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聰:蕭邦夜曲》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傅聰:蕭邦夜曲》

19世紀最偉大的浪漫主義波蘭音樂家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間音樂,七歲時寫了《波蘭舞曲》,八歲登臺演出,不滿二十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因寫下無數動人的鋼琴曲,其成為家喻戶曉的「鋼琴詩人」。蕭邦音樂中的夢幻感是意境濃密、萬般迷人的。而最能讓我們陶醉於這詩一般夢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蕭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兩首是沒有編號的。中國最偉大的鋼琴家傅聰演繹蕭邦的夜曲,實際上是用蕭邦的樂曲在鋼琴上訴說著自己,或者是在和蕭邦訴說著彼此。傅家的人格養成,更讓傅聰博學多聞,視野不只局限於音樂領域。傅聰豐富的人生經歷、深厚的中國文學詩詞涵養,及在哲學與美學上的思想,使他被西方音樂家尊崇為最能表現蕭邦詩情的藝術家。他觸鍵細膩且純粹動聽,有種中國山水畫的空靈感受,重意境輕效果,運指與呼吸重視線條流動之美,與西方鋼琴家的表現方式相當不同。聽傅聰彈蕭邦,就好像讓人聽見了當年蕭邦流浪在異鄉,熱愛祖國,歸去不得的音樂詩人深痛感觸似的。這是一位深刻體驗了生命,洞察東西方文化的中國文人,以最敏銳纖細的方式所敘述出的音樂。(皮全紅)

相關焦點

  • 蕭邦夜曲的美學分析丨夜曲貫穿了蕭邦的整個創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開闢了鋼琴音樂浪漫主義的新天地.
    在夜曲中,蕭邦的21首夜曲是最為出色的代表作品。而在蕭邦的創作中,夜曲是最重要也是最精緻的一組。蕭邦的夜曲具有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意境,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優秀的音樂藝術形式。 流亡巴黎之後,蕭邦的夜曲表現出樸實無華、嚴肅悲傷的感情色彩。這標誌著蕭邦夜曲創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 蕭邦夜曲的三個來源與三種類型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入夏聽蕭邦夜曲傅聰演奏蕭邦《夜曲》這首夜曲至少15種變化巴倫博伊姆談蕭邦夜曲鄧泰山演奏蕭邦夜曲二則談蕭邦《夜曲》的演奏技法阿勞的「夜曲幾乎像敘事曲!」略談幾首《夜曲》的演奏技法一首蕭邦夜曲,給沒有空調的你蕭邦《夜曲》的觸鍵和音色探析那個時代最驕傲最富於詩意的靈魂夢幻浪漫孤寂的歌丨聆聽蕭邦夜曲聽蕭邦最後兩首夜曲(第20、21號)傅聰演奏蕭邦《升c小調夜曲》(遺作)淺論蕭邦《升c小調夜曲》的藝術風格芭蕾獨舞蕭邦《夜曲》,猜猜是哪一首
  • 傅聰獨家訪談實錄:談蕭邦國際鋼琴大賽
    ©視覺中國傅聰是性情中人,非常感性,他可以連續幾個小時侃侃而談蕭邦,眉飛色舞,連水都不喝一口,也會不經意地說:「蕭邦啊,聽我彈就是了。」言下之意,「蕭邦都在我的音樂裡」。說到愛徒,第十六屆蕭邦大賽冠軍得主尤裡安娜·阿芙蒂耶娃,傅聰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連連說:「她已經不是俄羅斯學派了,她對音樂非常地虔誠和謙虛。
  • 皮蕾斯《蕭邦夜曲全集》| 眾多蕭邦夜曲名版中,唯一由女性演繹的版本
    「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其浪漫的旋律、憂鬱的氣質與獨特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
  •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蕭邦夜曲欣賞指南    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
  • 蕭邦夜曲:「淚眼望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波蘭華沙蕭邦永遠伊甸園:郊外田野森林,空氣瀰漫林木泥土芬芳,斯拉夫民族浪漫天真舞蹈音樂。蕭邦將鋼琴從交響樂中解放,創造突出鋼琴特有音樂美表達方式,最能體現蕭邦浪漫主義鋼琴詩人風格是他的21首夜曲。夜曲是蕭邦孤獨中的夢幻,向靜謐夜色傾訴故鄉思念、亡國悲痛、愛情嚮往、自由珍視。這些作品柔美含蓄,憂鬱傷感,高貴悲壯,行雲流水般意境及朦朧悠遠想像,充滿巴黎式優雅細膩。
  • 蕭邦《夜曲》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演奏全集】「夜曲」的語緣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夜曲與向情人表達愛慕的小夜曲不同,多為作曲家在夜深人靜時用音樂寫下的內心獨白。在蕭邦的鋼琴作品中,《夜曲》是最浪漫而悽美的,也是最能貼近蕭邦孤寂浪漫的內心世界的代表作品之一。《蕭邦夜曲全集》共21首作品,曲曲醉人,篇篇精彩。
  • 蕭邦夜曲賞析
    本文站在鋼琴演奏的角度,從音樂特色和演奏特點兩個方面對蕭邦的夜曲做出具體分析 。蕭邦一生共創作了二十一首夜曲,他早年創作的夜曲,深受英國作曲家 J·菲爾德夜曲的影響 ,追求音樂風格 的細膩 、華美和典雅秀麗 ,有比較 濃厚的浪漫 主義感 傷情調。流亡巴黎後創作的夜曲在內容上愈加深刻,音樂風格也更富於個性化了。他創作的夜曲題材作品主題樸實無華、嚴肅而又悲哀 ,音樂的發展愈來愈富於戲劇性。
  • 【古典名曲】蕭邦夜曲
    夜曲一般指由愛爾蘭作曲家菲爾德(john·field,1782-1837)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19世紀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於詩意的抒情特性曲,類似無詞歌,但內容較為深沉,常含有憂鬱的情緒,始作者為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F.F.蕭邦把它發展為一種形象豐富、情深意遠的鋼琴音樂體裁,他的21首夜曲是這一體裁的藝術珍品。C.德彪西的3首夜曲《雲》、《節日》和《海妖》則是管弦樂套曲,不屬於特性曲的範疇。        夜曲與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
  • 蕭邦21首夜曲通解
    他在1813年至1835間創作了18首供鋼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徵是低音部以波動的伴奏音形,襯託出右手所彈奏甜美的主題旋律。1814年,費爾德的三首夜曲在萊比錫出版,成為蕭邦創作夜曲的源頭。雖然在史料記載上,蕭邦在1833年之前並未親遇費爾德,但早在1818年蕭邦便開始在華沙演奏費爾德的作品。而到達巴黎之後,蕭邦更經常用費爾德的夜曲作為音樂會曲目或教授學生鋼琴的教材。
  • 蕭邦: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21首《夜曲》,21個謎在蕭邦創作的200餘首鋼琴曲中,最能體現其浪漫主義詩人風格的,就是21首《夜曲》。他向靜謐的夜色傾訴著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對亡國的悲痛、對愛情的嚮往,以及對自由的珍視。如果說早期的《夜曲》具有很高的「顏值」,非常悅耳動聽,那到了晚期,一種充滿自省的哲思在他的音樂中逐漸生長起來。
  • 被蕭邦夜曲挽救的鋼琴家
    葉智廣【第一篇章】 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電影《鋼琴家》中的鋼琴曲基本都是出自波蘭鋼琴家、作曲家蕭邦的作品。電影原聲中共收了11首曲目。第一至三首是夜曲分別為:升C小調(1830),E小調作品72之一,C小調作品48之一。第四、五首是敘事曲,第2號F大調作品38和第一號G小調作品23。第六首是華爾茲No.3A小調作品34之二。
  • 蕭邦《夜曲》全集, 收藏了慢慢品味
    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1、Op.9 No.1 降b小調夜曲:充滿了夢中飽滿的甜蜜歡樂。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 蕭邦《夜曲》全集,收藏了慢慢品味
    蕭邦《The Nocturnes夜曲》意境深邃、充滿浪漫與夢幻是寫滿夜空的浪漫詩曲「鋼琴詩人」蕭邦(Chopin 1810-1849)一生所創作的21首鋼琴《夜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鋼琴之王李斯特曾評價:蕭邦在所有《夜曲》所賦予的出類拔萃的靈感與形式,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或與之並駕齊驅的。
  • 蕭邦作品的真正詮釋
    2010年,全球掀起舉辦紀念蕭邦誕辰200周年活動的熱潮,媒體稱為「蕭邦年」「最卓越、最真實的蕭邦」傅聰早於上世紀60年代就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1955年傅聰應邀參加第五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榮獲第三名,因而聲名大噪。之後的55年,他一直以卓越的藝術表現而在國際享有極高聲譽!
  • 公益領票|蕭邦的夜曲,好聽在哪裡?
    蕭邦有著「鋼琴詩人」的美譽, 他的作品詩意、哀愁、激蕩、理想… 他的風格是哀傷的、悲愁的、也有英雄主義的 蕭邦的21首《夜曲》音頻:三首夜曲op.9(1830-1831)蕭邦最早出版的夜曲2、Op.9 No.2 降E大調夜曲此夜曲節奏骨子裡是Mazurka,主旋律像一首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般富於優美的歌唱性,蕭邦在早期的教學階段已採用這首夜曲來教學生了。
  • 聽「鋼琴詩人」蕭邦,你想到了李後主還是李商隱
    按照蕭邦的遺願,他的心臟被家人帶回了祖國,安置在華沙的聖十字大教堂裡。21首《夜曲》,21個謎在蕭邦創作的200餘首鋼琴曲中,最能體現其浪漫主義詩人風格的,就是21首《夜曲》。他向靜謐的夜色傾訴著自己對故鄉的思念、對亡國的悲痛、對愛情的嚮往,以及對自由的珍視。
  • 《降E大調夜曲》:蕭邦情感的自我異化
    夜深人靜時,一曲《降E大調夜曲》守著靜謐的時光嘆聲別離,仿佛一絲回憶裡略帶淡淡的憂鬱。精雕細琢的曲譜,恬靜優美的旋律,決定了蕭邦在這一刻註定是自我在情感上異化的。《降E大調夜曲》的創作如無現實存在的基礎,其作品也就不可能蘊藏著打動人心的飽滿情感。1830年11月29日夜,蕭邦的故鄉——波蘭發生一場起義運動。次日,華沙解放。然而尼古拉一世於1831年2月派陸軍元帥И.И.季比奇-扎巴爾坎斯基率12萬大軍鎮壓起義。至1831年9月8日,華沙被攻陷,起義失敗。《降E大調夜曲》是蕭邦因故鄉發生了戰爭而被迫離開故鄉去巴黎的這段時期所創作的。
  • 解讀蕭邦《升c小調夜曲》
    蕭邦所作的《升c小調夜曲》是一個短小的作品,時長三分半左右。以現代流行音樂的時長標準來看,這是正常的。但是,以古典音樂為標準,它顯得有些短。這首特殊的《夜曲》作於1830年,但是直至1870年才出版,這時距蕭邦逝世已經26年了。這首作品有時按照它的速度標記「Lento con gran espressione.」
  • 蕭邦 夜曲 全集 I (1-10)
    推薦曲目:  降E大調,作品第9號第2首  G小調,作品第15號第3首  降D大調,作品第27號第2首  蕭邦是19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  鋼琴《夜曲》是蕭邦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一生所創作的19首鋼琴《夜曲》,反映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由於他創作的《夜曲》具有獨特的抒情風格,又有「鋼琴詩人」的美譽。  魯賓斯坦是世界公認的蕭邦《夜曲》的權威詮釋者,他把握蕭邦的作品色彩時,就像一位魔術師,對明暗的微妙感覺和無可挑剔的自由速度的處理極致,說明他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音樂想像力。