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年」裡聽《夜曲》

2020-12-19 第一財經

      這個時代有兩位鋼琴家演奏的蕭邦《夜曲》是值得期待的,不論是聆聽唱片還是欣賞音樂會演出。我在這裡強調一點,原本我對波戈萊利希的蕭邦甚至包括其他任何作曲家的作品演奏錄音都是見一張買一張,並且也曾有過「他的音樂會聽一場少一場」之嘆。但是首先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他的新錄音了,結果當我終於現場聽到他的音樂會,我只能很無奈很惆悵很傷感地說,我再也不要聽他的音樂會了,他的錄音即使哪家唱片公司敢錄我恐怕也沒勇氣再去買來聽。我受不了這樣一個極度自戀而又目空一切、肆無忌憚的人在我的面前表演,眼睛和耳朵都受不了。我希望我的耳朵永遠停留在他二十幾年前的琴聲裡,我的眼睛也希望看到的是他當年風華正茂的面孔和身姿。他目前的光頭形象尤其讓我不能容忍,那不陰不陽的神態舉止既不是蕭邦也不是李斯特,更不是貝多芬和斯卡拉蒂。所以,波戈萊利希作為一個具體的形象在我這裡已經不存在,但他從前唱片中的琴聲琴韻必將永存我心。

如今,義大利鋼琴家莫裡奇奧·波利尼成為我僅有的蕭邦《夜曲》期待,然而這種期待並沒有持續多久,唱片公司的錄音及發片效率使一切美夢都可能立即成真。波利尼沒有在錄音室完成這個計劃,而是提供了一場音樂會的實況。雖然現場感增強,整體結構一氣呵成,但總覺得波利尼在演奏過程中並沒有把自己的詮釋理念完全貫注其中,許多段落有不過癮的感覺。

波利尼的《夜曲》演奏肯定與眾不同,這種不同來自他的超級自信和不容置辯的權威感。我最近數年一直在聽他新錄製的貝多芬和舒曼,基本上對他的詮釋風格有了一個比較新的認識。他在演奏他的「新」蕭邦之時,顯然將對貝多芬和舒曼的一些理解及詮釋風格移植到蕭邦這裡來,所以我聽到的《夜曲》不再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意境籠罩。從前的鋼琴家對《夜曲》解讀慣用的觸鍵風格和踏板運用在波利尼這裡都得到全新的改造。我甚至覺得波利尼在有意強化自己的「一家之言」,他的權威性甚至表現在對弱音的極其吝嗇的使用上。他對每一個音符都給予充分的重視,像傳達神諭一樣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疏漏。這使我想起英國的音樂評論家對波利尼近年彈奏貝多芬奏鳴曲的評價,他說「當波利尼在彈奏貝多芬奏鳴曲作品111的時候,就相當於莎士比亞在寫他的哈姆雷特」。這個顯得很誇張但觀點異常鮮明的評價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讀,但中心意思就是波利尼在詮釋作品時不放過任何細節的權威感已經具有十分明確的觀念指向。所以我認為這句話在我們分析波利尼的《夜曲》時也有啟發作用,我們可以套著說:「當波利尼彈奏蕭邦《夜曲》的時候,就相當於莎士比亞在寫《仲夏夜之夢》或者《羅密歐與朱麗葉》。」

波利尼沒有加入19首之外的「夜曲」,這看起來對購買唱片的人來說有點吝嗇,但這是一場音樂會的錄音,而且波利尼從來也沒有過演奏全部蕭邦的企圖,他對《夜曲》要說的話已經在這「19首」中基本說完,他所留下的是一個不同於任何版本的經典,演奏風格既不是浪漫主義的,也不是接近蕭邦原意的。在我看來,波利尼的演奏體現了我們所處的「詮釋年代」的所有特徵,這種特徵不僅具有現代性,而且還有一定的解構性。波利尼沒有在十年或二十年前他的蕭邦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演奏或錄製這一蕭邦作品中分量最重的作品,我想其用意不外是他一直在等待著他的權威地位穩固的那一天。如今還有誰能夠懷疑波利尼已經是健在的鋼琴大師中的「NO.1」呢?不論是他演奏的貝多芬、舒曼,還是舒伯特和蕭邦,甚至包括他彈奏的現代作品,都無不取得權威經典的地位。波利尼的演奏未必會令聽者發自內心地去喜歡,但他的任何詮釋指向和良苦用心都能被明顯地感知到,這對深入挖掘作品真意,對分析音樂的內在結構無不起到很高層次的引領作用。

我在聽波利尼的這個《夜曲》的時候,不免將魯賓斯坦、皮爾斯、弗朗索瓦、瓦薩利、馬格羅夫、巴倫博伊姆等人的錄音拿來都做了一番比較,從個人喜好角度來說,皮爾斯和瓦薩利的彈奏自始至終都被一種朦朧甜美的意境所籠罩;魯賓斯坦和馬格羅夫雖抒情程度各有不同,但都在弱音的處理方面顯出精湛的功力,而且他們的歌唱性完全出乎自然,發自內心,這一點恐怕是難以被超越的。弗朗索瓦的彈奏趨於唯美和頹廢,你可以把他想像為巴黎時代的蕭邦,但他的《夜曲》有人喜歡有人反感,並不能成為一個權威的經典;巴倫博伊姆與波利尼有相似之處,在結構方面比較清楚,整體布局有大家風範,但他的功力與波利尼相差甚遠,所以將二者放在一起比較,對巴倫博伊姆來說是揚短避長,甚至可以這樣說,當波利尼的版本問世以後,巴倫博伊姆的《夜曲》可以從各種「榜單」上拿下來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鋼琴家李雲迪在波蘭蕭邦年音樂會演出成功
    今年是波蘭浪漫主義音樂巨匠蕭邦誕辰200周年,因此也因此成為波蘭舉辦系列紀念活動的「蕭邦年」。中國著名鋼琴獨奏家李雲迪應波蘭邀請,於2010年3月1日在華沙國家大劇院出席紀念蕭邦誕辰200周年大型音樂會演出,受到廣大波蘭觀眾的熱烈歡迎。    波蘭總統夫人卡欽斯卡、波蘭總理圖斯克等出席了開幕式活動。
  • 第一次聽周杰倫的《夜曲》的時候,你是什麼感覺?
    Hello大家好,這裡是万俟,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當年周杰倫的音樂封神之作《夜曲》。周杰倫《夜曲》MV截圖這首收錄在《十一月的蕭邦》中的歌曲,在當年的音樂節獲得了很多獎項,以至於B站up主在剪輯周杰倫領獎視頻時的標題都是:《夜曲》一響,杰倫領獎。
  • 聽吳倩安利家鄉 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感受大武漢裡的小夜曲
    九省通衢佔據著中西部地區硬核C位,南來北往塑造了本地人豁達開朗性格,既是跨在江上的三國之城,又是李白眼裡黃鶴樓中吹玉笛的致雅之地,這便是酷我暢聽《我和我的家鄉》嘉賓——青年演員吳倩的家鄉武漢,本期將由她來為聽眾解讀「大武漢裡的小夜曲」,聽一聽江城的人間繁華。
  • 穿過「蟈蟈世界」聽著《小夜曲》,夏季音樂節來了!
    穿過「蟈蟈世界」聽著《小夜曲》,夏季音樂節來了!  「餛飩皮」外,沿著的樹影斑駁的紫藤長廊,走過風聲、雨聲、雷電和蛙鳴,便可步入那片獨屬於夏季的「蟈蟈世界」。這個夏日,用自然為音樂加料,讓回憶為經典調味。
  • 蔡琴《月光小夜曲》裡你聽出了幾聲蛙鳴?
    歲月如歌時光總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每逢節假日就會額外讓人想起那些過往的人和事回首那些歷經過的光景和故事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聽老歌了你很難能用一個詞彙去精準地形容出那種情緒或許只有經歷過歲月的侵蝕和閱歷的沉澱後你才會有所感悟是的,只有那樣才能使一個人明白更多的道理安靜得下來去享受那些生活中極其細微的點滴就如《月光小夜曲
  • 蕭邦21首《夜曲集》作品賞析(音頻+賞析+樂譜)
    夜曲的語源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其名稱可能取自天主教會的「夜禱」。人們只要一提到蕭邦夜曲,就會很自然地使人想到愛爾蘭人菲爾德(John Field, 1782-1837)。因為菲爾德才是夜曲的始創者,是菲爾德率先將「夜曲」作為鋼琴作品的一種創作方式。
  • 你好,古典音樂,令人著迷的蕭邦夜曲Op9,可以關閉屏幕聽
    Nocturne in B-flat minor, Op. 9, No. 1李雲迪 - 蕭邦:夜曲,Op.9,No.1.mp300:00來自木易小光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 9, No. 2李雲迪 - 蕭邦:夜曲,Op.9,No.2.mp300:00來自木易小光「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記念我死去的愛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跟我一樣,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我們不妨先從夜曲聽起,細細體會樂曲中所瀰漫的惆悵、瞑想、繾綣氣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嘆息、興奮、不安等豐富而微妙的情緒。你會感到夜晚的風格是統一的,而夜中的情調又是如此得不同。聽蕭邦的夜曲,讓心靈平靜安詳。
  •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 《降E大調夜曲,作品9...
    音樂藝術中心線上課堂 | 音樂裡的春天之三十 《降E大調夜曲,作品9之2》 2020-04-13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
  • 周杰倫「零差評」的4首歌曲,《夜曲》墊底,第三首百聽不厭!
    這首歌唱出了對歷史滄桑、興衰無常的追問,讓人聽著聽著不經眼前浮現出一幅幅古老的畫面。第三首《七裡香》《七裡香》是中國臺灣歌手周杰倫演唱的歌曲。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譜曲、鍾興民編曲,收錄在周杰倫2004年7月發行的同名專輯《七裡香》中。 方文山從席慕蓉那裡得到了靈感,表示自己不是寫歌詞,而是在寫詩。 周杰倫表示用詩作曲是一種挑戰,不過很有詩意且感情豐富。
  • 《傅聰:蕭邦夜曲》
    19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波蘭音樂家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而最能讓我們陶醉於這詩一般夢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蕭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兩首是沒有編號的。中國最偉大的鋼琴家傅聰演繹蕭邦的夜曲,實際上是用蕭邦的樂曲在鋼琴上訴說著自己,或者是在和蕭邦訴說著彼此。傅家的人格養成,更讓傅聰博學多聞,視野不只局限於音樂領域。傅聰豐富的人生經歷、深厚的中國文學詩詞涵養,及在哲學與美學上的思想,使他被西方音樂家尊崇為最能表現蕭邦詩情的藝術家。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在夜曲中,蕭邦的21首夜曲是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而在蕭邦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也是最精緻的一組。蕭邦的夜曲具有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意境,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優秀的音樂藝術形式。 在他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最精緻的一組。  蕭邦早期的夜曲創作受夜曲的首創者英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斐爾德的影響,旋律優美、情感細膩。但蕭邦並沒有模仿約翰?斐爾德的創作,而是走著自己的道路,甚至是在少年時期創作的e小調夜曲裡都鮮明地呈現出自己的風格特徵。
  • 姑蘇八點半,聆聽黎裡「小夜曲」
    在書吧的後花園裡,皎潔的月光鋪滿一地,大家吃著美味的甜品,看著露天電影,輕聲交談,十分愜意。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在這些創作中,夜曲是他的創作中最具特色風格的一種體裁,也是他的音樂創作中最精彩的一組珍品。蕭邦特別適合演奏夜曲,他不媚低俗的優雅格調和高貴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現內在的深刻情感。在蕭邦短暫的生命歲月裡,共創作了21首夜曲,他以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描繪著大自然的夜色,也傾訴著作者心靈的話語,他的夜曲旋律恬靜、優美、抒情。思想內容豐富而深刻,形式多樣而色彩絢麗。
  • 蕭邦《夜曲》
    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dudu:波蘭人彈奏蕭邦的夜曲 吉魯聽不懂
    吉魯看上去也沒什麼藝術細胞,所以博魯茨拉開架勢彈的蕭邦被他從第一個音就打斷了,然後就是把夜曲變成了阿森納的勝利號角,這個情節的反轉可不是溫格能夠設計出來的。
  • 音樂鑑賞:《夜曲》,如何紀念愛情?
    《夜曲》是蕭邦最著名的樂曲,也是蕭邦最為稱道的曲式,不僅能常於電影配樂、電視廣告配樂中聽見,就連周杰倫也唱過《夜曲》。究竟夜曲為何?有什麼魔力?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紀念我死去的愛情,跟夜風一樣的聲音,心碎的很好聽,手在鍵盤敲很輕,我給的思念很小心,你埋葬的地方叫幽冥。
  • 周杰倫的《夜曲》這首歌很好聽,網友們卻是這樣評論的
    周杰倫的《夜曲》這首歌很好聽,網友們卻是這樣評論的不寫明信片,不訴離殤與思念,不只容貌,世間一切芳華都是有時效的。如同花開花敗,日升月沉,沒有哪一件事物能夠永恆。每每想到這一點,我便儘量用文字記錄一下今天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