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全球有160多個國家近30億人口,源於口感的體驗,對茶葉所帶來的奇妙感受不斷地迷戀與追隨。
中國的茶葉種植面積,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茶葉的原產國。數百年來,茶葉給人們帶去的口感,不斷地漂洋過海沁潤著整個世界的嘴唇。
英國本土,幾乎沒有茶葉種植,但英國卻是全世界茶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對於茶,從當初的一無所知再到現在的不可或缺,英國人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無論是貴族禮儀,還是時尚風潮,人們都願意為茶付出金錢與時間,甚至冒險與戰爭。令英國人一直迷戀的神奇口感,來自那13000公裡之外遙遠而神秘國度的崇山峻岭中。
中國紅茶,在17世紀中葉與西方第一次相遇。如今,絕妙的口感伴隨著時間,回溯到近400年前的那個午後。英國國家肖像館塵封著的時光密碼,資深茶業專家簡女士正試圖揭開這裡與中國的聯繫,歷史的畫面帶著呼吸聲悄然醒來。
簡女士介紹說:「英國國家肖像館有一幅查爾斯二世國王的畫像,然而我們要談論的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妻子。凱薩琳是一位葡萄牙公主,家境非常富有,當她來到英國舉行婚禮的時候,她同時帶來了一箱茶葉,當她把茶葉帶進宮廷裡,為貴婦們衝泡的時候,她開創了一股新的潮流,並且從此開啟了一段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傳奇故事。」
那是中國茶葉在英國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人們驚訝於從來沒有過的全新口感體會。並渴望追隨這種神奇的東方口感,茶成為凱薩琳平日裡最大的安慰。中國茶飲,為整個英國的上流社會帶來了時尚的風潮,人們開始學著凱斯琳的樣子優雅地飲茶,並享受著這種彰顯身份感的奢侈味道。
源於口感的享受與迷戀,法國皇后悄然派人潛入英國皇室竊取這神秘的茶葉。這種荒誕又極端的行為就是曾經歐洲轟動一時的「茶葉盜竊案」,這就是被時光沉澱下中國茶葉,昨天的傳奇故事。
中國萬裡之外的赤道巔峰,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這裡既毗鄰索馬利亞又可望遠印度洋,250萬年前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的肯亞。除了動物們野性的呼聲,撕裂的追逐同樣時刻發生在這一片神奇的大陸上。但茶葉的高峻韻味,同樣在這裡閃爍著光芒,並與中國有著揮之不去的聯繫。
源自對中國茶葉口感的喜愛和依賴,1903年,英國商人將茶樹種植引進肯亞。種植面積多達15.8萬公頃,年產成品茶葉34.6萬噸,這是肯亞用100年時間不斷學習與改變後交出的成績單。如今,肯亞的茶葉產量佔全球的7.6%,排名世界第三。這個產量僅是中國的六分之一。但肯亞龐大的茶葉貿易,卻讓這個非洲國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茶葉出口國,整整佔據了全世界貿易的25%。茶葉,成為肯亞的經濟命脈與支柱。
壓碎、撕裂、捲曲、充分氧化、精確控制發酵時間,棕黑色的茶葉通過機器烘乾,這一整套的操作流程來自1931年英國商人的引入。86年的時間裡,肯亞一直傳承著這項工藝並沿用至今,逐漸形成了肯亞標誌性的「紅碎茶」。
中國茶葉正逐漸影響著整個世界,通過精準的製作,滿足了西方人追求統一口感的標準。茶葉從非洲的原產地啟程,最終舒展在泰晤士的河畔,茶的聲音迴蕩在精緻的空間裡。英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下午茶,它的主角永遠是紅茶。源於對中國茶葉口感的百年追隨,歐洲人的茶杯裡,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的相遇,也是中國和世界經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