通過填列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相關欄次,規避稅務機關審核比對,進行虛假申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