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少生1.42億人!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

2021-01-08 網易財經

到現在,人口問題已經避不開、逃不過,背後引發了住房、養老等一系列結構性危機。

「低生育率」日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能明顯解決問題的辦法卻一直沒有。

先來看一組數據:

60後出生總人口高達23908.9萬人,70後為21666.3萬人,80後為22090萬人,90後為20849.8萬人,00後為16258.3萬人,10後為16306萬人。

近30年(即1990-2019年)比上一個30年足足少出生了1.42億人。

這背後,折射出一個無奈的社會現實,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了。

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在做客長盛時間時,提出了對於人口塌陷最為擔憂的一點,人口減少將導致中國創新力不足,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因此,應該不遺餘力地鼓勵生育,梁建章表示,現在放開生育對提升生育率的效果來說還遠遠不夠,需要大力鼓勵生育,社會資源要向有孩家庭傾斜,加大住房供應,提高生育福利等等,他指出,若想生育率平均高出1個孩子,家庭補貼需多出GDP的10%。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據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6.1%,距離100萬億大關只有一步之遙。

按此來看,國家每年應給出近10萬億的家庭補貼,平均生育率才能多出那一個孩子。

年輕人為什麼不多生?

房價過高、教育負擔過重,這兩個因素使得中國的生育問題更為嚴重。

「高房價是避孕藥」並非一句玩笑。

中國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偏高,根據《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的數據,深圳房價收入比是35.2,這意味著,對於深圳的普通家庭來說,不吃不喝,平均需要35.2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

上海、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分別為25.1和23.9。

梁建章表示,應該加大住房供應,向有小孩的家庭傾斜,減輕住房壓力。

他指出,在這一點上,新加坡做得很好,為結婚生子的家庭提供政府的優惠性住房。

在教育方面,中國的育兒成本過於高昂。

梁建章表示,中國人非常重視教育,拼娃已經成為一場教育軍備競賽,現行的高考制度傳導至年齡越來越小的孩子開始競爭,競爭愈發早齡化。

梁建章表示,這是無效的,應該在人才接近就業時進行測評。

「很多公司招人時,最不動腦筋的方式就是看大學的牌子,懶得看成績,這樣一下子就把競爭壓力提早了四年,」他說,「公司招聘應該弱化大學的牌子,而看重在大學的成績。」

當下放開生育還遠遠不夠

放開人口,能否扭轉低生育率趨勢?

答案是,不能。

先來看一下中國的生育率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至2019年中國的生育率分別是1.58、1.495和1.47,梁建章指出,如果把堆積項去掉,生育率可能僅為1.1-1.2之間。

全面放開後有多少人生三胎、四胎?

梁建章表示,這部分可能是10%—20%,放開後生育率能夠達到1.3、1.4,接近日本的水平,但仍然非常低。

與此同時,中國城市化仍在繼續進行,年輕人未來會面臨更大的城市生活壓力,生育率會繼續下降。

因此,全面放開生育還遠遠不夠,中國要像其他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一樣大力提高生育福利,包括免稅、現金獎勵、住房補貼、幼託服務、政府提供的教育便利等,才能使生育率提高到像發達國家一樣相對正常的水平。

家庭補貼每多出GDP的10%

生育率平均高出1個孩子

讓更多年輕人生孩子,當下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梁建章表示,需要全力鼓勵生育,生育率平均高出1個孩子,家庭補貼要多出GDP的10%。

他算了這樣一筆帳,「全面放開能夠增加0.2-0.3個孩子,如果每年每個孩子補貼1萬塊或幾萬塊,可能再提高0.1-0.2個孩子,如果幼託教育做得非常好,可能再提高0.1、0.2,如果房子問題解決了,說不定能夠提高0.3、0.4,如果教育解決了,所有這些加起來,可能能夠到1個孩子。」

經測算,一個國家如果GDP的1%向有孩家庭傾斜,最多能提高0.1個孩子,也就是說,要提高1個孩子,整體的錢就是GDP的10%。

在梁建章看來,10%並非天文數字。

中國每年在基建上投入8%-9%,發達國家的投入為2%—3%,整體超過發達國家6%。

目前,加大對於人力資源的投資是非常必要的,儘管短期來看路修得少了,但從長期來看,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生活創新效率的提高都是有好處的。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 楊倩_NF4425

相關焦點

  • 30年少生上億人!為何國人不願生?新建議也「沒用」?新變化已來
    據《第一財經》報導,1990年到2019年出生的人口要比上一個30年少1.42億左右。事實上,和之前相比,進入90年代之後,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從整體上來看就呈現出了一個下降的趨勢。1998年出生人口跌破2000萬之後的很多年裡,出生人口一直都是低於這個數字。而在全國眾多的城市當中,有一個地區曾經雖然是「計劃生育」的模範生,但是到了今天卻「深受」人口減少的困擾。
  • 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你生不生?
    GDP的5%大約是4萬億元,每年4萬億元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但按梁建章的說法,這4萬億元分配到2億多孩子身上每人每年只有1萬多元,只有這樣大的財政力度才能使一部分人改變想法,多生一個小孩。其實,生不生孩子不只與「錢」有關,還與信心有關。中國文化中有強烈的利他主義色彩,父母會為孩子的一生著想。
  • 當代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引發...
    日前,一篇「韓國每月30萬韓元重獎生孩子」的報導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據悉,韓國此舉是為了解決低生育率的問題。 比如我們國家,就直接開放了二胎政策,甚至有專家建議「放開生三胎」引發熱議。 若在中國,每個月給你1800元,你願意生孩子嗎?在生孩子的這件事情上,不同輩分的人擁有不同的想法。
  • 這屆年輕人不願生孩子,是不想生,還是不敢生?
    在以前,中國人有「多愛生孩子」呢?就拿NA姐舉例吧,我爸在家排行老三,加起來一共5兄妹,我還有四個舅舅加一個大姨,我媽是老二,兄弟姐妹之和僅以一票戰勝我爸。很多人感到納悶,為什麼生活條件差的時候,孩子反而生得多,現在條件好了,大家卻不愛生孩子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生孩子,呵呵~笑完我哭了
    、養孩子時間成本太高(喪偶式教育佔比80%幾乎都是女性來承擔,上班和養娃時間如何權衡呢)、產後抑鬱;階層固化:改變很難,縱使自己再怎麼樂觀,當你面對生老病死的求醫無助時候,人更像一個工具,多生一個奴隸嗎
  •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
    我國生育率出現「3連跌」,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娃?國家出手催生推薦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物質方面也有了極大地改善。按理來說,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在生育方面應該是「能生則多生」,但是沒想到現實卻恰恰相反。
  • 「30年,年輕人數量減少超過1個億」,中國人為何不生孩子了
    姚景源引用數據指出,1980年-1989年我國出生了2億2800萬個孩子,1983年獨生子女政策出臺後,90後降到了1億7400萬,00後只有1億2600萬。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意味著:30年的時間,我們年輕人的數量減少超過了1個億。姚景源說,各位你覺得這是小事嗎?
  • 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一味催生有用嗎?
    摘要中青評論一個到處都有人「催生」的社會環境,恐怕只會讓本來就已經壓力纏身的年輕人倍加反感,最終造成負面的社會效果。近段時間,「為什麼年輕人不願生孩子」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又一次登上了微博熱搜。自從七八年前,「90後」逐漸開始步入為人父母的年紀以來,每隔幾個月,這件事就要被專家、媒體和網民們拎出來討論一番。
  • 國家政策不斷,年輕人為何仍不願生娃?回答很現實:不想讓娃遭罪
    年輕人現在對於生孩子的意願都低,特別是女性,女性群體意識的覺醒,還有生孩子的危害逐漸被人認識到,很多女性根本不願意多經歷幾次這樣的罪。和過去的女性努力生兒子,多生的觀念不同,當代的年輕女性不願意生。而當代的年輕人也不願意要孩子。一問就是生孩子不僅自己難受,孩子更難受。為何我國的年輕人不愛生娃了呢?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竟然是它。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生孩子?
    年輕人生娃這件大事又雙叒叕登上熱搜頭條除了沉甸甸的育娃成本,適育的女性也面臨著很多自身選擇困境。聽說生娃,疼得要人命,我連手擦破點皮,都會痛苦大叫的人,怎麼能忍得了十級陣痛?只要生孩子,就必然出現產痛,有人說「人體最多只能承受45單位的疼痛,而產痛高達57單位,相當於20根骨頭同時骨折……」
  • 智特醫療美國試管嬰兒凍卵:為什麼年輕人不願生孩子?誰能確保未來...
    最近一條微博話題很有意思,是#為什麼年輕人不願生孩子#,短短幾天閱讀量就衝上了9000萬,得到了超過6000的討論。 也難怪#為什麼年輕人不願生孩子#這個話題成為熱議,事實使然。 對於不生的理由,網友們紛紛拋出了很多觀點。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五年: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
    二孩時代·五年(下)|生育率不升反降,人們為何不願生孩子  【編者按】  2016年的元旦,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持續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逐步淡出。  一孩出生比例大幅下降  人們直觀的感受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了。不過,這種「不願意」的程度到底是多少?  通常來說,國際上會統一採用「總和生育率」來衡量人們的生育意願。這個概念指代的是每名女性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而且在談論到生孩子的這個問題上,不少的年輕夫妻們都會有出現一些害怕和抗拒的情緒在裡面,相比較於以前,現在很多夫妻都是拖到臨近30了才會生孩子,尤其是一些一二線的大城市,這樣的問題就更普遍,那麼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不願生娃了嗎?其實,並不是他們不願意生娃,而是在生孩子的這件事情上,隨著時代的改變,他們也有了更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並且制約的條件也比老一輩們的多。
  • 嬰兒潮失約如期而至,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生孩子了?
    ,那麼後續的90後,95後對於二胎政策似乎並不感冒,而且從95後開始,越來越多的女性對於生育政策越來越保守,寧願少生,不生,也不願意去跟風生育。,很多人寧願自己一個人過,也不願意讓孩子承擔那些未知的風險,畢竟如果一旦有了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那麼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又怎麼敢奢求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在經濟能力和自身條件暫時不允許的條件下,越來越多的選擇了丁克或者最多只生一個。
  •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引熱議 現在年輕人為何不想生孩子,少子化的根本...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引熱議 現在年輕人為何不想生孩子,少子化的根本性原因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多生孩子很難。正是因為很多年輕人有這種想法,出生人口也可能下降。
  • 不願生的人在增多,而這類人卻成「生育大戶」,背後原因很現實
    目前,針對「年輕人不願生孩子」這個話題,也引起了不少關注,對此,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近些年來,由於出生率的走低,再加上老齡化問題的凸顯,從而讓「生娃」成為了一大棘手的問題。原本,生孩子可能是夫妻二人,或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而現在卻成為了一個全民討論的話題,就連國家也是「操碎心」,選擇「花式催生」。為了讓大家生孩子,國家也開放了二孩政策,同時,不僅有補助,還適當地延長了產假、陪產假等等。可是,即便如此,不願生的人還是在增多,事實上,不少人之所以不願生,也是有實際原因的。
  • 為什麼現在的90後越來越不願生孩子?不是自私,原因很真實
    在地鐵上聽到兩位阿姨聊天,一個說自己兒子,一個說自己女兒,都是30歲以上的已婚人士,但是都不願生孩子。兩位阿姨好像找到了隊友,一起吐槽現在的年輕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太自私,只掙錢給自己花,只懂得享受,連孩子也不生。我聽了兩位阿姨的話,也在心裡問自己一句,掙錢給自己花,可是我也覺得不夠花,可能還是我掙得太少了。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抗拒生孩子?
    現在的年輕人更注重個人的感受和幸福體驗,如果結婚生子讓自己不快樂,不幸福,寧願單身一人。在當下,多生孩子不但不能提高家庭的幸福,反而會導致一個家庭陷入艱難的困境,尤其是男孩較多的家庭,父母的養育壓力非常大。農村的標語也告訴我們,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少生優生幸福一生。
  • 國家政策放開、假期延長、分發補助,為何年輕人還不願生孩子?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常常會以人丁興旺作為家族的一種榮耀,人們也都樂意生孩子,讓自己的家族變得龐大。然而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這種現象正在被慢慢的改變,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願意生孩子,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或是已經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情況,當下我國就在其中。曾有相關數據表明,我們人口老齡化現象正在逐漸加重,年輕人的負擔也正在變得沉重。
  • 中國迎來「人口危機」:出生率的下滑,年輕人不願生也不敢生?
    但就算如此,人口出生率降低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就連當年那個號稱最敢生的省份的山東,也漸漸不敢生了。02、此前山東一直是中國第一出生人口大省,被稱為中國最敢生孩子的省份。而山東卻出現人口出生率僅為11.77%,那就說明山東那一屆的年輕人不願意生,也不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