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人口問題已經避不開、逃不過,背後引發了住房、養老等一系列結構性危機。
「低生育率」日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能明顯解決問題的辦法卻一直沒有。
先來看一組數據:
60後出生總人口高達23908.9萬人,70後為21666.3萬人,80後為22090萬人,90後為20849.8萬人,00後為16258.3萬人,10後為16306萬人。
近30年(即1990-2019年)比上一個30年足足少出生了1.42億人。
這背後,折射出一個無奈的社會現實,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在做客長盛時間時,提出了對於人口塌陷最為擔憂的一點,人口減少將導致中國創新力不足,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因此,應該不遺餘力地鼓勵生育,梁建章表示,現在放開生育對提升生育率的效果來說還遠遠不夠,需要大力鼓勵生育,社會資源要向有孩家庭傾斜,加大住房供應,提高生育福利等等,他指出,若想生育率平均高出1個孩子,家庭補貼需多出GDP的10%。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6.1%,距離100萬億大關只有一步之遙。
按此來看,國家每年應給出近10萬億的家庭補貼,平均生育率才能多出那一個孩子。
年輕人為什麼不多生?
房價過高、教育負擔過重,這兩個因素使得中國的生育問題更為嚴重。
「高房價是避孕藥」並非一句玩笑。
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偏高,根據《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的數據,深圳房價收入比是35.2,這意味著,對於深圳的普通家庭來說,不吃不喝,平均需要35.2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
上海、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分別為25.1和23.9。
梁建章表示,應該加大住房供應,向有小孩的家庭傾斜,減輕住房壓力。
他指出,在這一點上,新加坡做得很好,為結婚生子的家庭提供政府的優惠性住房。
在教育方面,中國的育兒成本過於高昂。
梁建章表示,中國人非常重視教育,拼娃已經成為一場教育軍備競賽,現行的高考制度傳導至年齡越來越小的孩子開始競爭,競爭愈發早齡化。
梁建章表示,這是無效的,應該在人才接近就業時進行測評。
「很多公司招人時,最不動腦筋的方式就是看大學的牌子,懶得看成績,這樣一下子就把競爭壓力提早了四年,」他說,「公司招聘應該弱化大學的牌子,而看重在大學的成績。」
當下放開生育還遠遠不夠
放開人口,能否扭轉低生育率趨勢?
答案是,不能。
先來看一下中國的生育率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至2019年中國的生育率分別是1.58、1.495和1.47,梁建章指出,如果把堆積項去掉,生育率可能僅為1.1-1.2之間。
全面放開後有多少人生三胎、四胎?
梁建章表示,這部分可能是10%—20%,放開後生育率能夠達到1.3、1.4,接近日本的水平,但仍然非常低。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化仍在繼續進行,年輕人未來會面臨更大的城市生活壓力,生育率會繼續下降。
因此,全面放開生育還遠遠不夠,中國要像其他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一樣大力提高生育福利,包括免稅、現金獎勵、住房補貼、幼託服務、政府提供的教育便利等,才能使生育率提高到像發達國家一樣相對正常的水平。
家庭補貼每多出GDP的10%
生育率平均高出1個孩子
讓更多年輕人生孩子,當下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梁建章表示,需要全力鼓勵生育,生育率平均高出1個孩子,家庭補貼要多出GDP的10%。
他算了這樣一筆帳,「全面放開能夠增加0.2-0.3個孩子,如果每年每個孩子補貼1萬塊或幾萬塊,可能再提高0.1-0.2個孩子,如果幼託教育做得非常好,可能再提高0.1、0.2,如果房子問題解決了,說不定能夠提高0.3、0.4,如果教育解決了,所有這些加起來,可能能夠到1個孩子。」
經測算,一個國家如果GDP的1%向有孩家庭傾斜,最多能提高0.1個孩子,也就是說,要提高1個孩子,整體的錢就是GDP的10%。
在梁建章看來,10%並非天文數字。
中國每年在基建上投入8%-9%,發達國家的投入為2%—3%,整體超過發達國家6%。
目前,加大對於人力資源的投資是非常必要的,儘管短期來看路修得少了,但從長期來看,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生活創新效率的提高都是有好處的。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楊倩_NF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